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沦陷前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及其影响
2016-02-12田青刚
田青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武汉沦陷前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及其影响
田青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作为避暑胜地的鸡公山是文化之山。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鸡公山一度是武汉外围抗战文化的重要基地,在风景名山中表现十分突出。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肇始于东北中学迁址鸡公山,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河南大学的迁来和豫南民运指导专员办事处的设立以及抗敌剧社的到来,鸡公山迎来了抗战文化重镇发展的高峰。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在培育培训抗战人才、传播抗战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鸡公山抗战文化成为名山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和鸡公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鸡公山;抗战;文化重镇;影响
武汉沦陷前,位于豫鄂交界地区的鸡公山,汇聚了一批大中专学校、文化名流和抗日组织,以抗日教育、举办培训班、创办刊物、文学创作、救护伤兵等形式为抗日服务,一度成为华中地区武汉外围的抗战文化重镇。这种现象在国内风景名山中十分罕见,值得关注。
一、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
(一) 鸡公山成为抗战文化基地的地理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军事战略价值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为鸡公山形成抗战文化基地奠定了重要的地理基础。
鸡公山是大别山支脉,位于大别山西麓,雄踞于义阳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之间,北望中原,南控江汉,为南北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鸡公山引起世人关注,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相关。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采纳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建议,在内陆腹地修建铁路,以利转运客货,调动军队。于是,着手修建从北京附近卢沟桥到汉口的铁路。卢汉铁路于1902年贯通,路经鸡公山,山下设有新店车站,使鸡公山拥有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其开发带来了契机。
鸡公山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雨水充足,气候湿润,宜于植物繁殖生长。据统计,鸡公山有各类植物2000余种,可入药的植物有600余种,各种山花异草争奇斗艳,生机盎然,可谓是难得一见的“植物王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植被条件,使鸡公山成为近代著名的避暑胜地。在炎热的夏季,山上平均气温也只有22℃左右,凉爽宜人。近代教育家刘景向在《鸡公山竹枝词》中赞誉道:“三伏炎热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鸡公山的避暑条件,对素有“火炉”之称的近邻城市汉口居民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 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形成的历史基础
鸡公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20世纪初,随着卢汉铁路的贯通,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李立生等人沿路“发现”了鸡公山,并在山上购地建屋,避暑传教。此外,他们还向其他传教士和外国人做宣传,吸引了大批外国传教士、西方驻汉口等城市的领事官员及商人来此避暑,在山上建起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别墅,由此还引起了一场涉外纠纷,史称“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1]。
根据鸡公山北沟协会1925年所编的《鸡公山指南》记载,当时的鸡公山有美、英、德、法等国传教士及家属722人。1935年,齐光在其《鸡公山指南》一书中记载:鸡公山常住和避暑的外国人达2201人,总计有房屋不下500栋,其中包括美、英、法、俄、德、日、比、葡、奥、荷、瑞典、丹麦、挪威等20多个国家的房屋建筑。全山被分为避暑官地、教会区、河南森林区、湖北森林区四个部分。山上建有钱庄、绸缎庄、呢绒布匹店、杂物店、瓷器店、食品店、水果店、牛奶店、皮鞋店、裁缝铺、时令服装店、饭馆旅舍等,还有邮政所、警察局等机构,与繁华都市无二。尽管此期的鸡公山带有浓浓的宗教和殖民色彩,但造型各异的文化建筑和多样性的万国文化仍为鸡公山增色不少。
当然,在鸡公山被外国人青睐的同时,本国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也对其钟爱有加。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代总理靳云鹏之弟、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曾到此山避暑。为了与趾高气扬的外国人斗气,他专门找了一个地势较高,临近鸡公头的地方,建造别墅,取名“颐庐”,国人称之为“志气楼”。该建筑方正端庄,在借鉴西方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持了中国建筑的特色,可谓中西合璧,彰显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豁达包容胸怀。除了靳云鹗之外,萧耀南、袁英、吴庆桐等军阀也在鸡公山建有别墅。另外,一些社会名流出于种种原因,也纷纷与鸡公山结缘。
1921年春,冯玉祥将军驻守信阳时,与中国植物学家韩安和英国人波尔登一起对鸡公山区和铁路沿线进行了兵工植树造林,开创了兵工植树造林之先河。1924年底,北洋军阀吴佩孚被冯玉祥的国民军围困在鸡公山近一月之久,成为其人生记忆的痛苦一幕。1925年7月底,河南督军岳维峻和湖北督军萧耀南在鸡公山举行会谈,商讨联合反奉和拒吴问题。1934至1935年,少帅张学良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和武昌行营主任期间,多次登临鸡公山,并在山上避暑。在张学良的关注支持下,鸡公山管理局升格为特区,直属武汉行营,同时划拨开办经费。特区的建立,对鸡公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综上可见,鸡公山的早期发展与宗教、政治、民族、文化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也为抗战时期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积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
(一) 东北中学迁建鸡公山为抗战文化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鸡公山抗战文化的发展,肇始于东北中学迁建鸡公山。东北中学系张学良为东北流亡学生创办的中学,原校址在北平西单皮库胡同,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注重统一的军事训练。1935年,何梅协定签订后,国民党北平当局禁止一切抗日排日活动,有关抗日的机构、团体被迫撤出北平。当时,张学良正担任国民政府武昌行营主任和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且鸡公山又在其辖区内,这为东北中学内迁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说明他对鸡公山情有独钟。
东北中学迁址于鸡公山上的靳家大楼,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学生600人。在当时鸡公山上的几所学校中,东北中学规模最大,即使与当时信阳市内的中学相比,其规模也相当大。该校校长王化一曾担任张学良的秘书,学校师生普遍带有爱国情结,校园弥漫着浓厚的抗日救国气息。这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实行的军事化管理模式上,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开展的爱国教育分不开。在北平时,张学良拨给东北中学步枪500多支、重机枪6挺、轻机枪20多挺以及手枪若干,以作学生军训之用。这些武器在迁校时,被带到了鸡公山[2]39-49。军事化的管理使东北中学的学生锻炼了身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其随时投入军营、报效祖国打下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东北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锻炼,比如帮鸡公山伤兵医院抬送伤兵、救护伤员。此外,东北中学学生还自发成立“民先”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向群众宣传抗日,为抗战募捐,教唱爱国歌曲。“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奔赴鄂豫两省邻县信阳、孝感、武胜关、开封、广水、潢川等城乡和京汉铁路沿线车站,宣传抗日救亡,揭露日寇残酷暴行。为了纪念‘九一八’五周年,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早晨,学生们下山到京汉线新店车站散发传单标语,隔窗向乘客宣传。”[3]286东北中学生李剑白回忆说:“在当时的鸡公山上成了一个救亡运动的最活跃的基地,对信阳、孝感等地学校同学也发挥了影响作用,曾为援绥募捐分别去过信阳和孝感,最突出的是对信阳男女师范学校的影响。”[4]87
(二) 河南学校内迁迎来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发展的高潮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豫北地区局势紧张。11月,在国民政府指示下,河南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和校本部迁往鸡公山。
河南大学迁入鸡公山,使鸡公山迎来了抗战文化发展的高潮。这主要表现为:
其一,一座小山拥有了多所大中专学校。除了鸡公山中学外,河南大学、东北中学在鸡公山办学,进一步充实了鸡公山的文化教育基础。而且,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当时鸡公山的文化教育带有极为明显的抗战文化特色。
其二,汇聚了一批文化教育界名流。历史学家范文澜、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哲学家嵇文甫,都曾在鸡公山河南大学执教。诗人高兰、历史学家金景芳则是鸡公山东北中学的教师。戏剧家、文学家、《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曾到鸡公山讲学,并在山上为即将开赴台儿庄前线劳军的抗敌剧社学生授旗,勉励他们为抗日立功[5]203。关于田汉到鸡公山之事,他在《孩子的行路难》一文中提到:“我和这位陈将军(指54军军长陈烈)在鸡公山时代熟识。”[6]195在其自述中,他又说自己在武汉时代初期曾兴奋地访问过鸡公山五战区学生军[7]222。此外,诗人臧克家、画家吴作人也在此时到过鸡公山。臧克家在《友情和墨香》一文中说:“抗战刚开始,他(指吴作人,笔者注)从法国归来,到了‘第五战区’,我们在鸡公山初识了。”[8]410那时,臧克家是第五战区潢川抗敌青年军团的教官。
其三,开办抗日培训班,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当时的抗日培训班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团抗敌剧社在鸡公山举办的训练班。训练班主要培训文艺人才,由社长万籁天负责,艺术课教师兼导演有章泯、严恭、水华、沙蒙、白克、沙梅、林路等,他们都是20世纪30年代影剧界、音乐界颇负名望的人士[3]286。另一个培训班是由中共实际掌握、具有统战性质的豫南民运干部训练班。1938年初,遵照董必武同志的指示,时任鸡公山农林试验场场长的武汉大学农林系教授李相符,通过中共的统战关系和个人的社会关系,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争取到一个合法名义,在鸡公山成立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豫南民运指导专员办事处”,由李相符本人担任民运指导专员[9]39。这个办事处吸收了一批中共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担任民运指导员。中共河南省委派出党员冯珍、唐滔默、郭思源、张孟浪等,中共湖北省委也派黄心学、苏韦等,到鸡公山李相符园林试验场办干部训练班[10]465。这些中共党员同办事处的党外积极分子一起,深入到豫南的信阳、遂平、汝南、桐柏等县,在农民和铁路工人中进行抗日宣传,举办训练班,其中包括农民游击战训练班、青年训练班和妇女训练班等,讲授课程有抗战形势、游击战术、民众动员等。齐光(1936年版《鸡公山指南》的作者)受周恩来、董必武的委派,也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回到鸡公山参加豫南民运工作的指导。中共竹沟办事处负责人彭雪枫还亲临鸡公山与李相符会面,商谈工作[11]136-143。豫南民运办事处从1938年2月成立到11月间结束,前后不过10个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豫南民运办事处的党组织和党员同志,在中共河南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当地召开群众大会,利用讲演、歌咏、演剧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在信阳谭家河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信阳沦为敌占区以后,我党在信阳一带建立一支武装队伍,坚持敌后斗争,不断壮大力量,最初就是以谭家河建立的党组织为中心开展工作的。经过这些训练班培训的大批青年干部,在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四,一些军政要人到鸡公山宣传抗日或进行与抗日相关的活动。1938年春,冯玉祥将军来到鸡公山,在鸡公山东北中学进行讲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报国。8月,在抗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时,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临鸡公山。蒋介石亲临鸡公山,有多重原因。早在1937年下半年,鸡公山上就已开始秘密修建防空洞及其配套设施,为蒋介石来山指挥抗战做准备,但由于战事频仍,政务繁忙,蒋介石未能成行。进入1938年8月,武汉天气仍十分炎热,加上武汉会战进入关键期,蒋介石在武汉的驻地成了日军空袭的重点。仅8月11日,日军空袭武汉就造成七八百人死亡。8月12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大楼又被炸毁。当时蒋介石就在省政府大楼内,空袭时躲到了地下室,没有受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终于决定到鸡公山去休息几天。事实上,在鸡公山的几天里,蒋介石名为避暑,实际上还不得不为抗战操心。因而1948年,时任鸡公山管理局局长的房向离在其所编宣传册《现阶段鸡公山》一文中,认为蒋介石是在鸡公山指挥抗战,并召开军事会议。虽然在鸡公山开军事会议并无史料佐证,但其说仍在情理之中。
三、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特点及影响
(一) 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特点
鸡公山与武汉等抗战文化基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以文化名山为依托形成的,不是以大都市为基础形成的。其二,鸡公山文化基地以自然形成为主,非有意为之。其三,中共党组织和爱国进步人士对基地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 鸡公山抗战文化基地的影响
1. 鸡公山成为战时不屈中国的意象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然而,中国人民始终有着不屈的精神,敢于同列强抗争。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骤然上升,爱国、反侵略、收复沦丧国土是国人的政治追求。中国的版图犹如一只报晓的公鸡,然而这只公鸡正在遭受外敌侵害。鸡公山报晓峰,恰似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自然成为人们意象中的中国。鸡公的形象寄托着中国人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成为国人歌颂的对象。1935年,东北中学学生于绳武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在鸡公山主峰的岩石上刻下了表达自己爱国情怀的英文口号“LONG LIVE cHINA”(中国万岁)。他刻下的这句口号虽已经过整整80年,至今仍清晰可见。他的这一举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人对鸡公形象作为中国意象的心理认可。
2. 为抗战培育培训了大量人才
鸡公山的大中专学校在鸡公山办学期间,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人才,仅在鸡公山东北中学先后就学的学生就不下千人,而河南大学在鸡公山就学的学生也有数百人。这些学生有的直接从这里走向抗日战场,有的后来逐渐成长为抗战先锋。由中共实际领导的豫南民运指导员办事处不但在鸡公山,还在信阳柳林、谭家河以及汝南、遂平等地办班培训抗日骨干,建立完善中共地方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为其后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3. 传播了抗战文化
抗战期间,在鸡公山接受训练的抗敌青年军团艺术组的青年学生,组成剧团,在万籁天的率领下,深入抗日部队和各个地区进行抗日宣传。曾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对此有很深的印象[12]420。东北中学教师、著名诗人高兰在其诗歌《鸡公山!你多么年青!》中写道:“……六百多个流亡的孩子哟!六百多颗展向着光明的心……歌声!在黎明的空气中,向着朝阳,向着山峰,一声声的传送:‘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13]39-40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向国人传递了一种抗争、不屈的爱国精神,在爱国青年中和文化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阎述诗在鸡公山任教期间,亲自教唱其作曲的《五月的鲜花》,使这首歌进一步传唱开来。《五月的鲜花》以深沉的倾诉性的音调,抒发了人们对爱国烈士的崇敬,表达了对被敌人侵占的家乡的怀念,成为在解放区、国统区以及沦陷区广受欢迎的爱国歌曲。鸡公山东北中学学生在抗战宣传中,不仅深入农村、学校进行宣传,而且还印发抗日宣传刊物,传播爱国思想[14]58-64。学生自治会文艺委员会创办的16开油印报纸《捷报》,报名取“传播抗日前线的胜利消息,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激励爱国热情”之意,“发行范围南到武汉一些大中学校,北面到绥远前线,中间有信阳、郑州、开封、洛阳、北平、天津等地的一些大中学校”[15]112-113。
1935—1938年的鸡公山,以抗日为旗帜,集聚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文化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1] 田青刚.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交涉述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7—140.
[2] 刘成邠.对东北中学的回忆(北京—鸡公山)[M]//李剑白.流亡青年的脚步.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3] 舒毅敏.国难中的东北中学[M]//方正,俞兴茂,纪红民.张学良和东北军(1901—1936).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4] 李剑白.东北抗日救亡运动资料[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5] 杨玲君.一群小兵的徐州突围经过[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徐州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徐州文史资料:20辑.2000.
[6] 田汉.孩子的行路难[M]//田汉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 田汉.田汉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8] 臧克家.臧克家回忆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9] 李相符.抗敌工作委员会[G]//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第3辑.武汉: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1984.
[10] 郭述申.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共湖北省委[M]//王一帆,刘影.郭述申纪念文集:下卷.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11] 刘德福.红色四望山[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 郭沫若.郭沫若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3] 高兰.高兰朗诵诗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14] 盖县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盖县文史资料:5辑[G]. 1988.
[15] 田哨.东北中学在鸡公山(1936—1937)的文艺活动[M]//李剑白.流亡青年的脚步.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牛建兵〕
K265;G122
A
1006-5261(2016)03-0138-04
2015-09-26
田青刚(1965—),男,河南南阳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