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新动力
2016-02-12兰建平
兰建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新动力
兰建平
在投资越来越趋向边际效益递减、消费又没有完全起来、出口市场呈现逐年回落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这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市场、从小企业到大企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努力寻求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第二个30年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必须破题的重大现实问题。未来中国经济如果没有新的动力,都将是“不可持续型”。
根据“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速6.5%以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增长目标定为6.5%到7.0%,这样的目标相对于1979-2015年年均7.9%的增速已经下调了30%。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明显,2015年为6.9%,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而GDP从2010-2015年连续六年下滑的现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针对这种态势,解读的版本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有三种。一是这由目前的经济体制机制造成。所谓体制,主要是指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效率比较低,导致经济发展乏力、失速;所谓机制,主要是指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处于主导作用,导致配置效率较低,甚至错配。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经济发展“失速”。大企业创新能力积累不足、中小企业习惯于“代工”生产,加上“拿来主义”的路径依赖,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从适应市场向引领市场转变。三是经济的下行是周期性的,而且这个周期是长周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这么大体量要保持2位数以上的发展速度是不太可能的。无论哪种解读,都是一种关于经济下行趋势的分析。
为实现中国经济在第二个30年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核心就是解决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两个字“发展”。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切创新,都应该予以积极的肯定,这应该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起点。
过去,相对注重从市场端发力、用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市场创新战略对于需求弹性不大和消费能力相对中低级的目标市场来说比较有效,但对于中高端市场,市场的选择性越来越大、产品的替代性越来越多,则亟需在供给端发力。马克思“生产决定消费”理论更能解释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即要在供给端做文章,努力提高供给端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十分“稀缺”的资源,更要大力提高供给能力,努力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把握中国市场,这是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逻辑。
提高供给能力,突出体现在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要中。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创新和跨越,是再造经济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浙江“十二五”期间所提出的七大万亿产业,是在供给端发力以提高浙江经济供给能力,实现从适应市场向引领市场转变。同时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两化融合”试点省,浙江已经在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经济,努力实现从产品内容创新到渠道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的是经济制度的新供给。实践证明,经济制度“洼地”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对浙江来说,正是多年的“不争论、不辩论,允许闯、允许试”,才有了浙江经济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跨越”。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精神,尤其是要帮助中小型市场主体降低生产的“软、硬”成本。浙江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就是大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管制成本,尤其要为广大中小企业“减负”,努力实现在“软”成本上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而降低社会保险金、改革供电方式、直接降低电费等,是直接释放制度红利。这样的改革,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必不可缺的。
作者为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