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工作建议
2016-02-06郑雪芹
郑雪芹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威海 264400)
文登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工作建议
郑雪芹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威海 264400)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文登区发展的龙头战略与举措,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重要思路。文章以对文登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为基础,分析了农机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登区 农机化 现状 建议
文登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地处山东省威海市,地域广阔,总面积1 645 km2,其中耕地面积4.93万hm2,全区总人口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文登区的农机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推广经费不足、管理职能模糊等,这些都阻碍着文登区农机化的推进。
1 农机化相关概念以及文登区农机化发展现状
1.1 农机化相关概念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经济生产中的技术手段,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对于稳定农业基础和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其它农业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包括的类型有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小农机或狭义农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牧草机械、畜禽饲养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
1.2 文登区农机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文登区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地的农机化工作,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核心,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促进了威海市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文登区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仍然较弱。目前文登区有6 万农机户,截止2014年底,依法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3个,社员总数达到1 358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处于示范探索阶段,受经济发展、土地流转等诸多因素制约,服务层次、经营规模、运行机制等还有待完善,场库棚、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信贷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缺乏相应扶持优惠政策。全区农机服务组织普遍存在机具设备少、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当前农机队伍的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与农机化的发展不匹配,机械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操作人员文化素养、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总量偏少。由于新增人员较少,农机系统人员老化现象严重,新生力量不足,亟待补充。
农机化科研和教育培训相对落后。文登区的农机研发工作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仍存在着投入少、科研经费不足的现象。近几年,文登区没有专门用于农机科研推广培训的经费,造成了人才匮乏,农业机械研发能力弱,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研制、开发缓慢。农机具的品种、规格有限,质量性能不稳定,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作业中的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如小杂粮、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品种不多,许多生产环节没有合适的机械。
农机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文登区自2013年开始是山东省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区,每年各级政府都有一定的推广经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向着高产低耗多样性方向发展,农机推广力量明显匮乏,投入的推广经费不能满足机具从引进到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开支,无法更好地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3 推进文登区农机化的工作建议
3.1 推广并扩大农机使用范围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引导我国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农机化发展必将走向国际化道路。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机械,让我国农民加深对农机化的了解,加快农机化的使用,从而促进农机化的发展。为了扩大农机的使用范围,必须大力宣传推广农机化,开拓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
3.2 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农机化宣传培训水平
创新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方式、方法。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农机网络服务平台、远程教育培训视频栏目和微信服务平台等新兴载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充分结合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组织以农机、农业、科研院所、工商、消协等部门参加的培训团队,着重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有重点的宣传培训推广,提高广大农户生产实践水平,促进当地农机化健康发展。
3.3 加强机构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加强农机工作机构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一是要从现有的农机体制改革入手,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完善其运行机制,实现规范化运作。二是规范引导文登区的农机机构,要积极引导农机经营户加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三是增加文登区农业机械推广站人员编制,优化科技人员年龄结构,充实农机技术人员队伍,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更好地服务三农。四是加强从上到下机构对口设置,真正实现上下一条线垂直管理,便于工作指导和开展。
3.4 加强农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条件
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现代知识、懂得经营,使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大农机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和经贸人才的培养和选择,适应农机行业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改善其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大力吸引农机科技人才,稳定和提高农机科技队伍。
参考文献
[1] 魏平.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术交流,2008,(3): 75~76
[2] 薛建虎.当前农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考与探索.农机大世界,2008,(6): 64~65
[3] 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机化研究,200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