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2016-02-0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窦鼻窦炎

于 杰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于 杰

【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药物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完全控制81.250%、部分控制15.625%、未控制3.125%优于对照组43.750%、40.625%、1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7 5,P=0.002 0)。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慢性鼻-鼻窦炎最直接有效方法。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鼻窦;鼻黏膜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asal sinusitis.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y 2015,32 cases of chronic sinusitis patients treated by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32 cases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complete control of 81.250%,part of the control 15.625%,control 3.125%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43.750%,40.625%,15.62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Z=-3.097 5,P=0.002 0). Conclusion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chronic nasal sinusitis.

【Key words】 Chronic rhinosinusitis,Nasal endoscopic surgery,Paranasal sinuses,Nasal mucosa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病程超过12周的鼻窦与鼻腔黏膜炎症,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异常等。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或鼻息肉,中鼻道及嗅裂可见黏性分泌物。病理检查可见筛窦黏膜基膜增厚,粘膜下胶原纤维增生,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近年来,鼻内镜微创手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我院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3.8±6.7)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7.8±5.4)年,伴鼻息肉25例,鼻中隔偏曲17例,下鼻甲肥大9例,变应性鼻炎7例,泡性中鼻甲3例。选择同期药物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5.2±6.4)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6.6±5.0)年,伴鼻息肉22例,鼻中隔偏曲14例,下鼻甲肥大6例,变应性鼻炎8例,泡性中鼻甲2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入院前未接受特殊处理。两组性别组成、年龄、病程及伴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1周常规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鼻黏膜下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先将鼻息肉摘除,钩突切除,逐次暴露开放筛泡、前后筛窦、上颌窦、蝶窦和额窦。切除中鼻甲泡性组织,保留基板。将鼻窦内黏膜组织及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清除。对鼻中隔偏曲者行同期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常规清洗鼻腔分泌物,抗炎及抗微生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大环内酯类药物+黏液溶解促排剂。用法和用量: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 μg/d,克拉霉素250 mg/d,桃金娘油肠溶胶囊300 mg/次,3次/d,共治疗12周。并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组临床效果于术后12周后评估,对照组临床效果于用药12周后评估。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完全控制: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顺畅,术后鼻腔和窦腔黏膜无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部分控制,患者鼻塞流涕症状好转,鼻内镜下可见黏膜炎症区范围较前缩小,分泌物量小。未控制,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无改善,术后窦腔黏膜充血水肿、息肉增生,窦口粘连狭小甚至闭锁,分泌物较前未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 8.2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效果采用(%)表示,组间比较按照单项有序的2×C列联表资料分析要求,选择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完全控制81.250%(26/32),部分控制15.625% (5/32),未控制3.125%(1/32)。对照组床完全控制43.750%(14/32),部分控制40.625%(13/32),未控制15.625%(5/32)。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7 5,P=0.002 0)。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鼻-鼻窦炎可侵袭筛窦骨膜并发生破骨现象[1],且老年性患者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效果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故而该病应及早发现尽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微生物、黏液溶解促排剂、抗过敏药物、减充血药及中药等,但临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鼻内镜下手术是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内镜下直视鼻腔、鼻窦内的手术,病变组织的处理情况、鼻腔内结构的变化均可在术中做出直接判断。慢性鼻-鼻窦炎的鼻内镜下手术的关键是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3],包括结构修正、病变清除、引流通畅及黏膜保留等[4]。术后鼻腔、鼻窦容积增大,鼻阻力、鼻道气流速度降低,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目的。

另外,鼻内镜手术效果与患者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分类、鼻息肉大小、术后鼻腔粘连及术后随访依从性有关。围手术综合治疗作为内镜鼻窦手术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可作为中重度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完全控制81.250%、部分控制15.625%、未控制3.125%优于对照组43.750%、40.625%、15.625%,提示鼻内镜手术是慢性鼻-鼻窦炎最直接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凤珠,韦海明,瞿申红,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鼻内镜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13,19(6): 561-565.

[2] 马兵良,张雷.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 2748-2749.

[3] 刘晓哲.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6): 319-320.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 (2): 92-94.

Curative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YU Jie Hongg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Daqing 163511,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5-0045-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5.033

作者单位:163511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鼻内镜手术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对中下鼻甲处理的价值评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