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国会大选与新加坡政治发展

2016-02-11孙景峰刘佳宝

治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治发展大选新加坡

□ 孙景峰 刘佳宝



2015年国会大选与新加坡政治发展

□孙景峰刘佳宝

摘要:2015年大选被称为新加坡独立以来最激烈的大选,人民行动党最终凭借69.86%的高得票率获得压倒性胜利。这次大选让新加坡的政治文化进一步实现了嬗变,集中表现在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和更新意识以及日渐成熟的政治理性等三个方面。2015年大选后启动的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新加坡政治制度化的进程,关乎新加坡政治稳定的最高领导人代际更替也呈现出了制度化演进的态势。

关键词:新加坡;大选;政治发展;人民行动党

在50余年的政治发展历程中,新加坡建立健全了符合自身国情的国会选举机制。新加坡的国会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在选举制度上延续了英国的简单多数当选制。在选区划分上将全国分为集选区( 4-6席) 和单议席选区。2015年对于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来说是备受瞩目的一年,3月23日建国总理李光耀的辞世引发了举国悲恸,新加坡正式进入后李光耀时代。8月份建国50年大庆后不久,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宣布解散国会,确定9月1日为选举提名日,9月11日为大选投票日,新加坡2015年大选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大选被称为史上最激烈大选,是新加坡独立以来第一次所有议席均存在执政党和反对党或无党派人士角逐的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最终凭借69.86%的得票率蝉联执政,得票率比上一届大选提升近10个百分点,取得了本世纪以来的最佳成绩,有力扭转了自2006年大选以来人民行动党得票率持续下滑的不利趋势。如果说2011年新加坡大选是“分水岭式”的大选和“新加坡民主的成人礼”,那么2015年大选对于新加坡具有更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是后李光耀时代的第一次选举,向世人展示了“新加坡式民主”的含金量,开创了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新纪元*孙景峰、刘佳宝:《2015年新加坡大选与人民行动党理念嬗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本文拟以2015年大选为切入点剖析新加坡政党政治走向、研判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嬗变进而展望新加坡政治制度化演进的趋势。

一、从2015年国会大选看新加坡政党政治走向

政党政治作为代议制民主的实施载体,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发展的核心主体要素,政党政治的发展和走向对于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举民主作为政党政治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获取政权的合法渠道。2011年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得票率跌至执政以后的最低点,并首度失去了一个集选区议席,造成了杨荣文等优秀政治人才的流失,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吴作栋也在大选后宣布退出内阁。人民行动党历来都将大选得票率视为度量其政治合法性的指标,2011年大选后,人民行动党痛定思痛,及时调整政策,决心进行彻底的变革,一方面摒弃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在执政期间注意聆听民众的呼声,通过全国对话会等协商民主的形式主动邀请民众对政府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在执政过程中更加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了民众积怨集中的民生问题,在住房、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进行“战略调整”,如提高社会底层的收入水平、适度调整部长薪资、推行限制移民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等。与此同时,人民行动党推出了就业奖励计划、未来技能培训计划以及渐进式薪金模式,有效缓解了新加坡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在2015年大选前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演讲中又宣布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如提高婴儿花红、补助新生儿保健储蓄、延长父亲陪产假、提高政府组屋申请者家庭月入上限以及调高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额等。2011年至2015年任期显著的执政绩效为人民行动党蝉联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李显龙所说:“行动党主要的策略不是这几天的活动,而是过去四年或过去10年、几十年的努力。因为我们是长时期的耕耘,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成绩,才能跟人民有一定的默契,一定的认同感和互信。这九天内,我们希望凭着这个很巩固的平台说服选民,政府与人民的密切合作已经为新加坡带来很好的成绩,证明这是正确的做法。”*《最激烈选战 全民决定国家未来》,《联合早报》,2015年9月2日。2015年大选,人民行动党发出了“你我同心,为国为民”的竞选口号,在选战期间注重深耕基层,积极主打民生议题,并对选民的关切和诉求作出了务实的回应,展现出不同以往的亲民姿态。与此同时,行动党发挥了李显龙的个人形象对于争取选民的积极作用,在选区不仅张贴本选区议员候选人的海报,还张贴李显龙的海报。近60万的年轻选民首度参加选举,衍生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诉求,人民行动党对此高度重视。从李显龙以降的行动党议员候选人基本上都在Facebook上与选民开展对话和交流,李显龙指出:“我明白,我们有一批年轻世代,他们不仅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善于运用社交媒体。他们期待能有人聆听他们意见,也期待他们的看法能受到更多重视,而我们也因此直接通过这些渠道与新加坡人民进行交流,让他们做出更具建设性的贡献。”*《总理:感谢选民给予强力委托》,《联合早报》,2015年9月12日。

政党关系的本质是政党与政权框架下的政党权利关系或政党利益关系,建立在争夺、执掌或参与政权的实践之上。*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29页。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反对党关系的处理与磨合。在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历史上,作为新加坡共和国缔造者的人民行动党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自身执政地位出发,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技术以确保自身长期执政,对反对党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压和强有力的牵制,尤其是在历次大选期间尤为明显,造成了新加坡反对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和政党政治生态的亚健康状态。近年来,人民行动党对反对党在新加坡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逐渐清晰,通过一系列的制度革新为反对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2010年4月,新加坡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把非选区议员人数从最多6名增加至9名,同时将官委议员制度固定为永久制度,将单选区从9个增加为12个。2015年大选,李显龙宣布缩小集选区的规模,要求集选区的平均人数“减至少于五人”。在2015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也愈发认识到政治选举的实质是政党之间政治实力的较量和竞争,与反对党开展君子之争。在选战中,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围绕阿裕尼—后港—榜鹅东市镇会的管理和财务问题多次展开激烈交锋,人民行动党对工人党的执政能力和诚信表达了强烈的质疑。新加坡荣誉资政吴作栋在走访阿裕尼集选区时将未来比喻为乘搭游轮,人民行动党的游轮通往明确的目的地,而反对党的游轮则漫无目的*《吴作栋:行动党游轮目的明确 反对党是漫无目的“赌船”》,《联合早报》,2015年9月7日。,意指反对党尚没有带领新加坡走向光明未来的能力。李显龙则在选战中批评反对党“说一套做一套”,只在竞选期间刻意提起会挑起选民情绪的政策却不能实际解释建议如何帮助到国人和是否能行得通*《挑起选民情绪却没实际解释建议,李总理批反对党说一套做一套》,《联合早报》,2015年9月10日。。在新加坡历史上,人民行动党曾经将各个选区的组屋翻新、电梯安装等公共设施服务按照得票率的高低顺序作先后排序,这种行为虽然分散了反对党一定数量的选票,但却有失民心,更违背了其一直倡导的东方君子执政文化的题中之义。2015年大选期间,东海岸集选区领军部长林瑞生宣布自己将“不会按得票率去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2015年大选结束后,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认为,反对党在新加坡的发展进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大选过后应该继续为新加坡政治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并对社会作出贡献。他强调,新加坡应该保持多元性,政府也将继续采纳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并以开放的心态聆听反对党的建议*《2015新加坡大选:新加坡政治及反对党的未来》,2015年10月11日,http://toutiao.com/i6204341917070967297/20151011.。

反对党是新加坡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与新加坡政党政治相伴而生。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政治发展日益稳健,反对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良性的轨道。2015年大选,新加坡反对党首次在所有选区向人民行动党的席位发出了挑战,让人民行动党迎来了史上“最激烈的大选”。正如人民行动党对于反对党的角色认知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转变过程一样,反对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实践和历练。在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历史上,以惹耶勒南、徐顺全等为代表的反对党人曾经采用了政治诽谤、绝食抗议甚至寻求外国支援的极端对抗路线,并将短时间内获取政权这一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其政治诉求。与此同时,反对党的发展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等实际困难。近年来,以工人党为代表的新加坡反对党开始遵循温和、理性的建设性路线,不断增强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进而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集选区、单选区以及非选区议员议席,在新加坡政治发展中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2015年大选中,反对党聚焦民众不满的国家政策课题,将矛头直指现行的移民问题、公积金制度和税收政策,在对政府现行政策进行批评的同时,还能够提出相应的替代性政策。在选战中,工人党以“掌握民权,把握未来”为口号,呼吁选民“为铁锤加磅”。刘程强指出,只有当国会的工人党议员人数增加,代表工人党的“铁锤才会加磅”,才能在国会发出“够响亮的声音”,政府才会认真看待他们的意见*《送更多工人党候选人入国会 刘程强吁选民为“铁锤加磅》,《联合早报》,2015年9月10日。,从而让新加坡有更平衡、多元化的议会民主制度。与此同时,尽管以组成政府作为长远目标,刘程强也坦承在本届大选工人党的目标不是要执政,更不打算与行动党组成联合政府*《刘程强:议席不平衡是颗“定时炸弹”》,《联合早报》,2015年9月8日。,这反映了工人党务实、理性的政治品格。本次大选,因破产失去竞选资格的民主党人徐顺全重出江湖,他借助民主党群众大会演讲和多个温情视频,让选民对他过去激烈对抗政府的形象有所改观。在人才素质方面,工人党网罗了包括大学教授、律师、高级白领在内的高素质人才组成候选人团队,民主党的议员候选人素质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另外,为了避免反对党之间的内耗,本次大选中各个反对党改变了过去“山头林立、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大选前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协调,大选结束后第二天,徐顺全还表示,民主党和工人党应该更密切的加强合作,以便在下一届大选推出一套协调得更好的选举战略。

回望2015年大选,新加坡的政党政治已经走向了稳健和成熟。政治选举作为代议制民主的重要支柱,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也被普遍认为是公民对代表他们的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最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形式,是精英民主和大众民主的有效连接点。经过多年来的政治实践和磨合,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反对党共同为新加坡孕育了良性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作为新加坡政治制度和规则的制定者,人民行动党逐渐认识到政治选举的实质是政党政治实力和执政能力的竞争,获得选票的关键在于执政期间能否制定出满足民众诉求的政策,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本次大选,人民行动党继续减少了对反对党的诸多限制,为其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反对党也开始告别以往“为了反对而反对”的非理性路线,着力增强自身的政策研究能力和执政能力,同时注重引进优秀人才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得益于李光耀在新加坡多年来推动的东西方制度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为代表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新加坡朝野双方在政治竞争中都能将国家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吴作栋在大选中曾经提醒选民,本届大选关系新加坡和选民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人民行动党或反对党的未来。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也表示为了新加坡的利益,如果民主党当选,愿意与执政党合作,共同推行惠民政策。2015年大选中,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建国五十周年庆典和李显龙个人的政治魅力强化了选民对人民行动党的正向认知,为人民行动党高票获胜增添了感情上的“附加分”。由于年龄原因,2015年—2020年任期很有可能是李显龙的最后一届总理任期,展望下一届新加坡大选,上述影响大选的感性因素将不复存在,反对党的竞争力也会愈发增强,新加坡朝野双方将在一个更加公平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展开良性竞争。如果说大选是一场考试,那么执政党和反对党都需要应试,选民则是判卷人*《2015新加坡大选:新加坡政治及反对党的未来》,2015年10月11日,http://toutiao.com/i6204341917070967297/20151011.。每一次选举的竞争过程对于政治人物和政党都是历练。政治人物和选民只有认真、平和、理性地对待大选中的竞争和选后的政治发展,坚持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政治理念,保持政府的高效、先进、廉洁和亲民,新加坡政治才能在良性的轨道上继续稳固发展。

二、从2015年大选看新加坡政治文化嬗变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他看来,政治文化包括“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层次取向。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政治文化被视为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精神层面,与该国的政治制度相互匹配,互相影响。政治文化本身也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当中,任何政治文化都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文化,随着政治的变迁,政治文化也会相应变化,给予政治体系以支持*燕继荣:《发展政治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7页。。建政50余年来,新加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2015年大选让新加坡的政治文化进一步实现了嬗变。

(一)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作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渗入了新加坡每一位国民的骨髓和血液,在本次大选中更是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在新加坡现有的选举制度下,人民行动党将历次大选得票率视为度量自身合法性的关键性量化指标,2011年大选人民行动党得票率仅为60.14%,跌入历史最低点,为此,人民行动党不断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在大选后深刻反思,决心变革。本届大选,国会89个席位均有反对党角逐的严峻态势更是让人民行动党绷紧神经,虽然有着较为优异的执政绩效作为基础,行动党仍旧在选举中小心翼翼,采取和运用了系统的选举措施和策略以确保自身当选。9月10日大选冷静日当天,新加坡上空弥漫着的烟霾直观地向民众展示了新加坡作为一个蕞尔小国的脆弱性,人民行动党将投票日确定在美国911恐怖袭击日更是提醒民众要居安思危,思考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与此同时,大选期间正值区域和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局势日渐敏感复杂,加上恐怖主义威胁,让开放程度极高的新加坡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这些外部因素再次强化了新加坡民众的忧患意识,让民众坚信必须选择拥有丰富执政经验和雄厚政治实力的人民行动党团队组成政府,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大选期间反对党气势如虹的态势更触动了民众担忧国家“政治变天”的神经,部分原本计划选择反对党以制衡行动党政府的中间选民为此把票投给了人民行动党。另外,忧患意识还被反对党在本次大选中加以运用,例如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在马林百列集选区举行的竞选群众大会上就指出“人民行动党在国会占绝大多数议席的不平衡局面若长期持续,将像是颗‘定时炸弹’,可能促成新加坡突然变天,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影响投资家对新加坡的信心”*《刘程强:议席不平衡是颗“定时炸弹”》,《联合早报》,2015年9月8日。。工人党主席林瑞莲更是呼吁选民 “为国家买保险”。她认为如果人民行动党有一天变得腐败和自私自利,国人能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是买保险,建立另一个在行动党衰败时还能接手的政党。这种保障必须是情况还稳定时就建立起来,否则等到未来出问题时,一切为时已晚*《防行动党变腐败 林瑞莲:支持工人党是为国家买保险》,《联合早报》,2015年9月7日。。

(二)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和更新意识

在代议制民主的制度框架下,选民不仅要通过选票履行自身的民主权利,更关注代表他们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人物的品格、能力和奉献。在所有的政治制度和机制的背后,人是第一要素,人民行动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注重领导团队的素质。李光耀指出:“一旦核心领导层素质下降,所有的附属机构也会素质下降,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低于另一个人,那前者是无法正确评估后者的。”*Han Fook Kwang,etc.Lee Kuan Yew:Hard Truths to Keep Singapore Going,Straits Times Press,2011,p100.人民行动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近年来,行动党还开始不断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提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同时注重女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上,人民行动党着力推动领导层的更新换代,自我更新往往与历次大选相伴进行。2015年大选后,李显龙明确表示:“我要由衷感谢新加坡选民给予我们明确的委托,让我们可以做出更周全的部署,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稳定的方式栽培更多年轻一代的部长,为领导层的更新做出最好的安排。”*《李总理:新内阁“开工了”强大团队更有信心带领国家前进》,《联合早报》,2015年9月2日。“各界关注的不仅是新加坡未来五年的发展,还包括之后10到15年的规划,如果要确保我国长期得到良好治理,就必须非常积极和大力地推动领导层更新。”*《李总理:为长期稳定发展须推动领导层更新》,《联合早报》,2015年9月2日。在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历史上,反对党的最大劣势就是缺乏人才,人民行动党的强势作风让民众对加入反对党往往存有顾虑。在新加坡现存的反对党中,工人党在人才的引进和更新方面颇有建树。刘程强将推动党内新陈代谢、扩大人才储备作为一项长期策略。本届大选,工人党推出包括吴佩松、陈立峰等高学历人才在内的16名新人。林瑞莲强调,年轻候选人是工人党的未来,他们需要接替前辈的工作,学习如何管理市镇会、如何在国会发言,以及如何与行动党博弈。她表示,这次参选的几名工人党候选人“年轻、敬业、有前途”,呼吁选民给予他们支持,让国会引进工人党新血,巩固工人党的实力*《防行动党变腐败 林瑞莲:支持工人党是为国家买保险》,《联合早报》,2015年9月7日。。

(三)日渐成熟的政治理性

纵观世界各个民主政体,无论是多党制抑或是两党制国家,不良政治生态下的民主乱局时有发生,其根源就在于各个政党都将本党的政治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了选举利益互相抹黑,哗众取宠,对于涉及民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的政治议题或相互掣肘,或为选民开出“空头支票”。在泰国、菲律宾等新兴民主国家民粹主义式的政治动员更是屡见不鲜。2015年新加坡大选,新加坡朝野双方以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在理性竞争、开放包容的政治氛围中展开了君子之争。人民行动党通过务实的政策和显著的政绩,在反对党势头强劲的情况下依旧高票蝉联执政,反对党也通过合理设置选举议题与执政党开展理性竞争,最终在大选中保住了5个议员议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日渐成熟的政治理性不仅融入了执政党和反对党,更渗入了新加坡选民的精神土壤。东西方文化和制度的融合构筑了独特的“新加坡式民主”,“新加坡式民主”的精神实质塑造了新加坡公民理性和务实的政治品格,推动了新加坡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在本次大选中,新加坡很多选民都对反对党相对弱势的地位表示了感情上的同情,这一点可以在反对党群众大会上热烈的气氛中得到验证,但很多选民只是将其当作政治情绪宣泄的窗口,在涉及新加坡前途命运和自身切身利益的重大抉择关口,绝大多数选民仍旧会理性地选择人民行动党,通过选票给予其强有力的政治委托,让其继续带领新加坡前进。正如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显龙所说:“大选成绩显示你们拒绝分裂政治,支持以理性的方式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我们的竞选群众大会或许不比反对党的精彩,但感谢大家理解国家必须捍卫的利益,选择与我们并肩合作。”*《李显龙总理告选民书:给你留了位子( I’ve saved a seat for you )》,《联合早报》,2015年9月13日。大选结束后,人民行动党主席许文远曾这样总结:“选民向各政党发出清楚信号,告诉他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人民关注的课题,而不是政治活动;要多做行动,少说空话;更注重成果,而不是‘巧辩’,这正是李光耀的精神和遗产。”*《总理:大选结果表明人民拒绝分裂的政治》,《联合早报》,2015年9月13日。

三、2015年大选后新加坡政治制度化演进展望

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规则和程序之上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长期稳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和合法的特点*燕继荣:《发展政治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政治制度化则是这种规则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政治发展意味着政治制度化程度的提高,没有政治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就没有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因袭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宪政体制,建立了单一选区基础上的简单多数选举机制。从1984年起,为了确保政治体制与时俱进,适应自身国情,新加坡多次修改宪法,先后出台了非选区议员制度(1984年)、集选区制度(1988年)、官委议员制度(1990年)和民选总统制度(1991年)。2010年4月,新加坡通过宪法修正案和国会选举修正案,进一步放宽对反对党的限制,将非选区议员人数从最多6名增加至9名,同时将官委议员制度固定为永久制度,将单选区从9个增加到12个,进一步推动了新加坡政治制度化的进程。

2015年大选后,新加坡第13届国会于2016年1月27日正式开幕,总统陈庆炎在他的施政方针演讲中表示:“随着局势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政府将谨慎探讨这个课题,看是否需要,又该如何改善政治制度,以确保我们能长期拥有清廉、有效且负责任的政府。”*《更新政治体制的方式与结果同样重要》,《联合早报》,2016年2月4日。新一任总理李显龙在政府施政方针辩论中宣布了政治改革方案,阐述了新加坡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新加坡新一轮的政治制度化进程已经拉开了帷幕,是新加坡政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李显龙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涵盖非选区议员、集选区和民选总统这三个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实施民选总统制度的初衷是要让总统掌握监管国库的“第二把钥匙”,新加坡历届领导人都将民选总统制度视为维护新加坡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本次针对民选总统制度的改革主张包括制定更严格的民选总统合格标准、加强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权力,确保它与总统职权有所平衡,并调整制度以确保少数种族有机会定期获选为总统*《总统与总统顾问理事会职权将调整》,《联合早报》,2016年1月28日。。针对非选区议员制度的改革主张主要包括将国会中的非选区议员人数从最多9人增加到12人,更重要的是非选区议员将与选区议员拥有同等的表决权,可以在国会上针对修改宪法和不信任动议等重要事项进行投票表决。集选区改革则立足于继续缩小集选区的规模,增加单选区数量。非选区议员和集选区制度的改革将为反对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国会引入更强有力的监督和制衡因素,从而促进新加坡政治的良性和多元化发展。针对此次的政治改革,李显龙指出:“50年后,估计我们大家都不在了。我们不知道新加坡会变成怎样,也不确定人民行动党是否仍是政府,但我们可以也必须为新加坡建立一个能确保我们持续繁荣和进步的政治体制,从而确保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系统,在这一届政府和团队之后,还能继续为未来世代的新加坡人良好运作,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李总理阐述政府施政五大原则》,《联合早报》,2016年1月28日。

政治稳定表示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所谓持续性,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排列秩序的合理性,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来说不存在暴力、武力、高压政治和分裂。所谓持续性,是指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受阻碍,保持正常运转,表现为政治制度既能维持已有的政治秩序,又能适应政治变化的能力:即政治体系在变革过程中,不存在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政治骚乱*燕继荣:《发展政治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页。。政治稳定理论作为政治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身和政治发展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政治发展是在稳定中的发展,政治稳定表示政治变革的制度化,它有赖于改革者用高超的技艺推进改革过程,提高制度化水平,增强政治体系对于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的吸收和融合能力。国家最高领导层能否实现制度化的代际更迭是判断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准。人民行动党历代领导人都将领导层的自我更新作为维护新加坡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五十余年的政治发展历程中,新加坡经历了两次平稳的总理交接就得益于人民行动党日臻完善的领导层更新机制。从当前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反对党在短期内尚不能取代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人民行动党领导层自我更新的进程直接关系着新加坡最高领导层的世代交替。2015年大选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新加坡力求维持一个良好的领导层更新机制,而新旧领导人都能在这个机制下做好交接准备,确保交棒过程顺利。”*《李总理:为长期稳定发展须推动领导层更新》,《联合早报》,2015年9月2日。政治接班人作为国家最高领导层更新和更迭机制的核心要素,其培养、选拔和使用更是一项系统工程,2015年大选前,李显龙曾明确表示下届总理的人选将从本次大选的议员当选人中产生。当前,新加坡只有不断巩固和完善制度化的领导人交接机制,才能推动第四代领导人的顺利产生,从而确保新加坡政治发展的长期稳定。

政治选举是政治发展中的核心环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2015年大选定性为“重要的转折点”,称其不只是攸关接下来5年由谁治理新加坡,“也决定未来15年到20年和你合作的团队,以及制定新加坡未来50年的发展方向”。2015年大选开创了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新纪元,向世人展示了“新加坡式民主”的含金量。在大选中,新加坡的政党政治走向了成熟和稳健,同时衍生出了新加坡理性、务实的政治文化和政党政治生态环境。大选后,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呈现出良性的制度化趋向,为新加坡的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5年大选不仅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影响深远,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变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徐东涛)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6)03-0014-007

作者简介:孙景峰,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佳宝,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8

猜你喜欢

政治发展大选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研究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