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临床相结合,交叉学科共创新
——记第17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2016-02-10唐教清冉玉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讲习班真菌学真菌病

唐教清 冉玉平



·消息·

基础临床相结合,交叉学科共创新
——记第17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唐教清冉玉平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负责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16-74-03100001]“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简称“真菌班”)于2016年3月17~22日在成都成功举办。该项目从1998年至今已举办了17期,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本次课程沿袭历届传统,在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基础上,特邀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杉田隆 (Sugita Takashi)教授,将国内外真菌学前沿研究融入到基础与临床,为讲习班增添更多光彩。

真菌班分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实习两部分,理论课均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真菌学相关专家教授授课,深入浅出,面面俱到,涵盖真菌学基础知识和科研前沿,贯穿临床经验与诊治思维。冉玉平教授以《开班致辞:欢迎加入真菌世界》拉开序幕,重点讲授了《真菌的分类与命名》《实验室操作须知》《儿童真菌病》《马拉色菌及相关疾病-临床科研思维与实践》等专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若瑜教授讲授了《医学真菌实验室检查法概述》《念珠菌和念珠菌病的诊治》《抗真菌药物题外药敏试验介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温海教授深入讲解了《新生隐球菌实验与基础研究》及《中国真菌学杂志投稿指南》,为学员学术投稿做出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刘维达紧密结合临床,讲授了《医学真菌的简单分类和临床意义》《皮肤癣菌的鉴定与临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基础和临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东明教授介绍了《真菌病理学》《真菌病的临床科研》《深部真菌病诊治进展》。北京军区总医院吕雪莲教授报告了《甲真菌病的非药物治疗》《毛霉与毛霉病》《孢子丝菌和孢子丝菌病》《毛孢子菌与毛孢子菌病》。病理专家、华西医院王琳教授着重讨论了《疑难皮肤病临床病理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席丽艳教授则基于多年工作经验,讲授了《表现各异的马尔尼菲青霉病》《中国南方着色芽生菌病及其病原菌多样性》《疑难真菌感染病例分享》。同时特邀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亚丽教授分享纳米领域的医学应用新进展《纳米医学及其临床医学应用》,以及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杉田隆 (Sugita Takashi)教授结合自己30余年工作,讲授了《Malassezia: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Malassezia and skin diseases》《Trichosporon spp. & Trichosporosis》《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publishing onmycology》。

特别地,2016年3月18日下午举行了“转化医学在医学真菌新进展”的公开主题演讲,由刘维达教授讲授《抗真菌治疗的新进展及展望》,李东明教授讲授《挑战疑难真菌病》,冉玉平教授讲授《伊曲康唑治疗血管瘤新发现及分子机理研究》。此次主题演讲首次采用了网络联线方式,所有人可以在线参与讲座,并可线上与讲者互动,极大地促进了真菌知识普及传播。

晚上的实践操作带教由华西医院实验医学中心资深检验技师代亚玲及冉教授团队博士硕士组成,涉及真菌实验室常用设备、试剂,常规操作方法 (取材、接种),常用培养基制作,常见真菌镜下形态学观察,常用菌种鉴定方法等内容,让学员对理论知识及时理解和消化,从微观形态学深入认识真菌、掌握实验操作和鉴定技术。整个课程设置将基础临床有效结合,并积极探索着交叉学科共同创新。

此次正式注册学员共47人,主要为临床医生、临床实验室技师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各组员单位积极派人参加培训,为我国真菌学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讲习班圆满达到预期目的,经过5天紧凑的理论及操作学习,学员不仅增长了医学真菌学只是及真菌临床检验水平,更是接触到了真菌学前沿及热点知识,在科研思维、论文撰写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训练。希望掌握真菌知识的专业人才像种子一样遍及各地、四处开花。第18期《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班》,2017年再见!

猜你喜欢

讲习班真菌学真菌病
第十七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暑期学校暨《前沿技术讲习班》(CIPS ATT 30&31)开放注册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第一届现代催化化学高级讲习班·第三轮通知
第一届现代催化化学高级讲习班·第三轮通知
《中国真菌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鸭鹅常见真菌病的防治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