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天津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6-02-13孙海翔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天津市

孙海翔

关于天津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管理工作的思考

孙海翔

2007年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各省市相继出台地方免费师范生相关政策。对天津市近三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性别比例、教学段分布、就业单位所属区分布、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整体情况良好。在政策实施中,还需严格录取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到基层服务,提高对免费师范生入职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免费师范生;基础教育;就业管理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在2007年为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而出台的政策,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有益尝试。天津市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等四部委的规定也相继出台了地方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本研究将对天津市2014届、2015届、2016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我市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情况。

本文研究对象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即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

一、现行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差异、政策倾向性等因素,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问题。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方面硬件条件差,基础设备跟不上;另一方面软件实力弱,不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从教,这使得学校师资难以更新,师资力量薄弱,加之缺乏对教师进行职后培养,使得教学水平每况愈下。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教育家,为实现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此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履行国家义务,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省市教育厅每年都会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免费师范毕业生双选会,并对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审批。天津市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程序,组织免费师范毕业生双选会,对于跨省就业毕业生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审批。

二、天津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情况

笔者通过网站检索、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对天津市2014届、2015届、2016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1.毕业生中男女比例明显失衡,男生人数较少。天津市2014年至2016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中,男生约占19.5%,女生约占80.5%,并且每年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同,接近1:4。按照教育部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而性别比例如此失衡的未来教师队伍,必定会对我国基础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1]

2.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中学工作。天津市2014年至2016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单位涵盖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学校,其中中学教师约86%,小学教师约9%,幼儿园教师约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中职学校教师各占1%。通过数据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中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学段教育工作的毕业生仅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毕业生人数的15.3%。

3.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天津市相对偏远的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据统计,天津市2014年至2016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中,仅有16.6%的毕业生在市内六区工作,48.5%的毕业生在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工作,34.9%的毕业生在老五县工作。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来看,这一政策是在局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优秀教师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出台的,能够解决地区间师资分布失衡的现状。[2]天津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则能够响应政府的号召,毕业后到师资相对缺乏的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4.毕业生所学专业能够涵盖我市基础教育大部分学科。据统计,天津市2014至2016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英语专业,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多,均占总人数的10%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占17%。特殊教育专业、音乐专业、美术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少。笔者认为,由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主科,且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均开设这些学科课程,对于教师的需求量必然会多于美术、音乐等课时量相对较少的学科,因此,这样的学科分布可以满足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网站公布的拟聘数据显示及数据分析,天津市2014届、2015届、2016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均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参加了天津市组织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双选会,并与单位签订了相关工作协议,满足了我市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同时缓解了市内教师岗位供大于求而四郊五县供不应求的尴尬矛盾。

三、实施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录取方式,确实按照需求计划招生。为了严格免费师范生录取程序,切实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奉献精神、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志向的教师,更好地满足各区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当年各区所报免费师范生需求情况,将部属师范院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具体分配到各区,鼓励本区学生报考本区免费师范生,外区学生报考则需与相应区签订毕业后有关就业协议。免费师范生入学后,先按照普通师范类学生进行管理,入学一年后,经本人申请,生源省市考核、批准,学校审核同意后,正式转为免费师范生。

2.通过政策倾斜,鼓励男生到基础教育单位工作。通过分析近三年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毕业人数、学段分布和工作单位所属区分布基本能够满足我市的需求。在教师男女比例失衡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单位的普遍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从提供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鼓励男性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另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可在高考招生录取环节上,向报考师范类专业的男生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

3.鼓励学生到我市基础教育单位实习、见习。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应回生源省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在毕业之前,各生源区教育局可以协助毕业生到本区所属中小学实习、见习。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到偏远地区服务。免费师范教育将本科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一流的师资。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立体地对免师政策进行报道,同时以平等的身份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3]力求学生能充分了解政策,激发其内部动机,确信自己热爱并坚定从事教育事业。与此同时,使师范生认识去农村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人才。深入实地、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基层教育。

5.加强对免费师范生入职后的管理和服务。通常情况下,我市教育行政部门都会提前部署、统筹安排,协助各区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双选会工作,及时公布各区基础教育学校岗位需求情况,并将拟聘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毕业生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师带徒”等形式,提高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授课水平,同时还应该更好地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必要服务,尤其是为在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提供周转性住房等必要的生活条件。

[1]赵建国.由免费师范生性别比例失衡引发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2(6):51.

[2]刘海滨,王智超.免费师范生就业中的政策障碍及对策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51-54.

[3]周琴.免费师范生政策认知调查——以西南大学为个案[J].教师教育研究,2015,25(3):60-65.

责任编辑:陈兴安

孙海翔,天津市教师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074)。

G659.21

A

1671-2277-(2016)05-0013-02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天津市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有趣的云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师范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