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2016-02-10张雪莲曹向丽

关键词:护师层级服务质量

张雪莲,曹向丽

(新彊乌鲁木齐石化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9)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张雪莲,曹向丽

(新彊乌鲁木齐石化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9)

目的 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各科室就职的各级护理人员104名,按计划将参与人员平均分配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名。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平均总分和护理满意度平均总分为(88.2±10.7)分、(93.9±5.2)分,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5.7±10.5)分、(66.8±5.0)分(P<0.05)。结论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上级对护理的满意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护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且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质量的参差不齐。

为使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得到最大和最好的有效发挥,我院近期在各科室试行护士分层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我院院内护理中试行层级管理的应用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各科室就职的各级护理人员104名,按照级别分类有8名副主任护师,14名主管护师,30名护师和52名护士;按学历分类有本科24名,专科46名,中专34名。按研究设计将护理人员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人员分配均相同。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护士进行常规的两班或三班轮流制上下班,护理工作延续常规方法和流程。

观察组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人员构成上,实行严格的护理分层管理体系,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管理是护理总部,其为指挥护理工作的调度机构,对全院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级管理是各科室的责任主管护师长,负责接收护理总部的工作安排,分配各自科室下级护师的工作安排和调度。三级管理包括各科室的护理师和护士。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中按照组织结构的阶梯模式,对工作任务层层传递,按护理人员的学历、能力和工作性质合理分配工作,上级对下级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情况。护理管理质量关联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双侧分析法和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工作,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

参照组的护理效果(1 3.6±2.3)分、护理速度(14.4±2.4)分、护理关系(11.5±1.8)分、护理规范(12.8±1.4)分、护理纠纷(13.4±2.6)分、护理服务质量总分(65.7±10.5)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18.3±1.5)分、护理速度(17.5±2.4)分、护理关系(16.7±3.1)分、护理规范(17.6±2.1)分、护理纠纷(18.1±1.6)分、护理服务质量总分(88.2±10.7)分。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经统计分析得出,参照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32.4±2.6)分、上级对护理满意度(34.4±2.4)分、护理满意度总分(66.8±5.0)分,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46.3±3.1)分、上级对护理满意度(47.6±2.1)分、护理满意度总分(93.9±5.2)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3 讨 论

从医院人员构成来看,护理人员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也是医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门诊、住院部、急诊中心、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供应室等各个科室的诊疗、检查、监护、卫生和管理等各种护理工作。对护理进行规划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名誉和效益,对护理人员和住院患者的未来和预后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分层级管理是比较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能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不断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往护理工作没有严格的分级和分工制度,所有护士都经历同样的护理工作,这样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而分层级护理是按护理人员的能力和职称级别来综合定制护士长、主管护师和护师等护理工作的各个岗位的,这样各级护士可以看到未来,有了努力和发展的方向[2]。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是由资历较高的护士担任,丰富的工作经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系统和有效性,同时也提升了其归属感和成就感;同时年轻护士在上级的工作指导和监督下,其工作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不断提升。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能使护理各级人员责任明确,有时间做常规的护理服务、还能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改进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本文中,两组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在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的参照组。该结果充分证实了上述论证观点,所得结果也与耿文丽学者的一致[3]。因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上级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刘 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67-69.

[2] 李世艳.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47-248.

[3] 耿文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110-112.

本文编辑:徐 陌

R192.6

B

ISSN.2096-2479.2016.06.146.01

猜你喜欢

护师层级服务质量
更 正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