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

2016-02-13秦汝兰关颖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性药材应用型

秦汝兰,关颖丽

(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基于“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

秦汝兰,关颖丽

(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该文对目前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作出具体分析,结合我院自身特点,实施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等实现了实践性应用型中药鉴定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药鉴定学;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药鉴定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以中医沿用的中草药为基础[1],通过系统地学习传统鉴别经验、植物鉴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鉴别中药的真伪[2].近年来,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改革重点,因此,针对学院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并结合通化地区作为医药城市的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综合实践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3-7],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

1 中药鉴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 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1)教学内容多,学时安排少.现今通用的教材中共收载中药材约300多种,其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需熟知的常用中药材为100多种,重点论述的中药材有70多种.目前,由于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专业课程学时均有所减少,中药鉴定学也不例外,由于教学内容多,但课时较少,很难做到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中药鉴定学的教学特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理化鉴别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结构观察、组织鉴别[8].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到中药材的形态特征,给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对于非重点内容不能进行有效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多、课时紧,使得书中有些内容不能进行讲解,如:附注、本草考证、采收加工等,在对我校已从事相关行业的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书中非主要内容在工作中也有所应用,并且学到的中药鉴定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1.2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1)理论与实验学时分配不合理[9].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由于中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把更多的课时分配给了理论课程,使得实验课程分配到的课时相对较少,不利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实验课程多属于注入式教学.目前的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多以理论验证为主,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是利用现有的植物组织切片和粉末进行显微观察,针对显微镜下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讲解[10].此外,理化鉴定实验通常只是做些简单易操作的化学实验,多以验证课堂的理论性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这些“注入式”教学方法模式死板,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影响教学效果.

2 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课堂教学方式应注重实践性

(1)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趣味式教学.授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些中药的讲解中适当插入典故、传说、历史事件和中药鉴定的歌诀等[11],如讲授中药何首乌具体内容前,讲述了一段有关吃何首乌能成仙的故事,使学生对该药材产生了强列的神秘感,增加学生对于药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或是在讲授某些中药的性状特征时,增加一些有趣、形象的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如野山参的外观特征“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等,通过歌诀将枯燥、难记忆的内容变得有趣生动,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善于归纳,将具有相似结构或者具有相似功效的药材进行归类讲解,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2)以药材实物进行教学.在讲授药材性状特点时,可以采用向学生分发药材实物,使学生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途径观察药材,进行独立总结描述药材特征[12],再参照课本上的描述进行对比,找出差别,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3],同时能够将抽象描述变得形象化,对于所讲授的内容更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吸收[14],提高教学效率,并根据老师的讲解再次进行细致的观察,其结构特征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熟记于心.

(3)以连续性问答替换传统提问方式.采用学生连续性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群体连锁性反应,便于学生回忆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老师任意选择一个班号的同学,若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不用老师再点下一位同学的名字,相连号的同学自动站起来,顺次下延,如5号同学回答问题不对,6号同学自动站起回答,这种提问式方法的特点是,相连号的同学都必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随时回答问题,以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学习紧张感觉,调动学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复习的主动性.

(4)介绍科研动态,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讲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向学生介绍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进展和方向,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还可吸收部分优秀学生,结合医药发展的前沿动态,开展一些与中药鉴定相关的科研课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具有科研意识,激发学生对于医药领域开发研究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2 实验教学方式由验证性向探索性转变

(1)实验教学由理论验证转为专业知识应用.要将现有的“以验证理论课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为“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鉴定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图像、文字、声音等方面,形象具体地显示出中药的组织结构,将不同的颜色填充到不同组织中,使学生可以进行直观的观察,提高教学效率,让实验课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激发学生对观察中药组织结构的学习兴趣,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实验课教学效果差的现状.

(2)完善实验考核,加强实验操作.实验最后结束时,老师准备一定数量的常见中药标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说出药名,考核时药材做到随机抽取随机摆放;对于基础性实验项目以抽签等形式让学生选取,学生独立操作,老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观察对象是否正确等每一细节给予评定[15];准备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药材粉末,让学生通过抽签方式选取,进行鉴定.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考核,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动手技能,同时能够做到考核成绩公平化、公正化.

2.3 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实践性教学

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无缝连接,增加现有药材标本的数量,定期开放标本室,使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药材进行学习;充分利用通化医药城的地域优势,课后及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去药企进行观摩,使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使毕业生能迅速进入社会角色,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开展野外实习,带领学生考察长白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通过以上环节,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4 教师时刻关注中药的发展态势,大力拓宽知识面

随着中药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不断加大,中药的合理应用和资源保护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因此,对于最新修改和定制的一系列公约和法则需要及时地添加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中药发展现状.

2.5 考试内容全面,题型灵活,形式合理

以往的中药鉴定学考试内容固化,形式呆板,缺少灵活性,只能通过试卷方式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今后考试形式上更应该注重和加强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16].例如,在对中药材质量鉴定时,可以综合全面地考察学生针对不同样品鉴别时,鉴定方法的选取,以及制片的操作,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如何进行取样以及鉴定工作的程序步骤是否正确等,能够真实地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灵活程度.在考试过程中,增加对易混淆中药材的鉴别题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卷的难度,同时也使考试内容更具有实际应用性,使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以及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对考试形式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可增加口试考试,开展随堂测验,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阶段性的检测,随时关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17].

3 实践性应用型教育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

基于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现代多媒体互动设备进行教学,克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实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中药鉴定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外,通过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鉴别药材的能力.通过实践性应用型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实际工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所提高.然而,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深入研究,以逐步完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丁铁民.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中药学的教学效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145.

[2]罗堃,严建业,杨岩涛,等.论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中药辨识技能的培养[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9-83.

[3]吴兰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文本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16-120.

[4]刘正峰.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法律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3):79-83.

[5]田踪.浅谈远程教育环境下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沙棘,2009,22(1):37-40.

[6]王红霞,郑岩,陈随清.中药鉴定学学科教学方法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2010.

[7]王苏丽,李雪莹,项东宇,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9-10.

[8]金哲雄,曲中原.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D].中国定西第三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中国中药商品产业发展定西论坛论文集,2010.

[9]薛磊.浅析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方案[J].科协论坛,2010,(1):164.

[10]王月珍,高红梅,程利敏,等.生药学实验中运用显微数码互动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8.

[11]张丹雁.谈中药鉴定学的教学[J].药学教育,2005,21(4):29-30.

[12]李雪松.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J].中国中药资讯,2010,02(1):63-63.

[13]郑玉光,王菊素,严玉平,等.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改进[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589-590.

[14]周维佳,陈瑶.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问题的初探[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7):167-168.

[15]李祯.应用物理学专业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5):57-58.

[16]朱光俊,杨治立,吴明全,等.改革课程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工程素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6):52-59.

[17]周娟,李辉琴,周平,等.安置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36-39.

(责任编辑:王海波)

2015-11-17

通化师范学院 2011年教研项目“基于‘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

秦汝兰,女,吉林通化人,在读博士.

G642

A

1008-7974(2016)05-0091-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10.028

猜你喜欢

实践性药材应用型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构建实践性语言环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