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保健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

2016-02-12张崇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保健体育课教学内容

张崇艳



体育保健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

张崇艳

体育保健课程存在着学生体育弱势种类多、师资短缺、场地器材不足、教学方式单一、思想不重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体育保健课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面对这些困惑,必须要从体育教学的大趋势出发,立足学生特点和学校现实状况,不断探索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全新路径。

瑜伽;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

体育课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每一名学生都有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但体育弱势群体因身体的原因却无法完成学校制定的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因此为他们专门设立体育保健课是必要的。2002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教学。”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从2009年开始设立体育保健课,但由于人数较少、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中间中断过一年,后来由于体育弱势群体人数逐渐增多、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等原因,又重新设立此门课程。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体育保健课已初具规模。

1. 体育保健课程设置的困惑

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但作为体育保健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来源不确定:人数不确定、年级不确定、伤残种类不确定。虽然每学期末都会做好下一学期体育保健课的报名统计审核工作,但每学年大学一年级刚开学的学生人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确定下来,一是因为学生对体育保健课不了解,二是因为学校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加上因为各种突发情况出现意外伤害和紧急病症的学生临时加入体育保健课,也有因为身体恢复可以参加体育课的教学而退出体育保健课,所以上课的学生人数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出现了同一个班级,有的已经修过至少一个学期的内容了,有的还没有学过。因为学生来源的不确定性,学生不能进行正常体育课学习的原因繁多,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充满了困惑。

1.1 课程教学目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体育弱势群体无法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因为群体伤残等级不同、分类不同、进入课程学习时间不同,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无法一致。

1.2 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符合学生情况的内容,要充分反映和体现《纲要》和“育人”的内容和要求。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重要,如何才能体现教学目标,如何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如何吸引每一位体育弱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慎重选择。体育弱势学生伤残种类、等级很多,教学内容怎样选择兼顾多数、照顾少数是体育保健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难题。

1.3 师资及场地器材

我校有两名体育保健课老师,但选课人数不确定,人数多了两位老师都有课,人数少了有一位老师就会没课,因此在排课时特别为难。除此以外,专门针对体育保健课老师的进修培训少之又少,老师们中能根据自己以前的专业特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成不变,缺乏系统性、灵活性。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确定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器材。但场地器材也是进行课程设置的先决条件。在刚开设体育保健课时,我校体育课场地器材缺乏,只能进行太极拳、青年拳等对场地器材需要少的体育项目教学。近年来我校投入了瑜伽房、健身房,开设了桥牌、武术课,为体育保健课的良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体育保健课程设置的反思

2.1 合理分类

申请进入体育保健课程学习的学生病类较多,有哮喘、心血管类、肥胖、小儿麻痹症等,还有手术恢复期或者是意外伤害恢复期临时转入的学生。因为人数较多,在课程中无法做到一对一的教学,因此要将学生的病症进行分门别类,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2.2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体育保健课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是进行体育医疗和康复的手段。在对学生的走访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进行体育保健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取得体育课程成绩;在恢复期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体育课来说,运动量少,运动强度也没有那么剧烈。针对学生的误解,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病症的分类有所侧重点,并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有心血管类疾病的学生,这类疾病短时期内无法完全康复,因此教学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毕竟有限,因此要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上。

2.3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体育弱势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此要按照学生的疾病分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心血管疾病、哮喘、肥胖学生可以选择有氧项目,像太极拳、瑜伽、健步走等,并辅助相应的力量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心理品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意外伤害四肢有伤残的可以选择坐式太极拳、健身等项目,例如上肢活动受限制的学生可以进行下肢的力量练习,并对上肢受限制部位进行复健。

2.4 合理制定考核标准

因为体育弱势学生的特殊性、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同,体育保健课的考核标准不能使用体育课的考核标准,但也不能由教师随意制定。有的老师由于对体育保健课的不重视,没有考核标准,只要学生来上课就能有一个不错的成绩,让学生对体育保健课的理解、重视程度出现偏差,因此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又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标准。

体育弱势学生身体活动上受到限制,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的消极心理。许多体育弱势学生在体育课上无法参与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进行正常的体育课程考核,因此选择体育保健课,而如果在体育保健课中仍然取得一个较低的分数,有可能会引发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较大的抵触心理。因此体育保健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不仅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体育保健课存在着学生疾病种类多、人数不确定、学生不重视、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短缺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疾病进行合理的分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内容及制定客观公正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体育保健课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必要时体育教学部与学校医务室开展合作教学,加大对体育保健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的投入,加强宣传,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保健课程建设。

参与文献:

[1] 鄢行辉.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287-289.

[2] 雷慧, 谭薪莉, 李伟峰,等. 残疾、体弱大学生体育保健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10,17(6):51-53.

[3] 罗智波. 高校残疾体弱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8(5):38-40.

[4] 黄兴裕,吴秀华,黄海. 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坐式太极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3,20(6):81-84.

[5] 余玲,夏君玫,周亮,等.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技,2014,35(3):120-122.

张崇艳(1983-),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质与健康,讲师,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2.056

猜你喜欢

保健体育课教学内容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体育课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