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
2016-02-11王碧峰
王碧峰
(青田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青田 323900)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
王碧峰
(青田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青田 323900)
【编者按】
在“学科团队”栏目中,我刊关注了多个浙江省高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本期我们关注浙江省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王碧峰特级教师网络名师工作室。在线上线下的教研活动中,王碧峰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聚焦教学热点、难点,注重让学员在学习、交流与反思中提升专业素养。以下两篇文章是工作室成员近期在“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一线教师来说,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更符合日常的工作习惯。初中语文教学可参照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架构,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课题负责人指出,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途径:一是课程改革,二是教学实践,三是教育评价。对一线教师来说,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更符合日常的工作习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定论,但修订中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目前已形成初稿,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有初步架构,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的架构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以下笔者尝试从这四个方面来确定《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内容。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按“高中新课标”的界定,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规律,最后形成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言语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去触摸语言文字本身,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写英子在一年级赖床挨打以后再也不迟到的事时,有这样一段话: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大家基本上都是解读为英子再也不迟到了,笔者之前也一直这么理解,因为教学参考书上明确写着:“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句话似乎没有特别的价值,只是告诉大家爸爸的教育有了效果。但最近笔者重新执教这篇课文时,突然迸出这么一个念头:既然只是告诉爸爸的教育有了效果,为什么不简单地交待一句“从此,我再也没有迟到过”,而要花这么多笔墨又写了后面一大段文字呢?
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带着这份疑问,笔者细读课文后发现:“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其实传达的是英子从此以后不但不迟到,而且还早到的意思。不迟到和早到,是对待上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开始,到‘是她教我跳舞的’,说的意思无非就是‘我再也没有迟到过’,把这一段文字改为‘我再也没有迟到过’,可以吗?”
设置这一问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原文写的是英子是早到的学生之一,这表现的是英子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不迟到只是被爸爸的威严震慑不得不在上课前赶到,是无奈之举,是消极应对。通过上下文阅读,学生会发现英子对这样的一个个早晨,内心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这可以通过“记得”“不记得”一组词读出:六年前别的事都不记得了,而对这样的一个个早晨记忆犹新,连“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吃着热乎乎的烤白薯”“手里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这样的细节都历历在目,“热乎乎的烤白薯”“玉簪花”等都是给人带来温暖和愉悦的事物。因此,这一段文字是绝不能改的,它表现了爸爸的教育在英子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享受积极上进带来的心灵愉悦。
所以,教师要于无疑处设疑,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让学生通过触摸文字的灵魂,解读文字背后的主人公的心情,从而在平时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是言语的内容,言语是思维的载体和形式”,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不是语文学科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才是语文不可推卸之责。[1]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备课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为英子的坚强而感到心疼,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在忽闻爸爸去世的噩耗时,能做到处乱不惊,能做到镇定安静,能做到不哭不闹,那是多么不容易。按年龄,她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可她却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的责任,她的童年随着爸爸的离世也永远地失去了。读到这里,笔者灵光一闪,英子曾经是一个多么爱哭鼻子的小姑娘,你看:当爸爸打她时,她哭了;当老师让她静默时,她哭了;开毕业典礼时,她又哭了。这么爱哭的小女孩,在发生爸爸病逝这样的重大变故前,却不哭了?从哭到不哭,不正是英子成长的足迹,就像“泣”字,擦了表示眼泪的“三点水”不就“立”了吗?对,就围绕“哭”来建构课堂的教学活动。顺着这样的思路,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这么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就在昨天,还在为上台发言没有爸爸在身边而感到害怕,真的能在一天之间有这么大的变化吗?在听到爸爸病逝的噩耗时,真的能做到不哭吗?”同时,笔者提供给学生林海音自传《江南旧影》中的一段话:
我永远忘不了我第一次回来的情景,屘(mǎn,方言“小儿子”)婶拉看我的手哭着说:“转来好,转来好,你的爸爸和屘叔怎么就没有转来的命呢?”我忍不住失声痛哭,哭尽了我心中的委屈——屘叔和爸爸死在异乡以后,我们所受到的委屈,一股脑儿,都从心底涌上来。
英子到30岁时想起爸爸的病逝还忍不住失声痛哭,可当时英子乍一听到爸爸病逝怎么就能做到不哭呢?这可能吗?文中她写的是真的吗?在讨论中,笔者再引入了一段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代序》中的一段话: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哪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騃而神圣吗?
结合这段话,笔者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但作者告诉我们缅怀童年的心情是真的。接着笔者提问:除了这,本文中还有什么是真的?追问,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小说的主旨。
“从哭到不哭再到不可能不哭”的探讨,使学生在搜索相关情节、品味有关文字的过程中,读懂小说的主题,加深对小说的思考与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探讨主旨,认识文体特征,从而发展言语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载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寻找这些审美点与鉴赏点,再巧妙设计成活动,创设让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机会。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笔者发现英子冬夏早晨在等待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这段话中,重复用了一个动词“举”。这是作者的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笔者决定让学生好好地赏析一番,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
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 )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 )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按照平时的语言习惯,第一个括号学生会填“拿”,第二个会填“捧”,然后教师可追问:“评论家说林海音是很擅长使用动词的,这么擅长使用动词的作家怎么会重复用同一个动词呢?”学生一下子会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比较“拿”“捧”和“举”的区别,还适时让一个学生示范“拿”“捧”和“举”这几个动作。在形象直观的示范下,学生感受到三个动词最大的区别是:“举”要往上托,人要挺起来,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是享受的、是幸福的。这对上文中谈到的“为什么不能改这段话”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动词,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独特的美,体会到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同时,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即以自己独特的眼光,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在传承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
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对英子严厉的爱,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爸爸身上的体现:“养不教,父之过”,自古以来,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充当着极其严厉的角色,因此才会有严父慈母之说。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学生知道英子的爸爸有多么严厉,而是要让学生体会爸爸严厉背后的爱:英子赖床时严厉惩罚是爱,打了以后送夹袄送铜板是爱(爸爸为什么要亲自送,而不是让宋妈送,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呀)。“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爸爸打英子,那是恨铁不成钢,可打在孩子身上,疼在自己的心上,所以才会在英子到校不到五分钟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这其实是父亲的一份担心,担心自己下手重了,赶过来就是想来看看孩子,及时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她明白爸爸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她的。虽然爸爸没说一句话,但其中的深情不言而喻。
又如爸爸让英子去银行汇款,英子很害怕,但爸爸还是坚持让她去做。天下的父母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终究有一天会离开,特别是当时父亲已经身患重病,更是急着催促孩子长大。这其中又饱含了爸爸多少的无奈和深切的期望。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引用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再结合文章来理解“分离”的意思。这样,学生对父亲的爱理解得更加透彻了。然后,笔者让学生找出爸爸对英子说的四句话:
(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2)“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4)“闯练,闯练,英子。”
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英子有没有听懂爸爸的话。在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后,笔者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插曲《母亲》的配乐中,深情地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人生中,当英子遇到人生难题徘徊伤感时,她一定会想起亲爱的爸爸对她说的这些话。”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
在英子每一次遇到困难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___________
在英子看到瘦鸡妹妹抢燕燕的玩意儿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___________
在英子害怕做没做过的事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___________
在英子每一次想退缩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___________
横线上让学生填写爸爸说的四句话并读出来。在伤感低沉的音乐声中,学生一定不仅仅是用口在读,更是用心在读,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子爸爸的那句话:“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文化的浸润。
当然,在教学中,每一堂课对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平均使力的,可能有的课只涉及一个方面,有的课可以做到关照到四个方面。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林忠港.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品质[J].语文教学通讯,2016(5B):14.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