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人咏《陇头》乐府诗异文校释

2016-02-13郭殿忱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张籍全唐诗乐府

郭殿忱

(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文学艺术研究

唐人咏《陇头》乐府诗异文校释

郭殿忱

(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宋代郭茂倩选编《乐府诗集》,收唐人张籍等十人咏《陇头》(含《陇头吟》《陇头水》)诗十一首。以之与《河岳英灵集》《唐诗品汇》《唐诗别裁集》《全唐诗》所收录者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与时俊,多罗列异同而鲜加按断。故借历史地理、名物风俗、诗歌意境、文学演变等而校释,自是必需和必要。

唐代;陇头诗;异文;校释

宋代郭茂倩选编《乐府诗集》(以下简称《乐府》),于《横吹曲辞》(一)《陇头》题下,收唐人张籍诗一首。《陇头吟》题下录王维、翁绶各一首。《陇头水》题下收录唐代杨师道、卢照邻等七人诗八首。[1]因不同典籍所载诗题互有交叉,所以统称《陇头》诗。

《乐府》卷二十一《汉横吹曲(一)》引《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三曰《出关》……。”而《陇头》题注:“一曰《陇头水》。《通典》曰:‘天水郡有大阪,名曰陇坻,亦曰陇山,即汉陇关也’。《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头水也。’”《新唐书·地理志(四)》:“陇右道,盖古雍、梁二州之境,汉天水、武都、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其名山:秦岭、陇坻……。”[2]1039复旦大学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释“陇坻”:“一名陇阪、陇山、陇首。在今陕西陇县、宝鸡县与甘肃清水县、张川回族自治县之间。北入沙漠,南止渭河,为关中平原西部保障。张衡《西京赋》:‘若有陇坻之隘’。”

将上述十一首诗与《河岳英灵集》(以下简称《河岳》)、《唐诗品汇》(以下简称《品汇》)、《唐诗别裁集》(以下简称《别裁》)等典籍比勘,发现若干异文。惜前贤、时俊多罗列异同而鲜加按断。我今不揣鄙陋,试从历史地理、名物风俗、诗歌意境、文字演变等方面加以校释,给出“宜个从长”之己见,求教于读者方家。

一、张籍《陇头》诗一首

《新唐书·张籍传》:“张籍者,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第进士,为太常寺太祝。久次迁秘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历水部员外郎(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即其人)、主课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韩)愈贤重之。(韩愈诗《调张籍》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可量。……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2]5266《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张司业集》八卷、附录一卷。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涼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入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着氈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校:诗题,《全唐诗·张籍卷》作《陇头行》。[3]释:上文已言《陇头》,一曰“陇头水”。此同《新唐书·横吹曲辞》之题注。《乐府》另有《陇头吟》而无《陇头行》之题。《新唐书·张籍传》题中之“行”字似误。

校:已断,《张司业集》《全唐诗·张籍卷》均作“路段”。释:与“行”字相契合,“路”要大胜于“已”,因道路阻断,行人才不能通过。

校:夜入,《张司业集》《全唐诗·张籍卷》(以下简称《张籍卷》)注:“一作已入”。释:夜入,暗含偷袭之意,且“夜入”已是完成时状态,“已”字已在其中。故知“夜入”佳。

校:涼州,《张籍卷》“入涼州”《乐府》,收取凉州之“凉”字已少一笔。释:1955年12月22日国家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员会(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规定“涼”为“凉”之异体字,一般情况下停止使用。

校:汉家,《张司业集》《张籍卷》注均作“汉兵”。释:高适《燕歌行》云:“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阵前格斗厮杀者,自然是士兵。何况诗中还有另一处“汉家”。虽说乐府诗不避字的重复,但无谓的重复亦不宜用。

校:散放,《张籍卷》注:“一作恣放”。释:唐代牛羊多为散养,但虽用“马放南山”式而不能践踏庄稼。此句说牛羊去“食禾黍”,确属“恣放”行为。

校:氈裘,《张籍卷》《全唐诗·横吹曲辞》(以下简称《横吹曲辞》)均作“氈裘”。释:依《一异表》,“氈、氊”今为正异体字。而“氈”,今又简化为“毡”。

校:更使,《张籍卷》注:“一作还使”。释:虽“更、还”均为副词,但在程度上,“更”稍重,且有今昔变化之含义。似稍佳。

校:收取,《张司业集》《张籍卷》注均作“重取”。释:唐人好以汉代故实说事,凉州在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属地方政权更迭,唐时吐蕃强盛,多次乘中央王朝动乱而侵占之。故知“重(新收)取”胜于“收取”。

校:属,《张籍卷》《横吹曲辞》注均作“入”。释:比较“归属汉家”和重入汉家,还是后者为佳。

二、王维《陇头吟》一首

《旧唐书·王维传》:“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人。维开元(十)九年(721)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4]5051《何岳》称:“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意境。至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讵肯惭于古人也?”[5]后七字为《唐诗纪事》[6]238(以下称《纪事》)所录。可见王维既是写山水田园诗的圣手,亦为写边塞之名家。《陇头吟》即属后者。又,《乐府古题要解》:“《陇头吟》,一曰《陇头水》。”

长安少年遊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淚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校:诗题,一作《边情》。《唐诗别裁集》(以下称《别裁》)注:“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边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7沈氏评注正合此诗题旨。

校:长安,《品汇》《别裁》《全唐诗·王维卷》注皆作“长城”。释:长安为大唐帝国之都城,有诸多年少的游侠,乃常见之事。“长城”指代较含浑。

校:“遊、淚”,《别裁》《唐贤三昧集》(以下简称《唐贤》[8]均作“游、泪”)。释:依《一异表》,“游、遊”,“泪、淚”,今均为正异体字。

校:迥,《品汇》《别裁》均作“尚”。释:句意为陇山升起的明月远远地照临边关。“迥”胜“尚”。

校:身经,《品汇》《别裁》均作“曾经”。释:身经与曾经,于此语言环境一义,故曰两可。而举凡两者之字词,均应从早出之书或版本。

校:空尽,《何岳》《唐贤》《王维卷》《横吹曲辞》注皆作“落尽”。《品汇》《别裁》均作“空落”。《王维卷》注:“一作零落”。释:句意为苏武持节牧羊,节旄落尽表现在漫长岁月中对汉室的忠贞。“落尽”,最文从字顺。

三、翁绶《陇头吟》一首

《唐才子传》载;“绶,咸通六年(865)中书舍人李蔚下进士。工诗,多近体,变古乐府,音韵虽响,风骨憔悴,真晚唐之移习也。后亦间关,名不甚显。”[9]1896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月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校:斜月,《横吹曲辞》作“斜日”。释:下文又言“残月”,知“日”字佳。

校:剑戟,《全唐诗·翁绶卷》《横吹曲辞》均作“劒戟”。释:依《一异表》,“劍、劒”今为正异体字,后来“劍”字又简化作“剑”。

校:俱足,《翁绶卷》《横吹曲辞》注均作“俱是”。释:封侯者皆恣意横行。“俱是”乃全部都是之意。“俱足”难以索解。疑“足、是”二字形近致误。

四、杨师道《陇头水》一首

《新唐书·杨师道传》:“师道字景猷,恭仁弟。清警有才思。客洛阳,为王世充所拘,间归高祖,授上仪同,为备身左右。尚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拜侍中,参豫朝政,亲遇隆渥。性周谨,未尝语禁省事。……师道善草隶,工诗,每与有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诏为立碑。”[2]3927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

阵开都护道,剑,方共濯胡缨。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度

校:冰,《全唐诗·杨师道卷》作“水”。释:依《一异表》,“冰、水”今为正异体字。

校:剑,《横吹曲辞》作“劒”。释:说已见上文。

校:度,《杨师道卷》作“渡”。释:“度”字多音多义:量长短时读duò,计算、推测时读duó,过关山时读dù,涉江河时,后世写作“渡”,虽与汉字不断简化的大势所趋相左,但也绝非个别现象:如:“然”旁加火成燃,州旁边加水成洲等等。虑及结句有“濯胡缨”,故知系渡陇水。“渡”字不生歧义为佳。

五、卢照邻《陇头水》一首

《旧唐书·卢照邻传》:“字昇之,幽州范阳人也。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及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后疾转笃,徙居阳翟之具茨山,著《释疾文》《五悲》等颂,颇有骚人之风,甚为文士所重。”[4]5051《旧唐书·杨炯传》称:“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4]5000即杜甫诗谓“王杨卢骆当时体”之诗人也。

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校:陇坂,《全唐诗·卢照邻卷》均作“陇阪”。释:《说文》:“陇,天水大阪也。”《续汉书郡国志》:“凉州汉阳郡:陇有大阪名陇坻。”刘昭注引《三秦记》:“秦阪九迴,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同一《三秦记》,前引文作“坂”,此处作“阪”,知“坂、阪”一义,故两可。

校:一望乡,《卢照邻卷》注:“一作望故乡”。释:《水经·清水(四)注》下,又引郭仲产《秦州记》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州四五百里,极目泯然。”“一望”正契合上句的“高无极”。

校:旌,《文苑英华》(以下简称《英华》)作“旗”。释:于此语境,“旌、旗”一义,故两可。

校:共,《英华》作“苦”。释:“共呜咽”是言征人与陇头水一同呜咽。用了“苦”字,体现不出上述意境,还是“共”字佳。

六、王建《陇头水》一首

《唐才子传》载:“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775)丁泽榜第二人及第,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大和中(827~835)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初遊韩吏部门墙,为忘年之友。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10]775

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一作呜亦咽)。

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

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去]绕龙城。

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

胡兵夜回水傍住,忆着来时磨剑处。

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陇头树。

校:诗题,《全唐诗·王建卷》作《壠头水》(诗句中“陇”亦全作“壠”)。释:壠在《集韵》中同“壟”(即今简化字“垄”)。垄字有多义,与诗中陇无干涉。故知大误!

校:亦呜咽,《横吹曲辞》注:“一作呜亦咽”,同《乐府》夹注。释:“呜咽”为凝固词组,不易拆分。

校:北海,《品汇》《王建卷》《横吹曲辞》注皆作“北去”,同《乐府》夹注。释:句意为陇水北流绕龙城,而绝非北海绕龙城。“去”字佳。

校:水傍,《王建卷》作“水旁”。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傍,亦假旁为之。”即:傍为旁之假借字。

校:忆着,《王建卷》《横吹曲辞》均作“忆著”。释:著读zhuó时,近代以来写作“着”,用以区分读zhù音的著字。在此句中表示用心回忆,“着、著”两可。

校:磨剑,上引两处均作“磨劒”。释:说已见上文。

校:复无泉,《王建卷》注:“一作亦无泉”。释:句意为再向前行既无水井更无水泉。“复、亦”于此语境一义,故曰两可。

校:陇头,《王建卷》注:“一作陇西”。释:“陇头”正呼应诗题。“西”字欠佳。

七、于濆《陇头水》一首

《唐才子传》载:“濆字子漪,咸通二年(861)裴延鲁榜进士。患当时作诗者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今一卷,传于世。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独奈何国运将弛,士气日丧,文不能不如之。嘲云戏月,刻翠粘红。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于濆、邵谒、刘驾、曹邺等能返棹下流,更唱瘖俗,置声禄于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郑、卫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醲而乍爽玄酒,所谓清清冷(líng)泠,愈病析酲,逃空虚者,闻人足音,不亦快哉!”[10]1891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涙。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

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校:诗题,《全唐诗·于濆卷》作《陇头吟》。释:说已见上文。又,后四句作:

自古蕴长策,况我非才智。

况我非潺湲,一宵空不寐。

下注:“一作昨日上山下……(同上)”

又,《横吹曲辞》诗后注:“集本前四句,与罗隐诗全同(见后文)。”释:《全唐诗稿本·凡例》云:“有一诗而互见数集者,止于题下注:‘一作某诗’。若确有考据可以定其为何人者,若司空曙乐府误入崔橹集之类,则删彼归此,不必互见。”[11]对此重出、互见之篇目,早有学者撰写《全唐诗所收杜牧许浑二家雷同诗》等论文发表。于濆、罗隐之诗尚待考证后定归属。

校:涙,依《一异表》今已作“泪”(会意字代形声字)说已见上文。

又,《于濆卷》另有一首《陇头水》(下注:一作吟),《乐府》《横吹曲辞》均漏收。附录于此供考照阅读:

行人何彷徨,陇头水呜咽。

寒沙战鬼愁,白骨风霜切。

薄日朦胧秋,怨气阴云结。

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

八、僧皎然《陇头水》一首

《唐才子传》载:“皎然字清昼,吴兴人,俗姓谢,(宋)灵运之十世孙也。初入道,肄业杼山,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羽于寺旁创亭,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颜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赋诗,时称‘三绝’。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预其论著,至是声价藉甚。贞元中(785~805),集贤御书院取高僧集上人文十卷藏之,刺史于頔为之序。李端在匡岳,依止称门生;一时名公俱相友善,题云‘昼上人’是也。”[10]807《新唐书·艺文志》集部总集类著录:“《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僧皎然。”[2]1625其一:

陇头心欲绝,陇水不堪闻。

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

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

校:陇头,《全唐诗·皎然卷》注:“一作陇西”。释:陇头与诗题相契,此诗意境与陇西无关。

校:心,上书注:“一作水”。释:下句亦有“陇水”,此处“心欲绝”为是。

其二: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倂欲断君肠。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辽阳。

校:秦陇,《品汇》作“秦岭”。释:秦岭与陇山均为陇右道之名山。秦陇则指秦州天水郡之陇山。秦岭非是。

校:逼,《品汇》作“陇”。释:氐、羌二族曾建立成汉(304~347)、前秦(350~394)、后秦(384~417)、后凉(386~403)等政权。一个“逼”字既透露出诸多历史信息,又表现出作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忧患意识。

校:倂,《横吹曲辞》作“并”。释:并,于此语境为副词:一起或一齐之意。依《一异表》,“并、倂”今为正异体字。

校:辽阳,《皎然卷》作“咸阳”。释:辽阳,战国为燕之襄平,在今辽东半岛北部。陇头之征人来自咸阳者占多数,来自辽阳者恐少之又少。“咸阳”是。

九、鲍溶《陇头水》一首

《唐才子传》载:“溶字德源,元和四年(823)韦瓘榜第进士,在杨汝士一时。与李端公益少同袍,为尔汝交。初隐江南山中,避地,家苦贫,劲气不扰,羁旅四方,登临怀昔,皆古今绝唱。过陇头古天山大阪,泉水呜咽,分流四下,赋诗曰:“陇头水,千古不堪闻。(下略)”其警绝大概如此。古诗乐府,可称独步。盖其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云。”[10]1385《纪事》称:“张为作《诗人主客图序》曰:若主人门下处其客者,以法度一则也。以白居易为广大教花主,……;以鲍溶为博容宏拔主,上入室,李群玉;入室,司马退之、张为。……”[6]976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

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校:雁,《唐才子传》作“鴈”。释:依《一异表》,“雁、鴈”今为正异体字。

校:雁落,上书作“鴈入”。释:大雁哀鸣,从云端飞落,似较飞入云端更合诗之清哀之意境。

十、罗隐《陇头水》一首

《纪事》:“隐字昭谏,余杭人。隐池之梅根浦,自号江东生。开平中(836~840)魏博罗绍威推为叔公,表绶给事中。年八十余,终余杭。……隐、虬、邺共场屋,谓之‘三罗’。”[6]1033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自古无长策,况我非深智。何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按:《全唐诗·罗隐卷》、《横吹曲辞》均全同于此。与于濆诗比堪:“深疑”,此作“全疑”,“全”不如“深”;“蕴”,此作“无”,“蕴”不如“无”;“才智”,比作“深智”,“深”不如“才”。“涙”,今作“泪”,说已见上文。

[1]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311-316.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彭定求,等,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49.

[4]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傅璇宗,等,编.唐人选唐诗新编[M].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4:181.

[6]计有功,辑,撰.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4.

[8]张明非,撰.唐贤三昧集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

[9]辛文房,撰.周绍良,笺证.唐才子传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1896.

[10]辛文房,撰.周绍良,笺证.唐才子传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钱谦益,季振宜,编辑.全唐诗稿本[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实业公司影印本,1976:6.

〔责任编辑王元忠〕

1026.2

A

1671-1351(2016)01-0001-05

2015-12-23

郭殿忱(1940-),男,辽宁沈阳人,北华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城论坛》学术顾问。

猜你喜欢

张籍全唐诗乐府
《乐府新声》2021年(第39卷)总目录
品读乐府
秋思
秋 思
秋思
《乐府三首》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