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闪耀里约奥运

2016-02-08宗平北京

老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金牌运动员

文 宗平(北京)

中国闪耀里约奥运

文 宗平(北京)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虽然夺金势头没有想象当中来得迅猛,但所展现的风采依然可圈可点。中国运动健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奥林匹克精神,而国人则以一种更平和、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奥运。这是值得赞赏的进步。

有亮点,也有不足

八月,里约。在时空被极大压缩的移动互联时代,奥林匹克圣火不只点亮了南美大陆,也熊熊燃烧于地球村上居民们的心中。更快、更高、更强——这是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格言,也是人们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殷切期待。

中国队保持在金牌榜前三位,发挥基本正常,3人1队5次创5项世界纪录,9人1队13次创12项奥运会纪录。金牌数较上届奥运会有所下降,但一些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自行车、男子跆拳道两个项目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仍然是中国代表团争金夺牌的主力军。跳水和乒乓球一如既往地体现了高水准。乒乓球项目包揽了4枚金牌,单打项目各2人参赛均包揽金银牌;跳水项目表现稳定,8项共获得7金、2银、1铜。举重项目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夺得5金2银,3人创造4项世界纪录。

潜优项目不断创造历史,成为一大亮点。在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赛道上,中国队连续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并夺冠,实现了我国自行车项目的奥运金牌零突破。在男子跆拳道58公斤级比赛中,21岁的中国选手赵帅首次参加奥运会便勇夺金牌,成为本届中国代表团的最大黑马,也改写了男子跆拳道奥运无金的历史。基础大项田径创造了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包揽了男、女20公里竞走金牌,共获得2金2银2铜;男子4×100米接力获得第4名,同样刷新了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战绩。

但与此同时,对手的加速追赶也给中国队带来压力。在伦敦奥运会上尝到甜头的英国队,里约奥运周期乘胜追击,持续发力。日本代表团也积极蓄力2020东京奥运会,近两届奥运会金牌数稳步增长,体操、游泳、田径项目的上升势头尤其明显。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总结中国代表团表现时表示,里约之行也暴露出四点问题:一是对奥运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估计不足;二是中国队对世界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训练管理的新潮流研判和学习还不够,训练理念和方法创新不足;三是许多项目规则发生重大改变,中国队的把握和应对没完全到位,部分项目临场指挥应变存在失误;四是大多数项目进行新老交替后,对年轻队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磨炼不足,致使一些选手在激烈竞争中没能充分赛出气势、发挥水平。

面对挑战永不退缩

挑战面前,中华健儿没有退缩,为国争光的理念没有变,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丢。尤其在里约奥运会后半程,几次荡气回肠的激战和胜利,打出了应有的气势。

作为羽毛球老将,林丹、傅海峰竭尽全力,拼到最后一秒,输赢都是英雄。前者与李宗伟华山论剑的绝唱、赛后的紧紧相拥,道不尽十几年竞赛的惺惺相惜;后者打完最后一拍的振臂高呼,是一位老将不负众望、不忘初心的激情宣言。

强敌敌不过团队作战的默契,女子20公里竞走中,刘虹在最后20米处干净利落地反超夺冠,体现了集体绝对实力基础上的胸有成竹,赛后一句“就是这么设计的”尽显霸气;挫折挡不住创造历史的车轮,自行车姑娘们数次经历金牌变银牌的磨难但拒绝放弃,终于在女团竞速上骑出炫目“中国红”,让几代自行车人的夙愿成真;勇敢的心能够创造奇迹,向艳梅在女子举重69公斤级第三次抓举中杠铃擦到头部,但处变不惊的大心脏让她在挺举上顺利完赛、一举夺魁。

最值得称颂的当属中国女排。在小组赛输给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队的逆境之中,中国女排在郎平的率领下顽强拼搏,在淘汰赛中逆袭两届卫冕冠军巴西队、击败欧洲新贵荷兰队,最终战胜世界杯亚军塞尔维亚队,昂首登上最高领奖台。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自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就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在里约,年轻小将们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本届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4岁,是近三届奥运会最年轻的一次。而在中国队已经获得金牌的选手中,约一半是奥运会新兵。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的张梦雪,为男子跆拳道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赵帅,年仅15岁的跳水小将任茜,有望在东京延续辉煌的年轻中国女排……包括游泳夺牌的年轻选手徐嘉余、汪顺等都展示了才华,他们将是2020奥运会的主角。

在里约,组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多国运动员的服装都由中国运动品牌赞助,多个项目使用的比赛器械都是“中国制造”。而针对一些争议判罚,国际奥委会委员李玲蔚、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均谈到,中国体育需要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重视培养体育外交人才。强大不仅限于竞技场上。中国体育人应积极进入国际体育组织任职,只有熟悉和掌握游戏规则,才能把握主动权,才能向世界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

走过里约,面对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体育站到了新的起点。

树立平和、健康的大国心态

争取胜利而不强求胜利,直面对手而不贬低对手,是我们在奥运观赛时应有的“大国心态”。

在奥运会这个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体育竞技场上,没有一个选手不想超越他人、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同样关心着比赛结果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观众和体育爱好者。

很多有着奥运记忆的中国人,都曾有过为一块金牌的得失大喜大悲的经历。不论是在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摘得“首金”时,还是在2008年中国代表团在主场高居金牌榜榜首时,对胜利的追求都点燃了国人的炽热激情。

不过,就像一枚硬币拥有正反两面,对胜利的激情与渴望,对失败的沮丧与不满,总是相伴而生,如影随形。当李宁在人们的追捧中戴上“体操王子”的桂冠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在汉城折戟后面对那么多的攻击和责难;而在刘翔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田径英雄时,又焉知他因伤退赛会激怒多少满怀期待的同胞。当运动员勇创佳绩的时候,人们的热情与信任可以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但是,当他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国人的失望与苛责也能将他们打入万丈深渊。

如何面对失败,考验着运动员;如何看待金牌的得失,显示着国民风范。在里约的奥运赛场上,在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32年、首次举办奥运会的8年后,我们看到了一种更平和、更健康、对运动员更宽容,也更符合奥运精神的国民心态。在中国女子十米气步枪运动员憾失“首金”之后,舆论场中少有批评和抱怨,也少有对失利的痛心疾首或气急败坏,有的是人们对杜丽和易思玲两位女将的安慰,以及“胜败乃兵家常事”的淡定。

用平常心看待得失,是个人精神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如果运动员在赛场上尽力拼搏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没必要感到遗憾。我们可以接受孙杨在游泳赛场上屈居第二,也愿意对夺得金牌的霍顿表示祝贺,但我们不能容忍那些无端的指责;我们对任何外国运动员不抱敌意,并不意味着我们接受不公正的待遇和责难。我们既拥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也懂得捍卫自己的成就与尊严。

争取胜利而不强求胜利,直面对手而不贬低对手,是我们在奥运观赛时应有的“大国心态”。取胜,并不是奥运会的终极意义。这场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会,不仅是为了让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成绩,也是为了鼓励各国人民弘扬体育精神,并向全世界播撒友谊与和平的火种。能够证明运动员拼搏与实力的奖牌固然重要,但让运动员专心享受比赛,感受体育的魅力,传播奥运精神,并在奥运会中缔造中国和世界的友谊,显然更加重要。在未来的奥运征程里,不论成败得失,必须面对的一切,我们都要坦然接受。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历史转型期,正处在向“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疾步迈进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公众对机会均等、竞争公平的社会诉求,全社会对规则、秩序及理性约束的强烈呼吁,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奥运会的社会改良目标是如此相通与吻合。一句话,迈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中国需要奥运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当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的社会改良理念发生共鸣时,“中国梦”不就是一幅壮美的现实画卷吗?

责编/花语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金牌运动员
迟来的金牌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有惊无险的金牌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