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GO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

2016-02-09方,李

知与行 2016年4期
关键词: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贾 方,李 娜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社会热点论坛

NGO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

贾方,李娜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NGO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NGO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等特质,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其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参加NGO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志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社会责任、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等。但NGO形形色色,有境外在华NGO,也有本土NGO,良莠不齐,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志愿者产生了各种消极和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发挥NGO的优势,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NGO服务活动;同时,针对NGO存在的问题,健全法律制度,“依宪”治理NGO,最大限度消除NGO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利用志愿服务这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使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NGO活动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参加NGO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NGO;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新时代。在这个充满生气的时代,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在这些社会组织中,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NGO以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宣传,开展活动,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提高自己实际能力的一种有效社会实践方式。大多数NGO在高校开展的活动是健康和有益的,但是应看到,由于NGO组织种类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少数NGO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并不纯正,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趋利避害,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NGO活动,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措施,科学地管理大学生NGO,克服NGO活动中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的影响,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和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

一、NGO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

NGO是各国广泛存在的非政府组织,被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即NGO)”[1]。它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通常独立于政府的组织。中国一般把NGO定义为能够发挥中介作用的社会组织,它们按照一定法律法规、规章或根据政府委托,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沟通服务、公证和监督功能,承担具体服务行为、执行行为及部分监督行为。NGO有境外在华国际NGO和本土NGO之分。

2011年,在华国际NGO的总数在1万家左右,每年动用的资金有数十亿,活动领域包括农牧渔、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态环境、救灾减灾、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农村发展、产业发展、贸易金融、社会服务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其中以在高校活动的在华国际NGO数量最多[2]。一般来说,在华国际NGO致力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资助留学生出国学习、救灾、扶贫救困、支持弱势群体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然而,一些在华国际NGO,特别是美国在华NGO,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从事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据德国《全球视角》网站揭露,美国的许多NGO散发着“国家的情绪”,它们与美国电视台CNN一样担负起更多的“美国责任”。它们的所作所为败坏了在华国际NGO的名声。

本土NGO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NGO数量已十分庞大,共拥有各类社会团体168 00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6 000个,基金会999个。 这些社会团体包括行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慈善机构、学术团体、职业性利益团体、公益咨询服务组织、公民自助组织等。这些NGO组织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NGO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具体来说表现如下:一是增加了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NGO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兼容性,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空间,让他们能够合法有序、理性地表达诉求,维持社会经济及社会的稳定;二是有效弥补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空缺,将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带到公众服务领域,不仅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缓解了市场压力,促进了政府与市场的紧密联系;三是加强社会对某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与人力薄弱的部门,以及处于困境的脆弱群体的广泛关注,从而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

由于NGO的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等特质,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其活动。NGO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其实质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NGO的志愿性不仅是因为推动者是志愿的,还因为参与者和支持者本质上也是志愿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切资源动员上基本都是志愿的。因此,NGO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不凡的价值。

其次,NGO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机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也促使大学生思想活动越来越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如今大学生不再满足于生活在大学这一“温室”里,相反,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所学本领回报社会,得到社会的肯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志愿者加入NGO后,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NGO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国近几年频发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有志愿意向的大学生为了救灾,积极加入NGO组织。在参加NGO服务后,他们的志愿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肯定。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给予灾区人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救灾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锻炼和考验,有助于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NGO数量与日俱增,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扶贫帮困、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拥有的优势是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无法比拟的。不仅为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创造了机会,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选择。NGO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从而受到大学生志愿者的关注。据统计,美国NGO的受薪雇员每年有1 000多万人。因此NGO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不可缺少的领域之一,为大学生志愿者开拓了新的就业机会。

最后,NGO为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扩展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今大多数NGO是以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行动目标为组织基础成立的,这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出大学生自己的潜力。大多数NGO对其成员的个人信息(如年龄、身份等)限制较少,因此其成员构成比较多元,NGO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平台,他们通过NGO拓展交友范围。NGO借助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和活动来宣传自己,扩大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也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来发展自己,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获益。

二、NGO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

然而NGO并非净土,其情况非常复杂。NGO在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活动的平台,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消极和不利的影响。在华国际NGO与本土NGO是两种不同的NGO,其政治背景不同。多数在华国际NGO与外国政府有密切联系,它们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目的,被外国政府用做西化和和平演化中国的工具。而本土NGO,由于发展时间短,还不成熟,在运转中存在一些困难或在与相关方面合作中并不顺畅。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志愿者造成了消极影响。NGO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1.美国和西方利用NGO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境外NGO与其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境外在华NGO,特别是美国在华NGO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灌输西方意识形态,促使中国实行和平演变。境外在华NGO中,总部设在美国的最多。据统计,境外在华最有影响的45家NGO中,总部设在美国的就有18家,占总数的37.5%。总部设在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的有19家,设在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分别是10家和1家。设在香港与台湾的NGO与美国有密切联系。此外,美国还有数量庞大的NGO在华活动。在21世纪,美国登记免税的非营利性NGO有160多万个,还有据说100多万个没有注册的NGO。 美国政府利用这些NGO,在担负更多的“美国责任”和“推动民主”的借口下,行颠覆破坏之实。

美国政府利用NGO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手段有:一是通过援助直接与中国百姓打交道,了解情况,收集信息,施加政治影响;二是利用NGO的渠道进行软性渗透,通过NGO来达到美国政府难以达到的政治目标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三是通过NGO控制或影响舆论,实现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利用NGO实现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化;四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破坏活动。

如今,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非大学生莫属,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网络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新阵地,西方国家借此机会,通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冲击,其主要方式有:一是混淆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制造谣言破坏国家甚至是社会的稳定;三是抹黑中国在中国人心中甚至是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如今美国等国家与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发生联系,他们通过发表研究报告、制作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片等方式,屡屡向我国发难,混淆大学生的思想,动摇他们的政治立场。

在美国与西方国家利用NGO作为工具向中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活动中,西方宗教渗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实,宗教渗透是政治活动而非宗教活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利用宗教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以此实现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东欧剧变中,受西方支配的罗马教皇携带西方的阴谋计划,亲自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传道布施,推销资本主义的“政治多元化”理论。这是造成“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3]。而大学生作为中国NGO中最年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一旦受到西方宗教影响,则必将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4]。

除了意识形态渗透外,美国在华NGO还直接利用大学生进行颠覆中国的活动。2014年发生在香港的“占中”行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美国研究中心”,就是受美国NGO资助的一个机构。该机构长期进行培养反对中国政府的学生领袖工作。该中心成立10多年来,编写了充满西方意识形态的“通识”教育教材,供香港大学生使用。今年初,该中心精心策划了一个所谓培训班,培训后来参加“占中”的学生领袖在香港如何搞示威活动。

策划和参与“占中”行动的学生,与美国的一些NGO联系密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向“占中”活动捐赠了1300万港元[5]。美国地缘政治智库(Land Destroyer)的研究人员托利·卡塔卢奇(Tony Castalucci)在网上发文指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和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在香港举办过论坛及开展过活动。因此,媒体对“占中”运动的评论是“一群充满政治狂热的学生们”在反华势力背后的煽动操纵下,把矛头指向政府,试图以“颜色革命”方式,分裂香港社会,分裂国家。

2.我国政府与草根NGO合作不畅。我国的NGO可分为有官方背景的NGO和草根NGO。我国政府与有官方背景的NGO合作非常顺畅,不存在障碍。例如中国人权研究会是一个NGO,但却是有官方背景的NGO。它高举人权大旗,为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政府在与草根NGO合作中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影响了草根NGO在高校的活动。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在救灾合作上。任何国家在面临灾难时,NGO都是一种救灾力量。当地震、洪灾、旱灾、疫情等发生时,需要整体控制、大规模的宏观调动资源和大量的物质和资金。灾情发生后,由于政府的努力,各种危机得到有效地控制。但是政府毕竟不是万能的,在灾难面前,特别是在地震面前,NGO往往能给政府大规模的资源救助和一些强有力的配合,并且是灾后建设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然而,国家对于NGO的政策和法律还不完善,NGO的管理和发展模式还处于探索中,影响了政府与草根NGO的合作。举例来说,在救灾问题上,政府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加,其中包括动员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但草根NGO资源匮乏,严重限制了其对灾区的救助规模,也减少了草根NGO在高校发展志愿者数量中的作用。这不仅导致草根NGO失去了许多具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志愿者,从总体上说,也影响了政府动员大学生参加救灾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另一个问题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保证问题还没有解决,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年轻的、活动最积极、相对集中、涉及相对广泛的群体。大学生志愿者的高层管理者一般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以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利益。此外,由于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自身权益认识不清,因此没有权益保护意识。而且以志愿活动为主的大学生校内志愿服务组织本身运营经费不足,因此无力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由于缺乏监管,有的志愿团队有了足够的经费仍然不能把经费更好地用于志愿活动中,而是从中谋取利益。这都给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6]。

3.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较多采用的是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如这种实践教育理念缺乏先进性,教育内容缺乏整合性,教育主题不鲜明,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缺乏保障机制等。同时还规定了教育实践课程需要完成的学分。这种做法使得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实践教育产生误解,认为实践教育仅仅是为争取学分。因此,高校的这群“准人才”由于在经济、心理、人际交往、认知等方面缺乏认知和锻炼,他们宁愿整天在宿舍玩游戏,也不愿意出去活动。最终“准人才”成为高校里的“弱势”学生群体。

4.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量和度不协调。高校志愿团队是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年轻的、活动最积极、相对集中、涉及相对广泛的群体,但是高校NGO从本身结构以及开展志愿活动中却存在志愿服务的量和度的不协调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一是在志愿者来源上缺乏有效的甄别、选拔和确认程序,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使用不当,导致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志愿者不知所措,最终活动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二是在组织管理上出现刚性化管理,忽略志愿者本身自愿的本质,出现了骨干组织、发布命令,其“成员”服从的问题;三是在活动组织上忽略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的培训,忽视了组织专业相关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四是在活动的开展上急功近利,活动本身具有商业化倾向。由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忽视了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因此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NGO活动只是出于一时之高兴,而不是出于要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再加上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样的志愿活动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反响一般。因此,大学生也就不愿意再参与NGO的活动了。

5.NGO行业掮客的滋生问题与大学生政治思想培养问题的矛盾。 虽然NGO是在以非营利或少盈利的前提下发展的,但却有一些人,不是单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而是以营利为目的而组织或加入NGO的。这些人以金钱为诱惑,招募一些社会阅历浅,识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参加NGO。这部分大学生久而久之就成为他们的推销员、服务员、搬运工、义工等。他们服务工作所创造的财富,以金钱的形式渐渐装进了商家和一些不良机构的腰包里。

三、克服NGO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健康发展

为了克服NGO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顺利开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下列对策与建议:

1.警惕西方国家利用NGO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警惕西方国家利用NGO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政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利弊,思考应对策略,粉碎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用NGO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阴谋。由于大学生志愿者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需要正面形象作为学习的榜样。要防止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华NGO的意识形态渗透,需要加强正面宣传,坚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武装学生的思想。同时要防止党内干部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玷污党的形象。要树立志愿者的先进典型,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身体力行的榜样,使大学生志愿者自觉抵制美国NGO的宣传,粉碎美国在华NGO西化中国与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

2.政府完善NGO的法律政策,使NGO规范发展。完善NGO的相关法律政策,使NGO的发展走向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是消除NGO对大学生不利影响的法律保障。要规范NGO的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改变陈旧观念,完善我国NGO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二是完善NGO的资金来源和捐赠制度,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情况;三是完善NGO相关活动的法律保障;四是调整和完善NGO自身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其与政府的工作关系来保障实现组织扩展;扩大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如水平的或垂直的扩展;帮助基层民众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以使它们有能力参与项目;通过游说和倡议去补充发展项目。总之,要采取法治手段,“依宪”治理NGO。

3.加强培训教育,提高高校NGO成员素质。针对高校和大学生存在的矛盾,NGO想要在高校健康长久发展下去,那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完善组织机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组织成员培训。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的教育培训体系,并对高校NGO组织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NGO成员的综合素质,以便大学生志愿活动健康发展。

4.发挥党团的组织作用,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健康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共产党在人们的心中无疑占据了无法取代的地位。而我们正可以借助这种优势,来对国内NGO组织进行规范和引导。高校应强化支部工作,一靠日常的学习,二靠创新的工作方式,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了解每位党员的心声,成为每位党员的朋友。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党建工作,除了要抓好常规的、基础性的工作以外,还要注意结合学校实际,注重抓特色,努力培育工作亮点和创造特色,以推动整个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以活动为中心,创高校特色党建工作的思路,积极探索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使学校的党建工作更具有时代特色,因此高校必须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的新阵地,积极探索建立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和学生社团的党组织,加强全体党员的团结意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带领全体师生在学校开展“献爱心”系列活动,让爱充满校园。党组织应该以爱与人情味为支点,积极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

5.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应该时常关注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使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念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真正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成为他们衡量对与错、是与非的标准;二是强化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成为自觉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三是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四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劳逸结合;五是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和谐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统一;六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身修养。

大学生志愿者是未来祖国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伟大历史使命。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素质,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既要充分发挥NGO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作用,又要加强对NGO的监管,使敌对势力无可乘之机,难于实施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意识形态渗透阴谋;同时要克服NGO存在的问题,完善NGO的相关法律,“依宪”治理NGO。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NGO活动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用NGO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行径,粉碎它们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颠覆、破坏的阴谋。同时,要从政治上、组织上、生活上关心大学生志愿者,使大学生志愿者感到温暖,得到鼓舞,积极参加NGO的活动,在NGO服务活动中健康成长。

四、结论

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NGO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高校已经进入了一个日益受到NGO影响的时代。NGO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大学生参加NGO活动,是他们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NGO,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是,由于NGO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西方少数敌视中国的势力,利用NGO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因此,高校既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的NGO活动,又要在学生参加NGO活动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讲大局,要坚持党的基本原则,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大学生NGO活动,坚决抵制美国和西方利用NGO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NGO在大学健康、有序、可控发展。无论NGO当前的状况如何,今后如何变化,高校对大学生参加NGO活动,应当鼓励和引导,但是对参加NGO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丝毫也不能放松,对大学生NGO的管理也不能放松。

[参考文献]

[1]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志愿者服务循环体系[EB/OL].贵州志愿服务网, 2009-03-09.

[2]韩俊魁.境外在华NGO:与开放的中国同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3]张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

[4]刘峰.NGO 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19.

[5]梁振英:外国势力参与占中,中央对港府充满信心[EB/OL].新华网, 2014-10-20.

[6]杨正喜,唐鸣.论我国NGO(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法律障碍及解决途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责任编辑:屈海燕〕

[中图分类号]C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4-0091-06

[作者简介]贾方(1969—),女,北京人,党委副书记,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14JD710056);北京联合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SK10201404)

[收稿日期]2016-02-16

猜你喜欢

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