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研究综述
2019-03-08郑帼
郑帼
鸡公山作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20世纪初被外国人发现并开发成为当时西人在华中地区的避暑胜地。当今学界对鸡公山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根据笔者整理发现,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鸡公山史志轶闻、社会变迁发展、近代建筑群、中外关系、旅游(作为避暑地的研究)等方面,现作梳理如下。
一、轶闻史志类
这一类的研究主要是相关的著作,主要有齐光《鸡公山指南》[1],此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说、区域、名胜、气候、物产、沿革、设施、教育、宗教、民生、旅行须知等,是最早的关于鸡公山系统性的介绍。《鸡公山志》[2],是关于鸡公山最为详实的志书,此书内容主要包括地理环境、风景名胜、别墅群、特产、旅游、避暑、服务业、宗教、风俗、管理、鸡公山史略、艺文九部分,此书是研究鸡公山不可缺少的资料。另外姜传高对鸡公山的轶闻史志也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鸡公山志》是在其主持下进行编撰的,他创办的《鸡公山文史研究》(1-7期)将鸡公山的轶闻趣事以通俗的形式传递给普通大众,并有编译成果《鸡公山史海拾贝》[3]、《鸡公山史海拾珠》[4]。
二、社会发展变迁类
胡欢欢《传教士与近代鸡公山社会变迁》[5],该篇硕士论文简要论述了鸡公山的历史沿革和鸡公山的开辟过程,紧接着论述了外国传教士来鸡公山传教的原因、进行的活动等,这些活动最终推动鸡公山社会的向前变迁、更迭。田青刚关于鸡公山的研究论文大多是体现鸡公山近代社会发展变迁的,主要有:《鸡公山与近代教育》[6],此文论述了鸡公山不仅作为避暑胜地而存在,更是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近代名流与鸡公山》[7],该论文指出近代鸡公山因近代名流的避暑或政治活动来鸡公山进行活动,从而给鸡公山增加了人文内涵,提高了鸡公山的知名度。《近代西人与鸡公山》[8],此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是鸡公山开发的先驱。这些论文对于我们研究近代鸡公山的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近代建筑群类
任霁琳的《河南鸡公山近代别墅建筑与山地环境分析》,姜传高的《鸡公山近代西洋建筑》,甘露的《论鸡公山建筑群的建筑文化和艺术价值》都是围绕鸡公山的近代别墅建筑展开研究的。[9]姜传高的《鸡公山天街》[10],此文介绍了因西洋别墅群建成而应运而生的天街,即鸡公山南北街,突出了鸡公山中西文化的对比。
四、中外关系类
田青刚的《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交涉述论》[11],此论文对“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的形成和纠纷解决进行论述,分析此纠纷得以解决的原因,并指出“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是近代涉外活动比较成功的案例。李艳艳的《鸡公山避暑房屋纠纷与交涉研究》[12],该文以鸡公山避暑房屋的承建、管理、租权分配等纠纷问题所引起的中外交涉为线索,考察清末民初时期中外交涉的相关特点,并进行了相关评析,此文中运用大量的湖北省档案馆所藏档案资料,对鸡公山避暑房屋的纠纷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胡欢欢《传教士与近代鸡公山社会变迁》[13]、田青刚《近代西人与鸡公山》[14]也属于涉及鸡公山研究中的中外关系研究的论文。
五、旅游类(包括避暑地研究)
张明瑜的《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及影响(1902-1937)》[15],此文论述了鸡公山的历史沿革及独特的自然条件,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指出鸡公山避暑地的社会影响,即加速了鸡公山当地的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吕晓玲的《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刘思航的《中国近代四大避暑地文化景观价值比较研究》,李灿《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都从中国四大避暑地比较的角度去论述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特点等。[16]龚守富的《从游客特征探讨鸡公山风景区未来的开发建设》[17],此文以2007年各月游客量变化趋势和2007年7月3日到23日的客源统计为基础,得出鸡公山游客特征为:游客的旅游动机以观光旅游、避暑度假为主,在客源地上具有本地向性。同时指出季节性对旅游效益的影响以及指出潜在的客源竞争,最后提出鸡公山风景区未来开发建设的对策。关于鸡公山旅游发展研究的论文还有:杜庆萍的《避暑胜地鸡公山》、夏勇、刘启明的《避暑胜地鸡公山》、李岚的《浅谈鸡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等,主要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写鸡公山的发展。[18]
综上所述,关于鸡公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旅游、避暑地、建筑艺术等相关研究上,但是关于鸡公山的档案资料现在未搜集整理完毕,对于近代鸡公山开辟与西人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另一方面,鸡公山的开发与当时的开放口岸的贸易的关系还未有学者涉足研究,以及鸡公山因开放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齐光.鸡公山指南[M].商务印书馆,1936.
[2]河南省《鸡公山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鸡公山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3]姜传高编、著、译文集.鸡公山史海拾贝[M].鸡公山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信阳市文物管理局编印,2010.
[4]姜传高编、著、译文集.鸡公山史海拾贝[M].鸡公山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信阳市文物管理局编印,2010.
[5]胡欢欢.传教士与近代鸡公山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田青刚.鸡公山与近代教育[J].天中学刊,2010(6).
[7]田青刚.近代名流与鸡公山[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9).
[8]田青刚.近代西人与鸡公山[J].黑龙江史志,2011(10).
[9]任霁琳.河南鸡公山近代别墅建筑与山地环境分析[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姜传高.鸡公山近代西洋建筑[J].中国园林,1996(1).
[11]甘露.论鸡公山建筑群的建筑文化和艺术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2).
[12]姜传高.鸡公山天街[J].中国园林,1996(2).
[13]田青刚.鸡公山外人购地建屋案交涉述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31.
[14]李艳艳.鸡公山避暑房屋纠纷与交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5]胡欢欢.传教士与近代鸡公山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田青刚.近代西人与雞公山[J].黑龙江史志,2011(10).
[18]吕晓玲.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刘思航.中国近代四大避暑地文化景观价值比较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0]李灿.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龚守富.从游客特征探讨鸡公山风景区未来的开发建设[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2]杜庆萍.避暑胜地鸡公山[J].河南气象,2001(1).
[23]夏勇,刘启明.避暑胜地鸡公山[J].中州今古,1998(1).
[24]李岚.浅谈鸡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J].高等函授学报,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