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关联度研究

2016-02-08李淑娥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毕业生体系

李淑娥

(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处,福建泉州362000)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关联度研究

李淑娥

(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处,福建泉州362000)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需要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准公共服务应由政府和市场两者给予供给,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着社会供给指向差、提供就业服务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高,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建立格局合理、辐射力强、运行规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获取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最佳状态。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关联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公共服务问题。经过20多年的艰难蜕变,我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初现雏形,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所提供的就业公共服务,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都亟待提升和改善。

为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践等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现有的学术文献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关联度的学术研究成果鲜见,仅在少数学术文献中有所体现,相关的研究文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公共政策、就业公平、服务品牌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开展研究。肖微,方堃认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显露出诸如就业歧视、关系网、就业黑幕等非公平化的不公正现象,为此,需要政府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发挥就业服务主导功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1]53;王少华指出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种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和堪忧[2]28;齐炜,乔文从塑造就业服务品牌的视角提出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以服务机制改革打造一体化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体系[3]41;赵海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得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的结论,认为要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需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评估体系[4]34。另一类是以某一省市地域高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孔微巍,赵璐诗,张晓博通过对东北三省高校毕业生的数据分析,运用图表对创新就业公共服务政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构设置的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效进行论证,提出创新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5]6;王德平探讨了成都高校毕业生创新就业的五大举措来实现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6]19;刘仁香运用丰富的数据专门论述了黑龙江省高校就业中公共服务机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扶持机制、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完善黑龙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7]17;王凤芝,马宁指出了河北省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8]139。

已有的学术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市场供需、就业政策、就业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基础。然而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未能具体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的关联度,未能采用宏观经济学理论阐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的相互关系。基于此,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建立格局合理、辐射力强、运行规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内容。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要实现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有效配置,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满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要社会为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服务,需要高校毕业生个体适应就业的新业态、新形势。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属于政府典型的公共产品服务范畴[9]35。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既关乎国家人才的培育又涉及大学生个体未来的前途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介于政府提供的纯粹公共服务和纯粹的私人服务之间的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兼具公共服务以及私人服务的特性[10]237,具体而言,具有消费上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受益上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和效益上一定程度的可分割性[11]68。基于此,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这类准公共服务理应由政府和市场两者给予供给,尤其是政府灵活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制定更多的政府就业公共政策,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措施等,有效扶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一种准公共服务或者混合物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或外部效应。鉴于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够提高国民的劳动者素质,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正外部属性,突出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这类准公共服务的社会供给不足和提供就业服务效率低下的缺陷。因此,政府需要通过财税宏观调控政策刺激市场化就业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供就业服务质量,拓展足够的就业岗位,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质量。通过财税经济学予以具体的理论分析(如图1),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给曲线为S,D1、D,分别代表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曲线中的社会边际效用和大学生自身需求中的私人边际效用。其垂直距离代表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外部属性为H,假定由社会提供的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刚好符合外部经济效应要求的服务水平OF0,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从自身角度来衡量和获取就业服务的数量,此时由就业服务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均衡点G决定的服务数量变为OF1,与之对应的成本费用也随之变为0E1,此时的G点不是就业服务的最佳平衡点。这说明由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出现供需不足的现状。

图1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外部性及其财税激励效应

由此可知,由于外部经济属性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不足的现象迫切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灵活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节、干预就业市场,使之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及时就业。此时政府对提供就业岗位的社会微观群体——企业和单位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激励,鼓励其招聘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如图1可知,假定每单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经济效应为H,政府对招收大学生就业的企业单位给予H的税收优惠,这时企业单位所承受的招聘成本费用会明显降低,企业单位也愿意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同时高校毕业生自身所获取的就业服务质量也显著提高,致使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曲线提升到社会边际效用D1的水平,此时就业服务的数量随之增加到F0的最佳水平。可见,高校大学生就业具有的外部经济属性为政府采用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政策适度干预提供了调控的机会[12]44。通过提供大学生就业的企业单位一定的税收优惠,促进和激励了企业单位招聘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就获取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和岗位服务,进而获取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最佳状态。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困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1. 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向和供给不足

从2010年起,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占有劳动力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现有的就业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普通劳动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指向较弱。服务内容多面向低端行业劳动者,对高端行业劳动者的就业公共服务乏善可陈,急需建立政府、营利及非营利组织多元主体相互协调合作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

2.就业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不足

从国外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经验可以得出:高效的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我国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大包大揽的格局尚未改变,经营性中介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机制不足,政府未能与其实现高度合作,从现有的运行机制看,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性市场尚未形成,限制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功能的发挥[13]118。

3.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影响服务水平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脱胎于人事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往往根据部门职能设置,而不是因需设置,由此带来服务机构主体不明确、资源整合不力、服务意识差等问题,政府与市场中营利或非营利机构的定位、职能划分模糊不清,关系未能完全理顺,也导致公共服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现有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原来的人事管理系统中剥离出来的,就业公共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均有待提高,特别是新业态下通过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毕业生工作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孤岛。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教育主管部门掌握毕业生学籍信息,就业主管部门掌握就业信息,民政部门掌握困难毕业生信息,团委则掌握创业毕业生信息,各信息源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就业公共服务大数据分析基础建设基本等于零,公共服务信息不匹配,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接精准服务难以实现。二是信息服务水平低,就业信息的质量、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理解以及信息的预测都严重滞后。大部分人认为建立一个就业信息发布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就是信息化,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改革;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毕业生公共服务的时空观念,实现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都未能实现。

(三)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非政府的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低下

英美国家就业公共服务高效运转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对就业服务经费投入的不计成本。比如在英国,每年投入的就业经费已高达二百亿英镑,人均分摊之后,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这些国家的非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在公共服务中起到主体作用[13]119。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起步较晚,更需要大量借助非政府的人才中介机构作为就业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协助做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优化、管理与服务业务。但这类人才中介机构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非公益组织,因此他们很难花很大精力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上来,长此以往,极大制约了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思路

(一)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从现行的制度上看,政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部门,具备制定就业服务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公共物品和独占就业公共服务权力三大主要特征,在保障就业公共服务公益性、实现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供就业差异化服务上居主体地位[14]32。因此,必须把“普惠与均等”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信息服务质量,赢得家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闭环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公共服务水平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推手,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保障。政府应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流程标准和工作标准。从体系上和制度上明确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标准、经费投入,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成效。标准化建设工作又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加强对标准体系的问诊,及时地对标准进行修订,实现闭环建设。

(三)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现阶段,要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有效性,需要在公共服务引入市场化机制,一方面,市场优胜劣汰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为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又不能将公共服务所需的费用转嫁到就业者身上,这就需要依靠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提供经费支持,在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服务条件和服务保障上进行必要的投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的培训进行补助,制定财税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予以倾斜,对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予以经费扶持;另一方面,政府需通过制定制度规范,对服务行业和服务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公共服务多元化上起到协调、合作、整合与管制等作用,提升合力,引导公共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部门等主体分工协作,共同为求职者提供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四)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层级构建

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是政府,市场化服务未能形成,公共服务仍处在“计划时代”,非官方的服务未能实现市场化的优胜劣汰,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优化配置仍是愿景。建设一个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的高效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由我国国情所决定,政府在就业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亦不容忽视。一方面就业服务体系有效运作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予以支撑;另一方面就业服务体系规范运作需要政府制定标准并严格监管[1]52。因此,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政府主导与市场配套紧密结合势在必行,政府充分行使管理,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基础性服务,而非公益性组织和公益组织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就业。

表1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层级图

(五)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统筹教育主管部门、人社部门、高校等单位,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打破各高校间、职能部门间信息服务各自为政的局面,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整合政府、社会、高校和毕业生个体资源,实现信息联网和服务信息化,为大学生、用人单位全方位提供“双向”的信息查询服务平台,进一步使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对接有效。

(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绩效管理

表2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考核图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绩效管理不可或缺,建立一个以服务结果为导向,服务对象满意度(含高校毕业生、企业、高校和家长)为参照,有利于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确保公共就业服务公平性的实现。可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标准专业化、市场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保障,需要我们一方面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更新观念,整合资源,为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创造条件。

[1]肖微,方堃.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2]王少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共政策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J].人力资源,2012(3).

[3]齐炜,乔文.构筑精细化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个性化就业服务品牌[J].中国就业,2013(4).

[4]王浩林.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7).

[5]孔微巍,赵璐诗,张晓博.对东北三省政府创新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2).

[6]王德平.成都五大举措实现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J].四川劳动保障,2013(5).

[7]刘仁香.黑龙江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2(5).

[8]王凤芝,马宁.河北省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9]王炳忠,吴斌,陈蓉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从政府的视角[J].高教与经济,2008(1).

[10]陈建刚.完善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11]高培勇等.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黄世贤.政府干预经济的负外部效应分析[J].探求,2005(1).

[13]陈建梅.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对外经贸,2015(1).

[14]王雍君.公共财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Study of the Relevance of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 to Public Service

LI Shu-e
(The Students’Affairs Office,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

Full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volves the excellent support of public service,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as quasi public service,should be supplied by both government and market.There are several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public service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such as weak orientation of social supply,inefficient employment service,low standard of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nsufficient financial investment,which results in the weak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with a reasonable structure,a powerful radiation and strict regulation so as to enrich the 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public service as well as obtaining the Pareto's efficiency concerning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public service;relevance

G647.3

A

1673—8861(2016)04—0138—05

[责任编辑]张琴芳

2016-11-07

李淑娥(1977-),女,福建南安人,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处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研究。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JAS14597)。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毕业生体系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