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基地影响因素分析
2016-02-06程立夫
程立夫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基地影响因素分析
程立夫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摘 要:“南果梨”在海城地区的种植历史已经有150年以上,作为中国四大名梨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长白山余脉千山西麓是“南果梨”最佳产地,这一地区有着花岗岩风化土壤,气候条件对“南果梨”种植来说非常适合。而海城刚好在这一区域内,因而“南果梨”在海城市得到大面积的种植。
关键词:海城市 南果梨 问题 策略
作为辽南特有的一种水果,海城南果梨因其鲜艳的色泽、细腻的果肉以及独特的风味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因而也有“梨中之王”的美称[1]。近年来,南果梨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带动了产量上升的同时,也提高了果农的收益。但卖果难、增产不增收等现象也随之涌现出来,不仅对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制约了南果梨产业的发展。
1 海城市南果梨产业现状
南果梨已经在海城市得到大面积的种植,种植范围包括20个镇、300余个村,从事南果梨产业的人也有20万人之多,南果梨总面积达到2万hm2,总株数也有1 000余万株,年产量有15万t左右,产值接近4.5亿余元。毫无疑问,南果梨已经成为海城市东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截止目前,全市南果梨均已通过国家无公害检测,除了大屯镇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英不落牌”南果梨商标,王家堡村南果梨也被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目前,南果梨远销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其销售量也迅速增加。
2 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基地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果品深加工技术
当前,海城市南果梨年产量大约在15万t左右,且随着不断增加的结果树,这一产量还会不断增加。但在这一过程中,鲜食仍然在南果梨中占到大半部分,深加工技术没有运用于大量的残次果中。除此之外,南果梨的销售范围也主要在周边市场与北方市场,虽然南方市场的空间很大,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从而对南果梨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2.2缺乏品牌意识,产品流通不畅
作为辽宁省“南果梨”栽培的重点区域,海城市所拥有的大面积、多产量优势是其它地区所不能相比的。但其也存在着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果农均在市场开拓过程中,没有将品牌的作用发挥出来。“南果梨”作为辽宁特产,本就是一个很好地“品牌”,但现目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并非来自品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消费区域受到局限所致。
2.3基地建设滞缓,生产发展不足
近年来,虽然“南果梨”产业基地建设有所进步,但趋势并不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经营管理模式较为分散,且没有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次是生产者的思维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再次是政府与果农之间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系;最后是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上述问题最终使得南果梨生产品牌不统一、商标不统一以及生产规模的不统一。尽管也有一些文本范例,但也是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将其落实。
3 海城市南果梨基地发展对策
3.1加快市场开发,加大深加工力度
为了尽快让南果梨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大深加工力度是必经之路。南果梨有着很大的加工价值,不仅可用以加工南果梨酒,诸如南果梨果汁、南果梨果酱以及南果梨罐头等均在其加工范围内,并且还能对香气进行提取与利用,使之前的市场空白得以弥补[2]。除此之外,还要将销售市场由国内转向国外,针对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尤其要加大拓展力度,将其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优质果品。
3.2打造知名品牌,保障产品流通顺畅
对海城市今后的南果梨产业发展来说,应加强产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建设,并借助其优势作用解决政府难以处理的事情。并通过网络渠道和专车、专柜的形式,让南果梨进入大中城市的超市,进一步开拓市场。同时,仍要将发展重点放在大屯、马风以及王石等镇,对其它镇区施以补充发展策略,力求将南果梨做大、做精。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标准,对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在内的多方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南果梨产业的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以及销售统一,将海城南果梨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
3.3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
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继续对原有省级果树园区巩固、扶持和壮大外,还有对镇、村和民营“南果梨”示范园区加大建设、扶持。利用政府出资金、业务部门出技术、果农出园出力的方式,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南果梨”产业示范基地,从而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周边镇区发展。政府在南果梨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南果梨”原产地,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建设“南果梨”产业基地。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目前海城市“南果梨”产业发展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今后,海城市应将发展重点放在,市场开发、品牌推广以及基地建设上,逐渐走出一条与本市南果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丹.海城地区南果梨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现代园艺,2013,(19)22~23
[2] 刘吉辉,何群等.海城市“南果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北方果树,2010,(05)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