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装载吨位准确称重对策的探讨
2016-02-12黄林虎
黄林虎
(成都铁路局 重庆车务段,重庆 400014)
铁路车辆装载吨位准确称重对策的探讨
黄林虎
(成都铁路局 重庆车务段,重庆 400014)
铁路车辆装载称重主要使用广泛应用于铁路散堆物料装车计量的设备——装载机车载称重装置。通过分析称重装置使用中存在的司机作业不规范、设备管理不到位等导致装车超载欠吨的主要原因,提出确保准确称重的对策,即强化司机规范作业、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杜绝司机恶意操作、加强称重装置管理,基本杜绝超载、欠吨的现象。
装载机;称重装置;装车
铁路车辆装载称重主要使用装载机车载称重装置 (以下简称“称重装置”)。称重装置是一种精度较高、称重方便的散堆物料装车计量设备,也是铁路散装货物运输从源头上保证行车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1]。但是,铁路车辆在使用称重装置装车时,由于操作者、设备、场地条件和管理缺陷,往往造成装载车辆超载或欠吨。
1 称重装置管理现状分析
按照《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第 26 条和《成都铁路局称重装置作业手册》规定,整辆车货物实际重量超过货车标记载重量的 2% 即为超载,少于货车标记载重量的 2% 则为欠吨[2-3]。超载容易造成货车在线路上运行时脱轨、脱线,甚至整列颠覆,是铁路安全的一大隐患;装车欠吨,轻则引起货主投诉,重则构成路风事件,甚至导致业务流失。
重庆车务段使用称重装置装车车站 10 个,现有称重装置 21 台,称重装置使用操作人员 45 名,截至2014 年使用称重装置装车以来共发生装车超载、欠吨 68 辆,其中人员操作造成超载、欠吨 62 辆 ,占总数的 91.2%;装载机称重装置自身故障造成超载、欠吨 6 辆,占总数的 8.8%。造成超载和欠吨主要有以下原因。
1.1 司机作业不规范
由于对司机未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对司机作业规范的检查和要求不严格等原因,导致司机作业不规范,影响称重结果。
(1)不熟悉设备性能。重庆车务段车辆装载计量使用的称重装置来自多个厂家,每种装置的使用
方法不尽相同,部分司机未能掌握操作要领,操作不到位。例如,有的称重装置称重作业时要求发动机转速匀速,有的要求装载机大臂升到定高传感器位置需停顿 3~5 s,待仪表计数完毕后才可以继续升臂;而有的称重装置当动臂升到定高传感器的位置时,大臂不用停顿。如果司机不熟悉设备性能,很难避免称重误差。
(2)不执行操作规定。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称重装置;司机未按作业程序做好使用称重装置装车的准备、称重、检查、交接工作,操作中盲目图快,都容易造成装车超载或欠吨。例如,作业前不认真检查,可能导致称空斗时斗内有剩余物没清除干净,或者称重时设备状态不良,造成称重结果不准确;称空斗时在平地,在称重时车身向下倾斜10度以上就会造成超载,而有的司机对称重装置不熟悉,也容易造成装车超载。
(3)不合规称重操作。极少数司机收取货主小费后关闭称重装置作业造成超载,也有少数司机在没收到货主小费时同斗货物重复计重造成欠吨,还有少数司机因为交接时丢失磅单而打印虚假装车磅单,这些做法严重违反有关法规,影响恶劣。
1.2 设备管理不到位
(1)日常管理不到位。①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对装载机司机操作称重装置班前试重、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称重装置试重的误差、故障情况不了解,导致设备带病作业造成装车后货物计量误差。②管理人员对设备不熟悉,缺乏设备管理知识,无法有效对设备的“管、用、养、修”实施监督和指导,规章制度贯彻不力现象较为突出。③设备使用单位对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操作人员防超载、防欠吨意识不强,不严格落实作业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
(2)设备维护保养质量不高。由于部分设备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状态不良、称重数据不准,造成装车后货物计量误差;还有的设备使用不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存在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造成部分设备技术状态差,故障率较高,影响作业效率,易发生货物计量误差。
2 铁路车辆装载吨位准确称重的对策
2.1 强化司机规范作业
(1)作业前进行“检、预、校”[4]。①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正常,连接处有无松动;试车检查装载机灯光照明、各部性能是否完好,液压系统元部件有无外漏情况。②预热。在预热时间内,司机必须不停地升降动臂和翻动翻斗,保证油温正常,同时保证液压系统不漏油。③校验。在预热正常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误差标准进行称重校验;每 15 天还必须进行累计吨位不低于 64 t 的称重校验。
(2)作业中做到“十个禁止”“一个一致”。①“十个禁止”:一是禁止同一斗货物重复计重,二是禁止装载机在货堆中和走行过程中完成称重操作,三是禁止举斗称重过程中同时进行其他操作动作,四是禁止在超过装载机前后方向15度坡度范围的地面作业,五是禁止装载机在左右倾斜时完成称重操作过程,六是禁止使用液压系统明显内漏的装载机进行称重作业,七是禁止关机作业,八是是禁止打印虚假磅单,九是禁止称重作业后长距离行走,十是禁止使用未经检定合格或超检定期的称重装置。②“一个一致”:在坡度不大于 15 度范围内作业时,为确保称重准确,称空斗位置与称重位置必须一致。
(3)作业后坚持“两个要”。一要检查,检查传感器、液压系统、电子线路、线路接口、显示器、打印机等是否正常。二要保养,严格执行设备开关机程序,注意保持设备整洁。
2.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1)加强操作培训。①督促厂家在安装称重装置时必须为司机讲明本厂称重装置设备原理、操作要领和操作细节。②对新上岗司机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班组、车间、段三级教育培训,经理论和实作考核合格,方能单独操作。③定期组织相关的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理论学习,了解造成超载和欠吨的错误操作,以便加强管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5]。
(2)加强作业人员管理。①严格装载机司机等关键岗位准入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岗位考核、任用选拔等工作。②加强对装卸管理、作业人员防超载、
防欠吨的意识教育,规范现场作业管理。③加大考核问责,清晰传递安全压力[6]。
2.3 杜绝司机恶意操作
针对个别司机的恶意操作行为造成超载、欠吨的情况,一是耐心讲解这种行为的巨大危害和严重后果,二是重点检查,三是加大惩罚力度。一经查实,路工人员一律下岗,外包人员一律解聘。
2.4 加强称重装置管理
(1)配合厂家对设备进行完善。督促设备生产厂家加快称重装置升级进度,各使用单位积极配合,尽快完成称重装置技术升级工作,确保散堆装货物装车作业的装载机均能够实现称重装置不开机装载机无法动作、作业途中无法手动扣除斗内货物重量等功能,从设备上卡控人为操作因素造成的货物计量误差。
(2)修订完善称重装置管理办法。①严格规定装载超重标准,制定称重装置技术条件,明确车站、设备使用单位、设备生产厂家等相关部门及单位职责,对称重装置日常运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等内容进行完善,规范称重装置使用管理。②完善司机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操作标准,规范司机操作。要求司机严格执行,并加大恶意操作人为造成超载和欠吨的考核处罚力度。
(3)加强设备使用管理的督促检查力度。一是装卸生产管理部定期对各设备使用单位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加大问题发现、落实整改、追踪力度,实现问题闭环管理,相关问题纳入安全检查通报。二是继续强化装卸生产管理部作为一体化管理主体的作用,加强对装卸作业人员的管理指导职能,将称重装置日常使用管理纳入检查重点。三是充分利用车站装卸管理人员专业化优势,组织一体化安全检查,共同查找、排查称重装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4)切实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货场内从事散堆装作业的装载机和称重装置“管、用、养、修”制度,搞好设备日常保养、临修和定期维护,防止设备失修和带病作业,确保安全质量。二是设备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现状,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对该故障设备已作业的货物重量进行复核,并及时联系厂家修复[7]。
3 结束语
确保铁路车辆装载吨位称重准确,在使用称重装置装车时杜绝超载和欠吨,应在源头控制,检查是前提,设备是基础,操作是关键,管理是核心。为此,重庆车务段对称重装置的使用管理进行探索,不断完善《称重装置使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分级管理、层层落实,严格检查和考核,确保装载吨位准确,避免超载造成的行车安全隐患[8]。
[1] 徐光宗.浅析装载机称重装置在铁路货运中的应用及管理[J].才智,2013(35):3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物运输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局装载机称重装置作业手册[A].成都:成都铁路局.
[4] 高 洁.防止装载机装车超载的对策[J].铁道货运,2013,31(1):54-56.GAO Jie.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ng Over-loading of Loading Machine[J].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3,31(1):54-56.
[5] 刘宗东.提升铁路局货运计量设备运用质量的探讨[J].铁道技术监督,2013,41(3):27-29.LIU Zong-dong.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Quality of Freight Measurement Equipment in Railway Administration[J].Railway Quality Control,2013,41(3):27-29.
[6] 呼志刚.铁路委托装卸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铁路,2012(9):16-18,25.HU Zhi-gang.Current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rusted Railway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nagement[J].Chinese Railways,2012(9):16-18,25.
[7] 廖 伟.装载机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2014(12):6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刘 新)
新疆成功开行首趟棉纱特需专列
经过 92 h 12 min 的长途运行,2016 年 2 月 1 日11 : 42,装载新疆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 40 组、800 t 棉纱的集装箱特需专列到达浙江萧山站。
这是新疆成功开行的首趟棉纱特需专列,于2016年 1月28日17 : 30从 4 400 km 外的库尔勒站开出。
特需货物列车是指根据客户特殊运输需求,在基本运输方案不能满足时,铁路临时组织开行的跨局或管内点对点货物列车。这种专列严格落实铁路物流运到时限承诺,满足市场特殊物流需求,有效提升了铁路物流运输服务质量。
2016 年 1 月 25 日,装载新疆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向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货运中心提出:计划于 2016 年 1 月 28 日从库尔勒货场运输 800 t 棉纱到浙江萧山,需要 40 组集装箱装运,下游客户要求 2016 年 2 月 4 日前到达交货。
正值春运,按正常途径发送不能满足客户按期交货的要求,所以乌鲁木齐局提出开行特需专列的运输方案。经上级单位批准,该局在繁忙的兰新、陇海等铁路线上开辟了棉纱绿色通道。
库尔勒货运中心在车辆调配、编组挂运等方面加强与库尔勒车务段的沟通协调,并对货物接取、装车组织、在途追踪等运输环节进行全过程实时盯控,最大限度压缩运到时限,满足了客户的运输需求。
此趟棉纱特需专列仅用不到 4d 时间就抵达了目的地,比普通货运列车少用 9d 左右时间,提高了棉纱运输效率,受到了客户好评。
(摘自《人民铁道》报)
合肥至广州首开特需货物班列
2016 年 2 月 2 日 01 : 05,满载日用品、轮胎、家电等货物的 79063 次特需货物班列缓缓驶出合肥北站,40 个 h 后抵达 1 500 km 外的广州。
这是上海铁路局开行的首趟合肥至广州特需货物班列。近年来,合肥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国内家电、日化产品的生产基地。上海局紧跟当地货运市场形势,按照现代物流服务标准改造货场设施,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开办货运业务,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实现 “门到门”运输。该局充分发挥特需货物班列运时短、运价优等优势,主动参与当地白货市场竞争,成功实现 3 个月开行合肥至上海特需货物班列100列的目标。
合肥至广州特需货物班列每周开行 5 列,每列编组 30 车左右,是上海局在合肥地区开通的第 2 条货物快速运输通道。
(摘自《人民铁道》报)
Countermeasures for Accurate Weighing of Railway Loading Cargo
HUANG Lin-hu
(Chongqing Train Crew Depot, Chengdu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400014, China)
Is applied for accurate weight of bulk cargo onboard weighing equip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in causes of overloads and spare tons of loading cargi when using weighing equipment, including non-standard driver operation and incomplete equipm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f ensuring the accurate weighing, such as enhancing drivers’ standard operation, strengthening staff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preventing driver’s malicious operation and improving weigh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o as to prevent the phenomenon of overloads and spare tons.
Loader; Weighing Equipment; Loading
1004-2024(2016)02-0051-04
U294.26
B
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6.02.12
2016-02-01
黄林虎 (1968—),男,四川达州人,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