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病理学分析

2016-02-0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原发癌病理学卵巢

苏 博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病理学分析

苏 博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确诊,误诊率低至5.56%。结论 对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患者实施病理学分析,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子宫内膜;卵巢;双原发癌;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妇科疾病,术前诊断难度较大,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通常会伴随着盆腔包块[1]。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疾病的研究资料较少,但是在治疗中时有出现,因此,需要对其病理学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病理诊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了18例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患者,患者均已婚,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8.9±4.8)岁。经检查,所有患者无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史,其中,原发性不孕症患者4例,阴道异常性流血患者7例,腹痛患者5例,卵巢内膜异位患者2例。

1.2方法

以《实用外科病理学》[3]中有关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为依据,通过手术收集患者的子宫与卵巢病变标本,共18例,将标本固定在浓度为4%的甲醛液中,进行常规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处理。切片时需使用恒温的切片机,切片厚度在4.0 μm左右,然后使用HE染色进行常规染色,光镜观察。

1.3诊断标准

患者子宫与卵巢癌灶无直接联系;未出现子宫肌层浸润情况;血管与淋巴无浸润情况;肿瘤主要分布在患者子宫与卵巢内;肿瘤在原发灶范围之内,或有微小的转移;伴随子宫内膜增生症状;伴随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4]。

2结果

2.1肉眼观察

卵巢:患者中14例卵巢包膜完整,4例包膜穿透;15例卵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所有患者的卵巢切片均为分叶状,呈现灰黄色或棕褐色。

子宫:18例患者的子宫黏膜均呈息肉状,肿物直径范围均在2 cm左右;16例子宫切边未出现明显的浸润,2例有轻度的肌层浸润。

2.2镜下观察

卵巢:14例卵巢的纤维性间质中出现了大小不等的腺腔,并伴有少量嗜酸性胞质;7例可见桑葚状鳞状上皮;6例半中心坏死,病灶胞质成粘液状,腺腔内有少量的嗜酸性胞质;4例腺体呈实性结构,细胞核较大;3例有中央坏死情况。

子宫:14例患者的子宫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肿瘤,呈乳头状;4例为分化较差肿瘤,侵入子宫肌层约1/2;11例伴有不典型增生;所有患者中,有1例早期病理误诊为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误诊率为5.56%(1/18),后经进一步的手术病理切片价差,确诊为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癌。

3讨论

目前,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该病是由子宫内膜与卵巢黏膜同时感染致癌物引发,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是由副中肾管演变而来,子宫与卵巢的组织起源相同,若两个器官同时感染了一种致癌物,那么就会形成原发双癌[5]。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内出现盆腔包块。据统计,该病多见于40~50岁的女性[6],尤其是未生育过的女性,患病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该病的发病率极低,临床资料不全面,为作出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需要结合高效的诊断方法,提高治疗和预后的整体效果。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发病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多发于40~50岁的女性。出现子宫与卵巢同时癌变的几率较低,大部分患者会有单独的卵巢癌或者子宫内膜癌。出现双原发癌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前患者性激素失衡,子宫和卵巢容易感染炎症,从而发展为癌变;(2)病理期别早。资料显示,大部分就诊的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病情处于Ⅰ期或者Ⅱ期,子宫的组织类型为宫内膜样腺癌,占总患者人数的65%~70%[7]。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的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容易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或者卵巢癌子宫内膜转移,仅单纯的依靠病理检查并不能保证确诊率为100%,仍要结合一些分子生物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检查,确定临床病理的特点,方便制定出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3)原发双癌预后较好。一般临床上常使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对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切除子宫、附件、盆腔淋巴节等,化疗则是消除癌变细胞、防止癌变组织扩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与单独的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相比,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预后状况较好,患者的存活率较高,达到了75%以上,且患者多于患病早期或者中期接受诊断和治疗,癌细胞数目相对较少[8]。

病理检查是检查人体器官、组织及细胞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诊断方法,是探讨癌变原因、病变过程、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要手段。目前病理检查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手术检查过程中,它能够明确术前患者的病情状况,提高诊断水平,方便估计预后效果,提高治疗水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目前病理诊断法主要包括纯定性方法和形态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病情状况,需要医护人员合理的选择病理诊断方法。病理诊断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应用的,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其诊断准确率和效果也在不断地提升,出现了超微结构病理、免疫病理学等先进的诊断方法[9],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1] 楼寒梅,楼洪坤,吴梅娟.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临床病理

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617-620.

[2] 张艳玲,赵小华.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病理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14-16,21.

[3] 陈忠年. 实用外科病理学[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0.

[4] 任峥娟. 手术联合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及卵巢双原发癌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29-130.

[5] 张璐.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12例临床分析[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1-45.

[6] 石婷. 卵巢乳腺双原发癌42例临床分析[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5:1-36.

[7] 宋悦,谭翠松,熊淑杰. 卵巢双原发腺癌合并子宫内膜原发腺癌病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61.

[8] 何帆,甘晓玲,胡丽娜.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10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36-738.

[9] 万安霞,杨咏梅.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8例报道[J]. 中国医刊,2011,46(9):40-42.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Double Primary Carcinoma of Trigonometric and Ovary

SU Bo 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Nanyang hospital)/Nanyang Central Hospital,Nanyang He'nan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primary cancer of the trigonometric and ova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18 cases of the trigonometric and ovary double primary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data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was low to 5.56%. Conclusion Pathological analysis on double primary cancer of the trigonometric and ovary can achieve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Trigonometric,Ovarian,Double primary carcinoma,Pathological diagnosis

R737.3

A

1674-9316(2016)17-016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113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 南阳473000

猜你喜欢

原发癌病理学卵巢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多原发癌46例临床分析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探讨上消化道双原发癌20例的内窥镜检查及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