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APP探索研发
2016-02-09李兴武刘协伟
■ 李兴武/刘协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APP探索研发
■ 李兴武/刘协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地质调查预算定额管理信息化新的需求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为定额采集APP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契机。文章分析了不同野外地调手段采集内容的差异性、野外工作区移动性、野外网络环境不确定性等影响定额采集APP研发的主要因素,明确了定额采集APP的数据模型、工作模型和主要技术,重点从数据源规范采集、利用GPS定位系统特性、野外一线地质人员实际操作APP、实时监控数据质量等方面,对APP助力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工作进行论述。
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APP;数据模型;工作模型
1 地质调查预算定额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新形势
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新变化,都对地质调查预算定额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新的需求。
1.1 实现地质调查预算管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需要加强预算数据集成开发应用工作
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文件,实现预算管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对预算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5〕82号)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地质调查项目支出属于中央部门项目支出,实现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需要加强预算管理数据集成开发和应用工作。
1.2 地质调查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预算定额管理信息化研究
2015年7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央本级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通知》(财预〔2015〕132号),在推进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原则中指出“将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嵌入部门预算管理过程,实现标准建设管理与预算编制管理的有机融合。”在推进定额标准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中指出“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标准建设所需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总结提炼标准建设规律,探索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快建设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这些规定为支出定额管理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1.3 智能手机发展为APP研发和应用提供契机
智能手机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历经十余载,如今已经像钱包和钥匙一样成为人们随身必备品,能够像使用电脑一样浏览互联网、自由扩展功能的智能手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大家甚至把关注焦点从智能手机本身转移到了手机APP应用程序上,以实现更多的实用功能。从2008年Android系统手机的诞生,发展到现在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为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数据采集APP(以下简称定额采集APP)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契机。
2 定额采集APP影响因素及模型建立
2.1 研发定额采集APP主要考虑因素
开发定额采集APP,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野外地调手段定额信息的采集内容,包括人员配备情况、生产效率情况、材料购进与消耗情况、资料购置情况、设备配备情况、运输车辆配备和使用情况等,针对生产效率情况,不同野外地调手段因开展方式不同,具体采集内容差别也比较大;二是地质野外工作区的频繁转换,适合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工作情况记录,手机的普及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三是利用移动设备数据采集的多样性,如文字、图片、GPS定位数据等,实现全方位、多视角的数据记录,确保采集信息原汁原味;四是考虑到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研发定额采集APP要实现无网络可工作、有网络可传输功能。
2.2 定额采集APP数据模型和工作模型的建立
2.2.1 建立定额采集APP数据模型
为了保证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人员能够把工作手段信息原汁原味地采集上来,考虑到不同类型野外调查手段实施特点,把定额采集APP数据模型划分为工作流动较大类型、工作点相对固定类型、24小时连续作业型、频繁变化工作点类型等四种,详见表1。
2.2.2 建立定额采集APP工作模型
通过定额采集APP完成野外定额信息采集工作,涉及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接收三个环节。野外工作人员使用手机安装该APP,通过APP完成采集野外定额基础数据;使用手机移动网络或wifi,最终通过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机房服务器接收并处理APP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的请求,自动按照地质调查预算标准框架规范存储于SQL Server数据库中。(参见图1)
图1 野外定额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结构图
表1 不同类型野外调查手段数据模型
2.3 定额采集APP开发采用的主要技术
定额采集APP开发工作,主要包括Android客户端开发和.NET服务端开发,Android客户端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发送,.NET服务器端主要完成身份验证和数据接收,双方通信通过HTTP协议。Android客户端采用Java语言,主要应用基于Android SDK、SQLite、xUtils、GSON等技术完成;.NET服务端采用C#语言,主要应用基于ASP.NET MVC、Entity Framework等技术完成,图2为定额采集APP的主要界面。
图2 定额采集APP界面
3 定额采集APP有力促进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
定额采集APP开发完成后,经过对定额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就可以操作应用。目前该APP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超过200个采集点上获得推广应用,涉及地质测量、物探、化探、机械岩心钻探、水文地质钻探、坑探等主要地质调查工作手段,有力促进野外地质调查基础定额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为预算标准制修订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定额采集APP应用解决了数据源规范采集问题
在定额采集APP应用之前,开展地质调查预算标准跟踪评估工作过程中,基础定额报送数据多为统计数据,格式多样,后续数据整理工作量较大。而通过定额采集APP采集信息,数据具有统一格式,可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野外定额信息统一整理、分析和利用奠定良好基础,使项目组人员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上,而不是放在数据整理上。
3.2 充分利用GPS定位系统,确保定额信息采集真实性
利用GPS定位系统,用户能够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高精度精密定位,还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定额采集APP利用GPS定位系统的特性,实时获取野外地质工作地点的空间和时间信息,不能修改也不能事后补充,能够确保定额信息采集的真实性。
日报信息是野外基础定额信息中最为重要的信息,日报信息采集工作量在整个野外定额采集工作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工作记录”需要记录每天从驻地出工到收工回到驻地的全过程,采集内容比较多,要做到每个关键点都有记录。在采集过程中,通过GPS时间记录,以及采集人员上报工作量,能够体现每日工作效率。数据接收人员还可以通过野外人员行走GPS轨迹路线,还原整个工作过程,与采集人员上报工作量相互印证。
3.3 由野外一线地质人员实际操作APP,确保地质调查基础定额信息采集原汁原味
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采集点都是建立在地质调查项目中的具体调查手段作业组上,比如重力测量作业组、磁法测量作业组、地质测量作业组等等,这样是由作业组中野外一线地质技术人员实际操作定额采集APP,其工作记录与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的实施进度完全一致,确保了地质调查基础定额数据为第一手资料,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图片信息,能够原汁原味体现地质调查工作手段的具体工作过程。
3.4 APP采集数据及时传输,便于数据接收者实时监控数据质量
定额采集APP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野外地质工作环境网络的不确定情况,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手机网络或wifi,最终通过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端;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待发送数据会在本地手机数据库中有一个缓存,等到有网络的期间,缓存数据可以自动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数据接收端。这样数据接收者不但可以实时了解数据采集的进展情况,而且可以对数据采集者的采集工作进行监督,传输数据如果不符合质量,可以与野外地质调查技术人员及时联系,按照数据质量要求做出调整,保障数据采集质量。
4 结语
地质调查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点建设是新形势下新的定额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现行地质工作体制、机制下,采集、收集地质调查野外生产消耗基础数据的组织形式,定额采集APP在采集点建设中获得推广应用,将有力促进野外地质调查中野外基础定额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今后还要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数据挖掘和利用,为地质调查预算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支撑。
[1]陈光升,李兴武.地质调查预算定额体系构成及面临主要任务[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2):52-55.
[2]李兴武,刘协伟.对地调项目预算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12):40-42.
[3]陈光升,李兴武.新时期应加强地调基础定额采集与核查工作[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2):45-47.
[4]RONAN SCHWARZ, PHIL DUTSON, JAMES STEEL, NELSON TO.The Android developer's cookbook:building applications with the Android SDK,second Edition[M].POSTS & TELECOM PRESS,2014.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Z].北京:国务院,2014.
[6]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5]82号)[Z].北京:财政部,2015.
[7]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中央本级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通知(财预[2015]132号)[Z].北京:财政部,2015.
APP Development of Fieldwork Quota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 Geological Survey
LI Xingwu, LIU Xiewei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The new demand of budget quot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geological surve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 have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P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ntents collected by different feld survey methods, the mobility of the feld work area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eld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data model, the working model and the main technology of the APP are clarifed. Focusing on collecting data source specifcally, using GPS positioning system, actually operating the APP by frst-line geological staff, real-time monitoring the data quality and so on, we discuss how the APP helps to collect basic quota information in the feld.
geological survey; feldwork base quota;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PP; data model; work model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12-0065-04
2016-10-19;
2016-10-28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二级项目《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预算标准制修订与跟踪调查》(DD20160090)
李兴武(1970-),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经济、预算定额标准方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