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经验与成效
2016-02-08李建林刘浩然张小虎梁小鹏
李建林,刘浩然,张小虎,梁小鹏
(崇信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崇信 744200)
崇信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经验与成效
李建林,刘浩然,张小虎,梁小鹏
(崇信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崇信 744200)
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成效;经验;崇信县
2008—2015年崇信县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涉及全县56 10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项目实施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共新修梯田8 249.16 hm2,配套建设田间道路330 km。项目建设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一批效益良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兴起,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崇信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于2008年启动实施,至2015年结束。该项目涉及全县58个行政村14 590户56 106人,受益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覆盖面之广,惠及农村人口之多,在该县水保工程建设历史上前所未有,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温饱工程和致富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共新修梯田8 249.16 hm2,占下达任务的100%,配套建设田间道路330 km。项目完成总投资6 896.84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 391.72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 505.12万元。
1 项目建设经验
1.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合力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崇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项目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硬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逐级签订责任书。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农牧局、水务局、林业局等9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崇信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协调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水保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上档次为目标,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行整村、整乡镇、整流域治理,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从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确保梯田工程上水平提档次。
一是推行“四位一体”工作法,即建设单位管理、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监督、村委会配合的管理体系。项目实施前期,建设单位和乡、村、社进行衔接,摸清现状,对群众积极性高和坡耕地面积大的村社优先安排年度实施计划,组织技术人员和村社干部深入实地确定工程地点,勾绘工程范围,切实做细做好工程前期规划工作,并要求村社做好宣传发动、农作物倒茬、预留土地等基础性工作。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派驻技术人员抓工程质量,协同施工单位、村社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工程监理人员经常巡回工地,把好工程质量关。工程竣工后,“四方”单位共同参加验收,对不合格工程,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修,直至质量合格。每年建3~4个优质工程和样板工程,带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形成“七项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示制、投工承诺制、移交管护责任制七项制度,从体制机制方面确保项目高质量规范实施。
三是把好“两个关口”。即严格把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选择两个关口。施工企业必须具有三级水利水电施工资质、监理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水土保持资质。
1.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规范运行
高度重视资金使用管理,严格遵守项目资金“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决算”的全程监管制度,实行“财政国库或专户管理,直接支付、封闭运行”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四不结算”原则,即没有技术人员签字的工程不予结算,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工程不予结算,没有工程质量档案的工程不予结算,没有落实工程移交管护合同的工程不予结算。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现象的发生,将资金全额用于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资料经县财政局严格审核,资料齐全方可报账支付,并依法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
1.4完善项目档案,健全信息资料
项目实施伊始就成立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室,确定专人对项目档案进行管理,档案资料室严格按照档案部门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档案柜、湿度计、复印机等各类档案管理工具齐备,形成了集保存与阅览为一体的标准化档案室,并从县档案局聘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项目档案的整理、组卷、建档、编目、保管等进行现场指导,做到划分准确、分类合理、组卷规范,使档案便于保管和检索利用,确保档案归档的规范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程都要做到有“三图一表”,即有现状图、规划施工图、竣工验收图和地块验收登记表。 所有资料必须形成10个资料盒,即:基本文件资料盒、设计资料盒、招投标资料盒、监理资料盒、施工资料盒、建设资料盒、财务资料盒、竣工资料盒、影像资料盒、项目宣传资料盒。按照项目实施年度做到档案齐全,资料完整,为项目检查验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项目建设成效
2.1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了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人均基本口粮田由项目实施前的0.05 hm2增加到0.21 hm2,人均年生产粮食由258.3 kg提高到438.4 kg。项目建成后毎年可增产粮食9 280.31 t,按现行市场价1.9元/kg计算,年直接经济效益1 763.26万元;项目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每年拦泥63.11万 t、拦蓄径流577.48 万m3。基本口粮田建设能基本保证退耕还林工程 “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进而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真正保障了项目区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目前,全县部分乡镇和村社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初步形成了“山顶林木戴帽,山腰层层梯田”的壮观景象。
2.2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一批效益良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生产方式得以转变,现代农业开始兴起
通过项目的实施,修建了集中连片、大规模、高质量的梯田,区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梯田建设的承载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实现了“四个转变”,即:由单纯种粮型向粮经结合型转变,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自给型向现代商品型转变,由单一的家庭生产向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发展转变。走出了“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路子,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基地,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承包大户和公司纷纷在修建的梯田上从事规模化经营,辐射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兴起,涌现出 “梯田+双垄沟播玉米”“梯田+经果林” “梯田+果园+经济作物” “梯田+油用牡丹” “梯田+马铃薯” “梯田+新农村建设”“公司+基地+农户”等特色产业经营模式。2015年,平凉华信公司和黄花乡6个村32个社的1 120户群众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建成油用牡丹种植基地800 hm2,组建了油用牡丹产业合作社。锦屏镇冉李村结合“美丽乡村” 建设,把新修的梯田进行流转,由种植大户栽植核桃33.3 hm2,配套了蓄水池、滴灌和渠系配套工程,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2.3助推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全县1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受此影响和带动,全县基本口粮田建设蓬勃开展,进而带动了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的大发展,又助推了全县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471元,较2013年增长11.2%,减贫5 200人,2015年减贫4 000人, 2016年减贫4 200人。
2.4开创了崇信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水保工作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今后的水保项目建设夯实了基础。
2.5群众素质全面提升
项目的实施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使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保意识显著提高,通过水土保持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逐步掌握了果树行间间作黄豆、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设施农业等农业新技术和新科技,其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手艺人”。
(责任编辑张培虎)
S157.2
C
1000-0941(2016)08-0035-02
李建林(1975—),男,甘肃崇信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保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