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培养中反德育现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02-13张学茹李永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道德

张学茹,李永生

大学生党员培养中反德育现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学茹,李永生

大学生党员培养必须在高校整体德育环境中进行。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德育主体被物化、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目标功利性、德育方法形式主义、德育工作者言传和身教不一等反德育现象,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制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反德育现象造成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性、理想缺失信仰动摇、实践能力欠缺、政治人格双重化等现象出现。切实消除反德育现象的消极影响,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大学生党员;德育;反德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但当前高校存在的一系列反德育现象,不但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也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与反德育之间的矛盾不解决,势必影响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一、高校反德育现象的表现

反德育现象,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违反道德价值、违背学生品德成长规律、背离道德目标、用不道德的方式进行德育,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能力诸方面引起学生消极变化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高校反德育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1.德育主体的物化

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让等价交换原则成为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处于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的高等学校也不能幸免,高等教育开始沦落为简单的商品,高校德育理念上开始滑向了物化德育的歧路。德育的物化是指德育采用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失去生命鲜活的本来面目。高等教育在许多学校已经直接成为了获取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在以获取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主导下,大学生被工具化为道德的“接受器”,教育者罔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强制他们被动接受统一的德育灌输。

2.德育内容的知识化

德育是知、情、信、义、行等各方面的有机统一。我国高校开设了德育课程,对道德的显性知识进行传道授业和解惑。把道德显性知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弱化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实践的地位,割裂了德育中知、情、信、义、行的整体性,忽视学生将所学道德知识内化为实际道德行为的能力,以及运用道德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肢解德育内容的直接后果,必然导致德育实效性欠佳。

3.德育方法的形式主义

有人说高校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也有认为高校德育是“轰轰烈烈走过场,扎扎实实走形式”的误解。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中,经常性在重要节庆和纪念日,进行大型学生团体教育活动,进行口号型德育、表演式德育,还有管理者为落实德育目标,层层下发相关德育文件,却没有人真正检查和落实,这属于文件型德育。用智育的方式进行德育,用考核知识的方式来评价德育效果,华而不实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德育方式,违背了德育本身的规律。[2]

4.德育目的功利化

德育的本来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爱因斯坦说“大学德育的目的就是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在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面前,德育本身也被实用化为获取实际利益的工具。在高校中,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的选举、优秀团员的确定、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党员发展对象的考核,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学生的德育量化成绩。学生的德育综合考评结果,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自身在学校的发展和各项荣誉,甚至对教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辅导员的评奖、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优秀、先进班集体的遴选等,德育量化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德育目的的功利化,使教师和学生将德育工具化为获取各种实际利益的手段,德育本来应该围绕的核心目的——培育身心健康的完善人格,则被弃之如敝履。[3]

5.言传与身教的仳离

高校教育者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人。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大学生品德建构和生长的重要借鉴。教师的言传和身教,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教师说什么很重要,但是教师做什么和怎样做更加重要。德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言传和身教一旦发生仳离,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就会变成反德育行为。教人以德的人丧失了道德操守,就会给高校德育带来几何级数的巨大损害。言传与身教的仳离,教师打着德育的旗号在行着反德育之实,事实上形成了德育的双重标准:似乎德育就是用来要求别的人,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似乎德育就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不是要求落实在实际中的;似乎德育就是干巴巴的教条,而不是鲜活的现实生活。[4]

6.德育管理的反德育性

育德者先要有德,无德者谈何育德?高校的某些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过反德育的管理方式。如为了教育考试违纪学生,将他们的违纪通报四处张贴在校园里;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采用体罚和语言暴力手段;为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在公开场合和大型会议上将违纪学生示众,无视学生的尊严和人权用大批判的方式进行德育;为了实现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教师忽视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培养,过分依赖强制灌输和理论说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育德者的上述反德育行为,必将引起大学生德育培养的负效用,并进而造成大学生党员培养的现实困境。

二、大学生党员培养的现实困境

1.大学生入党动机渐趋功利性

高校功利主义的德育目的,使得大学生党员入党动力呈现出功利性趋势。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生存压力,使得学生的入党动机功利化趋势更趋明显。虽然近年来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人申请入党是基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憧憬和向往,希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但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之高校德育目的自身功利性的影响,大学生党员部分人的入党动机并不纯正。真正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动机的人,少之又少。有些同学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从而把入党定位为提高地位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入党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实力的手段。

2.学生党员理想缺失信仰动摇

形式主义的德育导致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停留在表面,没能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和全面,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有的学生虽然在组织程序上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依然还是停留在普通群众层面。习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大学生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想的实现和未来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变成现实。

3.量的扩张和质的下降并存

衡量党员发展工作的实效不应单纯地看数量,更重要的是要看质量。急剧扩张的大学生党员数量,直接带来的就是发展党员的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党员的适度发展更加有利于提高党员的整体质量,进而提高党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高校校园内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党员和普通群众没有任何区别,不但政治素养没有表现出更好的水准,而且在实践中也没能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就是停留在档案的政治面貌一栏,没有在实践中落实党的“三个代表”中的任何一条。

4.学生党员政治上双重人格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言传和身教的不一致,上行下效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一些大学生党员,在政治上出现了双重人格。一方面,他们在入党前和入党后言行不一。入党前,千方百计取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各种活动中倾尽能力表现自己;入党后,百般推脱责任,甚至连定期交纳党费都需要有人催促。另一方面,对待老师和对待同学的言行不一。有些党员为获取实际利益,在教育者面前是一副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认认真真为同学们做榜样的姿态。在同学面前,却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某些学生党员投机意识不断强化,政治人格的双面性,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生党员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党组织在学生面前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

5.学生党员先进性实践能力不足

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时候,更多的依据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是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倾向,对新党员的教育停留在上党课的层面。对党员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缺乏探讨和研究,学生支部定期学习有时流于形式。有些大学生党员欠缺应有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缺乏为学校、为集体、为师生、为党组织干实事、做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真正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些党员仅仅把获取党员称号作为一个目标,入党这一目标实现之后,就丧失了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

三、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大学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必须改变大学生党员更多的是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的误区,把大学生党员放到德育的主体地位,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他们德育主体地位的作用。

2.倡导德育导师制

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说到底还是要从源头上抓起。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关键。选择政治素质高、热心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党员的德育导师。通过建立学生党员的个人档案、走访学生党员的家庭、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谈话指导,对学生党员进行一对一的全程跟踪培养。

3.倡导实践性德育

德行的生长是需要环境和土壤的。单纯依靠口头说教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不如深入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空泛的理论,往往缺乏生命力,往往对党员的培养无法起到精神洗礼的作用。通过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进行社会考察、调查研究、听取模范人物报告、直接和人民群众接触,在很大程度会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党建教育的心理认同和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事实上提高党员培养的实际效果。

4.根除高校的反德育现象

德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更是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建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相应机制,提高广大员工对德育的责任意识,在高校校园内部,根除各种违背德育理念、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的管理和教育,让反德育现象在高校销声匿迹,才能真正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综上所述,坚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有效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德育和反德育现象的矛盾,必须依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强化德育在实践中的建构和生长来实现。

[1]李清雁.“反德育”现象的批判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2)下.

[2]檀传宝.德育原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岳伟,王雅红.论教育的物化与人的失落[J].教育研究,2007(4).

[4]赵娟.浅谈教育的物化问题[J].科教导刊,2013(01).

责任编辑:乔 健

张学茹,河北中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教学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200);李永生,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教学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43)。

G412

A

1671-2277-(2016)05-0085-0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