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进一步加强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6-02-11宋秋中共和田地委党校新疆和田市848000
宋秋(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新疆 和田市 848000)
浅论进一步加强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宋秋
(中共和田地委党校新疆和田市848000)
[内容提要]作为全疆社情最敏感、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的南疆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逐步壮大,但客观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降低了基层政权的战斗力。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对维护南疆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疆基层党组织宗教维稳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新疆工作总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是新疆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对维护全疆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提到战略高度进行科学谋划。
一、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一)南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南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少村委班子威信低,缺乏凝聚力、战斗力,驾驭全局的本领很弱。调研表明,南疆四地州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良莠不齐,从村党支部书记整体队伍上看,存在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干事创业劲头明显不足;部分村干部私心太重,受利益驱动,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奉献精神较差,不谋事却舍不得位子。从后备力量配备上看,不少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部分年轻党员和返乡大学生宁可做些小生意,也不愿主动承担村务。从村委班子“传、帮、带”方面来看,还有不少的“新”成员认为“老”成员知识更新慢、思想守旧,与自己接受的新思想相差甚远,往往以个人喜好干事,不愿向“老”成员学习知识、学理论、学实践。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村级党组织涣散不聚力、班子成员面和不团结、新老成员衔接有断层。
2.宗教力量强大,干扰社会事务的现象严重。南疆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发展结构较为单一,虽然农牧民群众种养殖收益逐年大幅度提高,但受维稳等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北疆明显滞后,一些农牧民群众将精神寄托于宗教神明,以谋求心理慰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统计,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人数占到94%以上,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一些地方宗教势力的影响和号召力远远超过农村基层政权,宗教干预社会事务、干涉村民思想和行为的现象较为严重。
3.党员发展难,党员思想觉悟低。现有党员年龄普遍偏大,而后续党员发展却成为一大难题。在与“80、90”后青年交谈中,部分人认为“党票”不如钞票实惠,入不入党无所谓,况且入了党就不能信教,老了还不能出国朝觐,还是不入党好。一些村级党组织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发展党员任务,从“矬子里面拔大个儿”,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人发展成党员,不仅不能给基层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反而会有损党在基层的形象,党的纯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还有个别党员思想素质低下,宗旨观念淡薄,甚至有的思想觉悟连一般群众都不如,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宣传中,不但不起正面作用,甚至唱反调起反作用,严重影响村级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导致群众向基层党组织靠拢的意识丧失,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严重降低,吸引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也随之减弱。
4.不少地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突出,想为群众办实事却受条件限制。近年来,南疆地区推广特色林果种植和特色养殖,农牧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大改观,便目前绝大部分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集体经济路子不宽,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不少“空壳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能力为村民办实事。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村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致使村班子在群众中没有威信。
(二)问题成因分析
1.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不足,有的村支部书记年纪大了还在干,就是因为缺少合适人选,青黄不接,梯次合理配备村干部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有78%的村都有后备村干部储备,但基本都是备而不用、有名无实。一些村委班子成员由于思想上存在偏颇,认为一旦后备干部表现突出,就会抢自己的位子,从而不断挤压后备村干部发展空间,出现问题求全责备,对其不主动教育、引导和培养,导致有些人想进来却顾虑太多,望而却步。还有部分村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影响号召力不强,在工作中依赖性较强,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仅限于完成上级党委安排的各项任务,不能针对本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很弱。
2.农村党员双重信仰较为多见。南疆地区宗教氛围浓厚,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不少农村党员害怕失去教民基础、怕受到排斥和孤立,部分党员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信徒。这些人借口不信教就不能融入群众,有可能被当成“异类”看待。一些村干部担心远离宗教会丢失选票,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发展进步,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出现明里不信暗里信的状况。
3.一些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部分乡镇重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就是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进行教育,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与此同时,有的乡镇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将近10年时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党的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乡镇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
4.南疆地区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据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受宗教狂热影响,南疆农村人口大多不重视教育,不愿送孩子入学。农村教育水平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本身的文化素质就不高,导致基础教育达不到应有效果,这是制约南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推进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队伍建设
1.以四强标准选拔使用基层党员干部。一是新疆的干部,政治强是有其特定内涵的,讲政治就是体现在对党忠诚、立场坚定、在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反对“三股势力”斗争中打头阵、做标兵。只有具备这样的忠诚,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才能有担当,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鉴别能力。二是能力强要求干部要有正确理解决策部署,驾驭复杂局面和服务群众、与群众交流交融的能力,具备在工作中敢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本领。一些村干部不善于学习理解党的决策部署,对群众提出的疑惑回答不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着走,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想问题做决策,这样的干部,如何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如何能做好群众工作。三是作风强要求干部要当政治坚强、反对“四风”的模范。立场坚定、作风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会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南疆不同于其他地区,如果对不正之风、腐败等现象监督管理不力,不仅会给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提供口实,而且会成为触发各种矛盾的导火索,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四是心力强的干部必须具备稳定的思想性格,有定力,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能够泰然处之;心力强的干部同时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面对复杂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甚至疲劳厌战、态度消极,势必难以担负起这一重大责任。
2.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一是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南疆特殊的区情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不仅自己要有坚强的政治立场,在反分裂斗争中态度鲜明的,勇于担责任,而且在群众中要有较高威信,有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善于做群众工作,关键时刻顶得上去。二是择优选齐配强村两委成员。目前南疆农村村干部配备多为五至七人。每个岗位的人选都十分重要,在确定村干部人选时,要重视其年轻化和知识化,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且具备一定宣传能力,同时要考虑村干部的形象、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3.发展党员要有新举措。要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真正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符合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针对部分农村长期不发展党员的情况,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每个村支部每两年必须发展1-2名入党积极分子,对连续两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要约谈村党支部书记。
(二)强化农村宗教事务管理
南疆四地州是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地区,绝大多数群众都信仰伊斯兰教。近些年来,南疆地区非法宗教活动增多,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呈现越发严重的态势。一些地方在宗教管理上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科学、领导不得力、缺乏协同作战,是导致当前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南疆农村宗教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全社会协同做好宗教管理工作。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让党员干部认识到,管理好宗教,严防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的重大现实意义。二是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进行排查,依法惩处各村的宗教极端骨干分子。三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对一些重点人员进行教育转化,要包干到人。四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个体企业主的教育引导,这些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较强的号召力,要教育引导其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五是要大力弘扬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教育广大群众用文明的生活方式抵御落后的生活方式,认清宗教极端思想妄图使信教群众走向愚昧落后的险恶用心。
2.加强宗教人士的管理。一是要提高宗教人士的宗教学识和政治素养,加大宗教人士培训培养力度;规范讲经和解经的工作程序,提高宗教人士讲经解经水平。①孙珉玫.凝聚中国力量.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J].实事求是,2015(04).二是加强对教民的管理,关心信教群众的生活,维护他们的利益,特别要帮助一些处于弱势群体的信教群众,帮助缺乏劳动技能的信教群众,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3.基层组织增设宗教管理专职干部。建议每个乡镇增设一名宗教管理专职领导,每村增设一名宗教管理专职干部,要求使用懂政策、了解民俗、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专职负责本村的宗教人士及宗教场所的管理工作。
4.试点开办宗教常识、礼仪及法律法规培训班。建议在宗教氛围浓厚的村开设宗教常识和宗教礼仪及党的法律法规培训班,邀请有较高宗教常识的宗教人士进行授课。
(三)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政权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提高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乡镇党委规划指导。一是乡镇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把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合对口援疆资金,按照一村一规划的要求,做好发展增收项目立项工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到3万元以上的,要继续抓好原有项目发展工作,确保持续增收。二是要突出重点,切实用好自治区下拨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对经济薄弱村采取政策倾斜和技术帮助,加大资金、特殊政策扶持,争取扶贫开发工作支持等措施,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地做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双清”工作,对回收土地和村级组织现有集体土地等资产,要坚决防止一次性卖出现象。四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广大群众致富上来;对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部分,可以确定15-25%比例,用于发放村干部的误工、交通费用等补助,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贡献较大的村干部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2.抓好村级组织工作运转经费保障。一是加强村级阵地的资产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坚决防止随意出售、出租、抵押等情况的发生。二是建议上级部门出台贫困地区基层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按照划分地区类别的标准,每年由中央、自治区、地区多渠道对类别较高的贫困地区保障经费实施综合补助,降低县市配套保障经费的比例,从而促进贫困地区其他事业工作的有序发展。三是引导企业家、先富起来的个人以及所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以捐款、捐物等捐赠方式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四是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力度,建立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分析,年终有总结,切实提高村级组织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3.寻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引导村民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南疆制定的各项特殊政策为契机,开阔视野,走适合本村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二是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市的援助,自治区、地州、县市等不同层级工作队住村干部的有利条件,多为村民脱贫致富想办法、找路子。三是城郊和交通要道的村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要道经济,积极搞好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项目;地处小集镇附近的村应积极发展社区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四)实现干部住村制度化常态化
近两年的“访惠聚”工作在南疆四地州已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各工作组所在村,村级组织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农牧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六大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再一次证明自治区党委的正确决策。基于此,我们建议将这一决策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而不是仅作为特殊时期带有特定目的权宜之计;将待遇、晋升等与驻村干部利益相关的事项形成制度,给驻村干部吃上定心丸,也防止人为干预降低工作效力的现象发生;同时,进一步优化“访惠聚”选派人员结构,丰富干部下派前的培训内容,引导选派人员准确进行角色定位,结合南疆现实情况完善对选派人员的督查考核。②郑博,战伟平,邢德文.新疆“访惠聚”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克拉玛依市的调研.克拉玛依学刊,2015(03)
(五)逐步改善南疆农村教育落后面貌
教育是实现南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是实现南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
1.建设一支留得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要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水平,拓宽教师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二是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来南疆支教,特别是吸引北疆优秀教师来支援南疆的教育事业,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建立保障教师利益的体制机制,建议根据工作业绩,建立教师考核机制,拉大农村优秀教师与城市教师的收入差距,农村教师要远远高于城市,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2.对汉族学生加强双语能力培养。目前南疆农村维吾尔族中小学校都开设有汉语课程,且成效明显,对维吾尔族群众基础教育阶段双语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南疆地区汉族学校却没有开设维语课程,汉族学生几乎没有双语能力。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建议在汉族小学阶段增设维语课,使汉族学生从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进一步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六)健全相关配套措施
1.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增强工作积极性。一是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乡镇干部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涉及维护稳定、机关事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而且几乎每个正常节假日都不能正常休息,建议大幅提高乡镇干部工资待遇。二是建议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除了个别部门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外,新招录的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去,县市直部门招录公务员优先从基层干部中选拔,在基层工作满5-10年的干部,可以安排到县市直单位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考虑安排。
2.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一直以来比较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镇党员干部自身缺乏理论素养,受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不少乡镇党政干部自己都不能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与培训效果就可想而知。鉴于此,建议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比重,掌握基层干部的培训需求和工作特点,统筹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为基层干部提供差异化高、自选性强的开放式教育培训。例如,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改变以往春、秋两季的培训,采取冬季培训、年初培训,减少长时间的干部调训,实行短期高效的集中培训,避开基层工作的繁忙季节,避免因参加培训耽误工作,实现干部应训尽训。
3.提高村干部及四老人员的待遇。农村“四老人员”大多对党忠诚,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但四老人员大多比较贫困,对此,我们建议:一是为村干部成长进步创造更多机会,目前对南疆农村优秀村干部实行奖励制度转变公务员身份,极大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但是村干部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相比之下招考条件显得很高,每年真正能进入公务员序列的人数很少,一些任职多年而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优秀支部书记不能享受待遇,建议适当降低条件,增加招考数量,让更多的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行列,增强村干部工作动力。二是中央、省及地方财政应逐年追加对村级转移支付额度,确保村干部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用于解决村干部待遇、四老人员待遇问题,使村干部年工资不低于外出务工者平均收入水平。三是制定出台有关具体政策,加快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使村干部干有所酬、病有所医。针对村干部的“养老”问题,上级相关部门还应着手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长效机制,建立符合享受“四老”人员待遇但年龄未达标的村干部离职补贴制度。
[责任编辑:王开幕]
党建研究
[作者简介]宋秋(1969~),女,汉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共新疆和田地委党校教务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党政理论。
[收稿日期]2016-03-22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2-0015-05
doi:[D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