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优秀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脉作用浅析

2016-02-11李西源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路马克思主义特色

李西源 龙 梅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四川都江堰 611830)

传统优秀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脉作用浅析

李西源 龙 梅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四川都江堰 61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鲜明特征及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浸润滋养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之外,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脉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并坚持走好这条道路。

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也不相同。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适合中国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的自己“独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党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给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无疑起引领作用,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离开了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不仅马克思主义难以中国化,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难以形成、发展和坚持。所以,有必要从传统文化根基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以增强道路自觉、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文化条件。它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精神动力、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陶染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力地烫烙着理论和实践创造,给社会发展染上自己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强烈地熏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这条道路铺垫文化土壤、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色调。

1.传统文化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这就是说,历史进步是以先前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传统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是在对历史传统继承和革新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任何国家的发展和发展道路的选择都不能不受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传统文化是包含在历史条件、历史传统之中的,属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任何国家的发展及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受其润泽和制约。

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离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进入现代化。在传统文化中,有些是阻碍社会进步发展的力量,有些则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力量。传统文化与社会进步发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现代社会所趋向的‘新制度’将是‘古代类型社会在一种更完善的形式下的复活’。”[2]只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优秀文化就会变成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继承性,民族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总能以其强烈的遗传性在现实和未来的文化中有所表现,在现实和未来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总会以某种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固有方法、强烈的信念、理想图式和强力执行的命令等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作用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发展道路既是基本国情决定的,又是受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特定文化陶染作用的结果。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滋养

当代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共同融合构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和统领的“一元多体”文化。在这一文化结构中,传统文化是基石,是外来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的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生长的契合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和枝繁叶茂,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发挥主导作用的根基和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是包含治国治军之道、法制思想、道德教化、真善美追求、理想人格、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内容的博大精深文化,其中蕴含了许多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中国的进步发展和中国道路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又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根基,这不仅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置于中国国情和自身文化土壤的需要,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人民广泛认同和坚持的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直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和开拓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深深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之中。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滋润的产物;既含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核,又含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血脉。

各个民族,即便其他条件相同,但因传统文化的差异,所走的道路也极为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血缘宗法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壤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它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欧洲文化均具有显著差异。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和影响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必然要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以其所饱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而呈现出中华民族之特色。

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与开拓的重要文化支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伦理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法论支持的方式,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开拓提供重要文化支撑。

1.经世致用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方法论支持

儒家倡导的“究天人之际”以“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思想,或强或弱、或隐或显地体现于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核心价值。经世致用思想重事实、重实际、重实践、重实用,反对纯粹的思辨,反对思想脱离现实,强调做学问要有利于“治国平天下”,即要有利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务实、实效、重实际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这是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要特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这是经世致用精神之根本。经世致用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安的家国情怀和务实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以务实的态度、围绕人们生存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为中华民族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经世致用思想对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鸦片战争以后解决民族危机的探索中,它成为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从“师以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再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欧美革命思想的输入,它的巨大思想力量得以彰显。中国共产党继承了经世致用思想,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实际问题和新的实践、用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等思想主张,要求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求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要求以实践为标准检验路线方针政策与做法的得失。于是,就有了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际问题的逐步解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经世致用思想的精神力量体现于中国人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不同理论主张、不同救国方案、不同历史任务和不同实现道路中。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两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立,都是经世致用思想的绝佳运用和生动诠释。受经世致用思想日久熏陶的以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的中国人,敢于打破僵化的思想和做法,勇于进行务实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和多方面创新,这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经世致用思想所蕴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救世”精神,所具有的重理论联系实际、重实用、重实效、重实践特性,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创新的方法论。

2.刚健有为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激励

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刚,即刚毅,就是坚定性。所谓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刚健,有不妄行、不走极端、以“中正”态度立身行事之意。有为,就是有所作为。刚健有为是指,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不主观盲从的态度努力上进,有所作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坚持独立人格、以自尊自重的高尚气节顶住任何外在的压力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是在实践中不断变革的创新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刚健有为成为中国人民普遍接受的人生品格、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身处顺境和困境中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才找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党和人民在经历了照搬本本、模仿别人、迷茫和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后,最终才找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是党和人民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而找到的光明之路。找到这条路实属不易,在一次次困难和挑战面前,党和人民之所以能积聚起继续前行的力量,这中间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党和人民的自信,而且有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励作用。找到这条路并不容易,坚持和完善这条路也不容易。无论是开创还是坚持和完善这条道路,都要有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励。

3.知行合一为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知和行各具有不同的功用,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比如,孔子认为,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目的,知又以行为基础。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行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也就是说,知行彼此不能分离,知行必须合一。在知行合一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家更偏重于践行和实践,即身体力行和实践探索,主张把知行统一关系建立在行的基础上。因为出于修身的需要,所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与行虽有认识与实践的一般涵义,但却主要指的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因此,知行合一主要是要求人们学以致致用,付诸行动,言行一致,形成完美的道德人格。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知行合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相通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式的表达。它是中国人民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和进行实践创新所固有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在自然而然和不知不觉中,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道,共同浸润和铸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征的重要文化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秉持创新、协调、绝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普照,而且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

1.改革创新之特征离不开传统变易思想的滋养

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主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与时偕行、因时而动;在肯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基础上,主张顺天应人,要求紧随时代变化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即革故鼎新;承认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因时因地制宜;要求在事物变易中把握度的界限,防止过和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新”、“革新”的变易思想为中华民族普遍接受,成为中国历史上绵延不断的改革、改良、维新和变法的文化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不断改革创新之路,是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发展之路。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点和要求,任何停顿或倒退、任何封闭和僵化,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离,也必然是死路一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相通性,是当代中国求变、求新的传统文化基础。它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起共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创新之特性。在改革创新这个特色的塑造上,中国传统“革故鼎新”思想的重要润染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特征离不开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滋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肯定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肯定各系统、要素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把世界看成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主张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各个部分,强调天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天人合一”。在“大一统”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为中国人民接受的传统文化基础。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中国人民的整体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思想的要求,而且有传统整体观念的要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统一、人与自然协调,要求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反对在超越自然界承受能力前提下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有其深刻的合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有着一致性。天人合一作为绵延了几千年、弥漫于整个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思想,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日益凸显出它的价值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绝色发展方向,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而且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使然。

3.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特征离不开“中和”思想的熏染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理念之一。所谓“中”就是中正不偏,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适合时宜,无过与不及。所谓“和”就是多种对立或相互不同要素间相互配合、相反相成达到的矛盾均衡状态,也就是多种多样的统一。“和”的基础是对立和差异,“和”的状态是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生共长,“和”的理想境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如果说,“中”是方法论,那么“和”就是价值追求,“中”与“和”是一致的。“中和”是矛盾双方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达到的一种协调、平衡、秩序、协同、均衡、和谐的统一状态,其实质是强调在差异和对立基础上的自然万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普遍和谐、动态和谐,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太和”。“中和”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使“贵和尚中”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与方法。坚持“贵和尚中”就是坚持“和而不同”,用公平、公正、恰到好处的、合理的中道原则化解矛盾和冲突,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自身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及万邦和谐。

“中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相通的,是中国人民接受矛盾统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文化土壤。“中和”思想的积极成分和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一道,共同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道路。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在国内坚持和谐发展,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世界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互利共赢发展,谋求构建和谐世界。这种主张“和”的理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引领作用,而且更为充分地体现了传统“中和”思想的积极滋润作用。

4.开放之特征离不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性的津润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融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在与不同文化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了自身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植根于“厚德载物”理念和“贵和”精神中,并以其对境内兄弟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力为基础。它主张有容乃大,强调文化的“一体多元”,尊重文化差异性,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不同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中华文化大一统的熏陶与整合,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在坚持中华文化一体、中华文化大一统或不失文化固有本色的前提下,促进不同文化共生共荣,使不同文化博采众长、相互吸收借鉴与融通。正是由于这样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才在吸收整合境内各民族、各区域文化和外来文化基础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色彩以及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正是因为这样开放包容的文化,才使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后都能找到为中华民族所接受的契合点,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正是因为这样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和平交往才得以不断扩大和加深。

在传统文化开放与包容品格的影响下,开放和包容日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处事之道,并对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由开放与包容文化品格所培育出的开放、包容心境,所滋生出的开放理念,不仅为西方各种先进思想传入中国、融入中国文化提供了文化条件,而且为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奠定了传统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对外开放,以“三个有利于”为准则,积极吸收借鉴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指引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特性的承继和作用体现。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文化土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谋求人民共富和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弘扬与超越,传统民本思想则为它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民本思想是中国自先秦时代就已产生,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始终,影响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潮。它主张“民惟邦本”、“民贵君轻”,主旨是把民众视为社稷的根本、作为施政的准则,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统治,基本要求是“重民”、“爱民”、“恤民”、“惠民”,即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取信于民、关心人民生活、关注人心向背。因为国家政权的安危同民心向背密切关联,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传统民本思想看到了群众的作用、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仁政,这是它的积极方面。但它的民众作用和“重民”思想却是以“君权神授”和“尊君”为前提的,这就注定了它不可能真正把人民群众视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利益享有的主体。同时,它承认民众的重大作用、要求让民众休养生息,是出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考虑的,并且把人民安定温饱生活寄托于明君。所以,它既不同于近代民主思想,又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基础和精华的民本思想,是绵长久远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其内涵随历史演进不断传承并有所丰富和衍变。中国共产党对民本思想的积极内容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与更新,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以人为本”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尊重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民本思想的传承和根本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引导作用,又有民本思想这个传统文化源头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作用。

五、结语

中国传统化是中华民族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强烈的历史穿透性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伦理情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进而影响着中国发展道路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开拓、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中都有它的根脉作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作用,既有助于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又有助于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而增强道路自觉自信,并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好这条道路。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32.

(责任编辑:白 林)

D61

A

1008-5955(2016)04-0093-04

2016-10-27

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师德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师德建设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引领研究》,CJSD16-21。

李西源(1966-),男,博士,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龙梅(1981-),女,硕士,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道路马克思主义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