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按Editor's Comment

2016-02-08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探测仪急症救援队



编者按
Editor's Comment

为确保国际医学救援队伍具备合适的技术和统一的操作标准,且方便国际组织的协调和符合受援国的需要,泛美卫生组织(PAH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吸取2010年海地地震救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国医疗队(Foreign Medical Team,FMT)国际分级标准,即将参与国际救援的医学队伍,按各自提供的医学救援内容和能力,通过评估分为1型(急症门诊医疗服务);2型(急症外科住院医疗服务),3型(转诊病人的住院医疗服务)及特殊类型,年初的PAHO和WHO会议上,将FMT更名为在欧美应用更广泛的应急医疗队(Emergency Medical Team,EMT)。我国已有多支队伍正在申请注册成为符合世卫标准的EMT。本期环球救援资讯栏目特别关注了第一次严格实施EMT国际标准的厄瓜多尔地震后医学救援实践。

一些新的技术装备投入到地震灾害抢险救援,使抗震救灾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进步从汶川到芦山体现得尤为突出。汶川地震时,四川省甚至没有1台应急通信车;5年后,仅成都消防队就装备了海事卫星电话、雷达生命探测仪、荷马特液压破拆工具等。本期环球救援资讯栏目特别介绍了多元化救援技术:生命探测仪、遥感技术、工业内窥镜、远程医疗和机器人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国际空间大学Dinas等提出的一个新的结合纳米卫星、可移动救援单元、便携式医疗扫描设备与微型无人机形成的集成性操作系统,致力于最大化提高灾害救援的效率。

专业化的救援队伍建设、科学的救援战法运用与现代化的搜救技术设备配置,是实现灾害现场及时、准确、快速救援的必备条件。中国专业救援力量正在快速发展:国际救援队及国家级救援队引领了省市级专业救援队发展与普及,民众整体救援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地震救援人员的技能素质,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员赵扬等通过实践提出组织经常性实战化训练,提高团队合作、指挥管理、精确救援、专业保障及持久作战能力建设,以确保医学救援队员高标准遂行多样化救援任务,促进我国救援医学事业长远发展。

本期杂志多篇研究论文触及救援队伍的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以及国际层面、国家层面救援队伍的管理机制变化。其中由WHO牵头制定的国际医疗队伍的分级与行动指南,在全球范围引起较大反响。

• 论著| ORIGINAL ARTICLES •

猜你喜欢

探测仪急症救援队
太赫兹大气临边探测仪遥感中高层大气风仿真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危险探测仪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七二二所“大地电磁探测仪开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煤矿顶板锚固体失稳模式探测仪的研发与应用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柴胡类经方治疗急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