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人之外:汪东的笔记创作

2016-02-12薛玉坤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章太炎

薛玉坤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词人之外:汪东的笔记创作

薛玉坤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汪东向以词名家,但其阅历丰富,辞采华茂,笔记创作亦颇为可观。留下的四部笔记中,《窗鸡话剩》撰于《民报》时期,内容多涉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有明显的政治意图;《铅椠余录》是作者在编辑《华国月刊》时所裒辑,主要摭采时人诗文,评骘优劣,性质可归为诗话之属;《寄庵随笔》与《寄庵谈荟》分别连载于《新闻报》副刊与《大报》,掇拾逸闻旧事,杂谈风俗世情,考订典章名物,更具传统笔记的色彩。

汪东;笔记;窗鸡话剩;铅椠余录;寄庵随笔;寄庵谈荟

汪东(1890-1963),原名汪东宝,字旭初,号寄庵,别署寄生,吴县(今苏州)人,向以能词著称,有《梦秋词》20卷、《词学通论》等传世。然而正如掌故大家郑逸梅所云:“称汪旭初为词人,未免浅乎言之,狭乎言之吧!实则他的资望是多方面的,他是新闻界老前辈,诗古文辞家,书画高手,大学名教授。”[1](P13)即以笔记创作而言,除《寄庵随笔》曾经上海书店整理印行外,汪东尚有《窗鸡话剩》《铅椠余录》《寄庵谈荟》等数部笔记湮没于故纸残页之中。作为同盟会元老、章太炎高弟,汪东阅历丰富,学养深厚,其笔记诸作或掇拾艺文掌故,或辨订典章名物,或杂记山水风土,且大多“辞藻斐然,清淑深博”[1](P16),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窗鸡话剩》与《铅椠余录》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时在日本留学的汪东,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是年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汪东又受聘担任《民报》编务,并亲自撰写文稿。其中笔记《窗鸡话剩》刊载于《民报》第11号(1907年1月)、第17号(1907年10月),署名寄生,全稿仅《赵王孙》《钱谦益》《史可法》《老胡》《明怀宗》《汉人》《汉禽》等7则。从内容来看,此7则皆撮录史事而略加感发,主旨多关涉华夷之辩、满汉之争。如《赵王孙》《钱谦益》条指斥赵孟頫、钱谦益“昧心事仇,认贼作父”,《史可法》《汉人》《汉禽》诸条称扬“贞心劲节,至死不渝”的汉族志士。考虑到这个时候革命党人“革命就是排满”①的认知,以及汪东在《民报》刊发《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复仇论》《革命党之敌人》《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革命今势论》等政治檄文,则《窗鸡话剩》的纂集显然是为其“排满”立场张目,与其上述政治檄文正可谓桴鼓相应。

1908年夏,汪东归国,辛亥江苏光复后,为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聘为都督府沪苏办事处秘书。后离开上海,进入北洋政府,历任总统府咨议、内务部佥事、民治司科长,以及浙江象山、于潜、余杭等县知事。1923年,汪东又回到上海,协助老师章太炎创办《华国月刊》。《华国月刊》是一份发扬“国故”、挽救“人心”的杂志,署名章太炎的《华国月刊发刊辞》②称:“吴县汪东,尝从余学问,其行事不随流俗,今鸠集同志,创为《华国月刊》,志在甄明学术,发扬国光,选材则慎,而体例至宽,举凡《七略》所录,分科所肄,以及艺术之微,稗官之说,靡不兼收并容。”[2]《华国月刊》是五四以来“国学运动”的重要阵地,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投稿者众多,前后共出版27期,至1926年停刊。

汪东承担了《华国月刊》的主要编务,其笔记《铅椠余录》即据平日来稿未及刊登者裒辑整理而成,分别载于《华国月刊》第1卷第12期,第2卷第3、6、10期,第3卷第1、3期,计29则。前有作者题记云:“余刊行《华国》,初亦欲以余力,温故而知新。既综编辑之责,而人少事烦,钞胥之役,亦复躬任。怀铅握椠,日不暇给,首尾一载,粗无苟且之病。然检视积稿,遗漏犹多。因复略加著集,别为是编。”[3]

与《窗鸡话剩》具有强烈政治倾向不同,《铅椠余录》摭采时人诗文,评骘优劣,性质可归为诗话一类,属于《华国月刊》所标榜的“国故”范畴。在今天看来,摭采时人诗文,自有存人存诗之功。因为《余录》所采录的对象,既有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陈柱、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腾固这样的教授学者,也有唐大圆、苏曼殊、太虚这样的佛学界名人,更有如黟县汪石青(炳麟)这样落拓无偶、隅居乡里的布衣书生。他们中的多数后世并无专集流传,其诗文创作赖此可见一鳞半爪;而评骘优劣又每多见汪东本人的眼光与识见,如《余录》称扬陈柱五古“清疏流畅,直举胸臆,可以矫世之劖刻为工者”[3],评同光体代表诗人陈三立中晚年诗风差异云:“散原风力,并世罕俦。晚年专宗江西,微苦拗涩,似不若中年之作整炼精拔,奄有唐宋为尤胜也。”评同门友黄侃诗词云:“季刚词初学清真,近更出入南宋诸子,清丽婉约,自为雅音。”“季刚五言,上摩晋宋,近体亦在中晚唐之间。”[4]皆可从中窥见汪东对诗歌历史与文坛风气的准确把握。

二、《寄庵随笔》

《寄庵随笔》是汪东最为人熟知的一部笔记,1949年1月6日起连载于上海《新闻报》副刊“新园林”,至当年5月21日结束③,凡115则,1987年由上海书店整理单行。关于这部笔记的写作,郑逸梅先生在《寄庵随笔》整理本《序言》中说:“民初,旭丈主《大共和日报》笔政,推为报坛耆宿。时《新闻报》附刊,连载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累年毕,报社编辑严独鹤,以旭丈博雅多闻,词情豪迈,且和成禺同隶南社,天球琬琰,相得益彰。便商诸旭丈,为附刊执笔。适旭丈闲居多暇,应之操觚,标题为《寄庵随笔》,连载了一百多篇,意倦始辍。”[5](序P2)按,抗战胜利后,汪东于1946年春由重庆返回南京,继续担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和礼乐馆馆长的闲职。到1947年1月,国史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又被聘为国史馆纂修。4月,国防最高委员会第226次例会通过汪东辞去监察院监察委员案。次年10月,礼乐馆被裁撤,汪东亦被免去馆长职务。[6](P183~201)这之后,汪东日渐多暇,除偶尔到国史馆商讨事务外,常往来于南京、上海及家乡苏州之间。正是在这样半闲居的状态下,汪东“追忆平生师友,及展卷所得,耳目之所见闻,日记一二条,称心而书,漫无诠次”[7](P1),写成了《寄庵随笔》。

《寄庵随笔》内容丰富,概而言之,大致以下三个方面最为主要:

1.师友逸闻琐事

汪东一生游历南北,人生角色多转换于官员、教授、学者、画家、词人之间,个人社会关系复杂,交游也非常广泛。他们中有作者老师马相伯、章太炎,同门黄侃,革命党同志林时塽、殷竹林、汪精卫(后附逆),南社社友柳亚子、叶楚伧、胡朴安,僚友于右任、张溥泉、应德闳、罗良鉴,文友章士钊、沈尹默、吴湖帆、乔大壮,乡贤金松岑、费树蔚,弟子沈祖棻、尉素秋、盛静霞,方外苏曼殊、弘一大师、太虚大师等等。《寄庵随笔》具体而微地描述了作者与这些师友的交游,所记虽然多是日常琐屑,但因为这些人物在民国时期的地位与影响,故而《随笔》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且其笔墨隽雅,用语不多而能勾画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形神毕肖,涉笔成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苏曼殊喜啖牛肉》一则:

(苏曼殊)喜啖牛肉,尝集《民报》社,曼殊入浴,余戏语人,吃牛肉料理去,拔关着屐,故使之闻。曼殊恐后,裸而出,则众皆安坐,拊掌绝倒。曼殊瞠目徐语曰:“岂绐我耶?”众又大笑。性痴黠各半,然狡狯处即是真率处,吾所识中无有与之相类者。[7](P7)

三言两语中,苏曼殊真率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他如《冷月荒郊惊怪物》记汪精卫少年行事,《程德全演独木关》记程氏之诡称风疾,《胡子的笑话》记卢前之滑稽善谈,《叶楚伧之健忘》记叶楚伧至公府请谒,至则忘所请何事等等,其笔下人物无不各呈其态,呼之欲出,可以说是深得传统史传文学与志人笔记的精髓。

2.诗词吟咏唱和

虽然早年留学日本,但汪东身上传统文人的印记还是非常典型,诗词吟咏与唱和是其表达自我与交游的重要方式。《寄庵随笔》中除留下汪东自己的诗歌25首(含残句)④之外,还记录了作者与人结社雅集(如南京“如社”、“潜社”,重庆“罗湾诗社”、“饮河诗社”等)以及平时与师友往来唱和的情形,特别是所录抗战期间与入蜀名流间的唱和,让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当时旧体诗词的文学生态。

1937年夏,汪东辞去中央大学教职,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秘书长。旋又西迁重庆,历任重庆行营第二厅副厅长、监察院监察委员、国立礼乐馆馆长,同时兼任重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直至抗战胜利后东归。在重庆的八年,汪东吟兴高涨,从《寄庵随笔》所载来看,当时唱酬往还者,除金陵故旧如陈匪石、乔大壮及弟子沈祖棻、盛静霞、尉素秋外,多为抗战爆发后云聚西南的各界名流,如于右任、章士钊、沈尹默、沈士远、潘伯鹰、曾克耑、江庸、朱希祖、陈百年、叶元龙、曹经沅、彭醇士、康心如等。《随笔》中《诗战中健将》《颂橘庐诗酒会》《斗韵分题》《沈尹默之诗兴》《客窗病榻》等十数条集中记录了这些唱酬活动,而其中有关“竞作寺韵诗”的“诗战”记载尤为珍贵,《诗战中健将》云:

余初至巴县,居重庆村,与元龙、葆斋同寓。旋移春森路,则与纕蘅、叔异,共为一宅。……纕蘅耽诗,日有吟咏。而行严方与曾履川竞作寺字韵诗,往复过百叠。一时和者,如陈仲恂、沈尹默、潘伯鹰辈十数君,皆健者。争强斗险,愈出愈奇,余强与周旋,亦至五六十叠,当时称为诗战,推敲论难,辩辞云涌。[7](P116)《颂橘庐诗酒会》亦云:

履川赁屋下罗家湾,颜其斋曰“颂橘庐”,庖馔精洁,故诗酒之会,每假其处。作寺字韵时,适逢常会,各携诗稿来集。……履川尝欲汇付油印,而寇袭频烦,工料难得,遂罢。[7](P117)

据此记载,这次“诗战”初由章士钊与曾克耑的唱和引发,当时“参战”者有十数人,各自所作动辄数十上百叠,常集于曾克耑“颂橘庐”相互切磋,而汪东本人也积极参与,作有五六十叠。当时众人所作寺韵诗的一部分,后虽由曾克耑编选成《寺韵唱和诗》,但流传不广。赖由汪东此载,我们才能略知重庆诗坛这次规模浩大的盛举。朱铭先生《章士钊寺韵叠唱始末》一文,曾将毛泽东抗战胜利后赴渝和谈,发表《沁园春》词,引发众多和作一事与之相比,认为:“其影响或较寺韵诗大,但规模则远不及。这一诗一词的叠唱,称得上陪都诗坛的双璧。”[8](P437)总而言之,汪东与诸人的诗词唱和,表明即使在新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旧体文学的创作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寄庵随笔》和诸多民国诗话、词话一样,映证了那个时代文学发展的多元格局。

3.俊游清赏与各地风物

《寄庵随笔》中还有不少条目记录了作者俊游清赏和各地风物,如《名园深处贮名葩》《清游香雪海》《明孝陵之梅》《天目两山多奇景》《听书品茗在陶园》《吴中园林琐记》《成都姑姑筵》《蜀中名庖多隽昧》等。这部分的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既可增广见闻,亦可藉此了解民国士风。而因为汪东长于辞章,这些文字往往清新秀丽,风姿摇曳,如记游天目山:

登山未半,而云气四布,跬步以外,不复见物。惟临崖巨松,略可辨影,绝似张素绡,著淡墨画一两株,奇秀无比。薄暮抵寺,宿东楼,凭窗而眺,一无所见。平明起视,则有峰当窗,轩然耸翠。……俯瞩槛外,云平铺不动,与楼腰齐。腰以下,茫茫陆沉,一白无际。远峰数尖,浮出云表,若海中岛屿然。[7](P59)

又如写重庆陶园梅花:

园得地势,据山川之胜,而布置亭林,疏凿涧石,因地造屋,跨水为桥,无不协于自然,尽收闳美。园林山水,兼而有之者,平生所览,以此为第一。悬崖置阁,极眺无际,江如束练,萦带烟光。[7](P64)

作者摹山写水,聊聊数语,历历如绘,又骈散相间,饶富韵律,深得六朝山水小品的神韵,较之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诸作,似亦不遑多让,皆“妙在笔底有闲韵”[9](P496)。

除以上三点外,《寄庵随笔》又多记民国画坛逸事。汪东年轻时尝从著名画家陈师曾(陈师曾续娶汪梅未,为汪东姊)学画,后亦以画梅著称。篇中《不辞妍色赋春光》《喜获旧雨轩图卷》《长淮金鼓咽秋涛》《画家目中之鬼趣》《吴仲圭墨竹长卷》诸篇或缀辑作者参与北京“西山画社”、南京“正社”、“畸社”等绘事,或就平时读画所得略加考辨,对人们了解民国画坛均不无裨益。他如《梨园忆旧录》14则,杂述冯春航、贾碧云、俞菊笙、杨小楼、谭鑫培、程长庚、汪桂芬、孙菊仙、余叔岩、梅兰芳、薛艳秋等名伶往事,亦颇能迎合当时《新闻报》副刊读者的阅读趣味。

三、《寄庵谈荟》

《寄庵谈荟》原连载于《大报》1949年12月4日至1950年5月30日,署名汪东。原载编号偶有错乱,如“十四”“四九”“九一”“一〇一”重复编号,而“四九”之后径接以“五一”,“八五”之后径接以“八七”,实际所载为166则,规模超过《寄庵随笔》,但后世影响则较逊。就笔者所见,相关文献提及《谈荟》者,仅《吴承仕研究资料集》节录其中《章门四王》一则,其他所引《谈荟》多出于此。究其原因,一则因为《谈荟》没有像《寄庵随笔》那样整理单行⑤,二则《大报》本是上海解放初期创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小报,当时日发行量在两万份左右,且1952年就已停刊⑥,研究者颇为难觅。

解放前夕,汪东没有随国史馆南迁,留在了大陆,但也由此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至1949秋,迫于生计,移居上海。这种情况下在《大报》刊文,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他谋生的手段。《谈荟》的内容,虽仍不出掌故、风物、文学、考证、补遗,但和《寄庵随笔》相比,其特点和价值亦非常明显。

第一,所记师友琐事可补《寄庵随笔》之缺。汪东1912年3月经柳亚子、黄侃、叶楚伧三人介绍加入南社,虽然此后很少参加南社雅集,但耳闻目睹,对南社成员还是较为熟悉。《谈荟》所忆马君武、林庚白、蔡守、李根源、刘成禺、吕碧城等南社文人逸事,无疑有助于后人对南社文人群体的认识。举例来说,南社诗怪林庚白向来好自矜诩,其自认作诗“我第一,杜甫第二”的狂语每每腾播众口,《谈荟》中《诗狂》一则,则以自身交游所见,记录了林庚白另一“狂”事:

朋辈中最善作狂语者,无过林庚白。初谓:“杜甫诗第一,我第二。”终则谓:“我本拟推尊杜甫,然杜为时代所限,境界未恢,不得已,我只可居第一位。”颇若南面而让,不获所请者然。或有异议,辄怒。一日,袖诗稿谒孤桐,自加浓圈,每字必数迭。孤桐正色规之。余适在坐,即笑曰:“君诗自佳,唯愿圈时稍留余地,俾他人得着笔耳。”庚白亦笑。异日余赠以诗云:“我爱林庚白,狂来天地惊。杜陵才小弟,李白是前生。游女搴帷看,飞花侧帽迎。沈冥与轻侠,异代两君平。”[10](P543-544)

此外,《谈荟》所载章太炎及章门掌故亦非常丰富,如《胡适非章门弟子》《章门四王》《章夫人近词》《钱氏论太炎先生文学》《太炎先生喜魏晋文》《章先生论执笔书》《章先生遗宅》《量守庐》《补述〈钱粮胡同〉阙文》《汤夫人之远识》《钱玄同论中国文字》诸条,或辩订史实,或采辑遗文,或品藻人物,多有为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所未及者,其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第二,语言文字与名物考辨。汪东师从章太炎,虽不如黄侃、钱玄同、吴承仕等同门学问精深,但在音韵、训诂、文字等方面亦多有创获,撰有《法言疏证别录》《吴语》等专著。《谈荟》受体例限制,篇幅短小,但吉光片羽,亦时有发明。其中或谈日语汉字(《明人译日本语》《泥棒》),或论俗字方言(《俗字皆合六书》《苏州人冷语》《楚蜀讥嘲语》),或考辨名物(《铁洞箫》《向日葵与卫足葵》《斗鱼》《夹竹桃》《金星石》),均可视为章门学术传统的具体呈现。1906年7月15日,在日东京留学生两千多人举行集会,欢迎刚刚出狱而被孙中山邀至东京的章太炎,当时正在东京留学并担任《民报》编务的汪东亦躬逢其盛,聆听了章太炎的演说。关于研究国粹,章太炎的演说中这样解释道:“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就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11](P145)之后章太炎讲学东京,汪东亲承謦欬,并于1908年正式著籍为弟子。《谈荟》以及《寄庵随笔》中的相关论述,正是对章太炎所指示学术路径的遵循。

第三,贴近《大报》的“小报”特点,《谈荟》有些条目涉及健康养生、饮食禁忌、民间偏方、坊间趣闻,在内容上更具消遣性与趣味性。诸如太极拳、柔术之强身效用,蟹与柿、薯芋与香蕉、鳖与苋菜不可同食,生鲫鱼可治盲肠炎,以及民间津津乐道的张三丰、铁冠道人逸事,神医叶天士、薛一瓢争名传说等等。这些兼具知识和谐趣的文字,雅俗共赏,颇能迎合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适应市民阶层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的需要。常有读者就《谈荟》中所述来信询问商讨,《谈荟》中即有两则专以答问。如《生鲫鱼可治盲肠炎》(1949年12月24日)条,曾记民间偏方称“用活鲫鱼一尾,不除鳞,和豆瓣酱捣烂敷痛处,可治。豆瓣酱须淡者,勿加盐”。不久即有读者来信询问淡豆瓣酱何处有售,《答问二则》(1950年1月16日)专门答复云:“此事本闻诸陶君良五,因即转问。而陶君亦受之于人,为慎重起见,展转咨询,昨始以电话告,谓传方者言,淡豆瓣酱实系不加辣味者,非不加盐也。此虽小事,然非吴君一问,未由纠其讹误,以是益知载笔之难。”[10](P562)

第四,《谈荟》还有数条记载反映上海解放初期的新气象,以及自己心理感受的变化。自己旁听上海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后的观感。解放初期的汪东,对共和国政府尚心存疑虑,加之生活困难,心里难免会有牢骚。但在四次旁听上海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后,认识开始有了转变。时任上海工务局副局长的弟弟汪季琦为汪东所写《证明材料》称:“(汪东)解放后到上海。没有工作,发发牢骚……我看他这样牢骚,又得不到正面的教育,下去是很危险的,因此曾建议发给他一张上海市人民代表会议的旁听证,让他去听听首长的政治报告,亲身体会人民政府的政策。他听了人代会后向我说:‘这确实是诚诚恳恳地讨论国家大事,不像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开会时不是吵架就是胡闹。’”[6](P208)《谈荟》中的记载正映证了汪东认识上的转化:

余旁听四次,仅就个人观感,略述如下。自政府首长及各界代表所作报告,无不针对事实,切中利弊。不夸张,不讳饰。是非功过,予人民以共见。间有批评旁人处,亦出之以诚恳直率,易为接受。闻开小组会议时,辨诤甚切,而始终意气融和,不杂私见。大会中每人发言,众意壹志倾听,无轻忽厌倦之态。综合言之,则议论切实,一也;态度诚恳,二也;气象严肃,三也;意志融洽,四也。[10](P611)

《红旗歌》是一部描写工人生产的大型话剧,由鲁煤执笔,河北石家庄文艺工作者集体创作,10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后,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公演,引起轰动。在上海的演出,从1950年2月4日至5月11日,共演出159场,盛况空前,观众达十二万五千以上。[12](P327)汪东也应侄女之邀观看了一场,其《观红旗歌后》一则略记观感云:

《红旗歌》确是优秀的剧本……在意义方面,这剧本是富有教育性的。在一个大转变的时代中间,思想不能一致,步伐不能整齐,本是无可避免。思想前进的人,对于落后的倘持着骄傲,或过激的态度,结果便会愈离愈远。[10](P601)

类似记载,都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一个旧式文人在时代风云中的心理波动,以及对新政权认识的转化过程,对研究1949年以后知识分子心态史不无意义。

上述四种笔记,《窗鸡话剩》与《铅椠余录》是汪东编辑期刊的副产品,前者彰显政治立场,后者摭拾诗文,类属传统诗话。相较而言,《寄庵随笔》《寄庵谈荟》掇拾逸闻旧事,杂谈风俗世情,考订典章名物,更接近传统笔记的范畴。但无论何种性质,作者信笔写来,显得相当本色当行。正如署名文犀者在《大报五老》一文中所云:“汪旭老一肚子的掌故,旁及风土、文学,就仿佛京朝大角一样,戏路极宽,唱来又复字正腔圆。”[13]

[注释]

①汪东《辛亥革命前后片段回忆》:“先是戊戌政变及庚子八国联军以后,一部分维新派人(当时把改良派和主张革命的统称为维新派)逐渐转为革命论者。那时的所谓革命,实质就是‘排满’。上海的《苏报》,日本出版的留学界刊物如《江苏》、《浙江潮》、《新湖南》,以及章太炎先生的《驳康有为书》、邹容的《革命军》等等,都代表了这派思想。”见苏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81年,第32页。

②按,《华国月刊发刊辞》署名章太炎,但据章太炎弟子沈延国《章太炎先生在苏州》一文所称,实为汪东代笔。见苏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1984年,第33页。

③按,《寄庵随笔》连载历时仅4月有余,郑逸梅《民国以来几种笔记》一文称《寄庵随笔》“连载《新闻报》的副刊《新园林》,凡年余始毕”,误。见郑逸梅《芸编指痕》,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④按,汪东诗稿生前未及刊行,殁后佚亡。其诗歌散存于《寄庵随笔》及各种期刊报纸之中。

⑤按,笔者整理之《汪东文集》已收录《寄庵谈荟》,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在整理《谈荟》的过程中,曾得到上海图书馆祝淳翔先生鼎力相助,在此谨致谢忱。

⑥有关《大报》出版始末,可参见:平襟亚《上海小报史料》,上海文史馆编《上海地方史资料》(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祝淳翔《<大报>五老》,《书城》2015年3期。

[1]郑逸梅.《寄庵随笔》作者汪东[A].郑逸梅.纸帐铜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章太炎.华国月刊发刊辞[J].华国月刊.1923,(1).

[3]汪东.铅椠余录[J].华国月刊.1924,(12).

[4]汪东.铅椠余录[J].华国月刊.1925,(6).

[5]郑逸梅.寄庵随笔序言[A].汪东.寄庵随笔[M].上海:上海书店,1987.

[6]薛玉坤.汪东年谱[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7]汪东.寄庵随笔[M].上海:上海书店,1987.

[8]朱铭.章士钊寺韵叠唱始末[A].黎泽济.文史消闲三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9]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汪东.寄庵谈荟[A].薛玉坤.汪东文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

[1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A].姜玢.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2]沈浮.上海剧影协会《红旗歌》总结报告[A].文艺战士话当年[C].晋察冀文艺研究会自印,2002.

[13]文犀.大报五老[N].大报,1950-01-08(3).

(责任编辑 闵军)

The Extra Express of The Poem:The Creature of Wang Dong

XUE Yu-kun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Su Zhou University,Jiang Su,Su Zhou,215123)

Wang Dong is known for his poems,but he had colorful experiences,and his poems are full of speech of figures,so his creatures are really wonderful.The four notes he left,such as Chicken Talk by Window made in the period when People's Newspaper started.It concerns the debat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war between Ma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which is filled with political purposes.My Writing Records is a work he created when he edited China Monthly,it includes people and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that time,so it belongs to poems,Ji An's Essay and Ji An's Talk started on The News and The Big News.They mostly records the old things,some custos and some famous articles,which makes it more traditional.

Wang Dong;notes,Chicken Talk by Window;My Writing Records,Ji An's Essay;Ji An's Talk

I207.6

A

1672-2590(2016)04-0054-06

2016-02-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13&ZD1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词人群体研究”(12YJA751069)

薛玉坤(1971-),男,江苏泰州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章太炎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俞樾&章太炎 名师出『狂』徒
析章太炎的革命道德说
章太炎与臭咸蛋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糊涂到家章太炎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