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初探
2016-02-11吕宾袁兰
吕宾 袁兰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初探
吕宾 袁兰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改变,文化建设主体流失,文化载体消失,公共文化空间日益缩小,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农村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为此,我们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推动农村文化的社会转型。
城镇化;农村;农民;文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农村社会人口大量流动,农村日益“空心化”,传统村落数量减少。在农村社会发生巨大变迁和农村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的背景下,如何使传统的农村文化既保留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内涵,又能吸收城市文化的精华,实现两种不同形态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使其顺利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现实问题。
一、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社会变化
(一)农村基本特征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的命运与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改变,农业性收入已不再是农民经济收入中的唯一来源,非农业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以此带来了农民对土地依赖的下降。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农民的商品意识和土地意识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农民逐步摆脱了土地对他们精神上的束缚,他们原有的乡土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不愿离开乡村故土向积极追求城市生活改变。”进而形成了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的社会变迁。
(二)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变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亲缘、族缘、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依靠“差序格局”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礼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则。“礼治社会不依靠外在权利来推行礼,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个人的敬畏之感,礼成了人民生活甚至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城镇化使农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村庄社会日益的多元化、异质性增加,农民思想观念、处世原则、价值追求、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模式以及传统村庄的本质属性都悄然地发生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不再局限于血缘、亲缘、族缘、地缘,农村社会呈现出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可以说半熟人社会是当下农村社会形态和社会变化的生动反映。
(三)人口大量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流动性增强,大量怀有梦想的农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长期游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广大流动的农民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在提高自身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地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在人口流动大军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这带来了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留守妇女成为许多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面对农业生产、家务劳动、照顾子女、赡养老人等重任,许多留守妇女已疲惫不堪,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情感、成长过程中也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由农村人口流动所产生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已成为当下农村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四)农村日益“空心化”,传统村落数量减少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动,土地的大量闲置,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空心化”。“空心村”现象逐渐由个别现象发展成普遍现象,成为农村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村庄被合并,过去传统的村庄边界日益模糊,传统村落逐渐地消失。中国古村落数量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消失了90万个,折算后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
二、城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相互碰撞
城镇化使农村的社会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农村文化的社会环境由一元走向多元,由简单走向复杂。迥异于农村文化的现代城市文化大量进入农村社会,走进农民的头脑,不同样态的文化相互碰撞,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中,人们把城市文化看成文化建设的标杆,突出城市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弱化农村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使农村文化长期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民缺乏正确的辨别力和理性的态度,面对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时,丧失文化自信心,主动放弃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参与权,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盲目地接受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直接移植到农村,缺少改造与创新意识,结果使农村文化失去其独有的魅力和特质。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农村文化日益被边缘化,农村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如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等逐渐地消失,“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慈孝的道德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重情重义的人文情怀等逐渐地被农民所淡化。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农民迷失了自我,丢掉了农村文化中简单、质朴、善良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在彷徨、困惑中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农民流动过程中,农民将丰富多彩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带回农村,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农民在感受城市文明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自觉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与缺失
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农村特有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的总称。农民是农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民的流动,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与缺失。根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3.7%,21-30岁占29.2%,31-40岁占22.3%,41-50岁占26.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9%。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8.6岁。青壮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一年龄段的人勇于接受新的事物,思想积极活跃,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意识。农民流动使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流失,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缺失。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农民在主观上会排斥、摆脱农村文化,把自己视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局外人,采取消极被动的文化态度,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三)农村文化载体的消失
城镇化过程中,消失的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和场所,也是农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着广大农民所共同认可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间信仰、风俗习惯、行为遵则、民间歌谣、民间曲艺、农业生产技艺等。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着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伴随传统村落的消失,大量珍贵的农村文化资源和文化形式失去了传承的载体,逐渐地走向衰落,有些最终走向消亡。
(四)公共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农村文化失去活力
农村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降低了农民对村庄的依赖,农村集体经济的衰退使得村庄对农民的约束力弱化,传播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使得农民对文化的选择日益的多元化和自主化。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减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文化影响力减弱、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私人文化活动空间日益扩大、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日益缩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文化失去了传承和发展所依赖的群众基础,导致众多优秀的农村文化无法在广大农村正常开展,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农村文化在农民主动放弃中消失殆尽,最终被城市文化所取代。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是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起主导作用,农民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和享受者,起着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文化建设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准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目标与方法。加强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加大文化建设投资的力度,改善和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各项文化权益。通过国家财政的投入,在广大农村新建、扩建、改建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文化活动室,为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政府应积极地组织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收入和待遇,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一支业务强、素质高、有担当的文化建设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吸引外部资金,兴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企业。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政府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保护和维护农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各项权益,在资金、技术、税收、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二)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农民的文化自觉“指农民了解和熟悉乡村文化,并深刻认识其本质,能够以乡村文化主体身份承担和维系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反思异质文化,反对全盘他化和一味的跟风盲从。”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文化要想在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得到传承和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首先,要让广大农民以理性的态度、辩证的方法认识农村文化的特点、优点以及缺点,把握农村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应对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其次,镇乡村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日常精神生活。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让农民在参与中体会到农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建设的自信心。最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接受教育年限有限、文化素质不高,造成了农民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和落后,对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容易采取盲目的态度,造成主体意识不强的结果。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千方百计地改善落后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抓好农村青少年义务阶段的教育,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为今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针对农村、农民的现状,利用农闲时机,组织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利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工具和平台开展科普教育、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等,在教育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质。
(三)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以及基层组织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以及农民个人的重要性和价值,要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制定相应的文化建设和落实机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度,建立考核机制,把抓好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领导年度工作考核和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惩制度。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利用中国特有的与农业生产相关联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重视田间地头劳动时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活动,挖掘集生产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针对当下留守妇女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现状,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妇联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妇联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广泛的文化宣传,让广大留守妇女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农村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重要性,领导组织开展与妇女相关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激发起广大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的自觉意识,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杨清恩.试论我国乡村文化的现代化转型[J].理论探索,2008,(4).
[3]吕效华.变迁语境下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科学社会主义,2014,(1).
[4]胡映兰.论乡土文化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6).
[5]吕宾.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内生性建设[J].学习论坛,2016,(5).
[6]韩鹏云.中国乡村文化的衰变与应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7]朱正刚.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以浙江省义乌等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理论月刊,2008,(7).
[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9]赵霞,杨筱柏.价值嬗变与理念创新:乡村新文化与农民的文化自觉[J].广西社会科学,2011,(10).
责任编辑:杨静
61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6.06.27
1009-6922(2016)06-86-03
2016-10-15
吕宾(1977—),男,吉林四平人,硕士,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文化建设;袁兰(1982—),女,重庆开县人,硕士,盐城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化。
此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苏北农村为例》(项目编号:2015SJB76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