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6-02-10傅庆洋陈建峰陈铁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转氨酶肝硬化出血量

傅庆洋 陈建峰 陈铁江

肝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傅庆洋 陈建峰 陈铁江

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方法;肝脏功能;并发症目前为止,肝切除术仍然是治疗肝癌患者最主要的手段[1]。肝脏是血管比较丰富的脏器,选择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对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肝脏衰竭发生率至关重要[2]。临床上常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和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两种。Pringle法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但是由于肝脏长时间缺少血液供应,对肝脏造成缺氧性损伤,术后发生肝脏衰竭的可能性较大[3]。本次研究对以上两种肝切除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肝切除术的80例肝癌伴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半肝阻断组)38例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全肝阻断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分级、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排除标准 心脏病患者,其他肝肾疾病,资料不全者。

2 手术方法

半肝血流阻断法:开腹后沿胆总管寻找第一肝门,游离肝左右动脉、门静脉左右支,在分支处设置阻断带,在第二肝门游离肝左右静脉,准备血管夹。在肝脏切除术中,切断患侧肝脏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保证健侧肝脏的血液供应。术中根据渗血情况和肝内血管破损情况进行采取灵活阻断,切除标本后,解除血液阻断。全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用导尿管结扎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全肝血液供应,根据患者肝硬化的程度,设定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阻断一段时间后,开放5min,如此反复,最多阻断2次,再行切除术。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7天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出血、胆汁溢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全肝阻断组明显高于半肝阻断组(P<0.05)。见表2。

3.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随访,全肝阻断组术后发生腹腔出血2例,胆汁溢漏3例,腹腔感染3例,膈下积液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6%;半肝阻断组发生腹腔出血1例,胆汁溢漏3例,腹腔感染1例,膈下积液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比较(±s)

注: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

术后7天ALT 197.40±56.28 65.72±12.11 64.8 <0.05组别全肝阻断组半肝阻断组t值P值例数42 38手术时间(min)142±34 148±42 0.37 >0.05术中出血量(mL)547±23 563±53 1.34 >0.05术后住院时间(天)11.3±4.3 12.7±5.1 0.97 >0.05术后7天AST 213.82±61.37 77.81±9.08 79.2 <0.05

4 讨论

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目前肝癌合并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4]。术中大出血和术后肝脏衰竭是造成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5]。为了达到控制术中出血量的目的,我们通常将入肝血流阻断,但是这样会造成肝脏缺血缺氧,肝脏是一个对缺血和缺氧极其敏感的脏器,肝脏缺氧会引起肝脏细胞代谢功能障碍,造成缺氧性损伤[6]。同时当手术结束,肝脏重新充血时,会对肝脏造成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有研究证明术中选择哪种肝血流阻断法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7]。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会对健侧肝脏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术后发生肝脏衰竭的可能性增加,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肝血流阻断法控制出血的效果无差别,但术中采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的患者术后肝功恢复功能明显比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的患者要快,半肝阻断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比全肝阻断组低(P<0.05)。且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能够在同样的手术时间内达到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相同的控制术中出血的效果[9]。但是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能够有效降低血流阻断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选择何种阻断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肝功分级等情况决定。

[1]唐彪,王志明.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04):406-411.

[2]张奇,王洪波,彭晓晖,等.肝癌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07):841-845.

[3]荣维淇,吴凡,余微波,等.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可手术小肝癌预后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5,18(10):1020-1023.

[4]张贯启,张志伟,项帅,等.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1 (01):18-22.

[5]杨慧林,梅礼强.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22 (07):78-81.

[6]胡智明,邹寿椿,赵大建.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23(19):9-11.

[7]章正威,王楷,梅铭惠.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法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12(01):58-63.

[8]丁贺义,邰沁文,周成明,等.肝切除术应用半肝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32(04):469-477.

[9]黄燕金,车斯尧,梁永任,等.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案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4,22(21):41-44.

(收稿:2016-03-29 修回:2016-06-03)

更正

本刊26卷第8期第695页“补肾益冲抗衰汤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血清AMH和INHB的影响”一文第三作者“帅军”应改为“卢帅军”,特此更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辑部

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项目(No.2014KYB297)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急诊外科(义乌 322000)

傅庆洋,Tel:13676802076;E-mail:fqy02076@163.com

猜你喜欢

转氨酶肝硬化出血量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