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培育
2016-02-12王侃李挺潘君超林霄霄
王侃 李挺 潘君超 林霄霄
加快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培育
王侃 李挺 潘君超 林霄霄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自去年9月李强省长提出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以来,台州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作为台州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市级已建立特色小镇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台州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政府亦已建立特色小镇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特色小镇扶持政策。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特色小镇的工作氛围基本形成,梯度创建体系逐步形成,规划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
突出产业创新升级加大小镇谋划力度
特色小镇建设核心是促进产业的创新升级。特色小镇建设关键在于产业的科学定位和谋划。要深度研究台州的产业优势,在符合台州产业发展规律基础上,不但要“立足实际”,还要“无中生有”;不但要承载历史,还要面向未来。
突出传统制造业升级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更多的块状产业创新升级的特色小镇。台州是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要把制造业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台州“国际智造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腾飞”。台州拥有20多个上百亿元的块状特色经济、36个县域块状经济,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目前台州仅谋划了医药、模具、眼镜、泵业、家居、橡胶等产业小镇,要争取规划建设更多传统制造业升级小镇。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改变原有块状经济重生产轻设计、重数量轻品质、重代工轻品牌的问题,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前端的研发、设计、品牌和后端的销售、服务、营销、物流贸易等延伸,注重“研发设计中心、检验检测和标准制定中心、创业创新基地、电子商务基地”等“两中心两基地”建设,实现主导产业两端的经济总量大于中间加工环节的经济总量。突出产业创新驱动。要依托特色小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要积极与高校和省级以上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引进国家及省级“千人计划”人才,集聚一批高学历、高收入的高智力人员。要把小镇主导产业的专利拥有量、省级及以上品牌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作为衡量制造类小镇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
突出旅游健康类特色小镇的规划质量。加大旅游特色小镇谋划力度。旅游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目前,神仙居氧吧小镇、天台山和合小镇已列入第一、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台州还有许多环境条件好、资源禀赋优的区域,还可以努力挖掘谋划旅游类特色小镇。要加快健康小镇谋划。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和老年社会的即将到来,健康服务业将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健康中国”已经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台州要及早谋划健康小镇的发展。从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入选的情况看,全省仅有2个健康小镇;而从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申报的情况看,全省就申报了15个健康类小镇。但台州除了绿色药都外,没有谋划新的健康小镇,谋划的深度和速度都还不够,要重视对这个重要产业的挖掘。
加快未来新产业特色小镇的谋划建设。从台州目前谋划的产业看,金融小镇的谋划还不成气候,信息经济、环保产业小镇目前还是空白。从未来发展看,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机器人、电动汽车、智能设备、环保设备等都是必须紧抓不放的热点。要把特色小镇作为未来新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对新兴产业小镇的谋划,尤其是加快金融小镇谋划。台州有着充裕的民间资本、发达的民营企业,两者急需寻找平台对接,而且台州有着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成熟的投资文化氛围,台州人在外从事基金行业人才众多,谋划金融小镇有着较好的现实基础。目前,台州金融类小镇谋划得还是不够到位,选址上还不符合省、市特色小镇创建要求,运作上还没有跳出传统的金融业态。台州要下定决心,加快金融小镇谋划,凭借民资之利、服务之优、文化之盛、山水之美,引驻一批国内外高端私募金融研发和管理团队,推动私募理财、对冲基金、量化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加快发展。
突出功能叠加实现“产镇”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产业做强的基础上,基于产业深度发展培育,实现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叠加。
文化功能,是基于主导产业挖掘打造的文化特色,要深入挖掘和提炼产业文化,并赋予其时代意义。这种文化既要内化于心,融入到特色小镇各个项目的规划建设中;又要外化为形,通过设计形成小镇的VI(视觉识别系统)、文化创意产品等。达到塑造小镇文化形象,提升小镇文化品位,打造小镇文化品牌的目的。
旅游功能,不是仅指自然风景区,而是要借助产业的深度挖掘,发展工业旅游、体验旅游、教学旅游等新业态。通过产业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通过“旅游”这种无形的宣传,让参观者吸收品牌效益,使小镇的产业更加让市场知晓。这种由工业深度发展培育出来的工业旅游正是遵循经济规律的产物,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国外很多工业旅游景点,因为其独特的个性和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设计风格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社区功能,不是指传统的社区,小镇要吸引和集聚一批高学历、高技能的从业人员去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就需要提供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社区环境。省里已经明确每个小镇要有一个能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的小镇客厅;都要建立公共服务APP,还要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来适应特色小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需求,建成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突出企业主体建立市场导向机制
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坚持市场化主导的新机制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落实企业主体。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特色小镇谋划阶段,需要政府做好规划引领、理念宣传。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阶段,就要让市场主体去打造产业,去提炼文化,去造就景观,最后形成特色小镇。
创新投资体制。政府要通过创造优质的环境吸引企业家投资。其中能否引进龙头企业是创建工作成败、质量高低的关键。要支持本市上市企业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市外央企、国内领军企业参与到特色小镇创建,要把创建工作与对接央企、浙商回归、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市场评价机制。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要开门搞规划,多听取市场的声音,尤其是企业家的声音,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宣传推介,扩大特色小镇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关心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
突出项目管理,加快规划建设进度
做好规划引领。要围绕建设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合”、文化“特而浓”、机制“优而新”,做好小镇规划。
加大招商力度。招商的速度和质量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各地要组建专门队伍,围绕产业定位,深度研究产业生态圈需要的各种企业、机构、人才,立足台州,放眼国内外的领头企业、领军人物、领先技术,盯紧大资本、好集团、强团队,做好台商回归和台州精英回归等招商工作。
加快建设速度。特色小镇要围绕明确建设进度、落实开工项目、筹措建设资金三大重点加快项目建设。要落实责任、跟踪服务、协调问题、强化保障,做到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在谈项目加快落地、谋划项目“成竹在胸”。
突出机制建设努力形成创建合力
发挥县(市、区)政府责任主体作用。特色小镇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和集聚区、开发区是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思想要更解放,力度要更加大,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展望未来。要加大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申报工作,争取每个地方谋划两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
完善市级部门联动指导机制。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作用,做好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前期辅导、协调指导、日常督查和政策扶持。每个市级产业主管部门要对主管产业小镇开展全市的谋篇布局,制定该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要积极向上对接,力争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产业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完善特色小镇工作推进机制。继续落实市委领导联系特色小镇制度,完善督查问责机制,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完善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导则和年度考核办法,制定市特色小镇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采取季度通报的办法,对特色小创建和培育对象开展统一监测。
加大特色小镇政策扶持力度。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是特色小镇有效推进的重要动力,要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扶持力度。针对特色小镇反映的土地指标严重短缺影响建设进度情况,市里可试行对三区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实行土地指标单列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分别出台部门特色小镇实施意见,引导和鼓励资本、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并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
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