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2016-02-12郑秀玉
郑秀玉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 永安 366000)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郑秀玉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 永安 366000)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形式日益多样,联合编目成为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探讨了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的重组模式,以及与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相关的保障机制。
数字出版环境 高校图书馆 采访业务 BRP
图书采访是高校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必要手段,而采访业务流程是否畅通高效,与人力资源利用、馆员素质等存在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业务流程重组(BRP)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概念,也称为“经营过程重构”。BRP是对运营过程的反思和重构,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运营流程,进而提升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的性能。它属于经典的管理学理念,并非单纯地改进技术方式,而是需要首先转变思维方式,实现对原有业务流程的重塑与创新。数字出版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图书采访业务流程的合理性,以及图书采选与编目的协调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借鉴BRP理念,对传统采访业务进行序列重组,创新采访管理模式,是打破陈规、寻求高效率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全新发展方向。
1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的发展趋势
1.1 采访形式更加多样
数字出版环境下馆藏资源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纸质图书与电子文献、音像资料等并存,必然扩大了图书馆的采访范围,使得文献采访形式和渠道更加多样,如专家选书、网上商城订购等。日益多元化的采访渠道,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减少采访成本,也使得读者的文献获取更加便捷[1]。而采访方式的变化,也要求高校图书馆转变以文献收藏为主的传统理念,根据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情况,实现学科专家与采访人员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文献采访任务。学科馆员对于文献采访、编目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要满足文献检索需求,还要满足读者对数据分析、知识管理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多元的服务。
1.2 馆藏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渠道日益增多,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藏资源建设必须以读者需求为中心,顺应技术与服务创新的趋势,全方位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文献资源采购方面,高校图书馆要集中精力做好资源统筹规划工作,基于文献利用率、读者构成比、学科发展态势的调研情况,以重点学科建设需求为依据,突出馆藏资源建设特色。对图书馆现有的资源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区域、学科、资源优势,重点采购具有专业化特色的资源。学科馆员要深入挖掘不同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改变传统的文献服务思路,积极参与到采访实践中,实现对馆藏资源的及时补充和完善。
1.3 联合采编成为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文献采访业务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了文献资源整合的深度与广度。数字出版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多向传递,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联合采编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图书馆采访模式变革[2]。联合采编的目标在于构建数字化文献服务网络,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协同采购、馆际互借与联机编目,降低图书馆采访业务成本,提升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由于图书馆文献采访、编目的融合趋势逐渐增强,采访业务流程得到进一步简化,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部分采访业务分包出去,并尽量选择规范的采编数据,增强协同合作的效果。
2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
数字出版环境催生采访业务流程重组,要想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需要引进新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访管理模式,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
2.1 弥补传统业务流程的不足
高校图书馆传统采访业务分为采集、分类、编目、加工等部分,属于不同功能依次推进,以物化文献收藏利用为主体的直线型模式,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模式下图书馆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不同馆员之间存在明显的职责界限[3]。然而数字出版环境下,这种图书采访模式日益体现出协调性差、缺乏交流等弊端,若对采访内容和形式稍作调整,或者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就容易牵涉多个环节和部门,从而引发内部流通不畅、无人管理等问题。高校图书馆重组采访业务流程,必须首先对每一个作业环节进行分析,选择问题最为突出的部分进行重建。而图书馆管理者清醒地认识采访业务发展形势,客观分析采访流程的短板所在,通过改善薄弱环节提升整体效率也是十分必要的。
2.2 对传统工作方式的补充完善
数字出版环境下联合编目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新思路,也影响到传统的图书编目模式[4]。图书供应商可以借助自身渠道优势,为图书馆提供数据采集、图书采购等服务,而高校图书馆文献采编日益标准化,加之强大图书编目技术的支持,为采编业务外包创造了条件。高校图书馆要想调整和优化采访业务,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性强,具有经济实力的图书采访外包商,为图书馆提供图书选购、编目服务,根据国家制定的图书编目著录标准,保障书目数据的规范化。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每册图书有单独的编码,详细记录图书采访中的一系列服务,也可以降低图书馆采访成本,及馆员的工作量,避免新书在采编部门的滞留,提升图书馆新书上架速度,弥补传统采访方式的不足。
2.3 提升图书采访质量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传统采访业务的细致分工,使得工作人员只熟悉自己负责的部分,而对其他环节较为陌生,这样不同岗位之间缺少沟通,无法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难以发现图书采访流通过程存在的错误,也容易引发相互推诿、责任不明等问题。数字出版环境下,联合编目技术与信息数据库的应用,简化了图书分类与集中编目程序,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采访方式,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这就迫切要求通过采访业务流程重组,让传统的采访工作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实现多方面融合。例如,高校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合作,在线采集图书编目数据,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筛选,不仅避免了图书编目过程中的重复劳动,也缩短了采访周期,提升了图书采编工作效率。
3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模式分析
数字出版环境下信息传播与资源提供方式的变化,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资源采访方式,而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使得采访业务流程更加紧密围绕用户需求,注重嵌入用户环境统计用户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在线采访和查漏补缺。
3.1 嵌入用户环境制定采访决策
用户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的核心,也是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因素[5]。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体是多层次的,包括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等,文献采访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满足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用户的信息需求,也需要发挥辅助科研教学的作用,并且需要保障文献资源建设的结构性与连续性。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组建由图书馆、高校管理者、志愿者组成的采访团队,嵌入图书馆用户信息环境中,通过数据调研掌握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保障采访馆员制定采访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根据学科分类整合文献资源,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文献保障体系,调整优化采访工作程序,尽量减少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障碍,形成能够提供一站式文献服务的业务流程。
3.2 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在线采访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周期较长,并且采购文献数量有限,缺乏针对性,无法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在重构传统采访模式过程中,可以借助书商提供的网络采购平台,在线发布图书征订信息,扩展采访渠道,或者在线整合书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建设需求,广泛征求读者意见,提高在线图书采购的针对性,简化从图书采购、筛选、验收到加工的工作流程,提升图书采访效率。图书供应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书目信息,也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用户管理平台,方便图书馆向公众发布图书采购信息,由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在线预订图书,由图书馆采访人员在馆藏查重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图书订购清单,实现读者与采访人员之间的实时互动,全方位掌握读者喜好,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3 查漏补缺完善采访业务流程
由于运营经费有限,每个图书馆都在探索如何利用有限的采购经费,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馆藏资源与书商提供的图书重复的现象,若购入这些图书势必浪费资金,也占用了馆藏存储空间[6]。同时部分图书出版年限虽然不同,但内容上存在连续性,也是科研与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要求图书馆采访人员及时关注这类图书,避免采购过程中存在遗漏。图书编目环节也需要随时检查重要资源是否存在缺漏,或是否存在重复采购问题,保障采访工作的完整性、规范性。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多个角度,如经费使用情况、资源结构、采访效率等方面,对采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引进经济学领域的投入产出效益理论,通过降低采访成本的方式,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4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的保障机制
数字出版环境下文献资料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也呈现出新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对业务部门进行重新配置,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利用联机编目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确保图书采访流程的科学性。
4.1 实现业务部门的合理配置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电子图书的整合利用,也阻碍了图书馆参与全球文献资源共享的脚步,有必要依据学科建设与功能需求,对职能部门进行合理配置。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设立不同的部门开展相同学科的文献采访工作,以保障学科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学科资源异构分布和重复建设,方便学科馆员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提高阅读辅导、新书推荐等服务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电子资源共享与联合编目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要求采编部门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设置问题,由传统的文献采购转向统筹资源布局,制定科学的文献采访方案,合理配置纸质、电子资源的比例,保障图书馆重点馆藏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4.2 设计文献采访交互系统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图书供应商、网络平台和其他信息机构的交流合作,设计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采访交互系统,根据用户在线图书查询信息、历史记录等构造检索关键词,对书目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具体见图2。由图书供应商提供各类书目信息资源,如出版社、作者、内容简介等,系统在获取信息后进行分析处理,将符合图书馆采访标准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中,然后以系统特定的格式呈递至信息交互云平台,方便学科馆员、读者、选书专家等用户下载使用。学科馆员获取书目信息后,首先会对采访数据进行审核,然后推送给读者。而读者对采访书目进行选择后,向学科馆员反馈挑选信息,由学科馆员再次进行审核,并推送给选书专家确定最终结果。
4.3 构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要想保障业务流程重组的科学性,实现对流程运行的全面监测和持续改进,就需要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业务流程各环节的综合评价,消除业务流程重组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通过对职能部门、组织架构与服务模式的革新,涉及到对采访全过程运行效果的评价问题,也需要结合文献采访各环节的特点,建立一系列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实施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其中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流程重组的投入成本,以及采访服务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满足率等,是采访业务绩效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设计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7]。鉴于此,可以根据职能部门、采访内容的差异,以大量系统分析技术作为支撑,设计不同的绩效评价条目,如采访业务流程是否通畅、问题解决是否及时等,监测采访业务中出现的关键信息,保障采访业务的持续优化。
5 结语
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文献采访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数字出版形势积极重组采访业务流程,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实现职能部门的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以协同合作、持续改进为目标,塑造现代图书馆的全新结构,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1]樊国萍.中文图书采访工作中的书目信息损耗——以书商采访数据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24):10-12.
[2]杨静.医学院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模式与质量控制探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0):78-81.
[3]祁宁.数字阅读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94-96.
[4]王军辉.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访的科学性探索——以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0):14-16.
[5]江秋菊.读者参与图书采访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5(5):39-42.
[6]蒋鸿标.中文图书采访标准的制定与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0):23-27.
[7]张云丽.高校合作开发中文图书采访平台的思考——以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7):48-51.
郑秀玉 女,1963年生,馆员。
G258.6
2016-09-08;责编: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