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背景、目标任务和破题关键
2016-02-12郭占恒
郭占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背景、目标任务和破题关键
郭占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说提出的时间不长,但这方面的文章已很多,怎么解释的都有。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讲话的四个问题之一,就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讲到: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些论述,是我们认识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遵循。据此,谈三点认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背景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这个深刻的背景可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看。从需求方面看,现在老百姓的需求水平升级了,而企业生产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高质量、高品位、高附加值、个性化的需求。怎么办?老百姓就用脚投票,跑到国外去买奶粉、奢侈品、电饭煲、马桶盖、药妆品等,甚至跑到韩国去整容。从供给方面看,低档次、低质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又供给过多,假冒伪劣的产品也不少,老百姓或不需要,或不放心,你供我不要,形成严重的生产过剩,使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和转型危机。而这还只是市场反映的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的背景看,是源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
一是工业化峰值已过。产业结构由以工业为主体的“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三二一”结构,工业投资增长持续下降,以后工业也不大可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当然,工业的主导地位不会变,实现“再工业化”和打造工业4.0版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会很漫长。
二是城市化进程已经放缓。过去依靠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由此拉动的钢材、水泥、能源、电力等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率增速放缓,这些领域的投资需求也会慢下来。同时,以“经营城市”和“土地财政”助推的城市规模扩张面临转型,整个城乡和城市化系统面临重构。
三是人口老龄化来临。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问题,而是关系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问题,随之必然会带来就业结构、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等一系列变革。重要的是,老年人对再就业、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医疗保健、养老送终等方面的需求,将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
四是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已经大于发展危机。同样,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老百姓和国际社会对保护和修复良好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治理雾霾等污染和履行《巴黎协定》等承诺的倒逼,可以说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因此,植入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在这几个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长既不会是V型,也不会是U型,甚至不会是L型,而是一种适应新常态的~型,即是保持中速增长略有波动的微波型,既不会很高,也不会很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先弄清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即往哪个方向改?不要走错路,改了半天还在原地空转。而要弄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就要先弄明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矫正社会资源的错配和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原因,无非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没有很好发挥调控作用,这只“闲不住的手”忙于审批而不大会监管和调控,人为造成供需失衡。某种程度上说,审批经济和关键时点的“五加二、白加黑”地审批,是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供给与需求失衡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一再强调当前经济面临的是“三期叠加”,其中一期就是由突击审批导致的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因此,改革的目标方向,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建立在前者之上,而不是相反。就是说,让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闲下来,转而加强对市场供给的监管和服务,包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诚信、品牌、标准等的监管,使消费者放心消费,大胆消费,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和服务。
发展阶段变化和长期的审批经济,造成工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积压、金融杠杆泡沫、企业成本过高以及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甚至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唯有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解决或缓解。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明确,就是中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这“三去一降一补”,实际上四个是减法、一个是加法。工业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金融去杠杆,这“三降”是减法,降成本也是减法,加法就是补短板,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既然是艰巨任务,就不是三五个月,甚至也不是三年五载所能完成的,需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偏差和系统性风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关键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要系统谋划,抓住“牛鼻子”,在关键环节进行突破。这里,有三个关键突破点:
一是简政放权。既然社会资源错配和供需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不成熟和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造成的,因此实行简政放权,就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这也是中央一直在大力推进的工作。然而,目前在“简政放权”这四个字中,“放权”这两个字做的好,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讲,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实现。可老百姓仍缺少“获得感”,还大量存在“办证多、办事难”的问题。原因何在,可能是“简政”这两个字做的还不够。要知道,我们的干部都是想干事业的,都知道“有为才有位”的道理,都想突出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重要性,都不怕“五加二、白加黑”地干,因此放权以后,会没事找事,没这个权,就会去揽那个权,还是“闲不住”。因此,下一步简政放权的关键在简政,应大幅度地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精简事项,办证少了,办事自然就容易了。
二是降税减费。种种数据说明我国的税收是不低的,有专家计算我国宏观税负达37%,各种收费也多。消费者购买本国的产品,比到美国、欧洲、香港购买同样的出口产品还要贵,害的许多消费者出国购买本国货。贵在哪里?许多都贵在税费。如果不降税、不减费,企业成本过高,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竞争,恐怕连发展中国家也竞争不过。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二招就是要降税减费。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包括全面实施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下一步,应抓紧落地,使企业和个人有“获得感”,早点看到“真金白银”。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规则经济。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就是要求政府和企业共同把信用、法治、规则建立起来,然后企业按信用、法治、规则去做,政府按信用、法治、规则去监管,政府和企业各行其道,各得其所。比如,政府鼓励科技创新,不是说政府去筛选创新项目、忙于项目拨款、制定扶持政策等,而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据中南卡通董事长吴建荣讲,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困扰他们十几年了,企业设计一个产品上市,第二天、第三天市场上就有仿冒的,严重影响创新的积极性。而发达国家之所以能产生大量的技术创新,就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得好,一项技术专利可以带来无尽的财富,可以吃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由此看,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会有创新,大道理讲得再多也没用。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三招,就是加快建立健全信用、法治、规则相互配套的市场经济环境。
作者为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