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出版业创新
——关于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6-02-12杨祖增
杨祖增
“供给侧改革”与出版业创新
——关于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若干思考
杨祖增
新常态下,“供需错配”已然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出版业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一样,这些年也经历了从供给严重不足到市场消费疲软的过程。目前出版业增速放缓,然而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供给侧改革可谓恰逢其时。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用高质量、高品位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不断升级的阅读需求,核心是调整出版物供给结构和出版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高出版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用全新的发展理念在“供给侧”开发新的阅读潜能、激发新的阅读兴趣、创造新的阅读需求,进而引领新时代文化消费潮流,推动中国出版业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打好“去产能、去库存”攻坚战。近年来,出版物品种数量一直高位运行,然而单纯数量的膨胀并不就意味着质量的提升和出版的繁荣。据统计,全国每年出书突破40万种,其中新版图书超过25万种,但图书的平均单册印数却在明显下降,相当一部分图书根本没有机会上架亮相,而大书城和中等书店上架图书的动销率也只在20%-30%之间。大量图书无法实现销售的直接后果是图书库存不断增长,一些出版社图书的存销比例高达1.23∶1,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同时也成为“第一库存大国”。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报告,2004年全国总库存(包括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系统)为41.64亿册,总码洋449.13亿元;到2014年,库存数量增加到66.39亿册,总码洋增加到1010亿元。出版与市场矛盾在不断激化,过剩产能成为制约出版业转型的一大包袱,巨大的库存正在危及整个出版行业,有的出版企业因此而陷入困境。压缩、淘汰过剩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已成为出版业的当务之急。为此,出版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坚定不移深化出版结构调整,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力度,以壮士断腕精神清理整顿“僵尸企业”,让市场及时出清,彻底告别单纯数量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走上质量兴业发展之路。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打好“内容创新”攻坚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创造有效供给。无论内容载体形式和传播手段如何变化,出版作为内容产业的属性不可能改变,内容的开发和创新始终是出版业的核心和生命线。而在当今图书市场,原创精品不多、不足,重复出版数量却不断增加,“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明出版业存在着内容创新不够的严峻问题。而文化消费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突出特点,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加大内容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出版物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摆在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考题。一个时代作品的高峰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出版物水准和高度,而顺应大时代、反映大思想的“大”作品,才有可能成为“高峰”的作品。在2015年出炉的众多畅销书排行榜中,主题出版类的图书占据多数和重要的位置,主题出版所反映的正是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出版企业必须始终坚持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围绕时代的主题、思想的导向、学术的高度,着力提升内容的发现、创造能力以及对内容的把关能力,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出版“高峰”。要从满足、激发和创造读者的需求出发,致力于内容为王、内容优势、内容创新地位的确立,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有效对接,全方位地满足不断升级的读者需求。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特别要重塑出版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完美和极致,实实在在地提高出版物的编辑含量,而真正的出版人永远都是优质内容的提供商与服务商,也只有为人民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出版市场立足。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打好融合发展攻坚战。融合发展是中央坚定的方向,而互联网在改变民众阅读方式的同时也在渐渐改变着今天的出版生态,融合创新已是出版业供给侧改革下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移动化、定制化、数据化、社交化已成为出版业融合创新的关键词。然而,受观念、体制机制以及技术、资本与人才等要素制约,出版业融合发展能力依然较低,整体上并未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许多融合发展的尝试还停留在“+互联网”的初期阶段。而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实质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进而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这一切都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出版企业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打破与“互联网+”不相适应的思维桎梏,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用互联网即时、海量、平等、互动等传播特征来引导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推动内容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开发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延伸。要加速改变采编部门、新媒体部门、技术部门等条块分割的状况,逐步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出版业中存在的重复生产、效率低下、权责模糊、特色不明等问题;要注重用户体验,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传播体系,解决好渠道不畅问题,让优质的出版内容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供给读者,不断扩大出版产品的用户规模;要推动业态升级,充分利用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多媒体联动发展。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打好补齐技术短板攻坚战。出版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出版技术进步史。技术创新持续改变着出版的模式、出版的方式以及载体的形式,是驱动出版传媒变革的核心力量。数字出版的产生与发展就是新技术在出版业应用的最新结晶,出版产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不可逆的大趋势。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优势内容与先进技术相互支撑、共生共融的过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版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已经势不可挡,自主出版、按需出版、随机出版等个性化出版借助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大势繁衍,新技术运用在出版领域呈现出的巨大潜力,但出版主体的技术能力普遍不足。传统出版业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强化借力发展意识,继续开展与各类技术企业的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如加强出版内容、产品、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加强出版大数据分析、结构化加工制作、资源知识化管理、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印刷、发布服务以及产品优化工具、跨终端呈现工具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建立和完善用户需求、生产需求、技术需求有机衔接的生产技术体系,不断以新技术推进结构升级和出版创新。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供给”。虽然我国出版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但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目前出版机构布局仍然按照传统的行政区划或行政制度,出版企业依然是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在分割或分散、重复性生产的状态下运行,同质化竞争,市场远没有跨越行政的藩篱而发挥应有的作用,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改革已步入攻坚阶段。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淡化、弱化政府直接配置出版资源的功能,将出版资源的配置职能交由市场按绩效进行,探索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要打破区域限制和行业壁垒,积极推动国有出版机构的产业整合与转型,逐次放宽社会资本向出版的流动,鼓励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推动出版产业布局的优化进程。要继续推进出版企业内部改革。2015年9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进国有文化资本授权经营、开展国有控股上市文化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和国有文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对创新和完善出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运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出版业,激发出版企业发展潜力和活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遵循。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怎么样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核心是企业员工激励体系的顶层设计,让员工个体与企业命运有效融合在一起。因为出版业是一个低物质资本、高人力资本的行业,专业人才是出版企业最重要的财富,然而目前出版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远远跟不上出版企业转型的脚步,骨干人才流失、优质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如果说供给侧改革下市场是一次洗牌的话,同时也可以说是一次“洗人”的过程。出版企业应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既要在体制内“洗”出优秀人才,还要在体制外聘用优秀人才进入,造就一批名编辑、名出版家,为结构调整和供给升级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