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展马铃薯主食化的调研与对策建议
2016-02-07刘小琅任佐录赵晓云
刘小琅 任佐录 赵晓云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临夏 731100)
甘肃省发展马铃薯主食化的调研与对策建议
刘小琅 任佐录*赵晓云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临夏 731100)
甘肃省农业科研单位、马铃薯企业紧跟国家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步伐,积极致力于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加工技术、品种的研发以及马铃薯全粉、淀粉生产设备及加工技术和经验的引进及应用,马铃薯主食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对甘肃省4个科研院所和2个公司进行调研,了解马铃薯主食化后马铃薯全粉、淀粉加工的市场前景,主食化享受的优惠政策及马铃薯主食化产品。详细了解了甘肃省脱毒马铃薯种苗的培育、扩繁、加工、开发及马铃薯的种植规模、技术指导、政策扶持、收贮和流通,马铃薯原种的生产、储藏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马铃薯主食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的单位有: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腾胜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临夏绿色清真食品产业园。
1 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基本情况
马铃薯块茎营养丰富,且种植马铃薯有优化种植结构、改善环境等优势。目前甘肃省马铃薯种植已初步形成了中部高淀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黄灌区全粉、薯条(片)加工型,陇南、天水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区脱毒种薯生产等四大优势生产区域。2014年甘肃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68.26万hm2(1 023.9万亩)、鲜薯产量1 189.5万t(农业部,2016)。
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马铃薯主食化的大背景,但应认识到实施马铃薯主食化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百姓消费,并且要科技、有序地推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甘肃省的农业科研单位紧跟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结合全国马铃薯种植、生产、加工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并进行了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已经进行了多种马铃薯食品的研发,对马铃薯全粉的物化特性、营养成分、关键工艺、主食化系列产品的风味、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的马铃薯主食化加工的实践经验。
探索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甘肃农业大学和定西地区起步较早,通过引入科技化、标准化、机械化、商业化手段,加快提升马铃薯主食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能力,以技术升级带动产品、产业和品牌升级,推动马铃薯主食产业结构升级和规模化发展。目前甘肃省马铃薯全粉生产主要在定西地区,加工产品也由原来的粗(土)淀粉、粉条(丝)等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余个品种。
目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主要是利用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玉米粉以适当比例混合或直接使用马铃薯全粉,如膨化、休闲食品,粉条或鲜食,加工商品很少,还处于实验性推广阶段。
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起步较早,目前着手从事马铃薯主食化的有定西地区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政府给予补贴。甘肃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是荷兰爱味客集团和张掖市民乐县人民政府合作投资建设的中外合资企业,位于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内。一期项目为1.5万t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设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荷兰进口马铃薯全粉生产设备,于2008年3月底投产。主要产品为马铃薯全粉薯条。公司所在的张掖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污染少,土壤条件好,这些独特的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为马铃薯的高产、稳产、优质提供了优势条件,并使影响马铃薯产量、质量的病虫危害显著降低,与其他产区相比优势更加明显。且张掖地区马铃薯生长需水高峰期和雨季集中期完全吻合,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区域。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施,公司合资方张掖市民乐县人民政府正大力建设原料基地,形成一个以民乐县为主产区,辐射周边地区4万hm2(60万亩)的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以满足30万t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原料供应。并以该项目为依托,使张掖市民乐县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产品质量方面,凭借国际最先进的荷兰进口马铃薯生产设备、成熟的荷兰马铃薯加工技术和经验、荷兰专家现场管理、当地优质的马铃薯原料、配套的专业种薯公司以及专家种植指导,确保提供给客户国际一流的产品品质。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为山区晚熟品种的选育,目前已定名到天薯13号,高淀粉型品种有天薯10号、天薯12号、天薯13号。在国家马铃薯主食化背景下,将马铃薯品质研究与主食化相结合作为育种目标,重点放在马铃薯晚疫病理论研究和土传病害、综合性配套技术、抗旱节水综合管理、贮藏加工产业数据收集等方面,包括气象自然灾害应急。目前天水地区尚无马铃薯加工方面的企业。
甘肃省腾胜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原有马铃薯研究培育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腾胜”牌专用马铃薯创新服务中心,聘请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王一航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甘肃农业大学王蒂教授为技术负责人,并与甘肃农业大学签订了半干旱区马铃薯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培育脱毒种薯、繁殖适合当地种植的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实行规模化订单种植;并多方筹资900余万元,对场地、气调库进行了扩建,依托临洮县20万t(一期5万t)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购进荷兰设备并建设了年产2.5万t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可年加工马铃薯16万t;还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马铃薯发酵生产乳酸及聚乳酸改性应用”项目,成功后可实现马铃薯的高附加值,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马铃薯深加工业增添新的亮点。腾胜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已由单一的马铃薯购销拓展为马铃薯良种培育、精淀粉加工、网络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年产能为2.5万t精淀粉、5万t变性淀粉。
马铃薯主食化的核心是要走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产品在全国需要533.3万hm2(8 000万亩)的耕地。据农业部消息,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将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可贮存15年左右,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可达到50%以上目标。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2015~2019年农业部立项的马铃薯主食化项目,主要针对河西、定西、陇东地区实施,重点放在定西地区,6.67 hm2(100亩)耕地全程机械化种植,用于马铃薯主食化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西北旱区引育、筛选、示范推广)。目前马铃薯主食化品种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只要干物质含量高,VC、蛋白质、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无薯肉黄、白之分即可。
马铃薯在临夏地区种植历史悠久,其生产和发展在临夏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夏州马铃薯的生产、加工、市场和运销体系初具规模,全州已建成以马铃薯为主的市场12处,近邻是康家崖国家马铃薯批发中心,使临夏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潜力得到大力提升,马铃薯加工、外销前景看好。
2 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存在的问题
2.1 消费、饮食习惯难改变,推广难度大
马铃薯主食化产品成本高,如定西地区马铃薯全粉做的紫馒头每个2.0~2.5元,白馒头每个2.0元,正常的小麦粉馒头每个0.5元,而将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老百姓难掌握技术;此外,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如口感适应习惯、肠胃吸收习惯等。
2.2 生产线价格高
目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生产设备主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荷兰进口设备,生产线价格高,造成企业前期投资困难。
2.3 环境污染难以解决
马铃薯鲜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性难题,由于COD(化学需氧量)含量超标,目前甘肃省腾胜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 000万元经费解决不能向公共水系排放的问题。据该公司资深专家介绍,对于马铃薯鲜薯,即便是日常家庭漂洗,也会带来污染,导致COD含量超标。
2.4 建厂资金来源是核心问题
虽然最近几年,甘肃省相继出台了马铃薯方面的扶持政策,用以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但马铃薯主食化前期投资仍需要大量资金,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前期建厂困难。
2.5 消费比例不合适,缺乏马铃薯主食化品种
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结构分析资料显示:中国较为合理的马铃薯种植结构为用于鲜食的马铃薯约占总量的30%,淀粉及其制品占30%,用于油炸薯片、速冻薯条和方便面食品的原料薯占20%,种薯占10%,饲料和损耗约占10%。而目前甘肃省马铃薯种植结构较单一,消费比例不合适,如临夏州种植的马铃薯大多为鲜食型品种,鲜食消费比例在70%以上,缺乏适宜当地种植、适合做炸薯片薯条、生产全粉的加工型专用品种。
2.6 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主要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种植马铃薯,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种植形式较少,规模化种植程度低,不利于主食化品种的快速、大面积示范推广。
2.7 种薯脱毒体系不完善
据调研,甘肃临夏地区能完成种薯脱毒繁殖的单位有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永靖县农技中心和东乡县农技中心,但受经费、场地、人员的限制,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东乡县农技中心处于停止和半停止状态;永靖县农技中心虽运行,但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繁殖基地较小,难以满足全州的脱毒薯用种量。
2.8 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目前,马铃薯种植仍然靠畜力和人工操作完成,而农村大部分轻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老人和妇女对播种、培土、采挖、拉运等强度大的劳作难以完成,面临无人种地的困境。机械化操作是今后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的必备条件。另外,由于到耕地的农路是土路且较窄,耕作机械和拉用车辆难以到达田间地头,这也制约了甘肃省马铃薯的规模化种植。
混凝-加核絮凝组合工艺首先利用无机网捕作用,使废水中难以自然沉淀的胶体状污染物和一部分细小悬浮物经过脱稳、凝聚、架桥等反应过程,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絮凝体,直接进入加核絮凝单元,由于加入了较重的沸石,不仅使已经形成的矾花能够加速沉淀,并在加入高分子有机聚合物CTMAB的情况下将未去除的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悬浮物进一步絮凝沉淀。猜测制浆造纸废水中应该存在某种难以用混凝-加核絮凝组合工艺去除的物质,下面采用GC-MS法对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进行分析。
2.9 缺乏马铃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现有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只能加工生产粗淀粉,不能生产适合做馒头、面条等主食营养品的马铃薯全粉。
3 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发展建议及对策
3.1 马铃薯变主粮,品种须先行
目前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品种主要以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近几年育成的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9号、陇薯11号、陇薯12号、陇薯14号为首。其他品种有青薯9号、天薯11号、定薯4号等。国外引进品种有大西洋、费乌瑞它、夏波蒂、布尔班克等。生产马铃薯全粉须选用芽眼浅、薯形好、薯肉色白、还原糖含量低和龙葵素含量少的品种。主粮化品种除了应满足上述全粉加工品种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富含蛋白质、VC、胡萝卜素及其他有益物质等营养品质指标。截止到2015年,我国育成的适合全粉加工的马铃薯品种有22个左右,但真正能在生产上使用的并不多。
马铃薯主食化专用品种和普通品种一样,需要经过病毒脱除恢复品种特性,生产出脱毒种薯后才能应用于生产,并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配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加快脱毒种薯推广,增强优质种薯供应能力,是保障马铃薯主食化的前提条件。
3.2 降低可操作化程度及成本
把马铃薯主食化指标量化,数字化。目前薯条色泽、粘稠度、弹性咀嚼度国家没有形成行业规范,也无品种规范,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人们只是单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口味在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生产的产品成本比较高。
3.3 用优质、多元化的产品占领市场
主食化产业发展在政府引导、园区建设的基础上,要尊重和利用市场化手段,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造血工程”,其核心是主食产品的优质化和多元化。过去,主食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用来“充饥”,而今天及未来的发展,要求主食不仅要保障身体健康,还要补充相应元素、提供全面营养。
目前马铃薯行业中较薄弱的是加工和消费环节,因为新鲜马铃薯不宜保存,因此提倡对其进行加工,将其变成全粉,而全粉可以制成馒头、包子、面条、面包等食物。虽然目前在甘肃省有不少加工薯片、薯饼的企业,但唯有把握马铃薯主食化契机,同时开发出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并符合中国人民消费口味的马铃薯类产品,才能用优质、安全的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3.4 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技术
从投资角度看,良种、良田、良法三者中,最重要的还是良种,其中包括马铃薯脱毒薯苗技术。在脱毒薯苗等方面,虽然近年有大幅度提高,但甘肃省良种应用面积还不高,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
3.5 做好马铃薯主食化系统研究与规划编制
组织科研单位和有关专家深入开展马铃薯主食化系统研究,通过大量信息数据分析和试验示范,充分论证其可行性,科学评价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尽快编制临夏州马铃薯主食化专项规划,明确主食化的准确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马铃薯主食化集聚,指导、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工作。
3.6 加强宣传,努力形成把马铃薯作为一种“小康型主食”消费的社会氛围
树立营养引导消费的现代理念,满足小康社会人们吃饱、吃好、吃健康的普遍需求,提高消费者对马铃薯作为“小康型主食”及其营养价值的认知。引导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马铃薯主食化推进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马铃薯主食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3.7 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
由于主食产品消费数量大、产业带动力强,因此马铃薯主食化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是实现马铃薯产品的主食化,使马铃薯主食产品摆上餐桌被广泛消费。主食化是马铃薯主食化这一产业推进过程中的主要抓手,要加强科学研究,强化产业开发,推动各方力量和生产要素聚焦主食化,同时兼顾以马铃薯为原料进行淀粉、饲料等产品的加工利用。
3.8 加快建设马铃薯主食化综合产业体系
建立马铃薯主食化适宜品种和专用品种的繁育推广体系,引进或培育适宜甘肃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的主食化专用品种。在不同生态区设立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示范推广点,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开展马铃薯主食化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增加单产,提高种植效益。
加强种薯脱毒快繁体系建设,建立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的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生产基地,生产高质量的脱毒种薯,为生产提供优质种薯。
建立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推广以机械化为平台的模式化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改造农路,修建保鲜储存库等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种植主食化专用型品种的技术水平。
3.9 大力支持马铃薯规模生产组织、龙头企业的发展
鼓励成立马铃薯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种植、销售、加工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链中来,形成“公司+农户”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建立以全粉生产为主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要研究生产符合本地消费习惯的全营养马铃薯主食化食品,如馒头、面条等。
3.10 研究建立马铃薯主食化政策保障体系
把马铃薯生产纳入粮食作物生产补贴范畴,对主食化的种薯良种实行财政补贴。通过财政奖补,保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地区的农民从事马铃薯生产的总体收入与生产传统主粮相比有增不降,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农业部.2016.2014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中国蔬菜,(1):17.
刘小琅,农艺师,主要从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茎尖脱毒和花卉组织培养工作,E-mail:lxl8976@163.com
*通讯作者:任佐录,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工作,E-mail:rzl8865@sina.com
2016-08-30;接受日期: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