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2016-02-13谢章明解登峰
谢章明,解登峰
( 皖西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六安237012)
【教育与教学研究】
情绪调节: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谢章明,解登峰
(皖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六安237012)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影响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隐性知识,成为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模拟范本。针对2005年沪版小学语文教材(1-3年级)的有关情绪调节文本的特点,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功能出发,建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要继承优秀文化中蕴涵的健康情绪调节方式,发挥情绪调节方式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小学生健康情绪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情绪;情绪调节
解登峰(1978-),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情绪调节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情感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情感体验”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等目标实现的重要心理机制。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1],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情绪调节的分析有利于科学规范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当前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德育和美育的内容及教学方法、教材认知内容构建、城市与乡村倾向的对比、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别观念的影响、人物人格心理分析以及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等方面。这些研究远远未能满足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培养需要,亟需探索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情绪调节方式内容的科学编排,充分挖掘教材中个体调控自己或他人情绪的积极做法,有效促进小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良性发展。本研究拟以2005年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3年级)中的典型人物情绪调节内容为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在探讨教材情绪调节内容的构成特点的基础上,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提供科学建议。
一、情绪调节的内涵与意义
(一)情绪调节的内涵及特征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情绪调节被定义为“个体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在对情绪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和行为策略对情绪进行修正的心理过程。”[2]情绪调节是儿童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和行为动力机制调适方面的能力体现,人们在认知思维和行为互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相应的情绪会促进或阻碍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当情绪发挥积极作用时,需要个体对其适当地维持或增强;当情绪产生消极作用时,需要个体对其恰当地消解或减弱[3]。
良好的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度”的灵活把握和掌控。情绪有消极情绪、中性情绪和积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指个体对当前面临的情境所表现出来的身心愉悦、肯定而轻松的反应;中性情绪是指个体对当前面临的情境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平静和安静的反应;消极情绪是指个体对当前面临的情境所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不愉快、否定的反应。在情绪适度情况下,有时消极情绪也会起积极作用,如“哀兵必胜”;在情绪失调情况下,有时积极情绪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如“乐极生悲”。情绪调节是个体内在体验与外在环境互动的反映,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并不能代表外界情境就处于相同情绪氛围中,当内外情绪氛围不一致时,个体需要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如自己因得了高分而高兴,而同桌因考试不理想而闷闷不乐,这就需要儿童对情绪做出调适产生恰当的互动行为。没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个体会出现无法解决心理和行为的冲突,群体会出现不和谐的社会活动结果。虽然良性的情绪调节较多发生在即时性情景中,但形成稳定的个体反应后,会沉淀为个体的个性特征。因此,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对情绪氛围感知和判断的前提下,对内在情绪体验进行增强、维持或减弱以适应环境需求和自我满足的协调过程,是情绪个性化的基础。
(二)情绪调节的意义
情绪调节是儿童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素质反映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情感心理特征[4]。情感素质重视打破“重知轻情”的教育怪圈,顺应儿童情知并茂、全面发展的时代呼唤。情绪调节属于情感素质操作层面,良好的情绪调节是情感素质的动力体现,具体表现为善于有意识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状态,协调好内在和外在的多重需求,促进积极健康情绪形成,为完善人格和涵养品性提供动力支持。
情绪调节是心理键康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心理健康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需从多种角度和层面去综合判断,仅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积极适应、主动发展”是心理健康判断的重要依据和标准。这一依据和标准蕴含着儿童发展的动力机制,情绪的调适必然参与其中,良好的情绪调节促使儿童情绪稳定而适度,能符合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情境要求,能充分发挥个体智能水平,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作用。
情绪调节是个体社会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是融入现实社会的必然选择,包括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形成有效沟通和维护良好关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发展,是一种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交往中,遵循情绪表达的文化规范,有效调控个体情绪,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能够促使个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推进道德价值感的内省和内化。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绪调节内容的分布特点
根据社会性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1-3年级属于权威阶段,教材中所展示和出现的人物情绪调节方式,会成为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模拟范本,是一种影响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隐性知识。本研究以2005年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3年级)为样本,选取教材里的文章所涉及到的主人公共有217位,其中,主人公由男性、女性、综合及无法辨别性别的人物组成。其中,男性84人,占38.7%;女性36人,占16.6%;综合34人,所占比例达到15.7%;无法辨别性别的63人,占29.0%。对以上主人公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行归纳分类,其特点如下:
(一)主人公情绪表现的种类需趋于多样化,男女人物在最终情绪表现有差异
教材中主人公在情绪表现方面,初始中性情绪为16频次,最终中性情绪为23频次,其他情绪表现多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始积极情绪总计为99频次,最终积极情绪总计为151频次。初始消极情绪为102频次,最终消极情绪为43频次。在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积极情绪主要表现为:.对美好景色、重要他人(父母、老师、同学等)鼓励和支持、科学真理被发现后的愉悦高兴体验;对家庭、社会和他人的喜爱感;对他人善意、坚韧、勇敢和忘我的精神所产生的感动和感激之情;对超出自我预期的事、人和物的好奇和惊讶之情;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遇到突发性和超出预期事件时的恐惧、焦虑感;对自己遭遇不好的现状时的伤心和悲伤之情;对自己期望落空,目标无法实现的失望体验;对不期望事件即将发生的担忧之情;对自己过失行为而产生的忏悔和羞愧感;对发生的事件不满产生的愤怒感。
教材中主人公情绪种类分布不均衡,教材中的主人公初始情绪中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近乎相等,但最终情绪表现多为积极情绪。积极情绪词中的“高兴”情绪词所占的比例极大,在对描述初始情绪表现的词进行分析时,发现“高兴”情绪词在教材中出现过31频次,“笑”、“愉快”、“欣喜”、“快乐”、“愉悦”、“满意”、“微笑”、“惊喜”、“开心”等不同程度的“高兴”总共出现33频次。可见,小学语文教材情绪表现内容安排上需趋于多样化,提供情绪种类多元化范本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提高对他人情绪表现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在性别差异方面,初始情绪男女之间没有差异,但在最终情绪在性别方面呈现显著差异(χ2 =19.350,P<0.05),体现了女性情绪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教材中主人公情绪调节方式在性别、年级方面差异显著,男性情绪调节较全面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调节策略有内部和外部调节之分。内部调节策略主要有以下方式:第一,认知重建策略,是指个体对发生的情绪事件做出新的不同寻常的理解[5]。沪教版教材中关于英雄和名人的文本内容,多体现主人公认知重建策略的运用,把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失败看成是生活、工作对自己的磨练和考验,从而没有因为当前的窘境感到失落和挫败。但也有实行歪曲等认知重构的方式实施自我欺骗的主人公,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的调节方式,是指当主人公遇到困难或疑惑时,会向他人(父母、老师、智慧的人等能够提供帮助的人)以及同伴寻求支持和帮助。第三,问题解决策略,是指采取各种可能的行为和手段来消除挫败感的来源,摆脱困境。当主人公在受到委屈或解决人际冲突时,常常通过解释事实、澄清事实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如蔺相如在秦王面前理论,要求完璧归赵。第四,放任情绪的调节方式,是个体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情绪的一种状态,是指对当前的情绪不加约束或是干涉的调节方式,如不爱学习的知了,沉浸在烈性炸药研究成功喜悦中的诺贝尔。第五,回避调节方式,是指遇见尴尬、危险等社会情景时,个体采用躲让或逃离现场的策略。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外部调节策略主要有以下方式:第一,提供导向策略,是指他人运用言语、问话和评价等交流方式帮助个体从某种情绪状态转移到特定情境中的调节方式。教材中主人公对当前事情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期望目标不能实现,而又不能找到适宜的方法和渠道,如果得到外界(亲人、朋友、社会舆论等)的言语、行为引导,就会使心理及行动得以释然。第二,鼓励支持策略,是指鼓动激励、勉人向上,特别指人们处在迷茫、无助的时候,外界给予的一种鼓励支持,以帮助其度过困惑期,有关研究证实了鼓励支持对儿童的情绪调节具有积极作用[6]。
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主人公角色多以学生为主,表现出来的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行为相对不成熟,通过外界的正确导向后,文本中主人公的社会行为能够符合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以名人故事事迹、寓言道理为素材,名人、寓言中主人公在面对坎坷过程中,由于偶然的发现、外界的指导、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转变当前的境况,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对教材主人公的初始和最终情绪表现关系分析中发现,主人公情绪变化主要由于情绪调节的作用,尤其是第六册主人公初始消极情绪占主导,由于情绪调节的作用,最终情绪多为积极情绪。
依据不同性别主人公情绪调节情况,运用SPSS卡方检验得知,主人公情绪调节方式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 =17.956,P<0.05)。有关情绪调节方式的男性角色相对女性角色的比例多57.1%,男性角色所表现出来的调节方式比较多,女性角色相对较少且多以姐姐、妈妈和奶奶的角度出现。通过分析发现,男性主人公在当前面临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要多,而女性主人公的情绪表现则相反,多体现为对他人的关心、对危险的担忧、对他人行为的不满等。前人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女性较为感性,承受能力较弱,在遇到问题时常常表现出迷茫心境[7]。而本调查结果与前人研究不同,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多具有知性和成熟感,能够考虑到与他人的关系,在面临问题时常常表现出符合情境的情绪表现。女性的情绪变化更多地依赖于关心对象情绪的变化而改变,女性情绪调节方式多表现为受外界刺激影响的外在调节。教材中男性主人公角色多为历史名人,其情绪调节方式多为自主内在调节。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情绪调节内容的取向探新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物角色、人物活动、人物情绪等都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8]。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情绪体验,根据本研究结论,给出下列相应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建议。
(一)挖掘优秀文化中的健康情绪调节方式,升华学生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且对情绪调节方式的学习体验也是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提倡“中庸”思想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不断感受到情绪适中的重要性,情绪过度的表达很容易对周围人际关系产生损伤,因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较为关注认知模式调整、转移注意力和掩饰自己真实情绪的调适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创新、效率、务实、公正等现代人素养要求儿童形成相应的情绪表达和调控方式。为了适应现代人素养的要求,在促进学生情绪调节现代化过程中,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情绪调节的有价值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又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情绪表达和调适方式。沪教版教材呈现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情绪调节模式多为认知模式调整策略,如《杏儿熟了》中奶奶发现我不高兴时,笑容可掬地对我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这种情绪调节模式比较积极,从根本上改变了情绪的体验,属于良好的情绪调节模式。在外国优秀文化元素中,沪教版教材主人公的情绪调节方式多为增强式情绪调节,如《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中的萨沙通过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是强者和勇敢之人,放大和显示自己的能力获取他人的认可和首肯。
毫无疑问,小学生学习沪教版语文课文中主人公情绪调节策略,能够提升其认知能力。在促进学生的情绪调节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防止小学生内在的文化冲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果个体在重要他人面前采用增强式调节策略,可以让周围人接受,但在他人关系背景下,让人感到咄咄逼人,则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在科学探索上,中外科学家的情绪表现风格迥异。像诺贝尔那样疯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不可思议的,像陈景润那样在图书馆里继续读书的内在情绪调适则可以接受。在教材中,像牛顿、爱迪生的父母所展现的情绪调节方式在中国父母身上鲜有发生,国外父母对孩子在探索自然环境中所表现的独特行为给予开放接纳的态度,并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孩子科学探索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精心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中有关情绪调节的良好心理与行为方式基础上,充分学习外国优秀文化背景下的良好情绪调适方式,从而最终形成积极进取的情绪和开放包容的健康心态。
(二)注重情感教育的性别、年级平衡,提升学生情绪调适能力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沪教版教材中出现的主人公性别比例不均衡,男性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男性角色与职业相对丰富多样,大多是有真实姓名,而女性多为虚构人物,多以家庭生活照料者身份出现。男性人物的情绪表现比较全面,情绪调控方式多样。由于教材中有关女性主人公的情绪事件偏少,相对应的情绪表现和调控方式较为单一,女性人物的负面情绪基本表现为着急、伤心、焦虑、生气、担忧和无望等情绪状态,这些情绪主要与关注他人行为以及对自身看法紧密相关,也反映了女性较为关注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充分体现了女性善良的一面,但较缺乏女性情绪表达的主体性。在沪教版教材中,展现女性情绪调控主体性地位的人物角色有伊琳娜、萨沙、到编辑部小姑娘,充分展示了小女孩的自信、自立。总的来说,在教材内容编排上,女性主人公的情绪表现和调节方式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女性不同角色的情绪调适特点。
教材内容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一种重要的隐性学习媒介,儿童会在不经意中遵照教材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思考和行动,尤其是教材中的历史名人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沪教版教材中应增添女性历史人物和不同职业领域的女性人物角色,多角度反映女性在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经历的情绪体验和调适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家庭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教材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女性角色的多元化、职业领域的丰富性;在内容编排上,不仅能体现女性温和、善良、细心和热情的优良情绪表现,而且能充分展现女性的智慧、勇敢和独立性的情绪调节;在情绪情景事件安排上,能体现女性多层次的情绪表达、情绪调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正如有研究者从性别角色的角度提倡的那样,“语文教材编写者应该有意识地肩负起责任,去学习和领会性别平等理念,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教材的文化建构中,并寻求理想的、贴近学生的呈现方式,以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性别文化”。[9]
(三)合理安排情感教学文本,丰富健康情绪体验
顺应儿童情绪发展的循序渐进特点进行教材内容编排和教学,能有效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情绪的激发唤醒、形成和发生、监控、评估和调适等过程。成熟的情绪认识能力和足够的情绪判断能力是个体准确把握情绪体验、恰当运用情绪调适的基本前提。随着儿童认知表征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提高,情绪的理解和适应性的应付能力也随之增强。教材中主人公呈现的情绪体验和调适过程应遵循儿童的情绪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构建与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相匹配的社会情景,防止儿童不能准确体验教材中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和相应的调适策略。比如,如果把《最后的玉米》放在一年级时,一年级儿童就不能准确把握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和自我调适的过程。
善用反面情绪调节的教材教育学生,也能有效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固然,教材题材选取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能够促进儿童更健康的成长。但对于反面的教材内容,如果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机制,不仅不会影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反而会更进一步促使儿童寻找正确的调适方式。沪教版教材中有少许的情绪调控的反面内容,如蝉的不以为然的学习态度,贝尔太太的孤独和寂寞,衣食无忧的波斯猫的不快乐。从教材内容和生活联系的角度来看,反面的情绪调节材料中的人物的存在能够客观全面反映现实生活,与正面材料的情绪调适方式形成强烈对比和对照,给儿童提供选择判断合理情绪表达和调适的空间。
注重显性情绪和隐性情绪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情绪调节方式的培养。课本中主人公的情绪描写有多个层次,有生理变化、表情姿态、语气语调、行为方式和情绪词描述等多种显性的情绪表达,也有自然景象、社会场景和事件情景的情绪渲染和人物形象烘托等隐性的情绪文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须注重以情施教,合理处理情绪性文本,充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情绪,提高情绪感知和评判能力,形成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另一方面,注重以境生情,善于创设情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情绪情境的渲染,促使学生在情境气氛的感染下深刻体验主人公情绪情感的调适过程。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儿童在经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这一连续的情绪生成发展的体验后,能够对情绪体验进行反省,提高情绪认知能力,选择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最终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10]。
参考文献:
[1]吕宪军,王延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与把握[J].中国教育学刊,2004,(2):33-36.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0.
[3]高子雯,张林.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视角下焦虑症的存在分析与治疗策略[J].铜仁学院学报,2014,16(5):148-150.
[4]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10):30-36.
[5]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35-37.
[6]陆芳,陈国鹏.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5):928-929.
[7]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8] James J. Gross.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1): 224-237.
[9]史习江.性别平等与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J].妇女研究论丛,2005,(12):21-28.
[10]李吉林.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J].教育研究,2011,(7):65-71.
(责任编辑王小聪)(责任校对毛志)(英文编辑田兴斌)
Emotion Regulation: Educational Elements of the Primary Chinese Textbooks
XIE Zhangming, XIE Dengfeng
(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Anhui 237012, China )
Abstract:Chinese textbooks are an important media that shows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different themes, as well as a media to carry out emotional educ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emotion regulations of characters in the primary Chinese textbooks (1-3 grades), we suggest that the writing of primary Chinese textbook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natural way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he goal of it is to inherit healthy emotion regulation from the excellent culture, cultivate a variety of gender role model in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lead a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healthy emotion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textbooks, emotion, emotion regulations
中图分类号:G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172-06
收稿日期:2016-02-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青年基金项目“青少年网络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13YJC190010)和安徽省哲社基金规划项目“基于网络虚拟社会情境下青少年人际情绪调节的研究”(AHSK11-12D348)的成果。
作者简介:谢章明(1982-),女,安徽庐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