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解读
2016-02-11□陈晋
□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 100017)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解读
□陈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100017)
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综观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剖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内核和属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其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理想信念都是党的精神谱系之“魂”,是党的伟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优势;其四,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厚重的实践属性和崇高的道德力量;其五,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精神;毛泽东;理想信念;民族精神
人无精神不会有出息,党无精神就立不起来。95年前,中国共产党是在立志救国救民的先进人群经历五四运动的精神洗礼之后成立的,甫一横空出世,便开始铸造自己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气质。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围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主题,扎根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党在强敌面前勇夺胜利、在困境面前化险为夷的强大武器,是党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
一、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成型,它的创造和实践,是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开端,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毛泽东说过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但人们往往忽略这句话的下半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1]P162可见,他一开始就是把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精神,同每个个体成员的精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强调的。只有铸造好每个共产党员的个体精神世界,才可能形成整个党的伟大精神及其外化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的突出优势。可以说,铸造党的精神,是毛泽东的党建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理论武装和革命精神武装并列在一起使用,突现了精神武装在党建中的特殊作用,也揭示了毛泽东重视精神建党的历史事实。
那么,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有什么样的具体联系呢?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以他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范,影响和带动了党内良好作风的形成。比如,他在任何困难面前绝不低头,不怕鬼、不信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个性,他总是从人民群众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坚定立场,他善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的领导方法等等。第二,毛泽东以其丰富正确的实践活动和重大决策,引领和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比如,他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每一次重大决策,都立足于历史任务的转变和现实的需求,注重了解国情,提倡事实求是,善于调查研究,革命胜利的时候,他及时提出“两个务必”以提醒全党,新中国成立后,反复强调要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作风等等。第三,毛泽东以其科学的思想理论培育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理论支撑,这是毫无疑问的。此外,毛泽东直接论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比如有名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等,这些论著,事实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经”。
二、中国共产党创造和积累了什么样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一个根本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和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着伟大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奋斗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行程中,领导人民熔铸锻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由此去感召和凝聚最广大群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带领人民开拓前进。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概括:
一是理论上的认识和概括。比如,人们经常谈到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事实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还有大公无私、遵守纪律、奋斗奉献、开拓创新等等。
二是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来认识和概括。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炫目多彩,前后相接,多以地点、事件或代表人物命名,已经或正在命名的就有30来种。诸如,在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好八连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录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在改革时期,有女排精神、经济特区拓荒牛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中国精神等等。列入这个精神谱系中每种精神的具体内含,有的经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了明确论述和界定,有的经过宣传部门在报刊上作了广泛推荐和介绍。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起来,展示出来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集体奋斗和创造的产物,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行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价值和作用跨越时空,相互之间是共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概括并大力倡导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是、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并说它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等一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3]阅读党的精神谱系,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先辈和英烈们前仆后继的崇高人格境界,体会到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作风,理解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什么有那样大的前进动力和感召力。从根本上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主航道里跳动得最为激昂的美丽浪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展示,是当代中国精神中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源与流,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的先进内核和精华部分。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有什么样的具体特点呢?
三、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连贯的思想内核
认真比照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比如,在我们党正式概括的各种精神当中,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出现的频率最高,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焦裕录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中,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表述,因而属于党的精神谱系中的基础内容。这当中,理想信念最为重要。前辈和英烈们的所有奋斗牺牲,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前行,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具体说来,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2]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理想信念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党的精神谱系之“魂”,是党的伟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优势。
四、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厚重的实践属性
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是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的,这就使党的精神谱系中每一种精神,都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理念内容上讲,每种精神都有丰富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比如,长征精神就包含了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延安精神便拥有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这样一些初始的原生形态。从理念和实践的关系角度讲,每种精神的内涵虽然是被概括出来的几个特定概念,但每个概念,都不是随意加上去的,而是从大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人物事件或重大决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比如,说到红船精神,我们会想到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对救国真理的多方寻求和反复比较,想到那一代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开天辟地的信仰选择;说到井冈山精神,我们会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观和这种景观背后的信心和信念,想到三湾改编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还可以想到毛泽东在八角楼的灯光和朱德的那根扁担;说到长征精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血战湘江、遵义转折、四渡赤水,以及大渡河、腊子口等等;说到抗美援朝精神,我们忘不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
如果光有理念口号,而不能落到实处见人见事,那样的精神是感动不了人,影响不了人的。说到底,没有生动实践,就谈不上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5]生动具体的党的精神谱系,无一不是落小落细的历史存在,因而才可能汇成为后人长久感知和领悟的精神河流。
五、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崇高的道德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因为它占据了道义高点,拥有崇高的道德力量。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审美升华。毛泽东提倡中国共产党人要做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所包含的道德品格的一种揭示。党的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都彰显了先进人群在特定环境和特定考验面前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人类精神世界良好美善的崇高天地。有选择和坚守远大理想信念、为美好未来奉献和牺牲一切的崇高;有不信邪、不怕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崇高;有顾全大局、遵守纪律、维护团结的崇高;有不求名利、埋头实干、大公无私,甘愿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的崇高;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契而不舍,开创党和人民事业新局面的崇高;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崇高;有爱中华民族、爱中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创造者和践行者们,还拥有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仅以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英烈们所体现的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生为民、矢志兴邦的精神来说,其中,有四点给人的印象很深。一是雨花台英烈比较集中地牺牲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岁月。那时,中国共产党处于罕见的逆境当中,英烈们又奋斗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区域,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抒写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和崇高。二是他们中不少人出身家境都不错,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为生活所迫投身革命的,而是真正为追求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奋斗牺牲的。三是他们中不少人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学毕业生不少,甚至还有一些留学生。这就使他们对为之奋斗牺牲的理想信念,有比较高的思想自觉,因而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拥有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高度。四是雨花台英烈们在牺牲时的年龄大多在青春年华,最小的才16岁,这在今天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和现实针对性,让我们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青春”说。这样一些特点,使雨花台英烈们常常结合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来思考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比如,恽代英的名言是:“好人是有操守的,好人是有作为的,好人是要能够为社会谋福利的。”罗登贤的名言是:“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给我们的党与人民大众。”胡秉铎的名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吾辈担当。”这些崇高精神在今天的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会在全社会激发起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和推动力。
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拥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智慧、意志、情感、性格和传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正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精神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使他们“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6]P1101这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就扩展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此外,传统中的大同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理想,摩顶放踵与艰苦奋斗精神,舍生取义与英雄主义气慨,以及知行合一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与独立自主,凡此等等,都可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时代精神是不同时期的先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在精神上的反映,是人们在现实奋斗中最活跃、最强大的内在动力。民族精神只有随时代变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才有活力。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总是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焕发出不断延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比如,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形成了以不畏艰险、坚守信念、敢于牺牲、勇往直前为重点的斗争精神。在建设年代,面对贫穷和落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重点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形成了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精神。今天,更是要带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使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即使是同一个历史时期,因为处于不同的奋斗阶段,面临不同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精神也各有特色。比如,在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主要是确立信仰、树立远大理想,井冈山精神主要是开创革命道路,西柏坡精神主要着眼于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在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要是艰苦创业,雷锋精神主要树立起了共产主义理想人格典范。在改革时期,拓荒牛精神主要是推动改革创新,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主要昭示万众一心去战胜困难,劳模精神、中国精神则着眼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历史究竟凭借什么告诉未来?一凭经验,二凭精神。精神是创造、汲取、运用经验的先导和内在动力,精神奠定着经验的价值取向,精神还可以沉淀为经验。因此,一定程度上讲,历史凭借的是过往的人和事所展示的精神底蕴来告诉未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明确召示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底蕴,是我们今天培育、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传统,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这就明确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精神历久弥新,它的伟大在于穿越时空的影响,因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会比人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管用。以高度自觉去认识、传承和和弘扬党的精神谱系,党的伟大精神也就转化扩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纽带和前进动力。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3]习近平.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19.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贺文赞)
The Spiritual Genealogy of Chinese Communists
CHEN Jin
(PartyLiteratureResearchOfficeoftheCPCCentralCommittee,Beijing100017,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ruggle for 95 years,the CPC has formed a series of great spirits that embody the Party’s nature,tenet and character,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age,and agglomerate all forces.Reviewing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PC’s great spirits and analyzing the kernel and nature of the spirits,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Mao Zedong,being the core of the Party’s first-generation central leading collective,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forming of the CPC’s spirits;second,the great spirits of the CPC are composed of vivid,concrete “coordinates”,forming a “spiritual pedigree” that can nourish the offspring for a long time;third,for the past,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ideal and faith is the “soul” of the Party’s spiritual pedigree,being the core content and basic advantage of the Party’s great spirits;fourth,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has profound practical properties and grand moral strength;and fifth,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has obvious national and time characteristics.
CPC;spirit of the CPC;Mao Zedong;ideal and faith;national spirit
2016-06-28
陈晋(1958—),男,四川简阳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毛泽东生平思想。
D26
A
1674-0599(2016)04-0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