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2016-02-09郭菁菁

中国军转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军官军民军队

■ 郭菁菁

关于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 郭菁菁

国内外实践表明,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职能清晰、规模适度、层级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开展的组织保证。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二是成立区域协作机构。三是完善驻地方高校选培机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下内部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依托化模式等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表现为:技术的兼容性与两用性程度以及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经济层面上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要求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充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储备新兴专业人才,对承担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单位,国家在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表彰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目前,军民融合

式发展路径下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内部化模式,即军队院校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市场化模式,即军队通过向市场招聘等方式获得军事人才;依托化模式,即以项目等为依托,通过人才的激励、管理等合约设计模式,军队与地方共同培养人才。在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确定不同的合理培养规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推进教育融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军事教育是国民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国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军队院校无法承担培养全部军事人才的任务,必须依靠国民教育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军官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在地方院校打基础;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军官靠地方院校培养和输送;某些军队的继续教育和某些专业技术进修课程要在地方院校进行;军事院校的某些课程要请地方院校的教授,专家讲授。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合作培训军官,充分利用地方院校的资源优势,发展联合教育体制,培养军队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

为了培养保持军事强势的第一流军事人才,外军十分重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把国家范围内最强的教学科研力量用于军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发展军地联合教育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如美军在860所公立和私立学校里开设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初级部,每年约有13.2万高中生(包括3.5万女青年)接受训练;在400所大学院校里设立后备役军官训练团高级部,其军事训练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可直接向现役陆军、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输送军官。美军根据军队建设需要,每年按计划向社会招募牧师、律师以及部分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等,经训练后授予军衔。美军还经常选派军官上地方大学和院校接受高等教育、陆军军官可离职两年攻读高级学位。英军新任命的军官全部在地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44所军事院校主要承担军官任职和晋升前的培训任务。日军把地方大学代培的学生叫贷费生(即由军方贷款支付学费的学生),其对象为大学医科、理科和工科在校学生,代培军官占总数的13%左右。韩国军队有35%的新任军官来自设在地方大学的军事训练团。印军30%的新任军官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

在我国教育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地方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为部队培养国防生和高精尖的科研人才,改善军队干部的知识结构,拓宽军队干部的知识面,提高军队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充分利用地方的教育资源,对军人进行在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军民两用人才。这种融合的意义有三,一是实现了地方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军民两用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能够为部队培养和造就大批懂得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建设的军事人才。三是能为部队节约大量的资金。四是能够为地方大学带来新的气象。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看得见摸得着。

二、正确处理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关系,走开军事人才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推动军事人才培养从原来单一内培模式向多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转变

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从技术角度考察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出于维系和保障军队战斗力及国防安全的考虑,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军用技术设置一定程度的保密和安全措施,从而使军事技术对外流动形成壁垒。因此,当军用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于民用技术时,由于安全壁垒的存在,军内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要优于地方,这时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既有人才的继续教育,会优先采用军队院校自己培养的内部化模式。而反过来,当民用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于军事技术时,出于技术因素的考虑,军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关技术人才的培训任务交给地方,从而导致市场化和依托化这两种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规模大大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军队院校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就从实践上印证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受当时国际形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军用技术的发展速度一直快于民用技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如传感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特殊材料技术等,都是先在军事领域产生,而后才向民用领域转移。军事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较快发展,促进了那一时期我军院校的快速发展,短短数十年便建立起以实施军事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专门培养技术军官的军事院校体系。军队院校和各级训练机构几乎承担了所有教育培训任务,为我国的军事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民用领域对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强烈需求,民用技术在部分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逐渐赶上和超过了相应的军用技术。与此相伴随的是,1999年6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了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重大改革措施。2003年9月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军队院校由学历教育向岗位任职教育为主转型的战略任务。可以说,两次全军院校会议开启了军事人才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从原来单一的内部化模式向现在的内部化、市场化、依托化三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转变。

三、借助地方资源提高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有效牵引国家教育资源向军事能力建设转化,有效开辟军队吸纳高素质人才的稳定来源渠道

相关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经过军地共同努力累计招收选拔10余万名国防生,已有7万余名毕业补充军营,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的改善尤其是科技信息素质的提高,成为军队建设转型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新生力量。国防生培养工作从起步探索向纵深推进、从注重规模向提升质量、从简单嵌入向深度融合,形成高校学历教育与军队任职培训衔接、科技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学培养与部队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取得显著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效牵引了国家教育资源向军事能力建设转化。军民融合培养国防生,对拓展利用国家教育和智力资源发挥了重要牵引作用。目前国防生培养高校,约有2万多名教职员工直接为军队人才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以招收选拔国防生为主,向实施“强军计划”研究生培养、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干、征召大学生士官和义务兵等多种形式拓展。普通高校“产学研”向国防科研领域延伸,实施军地联合攻关,取得大批创新成果。

有效开辟了军队吸纳高素质人才的稳定来源渠道。每年招收培养近万名国防生,接近军队生长干部年度招生总量的三分之一,均为二本以上学历层次,多为部队紧缺急需人才。遴选多所优质高中建立生源基地,吸引优秀青年学生报考国防生,录取新生92.8%超过各省重点分数线。平均每年有2000多名国防生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依托民族地区高校定向招收培养藏、维、蒙等少数民族国防生,拓展了军队民族干部来源。

有效充实了军队高端技术领域的骨干人才队伍。招收培养国防生的学科专业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武器系统、气象水文等110多个领域,78%为信息化相关专业,92%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毕业国防生超过半数补充到重要方向、重点建设部队,在教学科研、装备保障等技术密集型岗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有7300多人成长为技术骨干,6100多人次立功,400多人次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必须借助地方资源提高部队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借助地方资源优化军官队伍结构。挖掘地方人才资源的潜力,把部队急需的人才选进部队。重点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密集型单位的领导、专家等专家学者型人才选拔进入部队担任军事干部,配齐配强科技练兵的带头人和明白人;把从事法律、传媒等工作的社会实践型人才选拔进部队担任政治军官,提高政治工作能力;把交通运输、物资油料等行业的服务保障型人才选拔进入部队担任后勤军官,为部队依托社会化服务搞好后勤保障奠定基础;把与现代作战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新材料、气象、雷达、电子、通信等专业的技术保障型人才选拔进部队担任专业技术军官,提高军官技术保障队伍的科技素质。通过引进这些人才,最大限度地改善部队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升部队人才的素质能力。

第二,借助地方资源建立军用人才数据库。以地方人才资源库为基础,分类建立军用人才数据库,把部队所需要的航海、雷达、电子、通信、侦察、网络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登记掌握起来。数据库要突出地方人才的专业、特长、分布、年龄等重要条件,为征召动员提供准确信息。在此过程中,突出对目前部队编制基数小、但战时需要缺口较大的陆航飞行、飞行管制、气象等特殊专业人才的登记掌握,确保一旦有情况能找得到、召得来、用得上。

第三,借助地方教学条件提高官兵素质。要挖掘地方教学资源潜力,借助地方开放式办学的条件,广泛培养军官。通过请地方专家学者到部队集中授课、搞业务讲座和函授作业传授科技知识;利用地方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人才、场所及设备搞好人才委托培养和挂训代培;选派年轻干部到军民通用型企业进行换岗锻炼等形式,提高军官的科技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

四、走开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之路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发挥军地院校的各自优势,选定最优化的培养模式,确保军队人才培养任务圆满完成

(一)军地院校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分工关系

一方面,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在学科专业方面既有相同性又有互补性,许多地方院校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如课程设置系统性更强,教学管理科学性更好,师资力量更雄厚等等。

另一方面,军队院校的军事特色是地方院校所不具备的,也无法替代的,如对培养对象的军政素质、管理训练能力、军人意志作风等方面要求较高等。因此,在制定军地人才培养规划时,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发挥军地院校的各自优势,选定最优化的培养模式,确保军队人才培养任务圆满完成。

(二)院校培养能力和军队实际需要的关系

完善健全的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着眼军队建设实际需要,科学构建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并重、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紧密衔接、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完整人才培训体系。从而建立专业种类齐全、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能力过硬的军队人才群体。社会教育资源在专业素质、理论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只有与培养对象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最快地发挥使用效益,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三)实现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与法制化的关系

人才管理法制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改革完善人才工作法规政策,对规范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根本性、全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这对军队人才政策制度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示范作用。在军队科技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规范,致使军地不同的人才管理体制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下的有效对接,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缺乏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因此,必须改革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从现阶段国情军情出发,坚持党管人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等原则,注重法制观念的树立、法规制度的完善,依法管理和严格执法,不断加强人才法制化建设,努力实现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制化。

[1]杨晓丹,翁金祥《利用军地资源培养海军人才的主要措施》载“第三节军民融合论坛”

[2]汪海《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几点思考》载“第三节军民融合论坛”

[3]习合芳《军队人才建设走军民融合之路的几点思考》载“第三节军民融合论坛”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

江麓集团获国家电网合格供应商资格

中国兵器江麓集团实施“一主二元多点”的民品发展战略,历经2年时间成功研制出高性价比的新型交流变频电机,并于近日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审核,获得该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格。8月19日,该电机成功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的首批订单,成功配套该公司“某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在该电机的研发过程中,江麓集团工程技术人员攻克了技术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能够按8千瓦的电机结构尺寸,实现输出功率达12千瓦,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客户指定的系统要求,且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该电机具备单向制动功能,能够在断电的情况下实现系统被动收回,提高了整机的安全性,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安装尺寸小、免维护、寿命长等优点。经过2轮样机试制,通过了客户组织的样机测试、联调试验和工厂审核等多个环节的考核与验证。该项目的成功配套,标志着江麓民品电机受到“中字头”企业的青睐。(王泽芬 超越)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参加B20峰会

最近,作为G20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湖南智造”四家代表企业之一,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此次峰会。

作为“湖南智造”行业领头企业,湖南唯一的工程机械企业代表,山河智能坚持自主创新,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调整发展步伐,以强化内部管理的内涵式增长为主,加上先导式创新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克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增长了50%。此外,公司还将投资近20亿元全资收购北美最大的支线飞机租赁和维修公司AVMAX。公司何清华董事长、总经理朱建新表示,此次能够零距离亲密接触B20,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亲身感受到了世界经济与自身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得益于山河智能公司一直以来坚持的“先导式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和绿色发展是山河智能走向世界一流的两大引擎,山河智能将会以此次峰会的收获为动力资源,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为装备制造业创造更多的世界价值。(陈晖莉)

猜你喜欢

军官军民军队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跳伞
哥伦比亚 军官
军队的4月1日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对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