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2-12郑善和上海市司法局局长

中国司法 2016年8期
关键词:队伍司法行政

郑善和(上海市司法局局长)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建设的几点思考

郑善和(上海市司法局局长)

思想建设历来是我们党抓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源头之策。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上海司法行政要把握关键机遇、履行职责使命,实现新一轮改革发展,必须首先聚焦队伍思想,客观把握当前队伍思想的主流,精准把脉当前队伍中存在的困惑和期盼,树立科学的思想工作理念,以务实有效的举措加强队伍思想建设,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认识基础:思想建设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牛鼻子”

韩正同志在2015年1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学习讨论会上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思想领衔、思想建设为先。上海司法行政要建设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队伍,首先要认识到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新形势下加强队伍思想建设的必要性,具体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牢牢把握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科学内涵。思想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概念上说,既包括队伍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也包括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及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职业认同,还涉及精神状态和思想文化,有较强的“综合性”;从特征上说,思想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实践中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有鲜明的“动态性”;从对象上说,包括群体和个体,整体和局部,并且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现实的“多样性”。只有真正把握思想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从理论层面认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反过来说,唯有加强思想建设,才能不断提升队伍的“精气神”,使队伍的“所思所想”能够适应上海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习惯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问题尤其具有代表性,击中时弊。类似的忽视思想建设重要性的简单化、片面性认识,使得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对此,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思想建设就是队伍建设的“牛鼻子”。

(二)牢牢把握思想建设的新特点。存在决定意识。当前思想建设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随着改革的深入、环境的变化、格局的调整,不可避免地给司法行政队伍带来各种思想变化。上海司法行政队伍处在改革前沿,经受的思想冲击、思想考验更为激烈,思想建设的任务也更加重要。比如改革步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被触及,特别是在新一届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也触及到干部队伍的方方面面。加之社会环境高度开放,各种思潮层出不穷,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空前复杂,互联网等科技的迅猛发展又使得信息传播前所未有的便捷,司法行政干警职工无时无刻不在经受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建设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思想上的变化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有利于工作的还是不利于工作的;如果是不利于工作的,又该如何去引导、去转化。这正是当前队伍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采取鸵鸟政策,就很可能造成队伍思想上的不稳定,进而会阻碍改革的推进。反之,如果高度重视、处理得当,就能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有利于事业前进的精神活力。

(三)牢牢把握思想建设的突出问题。总体来看,上海司法行政队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在监管改造一线、服务上海法治建设、协调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但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状况,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发展的自身定位和大局意识上,有转型的顾虑、风险的担忧、创新的迷茫、本领的恐慌。面对改革发展要求和沉重的工作压力,有些领导干部“不适应”比较突出,对司法行政改革愿景下的开放、服务、效能、共享等理念理解乏力,大局观念不够强,同频共振的思想不足,自身定位也不够准。少数同志囿于传统思维,路径依赖、怀旧意识较强,依赖自循环,习惯信息孤岛,固守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有的同志对一些新的改革举措感到难以执行,甚至出现一些“空转”现象等。二是体现在对纪律作风建设新常态下的

态度和认识上,对从严管理新常态适应能力不强。有的同志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规范津补贴、福利待遇错误联系,造成思想误解。也有的同志不能正确看待从严要求和严格管理,对处处讲纪律、事事守规矩无所适从,心理上不舒服,执行上不自觉。三是体现在对工作生活物化保障、职业发展的看待上,有以“市场交换原则”对自身进行“估价”的状况。有的同志认为,上海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有的同志不能理性平和看待当前工资待遇、福利和个人利益的调整,有的同志对职业的规划认识偏颇,政法干警身份意识有所弱化,简单地攀比收入、职务和职级,心态有所失衡。四是体现在个体履职精神状态上,有“慢作为”“不作为”甚至“不知所措”的思想状况。一些同志工作目标不明、动力活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职业认同感下降,冲劲闯劲不足,面对工作任务,不知为何为、如何为,甚至不愿担责、不愿作为、被动等待。一些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存在一定的思想困惑,特别期望得到组织关心指导,厘清是非和目标方向。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正视,树立问题导向,校准思想之标,想方设法解决好。

二、工作理念:探求把握司法行政队伍思想建设的“五个统一”

面对队伍思想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工作理念,聚焦人的活思想和活灵魂,着力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精神补钙与物化保障相统一。思想建设强调精神引领,但并不否定物质的激励作用,既要抓住精神引领的核心,也要夯实物质保障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一是常补精神之钙把牢“总开关”。突出加强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价值观、事业观引领,增强“三个自信”,增强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法治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树立法治信仰,坚守法治精神,在全系统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通过加强心理建设和道德建设,提升干警职工心理素质,推动崇德向善,展现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认清职业要求适应新常态。中央实施八项规定以来,原来一些不够规范的福利待遇得到严格清理,规范、合理的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职工正确认识,正规化、职业化的队伍与潜规则、灰色收入水火不容,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要求公务员收入机制走上正轨,尽可能避免队伍思想波动。

(二)坚持需求导向与教育引导相统一。关注队伍中的困惑,解决合理的诉求,是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教育引导在思想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更有必要强调。人的精神需求由思想境界来决定,引导得好,干警职工的需求就是积极的、向上的;引导得不好,干警职工的需求就可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上。结合当前队伍的思想实际,教育引导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有三个:其一,困难面前最宝贵的是信心,要引导队伍看大势、站高望远。韩正同志指出,“只有站高望远,才会豁然开朗”。有的干部精神状态不佳,首先是视野上有局限,见小不见大,乃至于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要教育全体干警职工深刻领会中央和市委精神,胸怀大局、放眼长远,看到问题和困难是暂时的,看到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远大前景,保持沉着的定力、不躁不馁的心态,树立迎接挑战的必胜信心。其二,个人的价值说到底就是被国家需要、被社会需要、被单位需要、被家庭需要,要引导队伍多付出、乐于奉献。近两年公务员离职现象有所增多,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环境下的正常人才流动,但有的同志片面关注收入差别,只跟高的比、不跟低的比,只跟眼前比、不跟长远比,只比收入多少、不比贡献大小。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事业、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收入差别不能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要教育引导干警职工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司法行政共同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成就司法行政事业来实现个人价值,活出高性价比的人生。其三,进入司法行政队伍不是为了求依赖、求稳定、求安逸,要引导队伍讲奋斗、建功立业。一味要求组织照顾,比索取、比享受,只会滋生浮躁心态、消磨精神斗志,到头来一事无成。事业才是司法行政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个人的成长、进步,关键还要看自身努力。在上海司法行政系统历史上,特别是皖南、苏北农场创业时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历练、成长、成才,成就了不朽的事业。要教育引导干警职工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教育引导年轻干警立足自身岗位,艰难苦困、玉汝于成,以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三)坚持从严管理与人文关爱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贯彻好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一方面,要认清严管就是厚爱,做到严管队伍不松劲。坚持严格教育,及时消除队伍中的迷茫思想、模糊认识。坚持严格管理,增强制度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坚持严格监督,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注重预防在先,鞭策、约束干警职工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关爱干警职工不落空。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重视每个人的合理诉求,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虚实结合、虚功实做,多做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工作,让干警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司法行政大家庭的温暖。

(四)坚持解决一般倾向与解决个性问题相统一。司法行政队伍构成多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既注重把握队伍思想共性,又要从个体出发,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强化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普遍性思想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深入细致做好日常性的思想工作,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比如,领导干部队伍要着重解决不敢担当、不善作为的问题;机关干部队伍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指导服务基层的能力;基层干警职工要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法律服务队伍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着力强化个性化思想工作。思想工作要见人见思想,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对象,因人而异开展思想工作。坚持讲大道理与讲小道理有机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进行引导,把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变为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

(五)坚持发扬传统与积极创新相统一。相比过去,有些过时的思想工作方法已经不再有效,有些好的做法应该调整完善,有些新生领域则需要创新突破。只有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工作更加富有生机活力,两方面不可偏废:一是必须传承发扬思想工作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自身的组织优势,比如监狱、戒毒系统完整的政工队伍、支部建在监区大队,应当成为思想建设的有力支撑。大力弘扬新时期“红烛精神”,用好传家宝、增强感召力,使新一代干警职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坚持面对面的工作方法,强化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支部必谈必访等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做法。二是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创新思维,树立简约思维,把具体的思想工作做到专注极致;树立跨界思维,打破固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形成思想工作的整体合力。创新语言,积极融入时代语境,用干警职工喜闻乐见的话语开展思想工作,力求接地气、有生气,既入耳又入心。创新载体,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媒介,努力提升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和接受度。

三、务实之策:让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司法行政工作要实现改革发展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充满干劲的队伍。要增强队伍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和尊荣感,思想工作就必须抓住重点,多措并举,让大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抓牢关键少数,把思想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立身谋事的首要任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抓队伍思想建设的关键力量。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领导干部心中有党非常重要,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之所以有许多江姐式、宁死不屈的好干部,就在于他们有强烈的忠诚意识。陈毅同志在缅怀革命先烈时写过一首诗:“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我们的领导干部就是要以“红透底”的“特殊的精神”投入到司法行政事业中。其次,要时刻关注、研究队伍思想。领导干部要重视深入了解干警职工,思想在哪里,领导干部就到哪里。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听听干警职工的心声,掌握活的思想,真正弄清楚干警职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深究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再次,要掌握做好思想工作的艺术和方法。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重要的思想工作亲自做,不能简单布置了事。还要讲究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启发干警职工感知领悟。比如,对于当前队伍中的模糊认识、思想困惑及一些大是大非易迷惑的问题,可以专门收集梳理,请专家、学者、老同志、领导干部共同研讨辨析、点拨解题,在思想碰撞中明晰事理、明确方向。越是敏感问题、模糊问题,越要想方设法说清楚。

(二)把握思想脉搏,强化及时、有效的队伍思想建设工作机制。政法队伍相对于其他队伍,政工组织体系较为健全,纪律观念和看齐意识更强,思想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在此基础上,要有重点、针对性地强化动态分析、培训教育、宣传引导、谈心谈话等机制建设。针对复杂多变的舆情动态和思想动态,及时准确进行排摸研判,注重动态思想分析结果的运用,对普遍性、苗头性问题迅速作出反应。针对理想信念、组织纪律意识等关键问题,重点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逐一破题、固本深根。针对个别化、倾向性的思想问题,传承过去老政工干部特别善于谈心谈话的经验,着重用好谈心谈话这个法宝。针对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的问题,重点补上历史课。司法行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对于年轻的民警、新进的民警,尤其要补上司法行政的历史纵深这一课。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发动离退休老干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亲身讲授革命经历,诠释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教育年轻民警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在本职岗位上立志奋斗、勇于担当、无私奉献。针对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思想工作的新挑战,要积极适应“微时代”,思想建设过不了网络这一关就过不了时代这一关。强化“用户”思维,抓住对象真实需求,引导和服务相结合,赢得思想上的真正认同。树立大数据思维,善于收集数据、素材,加强分析研判,提高思想工作精准度。用好用活“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微信公众号建设,量身定制传播正能量的微口号、微段子、微视频,定向推送给干警职工。

(三)凸显人文关怀,构建队伍思想建设一体化支撑体系。人文关怀是新常态下队伍思想建设的有效支撑和重要补充。基层一线干警职工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压力大,容易造成精神紧张、心理困惑等问题,更需要人文关怀,可以重点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注重疏导暖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干警职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干警职工存在的意见和不满情绪,积极进行疏解,把思想工作做到心坎上,消除认识上的“疑点”,解开思想上的“疙瘩”。重视年轻同志离职比较多的现象,既要珍惜人才,为年轻人搭好成长的平台,也要让年轻人有困惑可以诉说、有烦劳可以排遣。二是注重典型育人。近年来,上海司法行政系统先后涌现了朱惠国、冯红梅、胡静雅等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16年初,刚评上上海司法行政工作标兵的韦登义同志,在加班加点做完矛盾调解工作回家的路上,不幸遇车祸去世。对于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思想教育的生动资源。三是注重文化聚人。司法行政队伍要形成一个整体,离不开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由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构成的司法行政文化体系,提炼“崇法、秉正、鼎新、善治”的上海司法行政文化精神,增强司法行政队伍的内聚力。突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从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塑造队伍新气象,体现法治工作队伍的鲜明特点和属性。活跃八小时之外的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温馨的大家庭氛围。

(四)关注合理诉求,帮助干警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行胜于言,对干警职工的关心爱护要体现具体内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注重用好存量资源,让大家看到工作条件、发展预期、生活质量都在改善。比如考核制度删繁就简,改变多部门分头专项考核为综合考核,减少专项检查、考核频率,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台帐,降低不必要的工作消耗。比如针对民警的职业暴露高风险性,结合警务制度改革,积极呼吁落实相关举措,有效缓释民警的工作疑虑。比如针对干部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患重病大病或病故、遭遇其他重大变故等特别困难情况,提高困难补助经济标准,尽可能给予最大可能关怀帮助。同时精神上的关心、爱护尤为重要,领导和同事及时探望、慰问,都是实实在在的思想工作。比如针对年轻公务员、困难职工购房难的现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盘活存量房源、帮助联系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办法,解决过渡期困难。比如针对域外监狱民警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的需求,多方争取资源,完善帮扶措施,解除域外民警的后顾之忧。比如考虑到公车改革后拍牌难,有的同志会购买新能源车的情况,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设置充电桩,解决车辆充电问题。还要从长计议,做好干警的职业规划,有序进行轮岗交流和培养锻炼,在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成长感上有所作为,等等。思想建设工作一定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可以做的具体工作很多。

(责任编辑 赵海鸥)

猜你喜欢

队伍司法行政
行政学人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