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批判与低碳创新观
2016-02-10陆小成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批判与低碳创新观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摘要:基于技术批判理论的解读,低碳创新观是面向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实现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和五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向人性与自然更高水平迈进的新型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构,应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培育低碳创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营造低碳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文明;技术批判;低碳创新观
当前,中国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审视技术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异化现象。马克思较早地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考察了技术的本质及其资本主义方式对人性主体地位的背离[1]。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此基础上对技术本身进行了深入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揭示人被技术和生产工具所奴役的属性。马尔库塞批判了工业文明时代技术演化的“单向度”人性[2]。通过技术理性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新社会是一个消除了工人的反抗性的一体化社会,人成了单向度的人[3]。中国许多学者对西方技术批判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研究,他们深入阐释了马克思和西方技术批判学者的基本思想与主要观点[4-5],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通过科学的技术批判减少技术异化现象,回归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理性,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本文通过技术批判的理论工具,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的新的技术创新观。
1技术批判:生态文明视域下低碳创新观的提出
技术批判学者以技术演进为理路,探讨技术的工具属性与目的属性统一问题,重塑技术理性文明,以期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人性与自然高度统一。生态文明问题从本体论上说是一个自然观的问题,从认识论上来说则是一个技术理性问题[6]。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发展,深刻反思“技术合理性”,需要树立并建构低碳技术创新的新价值观。
1.1现代技术创新需要高度审视技术的环境风险
芬伯格作为当代美国新一代技术批判理论家,融合传统法兰克福学派和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技术价值观对技术演变的重要影响,对现代技术可能带来的环境危机以及潜在风险和未来灾难表现出深度担忧。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变革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同时,也将引发更为深重的环境灾难,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风险。近些年来中国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许多事件的发生均与技术滥用有关,当然也与伦理道德缺失、价值扭曲有关。人类社会需要高度审视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反思技术带给人类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生态环境风险。传统的技术乐观主义高估技术的积极作用,忽视了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技术悲观主义又称为反技术主义,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现代技术带来了高度发展的同时也给地球以及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这是不能避免的[7]。技术悲观主义从根本上抵制技术发明和创新,无法将人类引向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均有自身的走向极端的缺陷存在,对技术的深层批判引发人们思考如何避免现代技术风险。审视技术的环境风险,应该通过人的目的性作用,使技术创新不再是环境风险和高碳排放的肇事者或诱因,实现技术创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为人们所关注和渴求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1.2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失调需要建构低碳创新观
技术批判者认为,技术既可能为人类带来改变自然的福音,也可能是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失调或技术异化成为技术批判的重要焦点。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状态,表现为人与技术活动产品、人与技术活动过程本身、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了人的本质的丧失[8]。芬伯格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因争夺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行为导致了地球环境恶化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需要重新设计技术以提供与环境相协调的繁荣[9]。基于传统技术与环境、技术与社会的失调困境,需要建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低碳发展的低碳创新观。所谓低碳创新观,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目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发展观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实现节能减排的新型技术价值观。低碳创新观强调技术创新应尽可能规避生态环境风险,在减少环境风险和避免生态恶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创新应以生态而不仅仅是人作为评价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等一切活动和实物的尺度,反对片面追求物质价值、经济价值和人类价值,而忽视自然价值、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发展模式[10]。低碳创新区别传统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技术与环境的协调,以节能减排等技术创新,实现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还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低碳技术创新是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为目标,要求技术创新朝着低碳、节能、减排、高效的方向演化[11]。依托低碳创新对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新常态下的低碳优势,形成低碳创新竞争力,构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3低碳技术创新观是深刻反思“技术合理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重塑
西方技术批判理论的思想家们对技术手段的片面发展进行批判,对技术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要求人们弘扬技术的合理性。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12]。马尔库塞在对技术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指出,技术合理性的特征是“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合理”主要是指社会通过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自然变成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但看似“合理”目标是由技术创新自身的“不合理”问题所带来的,现代社会的技术改造带来环境加速破坏、资源能源的加速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频发。如何避免这种所谓的“技术合理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技术批判者对现代技术反思的批判中,提出构筑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终极目标和生态意识。深刻反思传统技术观,借鉴技术批判思想,低碳创新观是从价值理念层面反对传统的高碳技术经济模式,反对传统技术加速资源能源的开发与消耗,反对传统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的加速破坏。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13]。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重视创新特别是低碳创新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擎作用,追求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技术理性。低碳创新观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理性审视,重视加快传统高碳技术经济模式转变,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低碳创新观作为面向生态文明的新型技术创新价值观,实现技术合理性与环境合理性高度统一的创新模式与价值重塑。
2目标进路:重塑自然统一性与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战略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技术批评的理论思考,构建低碳创新观是回归和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内在本质在于重塑“一种能够恢复社会和自然的破裂的统一性”的关系;近期目标在于体现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的五位一体;远期目标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自然更高水平迈进,助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大同世界。
2.1低碳创新观在于重塑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
低碳创新是以自然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的重要创新,避免技术异化和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重塑技术系统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性的创新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实际上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抵制和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伦理要求的技术效率观。低碳创新观改变这种人与人、人自然的对立观,应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自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技术创新观,使技术回到人文怀抱,遵循自然规律,朝着适宜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的长远方向发展。低碳技术创新观是技术批判理论为基础,始终考虑和重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态意识和低碳环保观念的指导,探索一条既适合现代技术进化,同时又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内在统一的思想理路迈进,构建人性与自然更高水平迈进的技术创新进路。
2.2低碳创新观在于实现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的五位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低碳创新观的提出就是以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现实的目标进路,通过批判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避免和减少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低碳创新并不是不搞经济建设,而是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脱钩的新型发展模式。以低碳创新为核心动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低碳创新为新引擎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低碳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将低碳创新驱动发展转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生态文明,强调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当作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低碳创新以新的技术形式,立足于技术政治学的视野,释放和开掘技术的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危害的民主潜能,以利益表达和民主渠道来实现创新目标设定与方案选择,实现低碳创新观的民主化的理性重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加民生福祉,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低碳创新具有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政治和谐稳定、社会民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的五位一体的价值整合。
2.3低碳创新观在于向自然更高水平迈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大同世界
技术批判理论既反对技术工具论,也反对技术实体论,认为工具主义的缺陷在于把技术产生的效率与环境、伦理和宗教等割裂开来。而实体论的解决方案是以完全放弃技术为代价,回归传统和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从而达到降低对自然损害、减少环境破坏的目的。技术工具论和技术实体论均将技术人为地分割为两个极端,或过于拔高技术的中立性,将技术与文化价值完全分立,或停滞不前,彻底抵制和放弃技术的进步和自然改造意义。芬伯格认为,技术既不是实体论者中的技术悲观论和无力抗拒的“天命”,也不像工具论者中的技术独立于世界。芬伯格消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双向即主体与客体融合的角度创造性地揭示了二者的内在关联[14]。技术批判对技术的负面影响进行反思,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自然环境保护作为内在因素来考虑,将它们融合到技术设计中,创造一种既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性关怀,又能促进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技术体系。如何创造新型技术体系,低碳创新既能避免技术工具论中的“中立”思想将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重视技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补偿,也避免技术实体论中过分夸大技术的负面效应和人的非能动性,重视发挥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主观能动性。强化低碳创新观并加强低碳创新的战略部署和社会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向人性与自然更高水平的和谐状态迈进,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解放、人与自然和谐的大同世界目标。
3实践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时代抉择。低碳创新观不仅是在技术创新观念层面的转变,更重要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如何选择更加科学、持续、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观及其战略路线。破解技术与环境的矛盾关系,需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观,构建可替代的改善环境关系的新技术文明,为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基于此,技术批判强调技术价值观在技术社会建构中的突出地位,这为低碳技术创新观的实践提供重要启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构,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路径。
3.1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五大理念之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发展新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低碳创新观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综合体现。低碳创新观的构建及其实践,体现了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协调、绿色低碳发展、开放共享的基本理念。加强对传统高碳技术、高碳模式的批判与审视,树立低碳创新观,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是立足高碳发展困境、面向全球气候变暖、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实践。要重塑低碳价值观,在技术创新中融入低碳价值理念,在低碳价值的指导下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将这种价值观融入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决策制定,促进经济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当前低碳技术创新门槛高、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使中国低碳技术创新艰难。要加强低碳创新的顶层设计,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要把低碳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位置,构建推进国家低碳创新的科技体制架构,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设立低碳科技研究专项基金,提升国家对低碳科技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低碳科技创新,提高国家低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而真正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
3.2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
全球发展处于经济调整期,面临资源紧缺、能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和制约,要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高碳排放型产业结构,重视发展低碳型产业,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型经济结构。一是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加强低碳创新,构建若干低碳创新型城市和区域低碳创新中心,打造低碳产业集群,提升中国低碳经济的竞争实力。二是依靠低碳创新培育发展高技术型、战略型、低碳型的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低碳科技驱动含量,走节能减排的低碳创新道路,构建以低碳工业、低碳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向集约、高效、低碳方向转型升级。三是要强化企业在低碳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具有低碳技术竞争力的低碳创新型企业。由于低碳创新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和政策扶持同时,也要健全低碳创新的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四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国家低碳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低碳创新,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低碳创新合作,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低碳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源泉和人才培养功能,发挥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在低碳创新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各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低碳创新体系中的政策服务作用,加强各类低碳技术和低碳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面向绿色低碳的创新要素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国家低碳创新型经济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3.3培育低碳创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
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是低碳技术的民主化和社会建构过程。低碳技术的民主化、社会化推进有利于体现更多主体特别是弱势社会群体的低碳价值、生态价值的利益追求。技术通过创新的对话不断地修正和进步,将反映更广泛兴趣和更多民主景象的不同价值观整合[15]。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对整个社会带来正外部性的利他行为,需要社会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民主化推动。基于技术批判理论,要引导全社会加强对传统高碳技术、危害社会的技术的批判和审视,重视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不断参与、监督和评价低碳技术创新,在低碳创新的战略制定、政策讨论中纳入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培育低碳创新型的社会氛围,进而促进全社会重视低碳、倡导低碳、选择低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低碳型的社会结构。要倡导和鼓励低碳消费,引导和选择低碳产品、低碳文化服务的消费,杜绝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要大力培育低碳创新、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服务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的枢纽桥梁作用,拓展低碳创新、低碳发展的社会活动空间,激发低碳创新的社会活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组织模式,强化低碳创新的法治保障,健全激励低碳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低碳创新生态空间,促进面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面向低碳发展的众创空间,构建崇尚低碳创新、参与低碳创新与低碳消费的社会氛围。
3.4营造低碳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
技术批判既是技术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技术合理性的理性思考和文化批判。加强对传统高碳技术、技术不确定性与风险的文化批判,进而构建具有面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五位一体的技术合理性的技术创新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构建低碳创新观是基于这种批判下的重要价值选择。为了获得低碳创新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塑造,必然需要培育低碳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及其社会氛围,进而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对于低碳创新而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社会对绿色低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类社会具有改善的正外部性,能获得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有利于形成低碳的技术价值观,让低碳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节能减排的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导向。要强化低碳创新、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的文化宣传,号召社会群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发挥群众在低碳创新中的首创精神,积极开展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的文化宣传活动,构建全社会参与的低碳创新型文化环境。要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完善低碳创新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低碳创新的市场环境和鼓励低碳创新的文化环境。
3.5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
低碳创新观的价值导向是以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宗旨,要重视以创新为基本理念,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建设,更要重视以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以先进的更加低碳节能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侵袭,提高生态环境系统的修复能力。一方面,要提高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加强对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加强对受损农地的再利用、废弃矿井资源的再开发、未利用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景观的建设,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另一方面,要通过低碳创新,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强度,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低碳能源的技术创新,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型的能源消费空间和环境治理空间,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进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青卫.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技术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117-121.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8-16.
[3]马驰.论技术理性批判精神的当代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8-12.
[4]杨东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剖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4(4):80-81.
[5]谢玉亮.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解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12):91-94.
[6]金梦兰.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技术理性批判[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3):81-83.
[7]许茂华,张丽.浅谈现代技术的超越——以安德鲁·芬伯格对技术超越的理解[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b):226-227.
[8]于春玲,陈凡.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现代性追问的逻辑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29-50.
[9]安德鲁·芬伯格.生态环境政治的过去与未来[EB/OL].http://www.sina.com.cn,2006-11-07.
[10]谈新敏.低碳文化及其在低碳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4):122-126.
[11]王琳,陆小成.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功能与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98-102.
[12]于海量,曹克.技术理性批判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6):56-60.
[13]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
[14]王华英.芬伯格技术存在论思想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5):30-36.
[15]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5.
(责任编辑沈蓉)
Critique of Technology and Low-carbon Innovation View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u Xiaocheng
(City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low carbon innovation view is the new value of the view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rient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unity and one of the five value pursuit,to nature,humanity and more high level towards.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we should strengthen low carbon innovation concept of social construction,and should be to one of the five overall layout as the important guidance,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carbon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to build a low carbo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to develop low-carb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innovation economy;cultivating innovative low carbon social atmosphere,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innovation society;to create a low carbon innovation culture environment,constructing innovative culture of low carbon;to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building low-carbon innovation typ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Technological criticism;Low-carbon innovation view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4BGL099),北京市社科院课题“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152023),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污染防治区域联动与低碳发展机制研究”(15JDCSB007)。
收稿日期:2015-04-14
作者简介:陆小成(1978-),男,湖南耒阳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低碳创新、科技政策。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