APP下载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比较分析

2016-02-13

图书馆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源著录术语

张 珏

(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比较分析

张 珏

(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

以普通图书为对象,比较分析ISBD与RDA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资源标识号与获得方式项描述规则的异同点,为构建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层国内统一的资源描述标准提供借鉴与参考。

书目描述;载体表现;著录规则;ISBD;RDA

1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

1.1 题名

(1)没有题名的资源。ISBD规定,可以自拟题名记录在方括号中;如果资源有显示的文字,但没有题名,则显示的文字作为正题名(ISBD1.1.4.5)。RDA则有两种选择:a.从另一来源获取题名,这里的另一来源指的是RDA2.2.4条款所规定的任何其他信息源;b.自拟题名(RDA2.3.2.10)[3]。从这里可看出,RDA对于题名的选择来源规定比ISBD的规定更宽泛。

(2)关于缺少总题名的资源。ISBD规定,按首选信息源上版式顺序或首选信息源上题名序列著录。数量较多的题名,著录前三个题名,随后加省略号。完整的内容可以著录于第7项(ISBD1.1.5.2)。RDA规定,著录显示在信息源上的部分资源的正题名作为整个资源的题名。如果识别个别作品的信息源当作整个资源共同信息源,依它们在资源上显示的次序著录各部分作品的正题名(RDA2.3.2.9)。ISBD强调了首选信息源,而RDA则统称为信息源,淡化了首选信息源概念。ISBD规定只著录前三个题名,其余的在附注项说明。而RDA则没有数量限定,可一一著录,更有利于用户识别。

(3)对于题名过于冗长的资源。ISBD规定,可以在中间或末尾节略,前提是不改变题名意义,不损失基本信息,不产生语法错误,不省略前五个词,省略部分用省略号表示(ISBD1.1.5.1)。RDA规定,在不丢失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可节略,节略部分用省略号表示,但不要省略名称的前5位(RDA2.3.1.4)。可以看出,RDA对于冗长题名的省略的要求比ISBD要宽泛,但对于具体省略的细节规定相同。

(4)关于并列其他题名信息,ISBD罗列了三种情况:a.有多个语种的并列题名和并列其他题名信息,其他题名著录在其语言学上相关的题名之后(ISBD1.3.4.7.1);b.有多个并列题名,但并列其他题名只有一种语言时,其他题名著录在最后一个并列题名之后(ISBD1.3.4.7.2);c.没有并列题名,但有多个并列其他题名时,则著录正题名语言的其他题名信息,如不适用,则著录出现在首选信息源上的第一个说明(ISBD1.3.4.7.4)。RDA规定,并列其他题名信息有多个语种的,只记录与正题名相同语种的其他题名信息。若这个规定不适用,著录显示的第一个其他题名信息(RDA2.3.4.4)。

显然,ISBD的规则对于并列其他题名信息的描述要比RDA更为详尽,ISBD将多语种其他题名信息可能出现的情况均加以说明,更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1.2 责任说明

(1)同一责任说明列出多个责任者时,对于责任者著录的数量,ISBD与RDA有着不相同的规定。ISBD要求,著录的数量由编目机构确定(ISBD1.4.5.3)。RDA则规定,同一责任说明超过三个责任者,只著录第一个,将省略部分总括说明,包括省略几个责任者等(RDA2.4.1.5)。此处,RDA更明确表述了文献资源的客观信息,而ISBD则给了编目机构更多的使用空间。

(2)有多个责任说明时,ISBD强调的是首选信息源上责任说明的版式顺序或信息序列顺序,而不考虑责任说明隐含的责任范围或程度。如果责任说明不取自首选信息源,则以逻辑顺序著录外加方括号(ISBD1.4.5.9)。RDA同样是按信息源上责任说明的版式顺序或信息序列顺序,但并不强调首选信息源,同时RDA还规定如果确定著录次序的序列、布局或版式不明确或不充分,则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责任说明(RDA2.4.1.6)。

由此可见,两规则均以信息源上责任说明的版式顺序或序列顺序为基本依据,而并不考虑所隐含的责任说明范围程度和著作类型等因素。其中ISBD更强调的是首选信息源。

2 版本项

ISBD要求按资源中的术语著录,应使用标准的缩略词,用阿拉伯数字替代其他数字或拼写的数字。如果版本说明项由符号或其他不能用现有设备复制的东西组成,则用词或数字替换,外加方括号,并在第7项进行解释(ISBD2.1.2)。RDA将版本说明作为核心元素,当资源中出现此类信息时必须予以著录。RDA规定:版本说明按信息源中出现的形式著录(RDA2.5.1.4)。

相比较而言,ISBD对版本项著录的规定更具体细化,包括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方括号的使用等。而RDA强调的是客观著录,初版或第一版也需要著录,且数字不必转录成阿拉伯数字(比如“第二版”,不必著录为“第2版”)。

3 出版、发行项

(1)关于出版、发行地及出版、发行者的著录数量,ISBD4.1.3和ISBD4.2.3条款规定:应著录板式突出的名称或者著录首先出现的名称。如果没有板式差别且地名或名称不按顺序出现,则著录被认为对于目录使用者最重要的地名或名称。同时,ISBD也指出,可以著录第二和后续的地名或出版、发行者名称(ISBD4.1.4,ISBD4.2.3)。如果第二或后续地名、名称省略,省略部分可以用“etc”(等)或其他文字的等同词表示,置于方括号中(ISBD4.1.5, ISBD4.2.4)。RDA规定:一个出版者多个出版地,按信息源中的序列、布局或版式所显示的次序著录。多个出版者、多个出版地,每个出版地与其相关联的出版者著录在一起,按信息源中的序列、布局或版式所显示的次序著录(RDA2.8.2.4)。RDA关于多个出版者的规定(RDA2.8.4.5),以及关于多个发行者的规定(RDA2.9.4.5),也是如此。

可见,RDA完全按信息源上出现的形式客观著录,没有任何著录数量限定。而ISBD虽没有特别强制的数量限定,但从规则条款分析,应主张只著录一个地名和名称为先,但也同意著录第二和后续的地名和出版、发行者名称。

(2)关于出版、发行地及出版、发行者名称不详或资源中未能识别。ISBD规定,如果不能确定出版地,应提供缩略词“s.l.”(没有地点)或另一种文字的等同词,置于方括号内(ISBD4.1.14)。如果没有名称可以作为出版者、发行者的名称著录,应提供缩略词“s.n.”(没有名称)或另一种文字的等同词,著录在方括号内(ISBD4.2.12)。RDA对于不可识别的出版者,则记录为“publisher not identified”(出版者未能识别)(ISBD2.8.4.7)。RDA对于资源中未能识别的出版地,没有直接地用缩略词或完整的说明来表达“没有”或“未能识别”,而是通过信息源以外的来源,依2.8.2.6.1已知的出版地,2.8.2.6.2可能的出版地,2.8.2.6.3已知的国家、洲、省等出版地,2.8.2.6.4可能的国家、洲、省等出版地所列的说明,按优先顺序提供出版地或可能的出版地。

(3)关于出版、发行、版权日期的著录。ISBD规定:如果出版日期不同于发行日期,则每一个日期应著录在适当的名称或职能说明之后(ISBD4.3.3)。RDA规定:如果发行日期与出版日期不同,如认为重要的,则可著录发行日期(RDA2.9.6.3)。可以看出,ISBD比RDA更强调了发行日期若不同于出版日期,则必须著录。另外,ISBD与RDA共同规定了:如果出版、发行日期都不能确定的,则使用版权日期(ISBD4.3.7,RDA2.11)。

4 载体形态项

限于篇幅,此处仅以载体形态项第一著录单元即资源数量作为比较对象。

4.1 概念表述不同

一般资料标识被内容形式和媒介类型取代后,ISBD依然沿用了与“一般资料标识”相对应的“特定资料标识”作为必备著录单元。所谓特定资料标识是指“表示资源所属于的特定资料类别(通常是物理对象的类别)的术语”[4]。ISBD5.1.2条款规定,组成资源的物理单元的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与特定资料标识一起著录。而RDA则将载体类型列为核心元素。RDA3.4.1.3条款规定:记录资源的数量时,应描述载体类型。RDA所涵盖的载体类型包括音频载体、计算机载体、缩微载体、显微载体、放映图像载体、立体载体、无中介载体、视频载体等。值得注意的是,RDA3.4.1.3条款将地图资源、乐谱、静态图像、文本、三维形式等资源列为例外,要求按其他术语进行描述。可以认为,ISBD中特定资料标识包含了RDA中的载体类型和作为例外的地图资源、乐谱、静态图像、文本、三维形式等资源单元。

4.2 术语要求不同

ISBD5.1.2条款规定,用于特定资料标识的术语不是规定性的,可以用适合所著录资源和著录语言的术语著录。RDA3.4.1.3条款要求,记录资源数量时,应按规定的术语描述载体类型。RDA对其所涵盖的载体类型包括音频载体、计算机载体、缩微载体、显微载体、放映图像载体、立体载体、无中介载体、视频载体等,以及作为例外的地图资源、乐谱、静态图像、文本、三维形式等资源单元均有明确的术语规定,并在RDA3.4.1.5条款指出:如果著录机构首选,可用通用术语代替。可见,ISBD中特定资料标识的术语不是规定性的,而RDA中的载体类型和作为例外的地图资源、乐谱、静态图像、文本、三维形式等资源单元的术语是规定的。

5 资源标识号与获得方式项

5.1 关于错误的标准标识号

ISBD将错误的标准标识号分为两种情况来表述,当标准标识号在所著录的资源上出现印刷错误时,则著录正确的标准标识号(如果已知),并且在括号中附加术语“corrected”(纠正的);当标准标识号无效时,则按其出现的形式著录,并在括号中加限定词“invalid”(无效)(ISBD8.1.3)。RDA规定:若已知出现在资源上的标准标识号是错误的,按所见形式记录,并注明此号码是有错的、被删除或无效的(RDA2.15.1.6)。这里,无论是ISBD还是RDA均对错误的标识号有所注明,ISBD较RDA在条款上更为明细。

5.2 获得方式

ISBD与RDA同时规定,当资源用于销售时,获得方式说明由价格构成,价格用数字及标准货币符号著录。ISBD8.3.1条款中更是明确建议,资源价格按ISO 4217中的国际标准货币代码著录。当获得方式需要限定时,ISBD与RDA同时规定,将限定词置于价格后的括号内(ISBD8.3.2, RDA4.2.1.3)。

6 结语

通过上述对比发现,ISBD和RDA在具体著录单元条款之间仍存在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产生的背景不同。ISBD最早是由IFLA及其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为促进国际书目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所指定的书目记录方面的国际标准[4],经过一系列修订才有了如今最新的ISBD2011统一版正式版。而RDA最早的雏形源自20世纪90年代对AACR2修订的思想,故RDA的产生是基于AACR2,以《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为基础,遵循《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基础上的[5];另一方面是应用范围的不同。RDA不仅能兼容于图书馆界的资源描述与检索标准,也能用于其他领域的信息系统,包括博物馆、档案馆、艺术馆及其他信息机构[6]。而ISBD并未明确这一目标。因此,在不少著录细则上,RDA较ISBD更为宽泛,ISBD则更为详尽。当然,虽然二者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且不少条款的规定是相同的,因为二者都顺应了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时代特征。如:易于使用与说明;遵循表现原则,即描述方面倾向于照录,数据反映资源本身的表现;能在联机、基于网络的环境里应用;适合所有类型的媒介与其他资源描述等。这同样应该成为我国制定新的国家标准的目标。

[1]胡小菁.内容和媒介类型:RDA与ISBD对比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55-61.

[2]宋文.《资源描述》国家标准研制综述[EB/OL].[2015-10-27].http://olcc.nlc.gov.cn/download-wdxz.html.

[3]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RDA翻译工作组.资源描述与检索(RDA)[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60.

[4]ISBD评估组,国际图联编目组常设委员会.国际标准书目著录(2011年统一版)[M].顾犇,译.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5]王松林.中文编目与RDA[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6]周德明.RDA: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编发:章忠平)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ISBD)and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

ZHANG Jue
(Shanghai Library,Shanghai 200031,China)

For general books,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SBD and RDA in terms of title and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y,edition statement,publication,production,distribution,carrier type,resource identifier and terms of availability,etc.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reate a nationwide agreed resource description standard of manifestation.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manifestation;the rule of descriptio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G254.31

G254.31

A

2095-5197(2016)05-0035-04

随着2010年《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简称RDA)的发布和2011年《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简称ISBD)统一版正式版的出版,这两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编目标准先后完成,标志着以文献类型为纲编制编目条例时代的终结[1]。在这样一个国际发展环境下,我国图书馆界也在积极地跟踪、研究、试验,做了大量努力,并于2013年6月启动了《资源描述》国家标准项目,拟以ISBD统一版结构为主,参考RDA关于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层的描述规则,构建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层统一的资源描述标准[2]。因此,将ISBD各著录单元与RDA相对应的载体表现层描述规则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将有助于中文编目规则的完善。

对中国学术文献

总库主题搜索发现,涉及ISBD(统一版)与RDA之间具体条款对照分析的论文,仅有一篇,即胡小菁所著的《内容和媒介类型:RDA与ISBD对比分析》,该文将ISBD中第0项即内容形式和媒介类型项与RDA相关的条款规则作了详尽细致的对比分析,并对我国编目标准的修订和编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限于篇幅,笔者试以普通图书为对象,ISBD(2011统一版正式版)所包含的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资源标识号与获得方式项RDA相对应的条款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新的国家标准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珏(1971-),女,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中文文献编目与采访。

2016-07-19

猜你喜欢

信息源著录术语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睡眠者效应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美国智库对华军事研究的信息源分析——以兰德公司2000~2013年报告的引文分析为例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与信源保持距离—体育记者如何协调与信息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