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

2016-02-13赵福楼

关键词:语文课程核心教材

赵福楼

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

赵福楼

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应奠定语文素养的语言基础、认知基础、文学基础和文化基础。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构建语文课程群,提供学习的选择性;突破狭隘教材观,采用复合样本教学;兼顾工具与人文,发展学习综合能力;融合共性与个性,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围绕学习任务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群;复合样本;学习任务群

语文课程建设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中国近代教育是在清末洋务运动“废私塾,兴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之新,不仅体现在实行分科教学建立起来的科学教育体系,还体现在语文教育丢弃了儒教的衣钵而选择与大众生活更为贴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白话文教育。如今时代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社会全面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而教育现代化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又为语文教育的变革奠定了基础。这个顺应时代发展的语文是什么?现代语文要走向哪里?这一次语文课程的蜕变,其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无疑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一、现代教育变革与“核心素养”的提出

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适应和服务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作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聚焦点。

21世纪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于这个前瞻性问题的回答,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一国教育占领时代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2]由此来审视我国现实教育就会深刻认识到,其在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被严苛管理和过度应试所束缚,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启动教育变革的郑重宣言。此后,教育部以新高考制度改革为破局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于2016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研究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个领域。[3]所谓核心素养,即在教育活动中以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目的进行现代教育的系统重建,其输出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究其本质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标准。这不仅应该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也应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归宿。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导向

语文学科,在培育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品质与能力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可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以追求分数为价值取向,最终会导致语文教学评价信度与效度的低落。语文现代化发展要求价值取向回归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此文所说的“现代”,特指当前中国社会快速实现工业化并且跨越式发展,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现代语文,即是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构建的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语文课程。[4]从可见的201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传达出语文教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思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语文素养的语言基础

关于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5]在1963年发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各门课程学习的工具,也就是说,语文是工具学科中的工具。“学习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基本能力层面上。在愈演愈烈的应试背景下,语文的学习被窄化了,“文道统一”的传统也被割裂了。由此,1993年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一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继而,在作为新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基本纲领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其意图就是要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弥补这个短板。而且,在界定这个“工具性”的时候,又明确语文是“交际工具”。从“学习工具”到“交际工具”,我们看到此时语文教学开始重视语言的应用价值,辐射范围大为扩展,语文学习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意愿是明显的。可是,在呼唤人文精神回归之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即忽视了语言基础性学习,课堂上太多空泛化的议论,学生学习知识不扎实。在这个出现认知分化的关节上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层面”[6],非常有必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注定是以语言发展为基础的。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奠定语文素养的认知基础

语文教学偏于感性,缺乏理性思考。至今在学科本体知识体系及支撑性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还缺乏进展。教学内容不确定、教学具有盲目性的生态环境,势必影响到学科教学效果。在学校教育的体系中,任何学科无一例外地都被赋予了学科功能和教学责任,也就是要为一个人未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基础。语文学科在实践层面上却被学生边缘化。这个课程的实施总是被舆论诟病,以为“低效”或“无效”。这与语文学科教学过于强调感性,认识具有主观性,甚至刻意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和模糊化,因而忽视课程实施中对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锻炼有关系。我们要看到有意义的学习都是需要促进思维发展的。[7]同时我们承认语文学习的思维具有特殊性。参与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这包括一个人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思维能力、语言水平、思想水平,以及审美判断能力等。阅读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而且很难做到整齐划一,于是其阅读中的思维活动不是同一起点的,而且在思维发展上也是多维度的,具有多元认知特点。语文教学客观需要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如今,我们把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发展层面定位于思维能力提升,强调这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奠定语文素养的文学基础

在语文学科素养中,文学鉴赏与表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它又是语文教育中一个较高的发展层级。文学的魅力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两个重要维度。了解语文教学现实状况的人都知道,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短板,而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在个人素养上增加这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就阅读而言,文选式教材客观上要重视选择经典文章,进行欣赏性阅读,也就是要重视传承经验。这种固化的思维刻意屏蔽掉了文本在认知、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呼吁,在阅读中要增加批判思维。就写作而言,语文教学也困于应试需要。作文追求即时效益,希望走捷径,于是导致模式化、技术化盛行,出现新八股文。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一直呼吁要重视原创,体现个体认知价值。在偏于文学特质的阅读和写作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不能少了“一味药”:批判思维与创新意识。有学者基于文论的研究,指出“增强批判意识,以批判的态度面对现实问题,寻找蕴含于其中的人类性或者相关的创生机制,便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8]文学具有天然的审美属性。“课标”修订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于文学教育的高度认同。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奠定语文素养的文化基础

近年来,关于重视文化传承的呼声比较强烈。这种文化发展的自觉追求驱动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和教学行为上发生了很多改变。可以说,重视文化传承这是母语教育的固有责任。同时要看到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全面的现代化发展,这也包括文化上的革新与社会新秩序的重建。由此还需要有文化上的革新意识和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语文课程的功能就是要在学习语言应用中发展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并且塑造出来一代新人。学生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发展语文素养既要打好文化基础,也要警惕教学中出现泛人文化的“天马行空”式的讨论。离开“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个一切“素养”扎根的土壤,开不出所谓文学、文化的花来。[9]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重建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建设,包括语文教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成为教学研究的主题。语文核心素养目前呈现为学术界定与国家颁布文件上所规定的人才标准,最终它要彰显为受教育对象所具备的语文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这“起点”和“归宿”之间起到贯连作用的就是语文课程的重建。

(一)构建适应自主学习的语文课程群

语文课程建设势必会导致教师从教“一本书”改变为建设“语文课程群”,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

基于学科教学思维,较少有人从课程本身的定位与功能去考虑和权衡教学行为,也就是说教师意识中缺乏关于课程的认识。这也造成了在本世纪初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却在校本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的选择性上缺乏进展。新考试制度要增加课程学习的选择性,这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动员教师开发和实施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10]教师“恪守一本书,教一辈子”这个生态要被打破了。教师需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在学生选择课程的同时其实也在选择教师的教学,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有压力的。

从目前的实验地区和进行积极尝试的学校来看,“大一统”的学科课程在学校环境里被打破了,课程建设要服务于选择性学习。所谓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11]在未来较为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是最为丰富的一类。在学校里,原本被预设的一门学科课程正在演变为学科课程群。在课程增量之后才可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二)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狭隘教学观

在信息封闭且被少数人垄断的环境里,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集中在教材、课堂和教师教学中。这奠定了教材权威、教师权威。目前这个权威正在被打破,教师需要重塑形象。破局的原因在于社会文化环境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即信息和教育资源的垄断不复存在;各种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教育的普及、网络的广域覆盖等,都为教育打破封闭状态提供了可能。当然,这也是必要的。

这个生态条件体现在教材上,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择受到制约,而现实社会正在为教育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资源。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如何充分运用课程资源,与教材配合成为教学实施中的“复合样本”很有必要。我这里提出的“复合样本”才是教学所用的样本,是教材与课程资源经过教师取舍和整合后的产物。从“教教材”确保教材权威,到教“复合样本”,这就是“用教材教”。这体现在多个改变:一是教学容量在增加,因为课程资源被补充进来了;二是增加了学生在丰富学习的内容中满足个体化发展的选择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较多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即他不再困于教材的限定;四是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客观上需要具有辩证思维,既要看到教材样本的好处,也要看到其各种局限性,甚至谬误。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选式结构,也就是单篇选择、由课文单元组合,其知识呈现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链条是不够清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独立阅读和备课时,要从课文容器里提炼出要教的内容,还要进行教学的过程安排。如此看,语文教师用“教材教”更有必要性。[12]

(三)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语文素养体现在语言、认知、文学和文化四个方面,语文教学要把促进一个人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3]在语文核心素养中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整体素养发展的基础,而把认知发展、文学发展和文化发展作为高级发展目标。语言层面固然重要,尤其在一个人需要打好语言基础的阶段,这或许是最为主要的任务。可是在我们追求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较高水平阶段,还要兼顾几个方面:他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不是具有很好的鉴赏和鉴别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中的创造力?是否具备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及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而学习语言应用是其主要任务。就此看来,语文核心素养的诸多层面及其包容的若干关键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语文学习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一个互为包容的整体。[14](P12-18)我们无法在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人身上把语言素养与思维发展、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分割开来看。所谓“文人一体”、“文道统一”、“天人合一”等,都是强调语文学习需要统合性思维,中国文化传统较为重视系统化认知。

(四)重视基于共同基础的差异化发展

语文学习在母语文化环境中发生,具备资源丰富和多渠道的学习条件。这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起点存在个体差异,每一个人发展语文能力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这是语文教学独有的特点。因而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或许要更显著面对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构建共同知识和能力基础,并且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15](P42-50)

语文教学中的共同性体现在哪里呢?这种积极尝试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聚焦在课文阅读。在单元学习框架内,编选文章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暗合了教材的知识与能力发展线索。基于文本的教学在未来依然会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行为模式。所谓基于文本的教学,就是以文本解读为主要目的,充分展开师生基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我们渴望实现的是,师生教学集体认知与作者表达意图的高度一致。其二,聚焦在问题探究。在教学改革中,我们重视师生的互动,而这种对话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对问题的讨论。先以问题驱动,继而联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最后达成共识。其三,聚焦在共同价值观。文章编选本身就渗透教育意图,也就是说文本价值与时代主流思想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在阅读中教师要认识到文本内涵中的时代属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四,聚焦在共同学习。共同学习以课堂为时空,兼顾了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班集体学习。这客观上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在个体经验分享中谋求被别人理解,或者吸收别人经验,最终形成一定的共同认知。

语文教学中兼顾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包括几点:一是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本思想正在实践中得到落实。语文学科是适合独立学习的科目,很多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知识增容和能力发展都依靠自主性学习。二是要构建一个经验分享的机制,也是合作学习机制。在学生独立学习之后,需要提供一个基于共同关注的研讨机会。语文的思考产品多是主观性认知,只有在与人讨论中才可以检验和矫正。三是要重视课堂中教师主导的师生对话。在课堂讨论环境中教师具备较高占位,即知识、能力、思考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只有教师参与讨论,进行必要的解释、点拨,才可以更好地修正学生的思维。

(五)突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任务驱动

围绕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新版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主要行为方式,包括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梳理与探究,并且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16]怎样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呢?这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中教师普遍疑惑的问题。2014年的“课标”修改给出了答案:“学习任务以活动形式展开”,学习任务通过情境化、结构化设计组合成“群”,也就是学习任务群。这是修订后的“课标”的一大亮点,也是重要的研究突破。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组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教学,更为强调基于现实生活所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其实,语文学习任务群不是“天外来客”,也不是无中生有。本世纪初启动新课改实验,语文教学已经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自觉诉求,并且在传统意义的“听、说、读、写”分项练习之外,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作为架构语文与生活联系的组织方式,用以落实学习语言应用的课程目标。然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还比较薄弱,且本身缺乏系统性,教学组织比较松散。这一次把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的统合形式,无疑是希望进一步强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尤为强调以人为本,着力于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我国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都客观地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而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在中国社会正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它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语文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尤其需要针对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特征,突破狭隘“课堂”、“教材”以及观念的限制,转变教与学的行为方式,引导学生在无比阔大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学习应用语言。

[1]修菁.中国教育进入3.0时代——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聚焦“核心素养”[N].中国政协报,2015-12-02 (11).

[2]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9).

[3]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 -01(07).

[4]张磊,孙曙.无限趋近“核心素养”的三个追问[J].今日教育,2016(2).

[5]倪文锦.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 2013(1).

[6]顾之川.关于语文工具论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7]赵福楼.语文核心素养的五个着眼点[J].今日教育,2016 (3).

[8]刘淮南.文论的依附性思维与批判创新意识[J].河北学刊, 2014(5).

[9]张芳兰.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J].教育界(上旬),2016(1).

[10]李韶璐.建设开放活力的语文课程[N].中国教师报,2013 -11-27(08).

[11]朱志平.提倡选择性学习:新课程的一大特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12]王卫红,何捷.“用教材教”的四种教学主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6).

[13]彭莉.浅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1).

[14]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5]谢锡金.满足不同学习需要的语文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6]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 2008(10).

[责任编辑:况 琳]

Core Literacy:the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Aim of Modern Chinese Reconstruction

ZHAO Fulou

The Chinese core literacy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but also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Language organization and utilization,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culture understanding and heritag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nguage,the cognition,the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e correspondingly of Chinese literacy.To develop core literacy,do as follows.First,Chinese curriculum group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o offer study alternatives.Second,the narrow teaching materials view should be broken through and teaching methods with composite sample should be taken. Third,both tools and humanities should be used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Forth,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should be mixed,and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should be followed.Finally,the Chinese practice activities must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roup of study tasks.

Chinese core literacy;Chinese curriculum group;composite sample;group of study tasks

G623.2

A

1009-7228(2016)04-0026-05

10.16826/j.cnki.1009-7228.2016.04.006

2016-07-11

赵福楼,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天津300200)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核心教材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