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探讨*

2016-02-12叶福军周旦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叶福军 周旦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探讨*

叶福军 周旦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

高校图书馆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非遗保护,承担起文化教育传承功能。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献收集整理、调查研究、宣传教育、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构建图书馆与地方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非遗课堂”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长效机制,以及利用多媒体和移动开发技术实施“互联网+非遗”的全方位特色数字化服务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合作机制;非遗课堂;互联网+非遗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教育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行动,也是高校图书馆的现实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1文献收集与整理

文献资源的保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承、民族的记忆,蕴藏在民间的各种传统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戏曲舞蹈、传统口头文学等形式中,大部分已濒临消亡或正在消亡。对非遗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会涉及较大的工作量,而图书馆在文献收藏与整理方面有专业优势,特别是大学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资料的采编、组织、保存、数字化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有利于搭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献资源体系。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参与了非遗资料库的建设,如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立的“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1];吉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湘西”非遗名录文献,并开展了湘西文化研究[2]。

1.2宣传与教育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借助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讲座等多种形式,在高校图书馆内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利用区域办学优势,与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立长达5年的合作,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相继开展了“桐乡故事”系列展览,一大批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大学校园,将民间艺人的独门绝技呈现给师生,让传统艺术邂逅现代大学文化。徐州工程学院在图书馆内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共享空间,空间内拥有纸质及电子资源区、专题特色库、实物展示区、体验区、多媒体制作区等功能性区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体验、传承与研究[3]。

1.3特色馆藏数字化

众多的大学图书馆结合地域优势,对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特色数据库。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浙江丝绸文化特色数据库”,从蚕桑文化、丝绸人文文化、丝绸科技文化、丝绸经贸文化4个方面,对文献、图片、视频资源建立了收集、整理和数据库建设。吉林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与美术学院联合完成了“满族民间美术全文数据库”,将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博物馆搬上了网络,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4]。

2 存在问题

高校图书馆自2000年开始有组织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至今已经走过15个年头,不论从选题、资料收集、数字处理还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都趋向理性和科学化,但通过对近10年高校图书馆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趋势的分析,发现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度减少,究其原因是保护工作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途径不畅通、信息不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沉淀,众多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口头文字、戏曲艺术等都来源于生活,许多的一手资料分散在民间,有的正面临失传的危险。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情报检索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地方文献的获取方面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存在局限性,单靠一家或几家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二是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流于形式。利用“文化遗产日”“地方民俗节庆日”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宣传模式,但这种形式的教育推广方式具有阶段性,其受众的广度不够,时效性也不长。

三是特色数据库网站的人机交互性差、利用率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数字化,建立数字资源网站确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良好举措,但倘若该网站是无人维护、无人使用的“僵尸”网站,就会偏离了初衷。从目前众多高校非遗网站的内容和功能来看,大部分网站以静态展示为主,文本资料以DOC、TXT、PDF格式为主,图像资料以JPEG、GIF格式为主,音视频材料数量较少,且交互性、用户体验较差,网站仅仅变成了数字资源的堆积。从网站的组织形式来看,栏目设计、内容组织没有统一的标准。从网站的管理来看,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发的特色馆藏资源网站很多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有的半年内没有资源的更新,有的网站甚至无法访问[5],因此也消减了读者的浏览兴趣。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

3.1资源共享合作机制

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机构间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才能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获取途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机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很重要的社会力量,应该加强协作,摆脱以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弊端,从不同方面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门拥有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拥有庞大的市、县、乡镇、村级的非遗保护网,将图书馆与地方文化机构统一纳入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集网络系统,可为高校图书馆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提供保证。高校图书馆应该成立专门的非遗保护项目团队,委派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文化机构,走出图书馆,深入基层,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调研地方民俗、挖掘非遗文化历史等活动。成功案例如怀化学院图书馆服务武陵山片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成效[6];丽水学院图书馆参与浙江省十八个民族乡镇志编纂工作,组织团队成员深入民族乡镇一线,指导乡镇完成《浙江通志·民族卷》和《浙江省民族乡镇志》等志书编纂。

3.2宣传与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专业学科素养,若能发动大学生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将对非遗保护事业注入强大的活力。因此,必须完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队伍中。

除了传统的教育宣传模式外,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面向师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图书馆负责制定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进行选课,每学期共36学时,邀请地方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研究人士进行现场授课,上课形式灵活多样,以传承传统技艺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创作。课程结束后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对学生的上课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将短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拓展为一门课程,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某项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新创作,真正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联动地方非遗保护部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调研,深度挖掘资源,多角度开展传承人采访、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

3.3“互联网+非遗”保护机制

规范非遗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创新“互联网+非遗”模式,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已经编制完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为进一步完善非遗数字化采集、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标准规范提供了一整套详细的、可操作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不能仅局限于静态内容的展示,而应该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体验空间。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校信息中心、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等信息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攻关,着力引入2D/3D建模、数字游戏开发、虚拟场景展示、交互技术、动画等多媒体开发技术,将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技艺、口述文学、非遗实物等内容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同时增强读者的参与体验程度。近年来,借鉴国外博物馆在文化遗产方面的跨学科数字化创新经验,国内的一些大型博物馆在这个方面也逐渐起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另外,借助互联网、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开发微信、微博、移动APP应用,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倡导访问随身携带的非遗博物馆,开启“互联网+非遗”保护机制。2014年12月,由北京市西城区规划分局牵头研究开发的跨界移动互联网与文物保护领域的“北京文化遗产APP”正式发布。市民可以通过APP探访北京旧城文物保护单位,并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炫足迹”。2015年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APP”正式上线,用户通过手机APP可轻松了解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信息。2015年9月,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专属“非遗宝APP”上线,该平台实时推送非遗节精彩内容,同时与阿里巴巴合作,用户可以线上购买织绣、漆器、银器、陶艺、美食等各种官方认证的非遗产品。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虽不是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但作为高校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纽带,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保存优势和文化教育职能,拓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服务,为师生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研究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及传承创新,这是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新使命。构建图书馆与地方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非遗课堂”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系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形成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长效机制;利用最新的多媒体开发技术和移动开发技术,倡导“互联网+非遗”保护模式,建设非遗特色数字化系统,提高资源的有效性和利用率,是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思路和实践。

[1]林晓华.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29-32.

[2]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3]赵功群.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共享空间设置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316-317.

[4]陈洪丽.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44-245.

[5]许鑫,赵嘉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6-12.

[6]付雪平,田维民.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非遗保护的思考:以怀化学院图书馆服务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3(7):123-125.

Long-term Mechanism in l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figure out ways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fulfill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heritance.Through case studies,the author analyzed the efforts that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made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including literature collection,investigation and study,publicity and education,digita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summarized existing problems,put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a resources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local cultural institutions,a long-term educational mechanism to introdu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lasses into the talents training scheme,and an all-round featured digital service system of internet pl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university library;resources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lass;internet pl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258.6

A

叶福军(1975—),女,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周旦(1986—),女,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馆员。

2016-08-08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6NDJC160YB);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研究课题“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的工作拓展与服务创新(项目编号:Ztx2015B-1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