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6-02-11秦培涛赵闪
秦培涛赵闪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601)
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秦培涛1赵闪2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601)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全稳定和共产党执政造成重大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从党群关系的视角解释群体性事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实际上,党群关系对群体性事件治理产生重大作用,包括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应着重从构建群众利益的实现和协调机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群关系民主的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群体性事件治理。
群体性事件;党群关系;作用;治理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正处在“易发”“多发”的高发期。据《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另据中国社科院法学院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中统计:“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间,发生在中国境内、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就有871起,其中100-1000人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居多,2000-2013年中国群体性事件呈一定地域分布,华南地区是高发区,群体性事件319起,广东占全国之首,占30.7%,华东地区居第二位,群体性事件189起,占22%,西南地区据第三位,群体性事件118起,占四川占6.2%。”2014年至今虽然没有相关统计数字,但是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态势不会很快消减,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安全稳定和共产党执政造成重大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
一、党群关系解释群体性事件的合理性
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严峻性催生了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和领域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还引入了国外的理论研究范式及有关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群体性事件。虽然丰硕的群体性事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体性事件的防治,但是现实中群体性事件的“频发”“高发”态势还亟需理论的创新发展。梳理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历史发现:通过某一理论、某一学科、某一视角来研究群体性事件有其天然的缺陷,这是因为单一的学科理论很难应付复杂的群体性事件,会容易陷入“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怪圈。群体性事件研究更应该注重加强理论的协同创新,把研究和工作的重心更多地集中到如何集聚群众力量和智慧来共同应对社会风险上来。
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重要视角,“从党群关系的视角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符合当代中国政治的现实逻辑,体现了执政者的思维,其分析框架的包容性,具有明显的本土性”。群体性事件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其本质上应属于中国政治的范畴,而党群关系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的极其重要因素,因此,党群关系也必然影响和作用到群体性事件本身,还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事件的全过程。群体性事件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其治理应属于社会问题,而党群关系的走向也会对社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从对社会的影响来讲,党群关系与群体性事件存在着某种契合关系。所以,从党群关系的视角来解释群体性事件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合理性。
现今,群体性事件研究视角很多,但从党群关系视角研究的很少。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专家单光鼐指出:“群体性事件多为经济诉求和民生诉求,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粗暴执法,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它们是不是有其统一的内在作用规律?这就亟需我们寻找问题的答案。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要求我们不得不从更深的层次进行反思:是不是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落实不到位?是不是党和政府某些方面脱离群众路线?因此,非常有必要从党群关系的视角来解释群体性事件,来对隐藏在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及治理之道进行深入研究。
二、党群关系对群体性事件治理的作用
群体性事件属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其核心是利益问题。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紧张的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容易引发社会结构紧张,主要是“因社会的结构分化速度快于制度规范的整合速度而形成的结构要素之间的紧张与脱节,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由于政策与制度安排的变化而产生不满,因而引发矛盾与冲突的状态”,持续紧张的社会结构状态容易引发集体性的抗争;二是“下情上达”的制度不太顺畅,现实中的信访制度、听证会制度、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制度有许多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普通群众的合理诉求有时难以通过正常的制度渠道得到回应和解决。如果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以解决,那么有可能会走向集体对政府施压的道路。群体性事件治理应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从根源上治理。事实上,党群关系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性问题有较大影响,对群体性事件治理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一)消极作用
有些党员干部存在着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问题,实际工作中注重个人私利,对群众的诉求不管不问、推诿扯皮,懒政怠政,严重脱离群众。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其虽不是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催生或加剧了群体性事件。这是因为有些党员干部思想行为的“异化”会放缓制度规范的整合速度,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制度设计的取向更加倾向于“官意”,而非“民意”。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不信任及有的地方政府滥用警力,让社会矛盾升级或转化为群众和政府的矛盾。
(二)积极作用
紧张的社会结构和不太顺畅的“下情上达”制度极易产生社会矛盾冲突,而这种社会结构和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正是当今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社会态势?唯有通过执政党的政治作为来改变。实际上,执政党积极主动的“亲民”行为能够缓解社会结构和制度带来的风险压力。这是因为执政党的“亲民”行为能够弥补制度带来的缺陷,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回应和满足。执政党“亲民”的行为在现实中表现为密切党群关系,努力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密切党群关系能够建立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群众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府及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政府因此能够集聚社会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来共同应对社会风险。如震惊全国的“孟连事件”,表面上是警民冲突,而实质上是胶农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矛盾。假如领导干部能够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想方设法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警民冲突的悲剧就不会上演。“孟连事件”后,该地区的党和政府认真反省,汲取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执政为民、服务于民,取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出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影响全国的“孟连经验”。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深刻地证明了密切党群关系,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能缓和或化解社会矛盾,能够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
三、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群体性事件治理
(一)构建群众利益的实现、协调机制
利益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核心问题,群体性事件治理要抓住利益这个“牛鼻子”。密切党群关系的中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应把实现、协调群众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工作任务。构建群众利益的实现、协调机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利益矛盾问题。“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其次,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是矛盾冲突的重要因素。加大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的差距;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对农业扶持和农民支持的力度,重点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重点加大“钱权交易”的惩处力度。最后,建立群众利益的沟通协商机制。“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正常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群众只能选择街头集体抗议的方式来维权。“通过理性化的沟通可让群众借助各种渠道及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释放不满情绪,有效地起到社会减压的作用;政府也可以适时地根据群众意见做出政策调整,从而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安装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缓冲阀’,使社会压力得以释放。”尽快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民意反映制度、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完善和推广政府主持的三方协调制度、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劳资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把下基层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领导干部的常规工作。
(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应重点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层党员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团结和带领群众,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增强社会风险的防治能力,基层党员干部应时刻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努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依法行政,把群众的满意度和评价作为检验群众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其次,丰富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内容。建立专门的服务群众的政策法律咨询机构,定期向群众宣讲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及法律知识,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询,让人民群众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整合文化资源,建立基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积极健康的文化服务,消除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建立基层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加强群众心理的咨询和疏导,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宣泄室,让群众宣泄不良的情绪,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最后,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将群众工作责任包干,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搭建为群众服务的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群众路线网站和版块,并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建立党员和群众间的网络联系和沟通制度,群众的要求、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相关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应尽快给予答复和办理;建立基层社会危机安全防控系统,包括社会舆情的研判、引导、预警、处置等一系列内容,切实保护好基层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增强党群关系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民主是处理党群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检测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保持党群关系的民主化有助于拓宽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使共产党在政策、决策及各项规定的制定和执行中能够更加注重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执政为民;同时实行党群关系的民主化也增强了党外群众的民主监督,有助于党的自身建设。党群关系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群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选举、监督等环节上来,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众的意愿通过政治参与得到有效的表达和反映,增强了群众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社会因此会更加和谐稳定。“制度是关于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它规定和塑造着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只有通过制度的建设,才能保障党群关系的民主化进程。增强党群关系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完善基层直接选举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改善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完善基层选举的法律制度,规范直接选举的程序,遏制某些党员干部或参选人员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和控制;扩大基层直接选举的覆盖面,现今,虽然县乡级人大和村委会都实行直接选举,但社区居委会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还未完全实行直接选举,亟需加快直接选举的进程;建立基层竞选制度,候选人要参加公开演说,接受参选人的询问。其次建立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制度。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决策,能够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公正性,让决策更加“亲民”。加强对群众参与的动员、组织及培训,保证群众参与的秩序和效能;对群众参与的意见、建议及相关提案进行备案,作为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群众参与决策的程序严格根据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对走形式的、不按制度规定办事的组织及人员给予责任追究。最后,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群众满意度测评是最好的群众监督制度之一,它能更好地规约党员及政府的行为。构建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构由党委、政府、专家、第三方机构、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等各方组成,指标体系建构过程中要广泛地征集社会各方的意见;由第三方独立机构主持年度满意度测评,测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测评的过程及结果;测评结果作为组织和个人评奖评优、改进工作及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1]祝灵君.党群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8,(2).
[2]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3]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5]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责任编辑:杨静
D63
B
10.3969/j.issn.1009-6922.2016.06.09
1009-6922(2016)06-30-03
2016-10-15
秦培涛(1976—),男,山东日照人,安徽大学马克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群体性事件;赵闪(1975—),女,河北石家庄人,安徽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治理群体性事件与践行群众路线的关系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23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CSH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