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抓好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八个方面

2016-02-11朱继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朱继东



努力抓好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八个方面

朱继东

摘要:高校的意识形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众多挑战,应该从大力加强以高校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广大教职工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积极扶持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正能量的敢于亮剑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善于直面问题、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彻底改革当前高校西化的评价体系和用人标准、严惩“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等八个方面尽快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让更多高校领导和师生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善于亮剑,一起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才能打赢这场高校意识形态保卫战、反击战。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能力;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印发和有关部委、高校的领导同志纷纷表态并采取有力措施,一场高校意识形态攻防战正在上演。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在新时期大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一、要大力加强以高校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广大教职工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从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特拉西在18世纪末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汇开始,意识形态一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混乱的领域。无论哪个时代,意识形态问题总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并且是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也是决定世界历史进程的主导性力量之一。正如毛主席所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1]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等大潮冲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些高校领导、老师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之真正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成为行动的科学指南。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随着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如何科学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为越来越多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能力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面对国内外的众多挑战,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廓清国内外一些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散布的重重迷雾,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尤其是以高校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广大教职工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的信仰者、捍卫者、建设者。

尤其是面对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每个高校都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把政治品德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尽快全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认真考察其政治立场是否正确、坚定,对于政治立场错误、意识形态能力不过关者不予录用;要积极探索实行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对那些经常发表反共、反社会主义言论且经教育仍不悔改者不予注册。一定要真正使每一位师生都能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持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尤其是党员师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帮助广大非党员的师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主动为国奉献。

二、要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严厉打击其代理人、代言人。

近年来,西方打着全球化、市场化等旗号,以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激化的某些矛盾等为切入点,利用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等为掩护,借助于网络等渠道进行渗透,加大了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不仅积极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而且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地对这些人进行政治基因改造,利用其煽动起更多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想尽一切办法摧毁中国人的信仰、搞乱中国人的人心,企图通过“颜色革命”等方式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但不少人却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警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40.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渗透的现象“非常多,情况非常危险”,但也有49.65%、6.33%、2.69%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有一些,但不必过度关注”、“不至于,美国不会这样”、“美国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可见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入侵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和警惕性。并且被调查者中大部分是大学生,这个调查结果对于观察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状况有着重要意义,警示我们要看到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复杂、混乱,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因此,不仅要高度警惕,而且要坚决打击一切在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言行,决不能让其图谋得逞。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基金会、高校等和国内高校的合作、交流等项目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审查,确保不被利用、渗透。我国拟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就是发现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长期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某些境外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在中国推动“颜色革命”的幕后黑手,必须依法管理、打击。我们应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契机,借鉴俄罗斯等国家严厉打击“颜色革命”的做法,以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国家安全法为抓手,利用好前不久刚施行的反间谍法和已有的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采取法律手段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严厉打击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同时,要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发动高校师生一起监督、举报,对于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内的代理人、代言人同样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尤其是对于其中公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网络大V、社会名流,要抓几个进行严惩,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并且,要按照中央要求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要明确要求,对所有在高校兼职、准备来高校举办讲座、参加论坛或会议等活动的人要首先察看其意识形态是否正确,决不能给反共、反社会主义者提供在高校活动的舞台。这样才能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三、积极扶持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正能量的敢于亮剑者,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官微和红色学者。

要想真正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就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其中大力培养、积极扶持一批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亮剑的意识形态战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甚至围攻,我们能坚决抵抗住并取得今天的胜利,一大批自觉行动起来的网络义勇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里面既有一些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亮剑、勇于战斗的学者、干部、教师、学生等,也有一些优秀的官微,如@军报记者、@思想火炬、@求是、@红旗文稿 等。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战士一起加入进来,共同奋勇战斗,广大高校师生应积极行动起来成为主力军。尤其是各高校的党委、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都应该积极开通官微,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官微矩阵。同时,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引导、鼓励、支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开通微博、微信,在新媒体时代打造无数个有影响力的红色学者。

因此,我们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不仅应鼓励高校的领导、师生通过开通实名微博、撰写文章、举办讲座等方式积极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而且要按照中央要求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并且,要鼓励、号召广大师生面对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通过新媒体阵地旗帜鲜明地大力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结合实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对那些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批判错误思潮、积极弘扬正能量的高校领导、师生要大力表扬、积极扶持,带动更多师生参与进来,在斗争中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红色学者。才能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善于直面问题,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现实的同时投身祖国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而空的做法之所以能多年来在一部分高校延续,不仅是一些领导、教师是非不明晰、信仰不坚定,也和他们不认真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有密切关系。因为自己不坚信、不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不主动分析、研判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冲击,不能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多年来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出现的道德滑坡、思想西化、两极分化、贪腐横行、污染严重等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自然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因此,每个高校都应对照中央要求,努力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把自己头脑里的不恰当的东西去掉,就不能担负起教育别人的任务。”[2]这就要求广大高校领导、教师必须勇于正视、认真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切实搞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认真研究、剖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众多冲击和挑战,又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尽快采取科学、积极、有力的措施全面提高自己,努力用先进思想的魅力吸引学生爱上思想政治教育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我们已经身处一个网络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网中央,必须认真分析网络的特性和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正确引导、积极引领网络舆论,使网络成为我们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武器。同时,要像毛主席当年所提倡的那样“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3]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朋友,相互以心交心,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直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解答,不回避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并切实做到“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而且是用广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语言来进行解答,用真实、生动、感人的事例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这才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如果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这样去做,尽量少讲、最好不讲大话、空话、套话,大而空的问题便会尽快得到解决,从而真正做到用思想的智慧、信仰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现实的同时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真正高举起价值自信的旗帜。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学生能否拥有真正的价值自信是我们能够实现中国梦的重大问题,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大街上、校园里、社区内经常可以看到宣传这24个字的标语、宣传画等,对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的渗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要真正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做这些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很多人会背诵这24个字也不行。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所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做到用生动活泼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的阐释清楚讲明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属性,让更多人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要针对某些师生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主动进行批评教育,深入剖析其思想根源,指明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弘扬革命的红色文化相结合,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教导,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体现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际,尤其是认真剖析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实冲击和挑战,讲清楚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的区别,着力凸显其社会主义属性,并根据广大师生的呼声进一步完善,并身体力行大力进行推广,从而真正高举起价值自信的旗帜。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六、要坚决反对、纠偏“洋八股”问题,彻底改革当前高校西化的评价体系和用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大量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再加上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大肆宣扬,以“西方文明中心”论、“普世价值”论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对高校师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一些人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代表科学和进步、“普世价值”才是真正的真理等。而随着这些人回国后在不少高校、研究单位等占据学术带头人位置或领导地位,就以自己所学的那些西方理论作为学术研究的评判标准,导致一些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竟然只重“洋气”、不问是非,不仅把在国外期刊发表作为衡量一篇论文是否优秀的标志,而且认定在国外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可以等同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甚至以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期刊档次等作为评定职称、申请资助以及各种奖励的重要依据……“西方承认不承认、西方赞成不赞成”不知不觉中成了学术研究的最重要评判标准。这种愈刮愈烈的“洋八股”之风,不仅进一步助长了西方错误思潮在高校的传播,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造成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如果任由“洋八股”横行,我们学术研究的评判标准将彻底变成“西方承认不承认、西方赞成不赞成”,导致西方的评判标准被简单套用为我们的评判标准,我们的学术评判体系被西方所操纵。而评判标准乃至评价体系上的“崇洋媚外”相当于将话语权拱手让人,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安全和国家安全。

因此,应清醒地认识和研判这些问题和挑战,旗帜鲜明地反对“洋八股”,在学术研究中坚决反对评判标准的西方化,坚决不搞所谓“自由主义”、“中立主义”的评价,一定要尽快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引导广大专家学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从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到各高校都应该明确,所有高校领导和师生都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所有的科研、教学工作都必须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评价所有学术研究成果时都应首先看其政治导向是否正确。要大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同时,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等。要大力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并硬性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高校学报每期必须刊发一定比例的、立场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更要在选人、用人时要首先考察其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思想是否正确,对拥有国外大学文凭或者海外经历的要更严格考察其政治立场,真正做到对本土、海外人才一视同仁,努力把那些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并重点培养、使用,真正形成奖优汰劣、又红又专的评价导向和用人机制。

七、要以严惩“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者为抓手,全面整顿、纯洁高校的领导、教师、党员队伍。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们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也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就是为了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委在一些高校处于弱势地位,还有的党委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敢担当甚至不作为、乱作为,面对错误思潮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批判,对“吃党的饭砸党的锅”者不敢惩治甚至姑息纵容,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师生冷嘲热讽甚至打压打击,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因此,面对中央的新要求,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大力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等,真正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全面建立意识形态责任制,并把意识形态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一定要坚持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高校党委宣传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兼任,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才培养。教育部、各省区市高校工委、各高校党委等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要求所有高校、教师都要树立阵地意识,都要坚持守土有责、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总结、贯彻、弘扬好习近平思想,以严惩“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者为抓手,抓几个气焰嚣张、性质恶劣的反面典型出来进行严惩,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全面整顿、清理、纯洁高校的干部、教师、党员队伍,清除其中的害群之马。

八、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全党意识形态工作不断胜利固基强魂。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少问题,既有高校自身的原因,也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越发重视,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越来越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是,近些年来,互联网上尤其是微博上的某些“公知”、“大V”之所以敢屡屡公然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甚至受到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追捧,还有的成为媒体追逐报道的红人,就是因为有关部门对其过于“宽容”,不敢或不愿对其进行严厉惩处。笔者调查中发现,某些人或势力之所以敢围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党委负责同志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某些人搞“爱惜羽毛”、装“开明绅士”,面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表态、态度暧昧甚至冷嘲热讽是很主要的原因。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主管部门的个别人甚至助纣为虐,与一些“公知”、“大V”狼狈为奸,联手打压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让不少想亮剑者望而却步。在《红旗文稿》刊文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辽宁日报》批评有的高校教师抹黑中国、求是网点名批评贺卫方与陈丹青、宣讲家网提出对高校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教师要拔钉子等事件中,不仅相关媒体遭到攻击,文章作者更是遭到谩骂侮辱、造谣抹黑甚至威胁等。因此,如何解决好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屡遭围攻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大力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也是真正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要真正加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仅仅依靠高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党、全国都来高度重视、大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做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真正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刹邪风、扬正气,确保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无论形势和环境怎样变化,都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能变,始终把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同时,建议中央明确要求,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遭到围攻,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和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并发动更多的人支援。对于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要严肃处理。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遭到围攻后,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进行保护,并对敢于亮剑者进行褒奖。而全党、全国的良好风气、环境必然对高校有巨大影响,再加上高校领导、师生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在这种强大的合力下,一定能迎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2][3]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271.272.

(责任编辑 刘晓明)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及其理论创新”(2015T801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一等项目“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研究”(2014M55007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研究”(13KDB04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1-0090-06

作者简介: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络智库专家,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邮政编码 100102)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