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研究

2016-02-12王永利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太原高铁装备

王永利

(太原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2)

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研究

王永利

(太原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2)

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是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各类装备及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迎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重大发展机遇。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均较为雄厚,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不仅有助于全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而且对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及发展外向型经济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铁装备制造业;太原;机遇与创新

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是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各类装备及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大力发展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不仅是提升太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央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经济和科技创新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太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一)铁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输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

高速铁路运输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和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提升交通安全,并通过运输效率及效益的提升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升级,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特别是实验数据显示,如果配置得当,运载同等重量的物体时,高铁运输可以比其他运输节省50%-70%的能量,这一点,对现阶段国内及国际应对能源危机,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加快高速铁路运输网络建设是我国既定的战略性长期国策之一

200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到2020年的铁路网规模增加到了12万公里以上。据官方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9万公里,快速铁路网将达4万公里以上。并且,从规划实际推进情况来看,现阶段国内高铁产业政策不断加码,大力发展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已不仅仅是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网、补齐铁路运输短板的规划要求,而是已经成为经由运输化升级带动工业化升级,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大力发展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是由国内、国际两大客观现状需求所决定的

从国内现状来看,铁路建设增长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需求,据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年即1978年至2007年,我国GDP由3645亿元增加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5.17万公里增长到7.8万公里,年均仅增长1.4%;同时,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其他运输方式,也不能适应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7年公路里程增长了3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14.7倍,而同期铁路营业里程仅增长0.5倍;此外,铁路网布局不够均衡,也不能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现阶段进出西部的铁路运能却十分紧张,铁路密度也远低于东部和中部。从国际市场来看,高速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和关注,一方面发达国家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潜力,许多老旧线路均有升级需求——如2009年美国宣布了一项高速铁路建设长期计划,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投资130亿美元加速美国高铁建设;再如近年来,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均已相继发布高铁计划,欧盟也在2011年公布“2050新型交通运输战略”,宣布将建设连接各成员国的轨道线路,重点投资扩建高铁线路,修建跨境高铁的欧盟国家将得到欧盟基金资助;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需求更加强劲,尤其是在高铁技术日臻完善的情况之下,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在进行基础建设赶超时,可以直接运用最新技术——如我国高铁整体走出去第一大单,即2015年10月16日中国中标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通行时间将由2至3小时缩短为大约36分钟,运输效率可直接提升70%~80%。

二、太原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优势与不足

(一)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基础相对雄厚

代表性企业有中国中车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装)、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晋西)、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太重)及其旗下托管的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智奇)等,其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各型铁路车辆造修,工程车辆造修,高速动车组轮对、普客轮对、货车轮对和城轨轮对制造,铁路机车检修及机车车辆关键部件造修领域,且在领域内拥有雄厚的研发、生产实力,铁路产品包括铁道货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工艺生产技术日趋成熟,车辆关键部件如车轴、轮对及摇枕侧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初步掌握高速动车组、铁路载重货车等产品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关键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等相互配套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产业规模、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多项技术取得突破,不仅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且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推动太原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13年,相关企业总资产达到111.03亿元,从业人员7284人,总产值69.53亿元,销售收入77.47亿元,实现利税4.72亿元,出口创汇0.82亿美元。

(二)国际、国内产业动向中有利条件众多

一是国内、国际市场需求上升,不仅全球铁路货车整机、配件产品需求旺盛,据欧洲铁路行业协会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届时年均容量将高达1000多亿欧元,其中产品和服务收入各占50%;而且据国内铁路规划,客货分线、高速运输将是未来我国铁路运输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据专业预测,今后5年内,全国铁路运输在新车采购、既有车辆升级改造、设备配件和维修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将大幅增长,预计年均增长达20%以上。

二是国内各大城市城轨交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2014年投资达220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运营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将为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提供3~4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三是中国“高铁外交”强势推行,未来高铁装备大规模出口指日可待,据不完全统计,综合各国高铁发展规划,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另据2016年4月19日中国经济网报道,中国中车获芝加哥地铁项目,标的金为13.09亿美元,创下了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地铁车辆最多的记录,这说明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的高铁出口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是太原资源及区位等综合优势明显,一方面,太原原材料资源丰富,且具有较强的铸、锻产品制造加工及镁合金系列产品深加工产业优势,可为铁路装备产品更新换代提供材料支持——货车大部件制造在太原本地就可实现车轴、车轮、摇枕侧架、心盘、尾框等一大批铸锻件的配套生产;太钢集团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轮轴钢生产企业,也可就近为货车生产钢结构所需原材料;另一方面,太原交通发达,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成通车后,纵贯南北、连通东西的“十”字型铁路网不仅可使太原真正成为承东启西的物流中心和能源、原材料供给枢纽,而且可为中西部地区铁路货车检修、机车检修提供了更加节省成本的选择,使太原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铁路货车造修基地。

(三)全市产业发展的不足与隐忧也有不少

一是产业技术逐步成型并放开,使得市场日趋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空前加剧,甚至不惜成本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不断升级。

二是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铁货车用户由现在单一用户变成多个用户,客户主体结构、产品采购机制、相关配套政策等将由目前具有计划分配特征的投标变为真正意义的市场化竞标,产品质量、技术、价格、服务等要求将提到新的高度,企业将面临新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三是产业发展“高手林立”,本地企业优势尚不够稳固。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培育,国内外竞争对手强势介入,高铁市场迎来新的挑战。例如:虽然目前智奇公司产品占全国市场80%-90%,但由于市场需求短期集中放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部分设备逐渐老化的矛盾,再加上马钢、BVV、西班牙卡福等主要市场竞争对手的强势介入,给智奇公司巩固高铁市场地位,尤其是在生产交付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是行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装备制造业百元收入成本逐步增加,特别是2013年以来,百元收入成本快速增长,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导致企业效益下降———2011-2013年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生产总产值年均增长25.5%,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5%,而企业利润零增长,这一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将影响我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太原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建议

(一)强化市场需求这一生产和研发导向

一是应密切关注、重视和研究国内、国外两个高铁市场的不同特点,积极适应国内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以及国际市场对国内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变化,积极培育企业生产、研发的全球化视野,积极应对和开展多标准产品的研发、试制及供应,不断强化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多样性、批量化和及时性管理,持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程度,从市场需求的变化中捕捉新机遇。

二是应从单一注重产品供应,向产品供应与产品全周期服务并重转变。实现生产与服务并重,是当前高端制造业企业与客户沟通供需变化、提升市场满意度的必要方式,更是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多维度延展产业链条的关键举措。一方面,主动向客户提供或开展检测检修、运营维护等配套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及对市场的掌控能力,而且可以逐步创新市场需求并提升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横向拓展产品的成套化和配套化,纵向延伸产品的高端化和全寿命服务,有利于企业以服务的形式丰富企业产品品种,多元化地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拓展企业利润增长空间。

(二)强化创新驱动这一利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市场发展新需求,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必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战略提升、管理变革、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等核心理念,积极适应并融入信息化产业融合浪潮。

一是应强化信息化的管理、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及研发成本,准确便捷地掌握生产实践、产品养护及市场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实践和丰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理念和战略,巩固和拓展市场需求,发现并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力地抵消市场竞争压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更为完善的行动纲领和计划,并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是应以重载快捷为方向,加强关键部件研发能力,提升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比重。即以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为引领,积极开展重载、快捷货车制动技术、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在提升企业在重载货车、动车和其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强与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国内高铁技术提供商合作,引进相关技术,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形成主要系统和核心部件的自我配套、集成能力,加快高速轮对、连接器、牵引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步伐。

(三)强化“走出去”战略,明确目标和加快步伐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产能最优配置的重要条件,更是不断提升全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根本保障。

一是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风险与成本状况、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特别是多年来,我市外向型经济一直缺乏稳定的、强有力且可持续的产业支撑,把握住这次国内、国际高铁发展机遇,不仅对扩大高铁装备制造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范围,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实现出口创汇的稳定增长,扭转全市外向经济相对较弱的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应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起来。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不仅对实现产能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世界市场实现优质优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抢占优势先机和竞争高地,推动企业形成现代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和良性互动。特别是在带动太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通过以点带面的领军效应,可以提升全市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推动全市构筑更加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四)加强产业园区及以园区为载体的相关平台建设

当前,全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差,行业内各企业间关联度小,布局分散、协作不够,未能形成合力,重复建设、产品趋同、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不利于产业集聚效能充分发挥。应加快高铁产业园区建设,以推动企业群体加强分工协作、整体推进意识,实现优化产能、壮大骨干的阶段性目标。

一是依据太原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现有分布情况,本着集聚优势、协同互补、强化辐射带动的原则,建议至少应高水平建设三个功能不同的高铁产业园区,即铁路装备工业园区,位于万柏林区,占地面积1680亩,主要依托中国北车集团、晋西、太重轨道、智奇的研发制造优势,建设铁路货车造修、电力机车检修、铁道工程机械系列产品制造和城市轨道交通制造组装“四大基地”;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总占地面积763亩,包括晋西厂区195亩和民营经济开发区阳曲县工业新区部分新增用地568亩,重点建设太原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立车辆、装备设计标准系统,完善铁路产品谱系,推动全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形成车轴———轮对(轮轴)——摇枕侧架——转向架——货车整车体系化产业链;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检修园区,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总面积1082亩,由太重本部的轮轴产品生产部分、太重铁路工业园和智奇高速动车组轮对工业园三部分组成,推动形成覆盖客、货、机、动、城轨用轮、轴及轮对总成和高速列车及城轨齿轮箱、转向架等完整配套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与集成能力,建设专业化的研发、制造、服务基地。

二是应加强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平台和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生产技术、研发力量、配套产业及中介机构等向园区集聚,进一步增强高铁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例如以太装为主的铁路装备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重载铁路货车为特色的产业链条;以晋西为主的轨道交通及高端装备制造园区,重点发展铁路车轴和铁路车辆传统优势产品;以太重为主的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检修园区重点发展客、货、机、动、城轨用轮、轴及轮对总成和高速列车及城轨齿轮箱、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产品。此外,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路奇霓、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世界级的铁路装备巨头,加强铁路货车整机技术研究,提升铁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集中度。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及研发环境

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团队空编,技术力量及科研环境不强不优,是一个普遍存在且长期困扰我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企业的共识性问题,突破这一瓶颈,一方面有赖于资金的持续增量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度。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学习和吸收国际一流企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建设为依托,培养和吸收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丰富从业经验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开发引进、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高端技术人才,不断壮大全市高铁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队伍。

二是不断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产、学、研”联动模式升级企业研发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行业技术及陷入优势,建立起服务于全产业链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进产品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构建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机制,优化全市高铁装备综合研发中心内外部资源结构。

三是增强产业内部横向联系,通过优势整合,打造国家级的产业技术研发团队与研发中心。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行业技术力量,建立行业技术攻关联盟,共建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强化企业联合、互信和资源共享,有效提升我市高铁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协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例如太装与大连机车车辆厂的合资合作,将太装良好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及大连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合二为一,实现了双方在地铁车辆、有轨电车(含单轨)、城际列车方面的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我市高铁装备制造业研究引进城轨、地铁相关技术、工装设备,取得相应资质,而且有利于我市高铁装备制造业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形成城轨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

(六)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规划实施。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级高铁产业协调机构,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信息沟通协商、政策协商,统筹考虑部署产业的有序发展,探索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高铁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二是加大政策倾斜,支持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一方面,对重点企业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项目从立项、审批、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园区内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加强高新技术引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重点企业的骨干带动引领作用,率先在制约太原高铁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领域实现突破,加快进口替代过程。如太重高速列车齿轮箱国产化、晋西新建轨道交通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太装铁路装备制造基地、智奇年产5万根动车轴等重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对高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节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如加快太原铁路装备园二期工程太原城轨基地项目,推动节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发掘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潜力;开展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工艺技术创新与推广,进行节能关键技术和降低铁路货车自重的新材料应用研究,在装备制造前端环节采取措施,降低后期系统运营能耗等。

三是定期组织开展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借鉴国外融资创新模式(如BOT、TOT、PFI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票据、订单、厂房设备等质押融资;对装备制造企业全面实施“融资绿色通道”和低息融资,对符合国家扶持方向的项目,优先向国家争取服务业、大市场物流、仓储、科技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在用地指标、能源消费总量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方面优先支持装备制造项目;切实落实好减免税、进出口、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电力直接交易等政策;对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体系,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各区(市、县)要加强与省级、市级的功能互补和政策联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保障企业在经营管理各方面(如投资融资、人事任命及市场拓展等)充分享有自主权。

五是加强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与管理。依托现有产业统计体系,加强高铁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动态等信息的研究和服务,科学引导多元化投资尤其是民营经济有序进入高铁及其配套产业;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组织建设,对高铁及其相关产业推动巨大的行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组织公开进行奖励。

[1]刘小玄.走出国企改革的两难境地[J].新华文摘,2015(24):65-69.

[2]刘小玄.丰若飞.资源依赖性经济的结构变迁与生产率增长[J].理论探索,2015(4):88.

(责编:李园)

F299.22

A

1008-8431(2016)05-0023-05

2016-05-16

王永利(1976-),男,太原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太原高铁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防晒装备折起来
除夜太原寒甚
高铁会飞吗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