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脱贫内源力形成机制探析

2016-02-10王兴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准农民人员

王兴盛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文史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全面脱贫内源力形成机制探析

王兴盛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文史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破解脱贫致富的困惑和难题,就必须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不断增强贫困人员自主脱贫的内力、动力、毅力和能力,提高对脱贫的认知、培养脱贫的激情、树立脱贫的意志、增强脱贫的能力。通过内增动力、外强助力的“内外兼修”之路,打好、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和持久战。

全面脱贫;内源力;机制;内外兼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既有运筹决胜的战略定力,也有灵活机动的战术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充分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不断增强贫困人员的自主脱贫内力、动力、毅力和能力,提高对脱贫的认知,培养脱贫的激情,树立脱贫的意志,增强脱贫的能力。通过内增动力、外强助力的“内外兼修”之路,打好、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意识共鸣:激发脱贫的“内力”

贫困的存在,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也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包括知识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文化贫困等。啃“硬骨头”必须有伶牙俐齿,精准扶贫就要上下咬紧,严实合缝。在推进扶贫攻坚中,为有效防止“剃头担子一头热”的一厢情愿,要在经济扶贫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扶贫,实现上下对接,提升农民对全面脱贫的认知水平,使之产生意识共鸣,激发脱贫的内力。

(一)识大局: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全面脱贫,才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紧实的基础,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第一,让农民认识到精准扶贫,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第二,让农民感知到精准扶贫的力度和效果,从“真扶贫”、“扶真贫”中体会到党对贫困群众的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从真正的脱贫中实现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第三,让农民意识到脱贫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掉队或拖后腿,就会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就会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二)转观念: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和“等靠要”的思想,是全面脱贫的前提

传统社会中,农民主体意识淡薄,自主性较弱,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贫困人员,有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贫困人口的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被忽视,这非常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和行为。”[1]狭隘的小农意识、地缘意识、族群意识、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等,严重地束缚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思维和行动,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

1.“治贫先治愚”。要从根本上转变贫困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其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培育农民新观念。要用现代发展理念培育新时期农民的自我观念、贫富观念、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

3.转变故步自封的态度。要激发成就动机,增强农民脱贫致富、追求社会发展的进取意识,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实现从“被输血”向“造血”和“防贫血”的转变,实现从“等靠要”向求富、求荣、求美、求强的转变。

(三)增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让农民“富脑袋”,是全面脱贫的基础

“无知比贫穷更可怕”。部分贫困户文化素质低,目光短浅,抱残守缺,对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信息化、规模化和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茫然无知。“扶贫先扶智”,就是要在转变贫困农民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增长智慧。

1.“引智”:让农民“放眼看世界”。“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结合本地的实际,聘请专家、公益活动志愿者、大学生等进行现场培训;通过返乡农民的现身说法,谈认识、讲体会、找差距,寻路子;组织村干部和贫困人员到周边实地考察,从成功典型脱贫的事例中受启发、树信心、开眼界、拓思路。

2.“融智”:让农民“有心闯世界”。通过上岗培训、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典型示范和项目引导等,拓展信息流通渠道、树立现代农业意识,提高贫困人员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开拓脱贫致富门路。

3.“育智”:让农民“有能管世界”。第一,要着力使现有贫困人员通过自己的技术实现就业、创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贫困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增强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减少其在脱贫过程中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既解决贫困人员就业,又促进形成“一个脱贫,全家脱贫;一家致富,全村致富”脱贫的扩大效应和持久效果。第二,注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扶智”的基础是“扶知”,补齐教育短板,让贫困户“家有读书郞”,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就能为就业创造条件,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全面和可持续的脱贫。

二、情感养成:凝聚脱贫的“动力”

在当今农村,实用主义占据主导,功利主义泛滥,导致农村中“老弱病残”经济贫困的同时,也使其情感需求处于无助状态。贫困人口情感呈现“消极化、失范化和麻木化”状态,既失去了对脱贫的期待,也丧失了脱贫的动力。实现“情感脱贫”,就是要使贫困人口从无奈、无助和无聊的情感世界中走出来,感知恩深义重,真诚而朴素的恩情;培育淡而平和,丰富而宽容的亲情;扬起薪尽火传神不灭,春播夏收魂常在的激情。

(一)知恩情:增强感恩意识,才能产生报恩的言行

感恩是人性的酵母,也是一个人完善自身生命和道德人格的需要。随着扶贫理念的发展和扶贫手段的多元化,应不断地彰显出扶贫政策的作用范围和效能,提升贫困人口的感恩和报偿意识,让贫困人口对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馈赠、援助和支持心存感激和感恩。

1.引导受助者感恩。扶贫,不仅仅是施恩,也是引导受助者感恩。精准扶贫应在克服经济困难的前提下,发挥更加积极的功效,在施恩的基础上要有延伸和拓展,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形成感恩心态和情怀,并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注和企业的投入,实现精准扶贫的真正目的和提高扶贫政策的回应率和回报度。

2.优化感恩教育模式。第一,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着眼于贫困人口的根本需求,以经济解困为基础,使精准扶贫的效能向育智、育德、育志、育法等方向延伸,使贫困人员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目标追求;引导贫困人口知恩、感恩、报恩,增强“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观念,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恩意识。第二,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员感恩自律与他律、激励和约束的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明确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后履行相应的义务,做出道德回报和情感反馈;将贫困人口的感恩自律与感恩评价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感恩意识、情感和习惯,使感恩回归成内在的道德素质和自觉行动。

(二)育亲情:和谐的亲友邻里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脱贫环境

目前,维系亲情、乡情的传统理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现实中,各个家庭脱贫致富的过程不同步、不等量,经济状况和富裕程度参差不齐,形成攀比和仇富之风。幸灾乐祸又麻木不仁,在利益面前甚至“六亲不认”,产生了“笑贫不笑娼,认钱不认人,重财不说理”的不良风气。良好的亲戚邻里关系对脱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化解矛盾。亲戚之间、邻居之间,因人情世故和一些礼尚往来的不平衡,难免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磕磕碰碰,诸如家长里短和说三道四引起的误会,宅基地、承包地邻间的争执,家禽牲畜祸害庄稼以及孩子嬉闹间的相互伤害等。在处理矛盾时应多一些包容,增一份亲情,以和为贵,遵循正常程序,和气协商解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着想。这样,矛盾纠纷,就可以尽量化解。而不应该变相打击报复,造成矛盾的激化。

2.相互帮助。俗话说“是亲必顾,是邻必护”,在主观上应有与亲戚邻居和睦相处的愿望,不相互猜疑嫉妒、不要背后议论人,开玩笑把握好分寸。亲戚邻居打一声招呼或一个微笑都是友好的举动,时常电话联系,有事主动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真情,使传统的“守望相助”的情怀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3.善待他人。当亲戚邻居外出时主动照顾其老人和孩子,合理及时地处理好公共用地。对辍学儿童、大病患者、残疾痴呆、光棍汉、家庭变故、落泊青年、解除劳教人员及生意场的失败者等,少一些耻笑,多一份同情,少一些歧视,多一份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份亲情。

4.正确引领。基层党组织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更要明确职责,将工作做细、做实、做活。第一,要抓住各种机会和形式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十佳好邻里”、“好婆媳”、“好妯娌”、“敬老好家庭”评比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宣传,培养良好沟通、和谐共处的大环境。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如农村书屋、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休闲娱乐广场等基础设施,为广大群众间的沟通联系提供平台,促使村民间关系融洽,促进其信息和情感交流,为农民文化脱贫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村“两委”设置群众意见箱或建立“百姓说事”等平台,及时受理农村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迅即落实办理。同时,采取接访和入户形式,主动倾听民意,认真解决问题。

(三)扬激情:长久激发脱贫的热情,才能使农民真正投入到全面脱贫中去

前有成功者的经验,而产生脱贫的愿望和冲动,而后有失败者的艰难,而又使其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加之方向不明、能力不足、资金有限等问题,致使脱贫人员脱贫激情难以激发起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1.以扶贫政策“催生”。在精准识别的前提下,以宽松的政策支持、以宽厚的心态理解、以饱满的热情扶助贫困人员干事创业,积极营造脱贫致富的良好环境,形成强化脱贫致富激情的氛围。

2.以主体意识“激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大水漫灌不行,好大喜功、脱离群众、盲目蛮干更不行。”[2]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各个环节的认知和落实,从精准识别、扶贫规划编制、扶贫项目的落地、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监督等全过程,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唤起群众参与脱贫的热情,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3.以脱贫典型“引发”。积极树立贫困户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典型人物”,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周围群众摆脱惰性思维,树立脱贫志向,实现脱贫致富。当前,农村青壮年已悄然将脱贫致富的目光投向本村、本乡的资源,并通过有效整合,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和经营方式对土地进行重新开发,形成了与小规模经营有所不同的农业经营品格和农业经营模式。这些农民形成了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被称为“中坚农民”,“中坚农民是贫困村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影响力的脱贫典型。”[3]以此为标杆,引导贫困人员尊典型、学典型、用典型,有效克服妒富仇富的不良心态,形成比学赶帮的脱贫氛围,促使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激情得到不断强化。

4.以用人“点燃”。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更要保持高昂的干事创业激情,加强对贫困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形成人人争作贡献、全民脱贫致富的社会环境。

三、安心定志:强化脱贫的“毅力”

“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贫困人口应自觉形成一种意志坚定、思想开放、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能力、能立志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信心和毅力是战胜贫困的法宝,也是最好的财富。

(一)善筹划:提高脱贫率和完成扶贫工作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扶贫开发首先要有个好思路、好路子。善于筹划,就需要找准目标,明确方向,更需要找对路子,科学筹划。只有明确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能干成什么,才能量力而行地制定出脱贫计划。有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明确从何处着眼、从何处着手、从何处着力,做到心中有数,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唯此,才会对脱贫有信心、有毅力。

(二)强意志:增强战胜失败和困难的勇气

扶志,就是要贫困人员既立志又励志,最关键的是要扶贫困人员的意志。贫困人员要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

1.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是坚强意志的重要表现。减贫到一定规模后,难度会边际递增。脱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有贫病叠加户、“等靠要”思想顽固的贫困户、“无力脱贫户”和因病、因学、因婚、因房等问题返贫户。巴尔扎克曾说过:“困难,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却是一笔财富。”克服脱贫的困难,就要在认真筹划的基础上,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善于分解困难,未雨绸缪,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2.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一败涂地和心灰意冷。面对失败,要及时汲取经验教训,重塑振作的信心和勇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立足于本村、本户和本人具体情况,精准开药方,再寻新出路,继续奋战。对于贫困人员的失败,扶贫干部和农村党组织要会同相关专家,帮其查问题、找原因、谋思路,像养育孩子一样培育一个产业,像呵护花朵一样呵护群众信心。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决心,就会克服任何困难。

(三)树恒心:必须有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恒心

脱贫攻坚是一个长期的、递进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蜻蜓点水,见异思迁是不可能实现真正脱贫的。只有转变观念、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长效化、常态化、实际化脱贫致富。

1.树立“滴水穿石”的信念。“滴水穿石”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持之以恒埋头苦干的精神。脱贫不能寄希望于一夜暴富,也不可能产生瞬间的“突变”,而是要立足于现实,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由量变到质变。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有锲而不舍的恒心和韧劲,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积沙成塔,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2.克服“枯形灰心”的影响。许多贫困人员可以说是“既怕穷”又“穷怕了”,如怕失败带来财产的损失,怕别人的嘲弄和取笑,因此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使之不再对其认定的目标投入资金、热情、精力、时间,回归到得过且过、无所事事、偷闲躲静的日子。因此,贫困人员要努力克服消极心理因素,积极的辨别汲取亲友或邻居的建议,充分信任基层党组织给予的关怀和支持,与“同志者”共谋,与“同道者”共行,不断用正能量鼓励自己,自觉改变过去怠惰因循的不良习惯,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每天对自己的迁就。志气一旦树立起来,观念一旦更新,脱贫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

3.落实“投袂而起”的行动。人若无恒,万事不成。终日所思,不如一时所做。脱贫不是靠墙根下几个老农的评头论足和指东道西能实现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真正行动起来,就会在不断的成功中,不断地增强信心,以现实的付出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因此,行动,不停地行动,是全面脱贫必然的选择。

四、与时偕行:提升脱贫的“能力”

目前的贫困,已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面脱贫难度加大,与政府预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社会扶助力度的前提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治本”为导向,强调授人以“渔”和提高“造血功能”,使贫困人口形成“内生发展”的能力,彻底消除致贫因素,降低脆弱性,增强抗逆力,防止新的致贫与返贫现象,实现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巩固扶贫攻坚成果。

(一)提素质:实现持续脱贫的智力保证

农村贫困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比例。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目光短浅、无可奈何而又牢骚满腹,抱残守缺而又自以为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甚至盲目的排斥或拒绝,由此严重制约了脱贫致富空间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1.注重基础教育。要确保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接受普及教育,才能真正走出“贫困—低教育—再贫困”的怪圈,杜绝贫困文化和贫困现象的代际传承。在农村基础教育中,适当地让青少年走出教室,深入田间地头,从小就养成知农、悯农、爱农的认知和情怀,避免“脱农即脱贫”的误识,为适应和发展现代农业储备最基本的人力资源。

2.加强教育引导。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上,引导贫困人员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第一,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第一书记”以及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第二,通过“四德”教育和行动来实现对农民的道德教化。第三,通过普法宣传,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加强平安乡村建设。第四,通过文化大院建设、调解村民矛盾、移风易俗等,疏导农民心理,形成阳光心态,打造和谐新农村,为全面脱贫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强技能:实现“非农化”转移,有效拓宽脱贫渠道

贫困人员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择业困难、缺乏竞争力,需要加强对贫困人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

1.加强科普宣传。脱贫致富,一要靠政策引导,二要靠科技支持。除经常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外,要利用现代多媒体为农民提供各类实用的科技信息,形成认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引导农民增智提能。通过科普宣传,让贫困人员正确认识和把握“互联网+现代农业”、网络营销的技巧和风险规避和投资融资方式方法等。

2.引进实用技术。“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落实,既需要贫困人员的认可和接受,也需要各个项目的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组织开展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外出劳务输出等‘菜单式’培训。”[4]诸如配方施肥用药、温室大棚、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编织等技术含量较低而又易学易会的项目,需要科技人员和技术能手深入一线,“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在生产和经营现场,直接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用通俗易懂和便于操作的方式方法,及时解决农民使用新农药、新产品、新技术中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农民在脱贫过程中因知识欠缺和技术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3.实现“非农化”转移。初步调查显示,许多脱贫农户“非农化”的收入已占到整个家庭收入的65%以上。从事非农生产是贫困人员脱贫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需要贫困人员具备转移脱贫阵地和就业选择能力。第一,克服自卑心理,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增强择业主动性,勇于并善于推销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消除职业歧视,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第二,不管是个人干事创业,还是外出务工,既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的精神,更要有一技之长,借“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的东风,增强贫困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稳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不断拓宽脱贫致富的渠道。这样,才能把握机遇,积极投身实践,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的舞台。

(三)善经营:树立市场观念、掌握市场知识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目前,一部分贫困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心理惰性和行为习惯,对市场的反应总是慢慢腾腾,看看再说,坐失良机。“歉收不只在田野。”市场面前的幼稚和无知,致使他们在田野里流下的汗水比别人沉重,但其汗水的价值却比别人低廉,不仅没有什么收获,反而失去了更多。增加贫困人员的收入,除了抓好生产环节外,还必须抓好流通环节,提高农民适应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1.树立市场观念。加强对贫困人员市场知识的教育和市场观念的培养,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和追踪生产经营或企业用工信息,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自己的特长或优势,“点自己合口的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5]形成“市场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认知和行动。

2.适应市场变化。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各有不同的优势和短板,或交通闭塞,或信息渠道不畅,或缺乏资金,或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在脱贫实践中,第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变劣势为优势。广泛汲取邻村或外地的经验教训,根据市场动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户因人及时进行种植或养殖结构的调整。第二,有序推出新品种,拓展新渠道。通过企业的帮扶渠道,根据个人的实际进入服务业和流通领域就业,或与企业、农村合作社联营,从事家庭工副业和个体私营生产加工。

3.发展生态经济。全面脱贫致富,就要实现“富口袋”、“富脑袋”与“富生态”统一,处理好“内修精神”与“外修生态”的关系。保护好生态,就是保住了财富,保障了小康,全面脱贫就有持久的动力和不竭的资源。绿色发展,不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为此,要积极引导贫困人员参与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经营,打造贫困村生态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生态价值。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适度开发采摘、休闲、旅游、养生等生态产品,形成区位性的生态产业和生态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要打赢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攻坚战,既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力推进和资源的有序注入,更需要加快脱贫致富内源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饱而复饥、暖而复寒这种脱贫之后又返贫的现象,才能实现“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全面而持久的脱贫效应。

[1]杨云红.怒江州扶贫机制调整问题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2).

[2]刘浩宇.激活群众脱贫内生动力[N].广西日报,2015-12-29.

[3]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4]甘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视角下的精准扶贫[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5]任杰.脱贫攻坚要强化系统思维抓住关键[N].陕西日报,2016-09-28.

责任编辑:马树勋

D616

A

1671-2994(2016)06-0145-05

2016-07-25

王兴盛(1965-),男,山东东阿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领导科学,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精准农民人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精准扶贫二首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