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青年的责任

2016-02-13石志丹柳世玉赵春森牛鹏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服务

石志丹,柳世玉,赵春森,牛鹏远

(1.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青年的责任

石志丹1,柳世玉1,赵春森2,牛鹏远3

(1.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软实力”,当代中国青年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下,担负起敢于创新、勇于服务、甘于奉献、勤于实践的责任,在创新中改革发展、在服务中接受锻炼、在奉献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使青年能够在深化价值认知,增进价值认同,强化价值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用青春助力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生力军的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下应勇敢地担负起创新、服务、奉献和实践的伟大而具体的责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是一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和崇高的历史任务,他们的责任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把他们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与发扬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责任与国家民族同呼吸,与共产主义事业共命运.

1 敢于创新——在创新中改革发展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复兴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的谈话中多次鼓励青年创新创造.当代青年要在理论上、思想上、方法上和行动上积极开展创新和创造,走在时代的前列.

1.1 创新诞生希望,学习是创新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不竭源泉始终来自于知识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青年是人长知识、学本领最重要的时期,学习是青年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武装头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习业务和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专业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服务、奉献和实践中的创新积累资本.不仅是要争取向前人和伟人学习,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快、更好、更强大,更要在学习中积累、观察、思考、研究,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创新创造.青年唯有不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积淀知识,逐渐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为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1.2 创新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怕失败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超前发展,做时代的先锋.广大青年要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跟上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步伐,紧密围绕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放眼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新问题、取得新突破;要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突破陈规、大胆探索,争做创新的排头兵;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锐气,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不怕失败、不畏挫折、不甘落后,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1.3 要形成青年的创新效应,带动和促进整体创新

青年要以个人的创新带动组织和整体的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组织的建设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一个成功的创新型青年去影响其所在组织的创新,带动整个组织创新,并且辐射到全校、全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形成由点到面的创新效应;以一个创新型青年去激发其同事、同学的创新意识和潜能,促进大家共同成长、共同创新.把创新型青年作为网络中的节点,使与之相联系的其他网络节点都能受到创新效应的影响和激励,自主创新、自由创造,形成新的创新网络、产生新的创新效应.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是一个国家改革发展必要的因素,青年要在发展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同时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文化理论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2 勇于服务——在服务中接受锻炼

坚强的意志是成长成才的必要保证,艰苦的条件是砥砺品格的重要途径,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到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中去,从中经受考验、接受锻炼、成长成才.青年服务责任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主要侧重于青年志愿者服务和公共灾难后的青年服务.

第一,青年志愿者们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服务行动,义务献血、防治艾滋病宣传、法律援助、爱心家教和扶弱助残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和赛事志愿服务行动,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志愿服务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保护母亲河行动,减灾应急志愿服务行动,海外志愿服务计划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青年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由之路.青年志愿者活动主题特色鲜明、项目运作规范、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广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收益,是当代中国青年服务社会进步浓墨重彩的一笔.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将会更加规范、成体系,服务空间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将不断丰富,志愿者服务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活动的一种必然趋势.

第二,在应对非典、地震灾害等公共危机方面,青年要勇于树立科学精神,为克服恐慌心理服务,为弘扬民族精神服务,把爱国热情本能地转化成自身服务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青年要紧紧抓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不仅要在公共灾难中增强忧患意识,而且要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在灾难中为祖国排忧解难、恢复重建和树立信心服务和在灾难后的为祖国发展建设服务的行动中去,在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考验.

社会青年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建立健全民主、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和倡导健康、文明、积极的社会风气服务,提高自身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青年学生,特别是高校大学生,要服务强校建设,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特色办学、学科建设的全面提高服务,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素质.青年要在火热生动的服务中发挥才智、增强本领,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付诸实践、奉献社会,把自身蕴藏的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 甘于奉献——在奉献中增长才干

在这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这个协调发展、追求低碳的生态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青年的奉献精神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近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冰心先生曾在诗集《繁星》中写到: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非常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和精神引领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思想意蕴一气呵成.“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生长汲取养料、绽放花朵供人欣赏到结出果实奉献于人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成长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成长成才;当芽儿长成,开出花儿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贡献自己,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出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加辉煌,体现更大价值.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冰心先生不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青年的成长历程,也对青年提出了要求并寄予了希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青年要立足这一哲学基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以奉献为行为主旨;要立足多角度、多层次,实现奉献行为的多样化;要将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奉献精神、具备奉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青春在奉献中闪光,但青年的奉献不是降低期望值到西部、基层、农村就业,而是自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主动投身到祖国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伟大实践中,去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建功立业、锻炼自我、增长才干.

4 勤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实践.青年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前辈的身上学,更要从社会的实践中学.要立足本职工作和学习的任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青年更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积极倡导者、有力拥护者,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青年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时代更好地结合.岗位正是一个人同社会相联系的最为重要的结合点,在这个点上,青年不仅要找准自己的外显社会定位,更要紧紧把握自己的内在心理定位.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才有可能置身于起跳的踏板,尽快实现社会化.

青年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努力实践自己在学校、工厂、企业和社会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本领,将所学应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社会实践能够巩固和深化书本的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发展原有知识并发现新的知识.通过实践,青年可以实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目的,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使自身变得更加完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打牢创新的基础,增强服务的本领并提高奉献的能力.青年的实践是通过接触社会和自然,获得直观认识,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帮助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了解民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实践砥砺品格,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摔打和锻炼,磨炼意志;通过实践增长才干,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鲜明旗帜,更是中国青年的精神支柱,中国青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行动纲领,才能转化为外显的、具体的行动;创新是目的,服务是途径,奉献是手段,实践是根本,实现青年的提高发展、成长成才是最终目标,青年只有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能力素质同服务奉献结合起来,把胸怀大志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为祖国发展创新、服务、奉献和实践的同时,增强做好少年儿童的榜样、先锋和表率的力量,提高做好中国共产党后备军和有力助手的能力,全面提升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综合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青年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1]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刘经建.当代青年奉献行为的异变和引导[J].青年探索,1991(1).

(责任编辑:吕增艳)

2016-07-22

共青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依托靖宇精神,凸显时代特色,打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平台”;通化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成长研究”(201437)

石志丹,女,吉林省吉林市人,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柳世玉,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春森,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助理研究员;牛鹏远,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助教.

G641

A

1008-7974(2016)05-0102-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10.031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服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