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微信对癌痛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2016-02-0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癌痛服药出院

张 姬

运用微信对癌痛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

张 姬

目的 探讨运用微信对癌痛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微信对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通过在微信平台发送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及微信群的互动交流,出院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信对癌痛患者行延续护理,能提高出院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微信;延续护理;癌性疼痛;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Wechat on continuation of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Methods 92 cases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ancer pain,both used oral opioid analgesic therap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46 cases,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discharge guidanc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in the use of Wechat to provide continuity of care for patients.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related knowledge and Wechat group interaction in the Wechat platform to send pain. The pain score,treatment effect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8 weeks. 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pain score and treatment effect cp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Wechat extend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Wechat,Continuation of nursing,Cancer pain,Health Education

晚期癌症患者约80%发生疼痛,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剧痛,癌痛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1]。2011年卫生部下发“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文件,要求对住院患者进行规范化镇痛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要对出院癌痛患者进行随访,使癌痛规范化治疗和护理得以延续。有研究[2]发现居家癌痛患者镇痛效果不理想,疼痛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大部分患者处于中重度疼痛。

微信是这几年最热门的信息交流平台,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多种功能于一体,在信息的传播领域,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我科组建微信延续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对癌痛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中重度癌痛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伴有肿瘤相关性中重度疼痛;(2)意识清楚,能运用微信进行沟通交流;(3)年龄18周岁以上。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8周;(2)出院8周内再次入院的患者。最终入选患者92例,其中男79例,女13例,年龄中位数56.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疼痛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出院患者健康档案 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出院诊断、出院时间,疼痛部位、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名称、联系方式等。

1.2.2对照组 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发放NRS疼痛评分尺和疼痛日志,教会患者正确进行疼痛评分,并指导患者每日认真记录疼痛日记,记录当日疼痛的最高分值。

1.2.3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微信行延续护理,具体做法如下:(1)由1名专科医生,1名肿瘤专科护士,2名主管护师组成微信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将微信群和公众号的二维码和功能简介印刷成小卡片,在患者出院前一天,研究者指导患者扫描2个二维码,使其关注公众号和加入微信群。(2)微信内容的编写和发送。小组成员共同编写疼痛管理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包括疼痛的基础知识、疼痛的分类及评估、疼痛的药物治疗方法、物理镇痛的方法,癌痛治疗的误区、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出现爆发痛时的处理、如何使用0~10数字评分量表评估疼痛八项内容,并且每周一在患者出院后的8周内通过微信向研究对象分次发送。(3)在每周一、四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包括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止痛药医嘱,发送药物的服用剂量、时间,提醒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坚持记录日记,询问患者本周的疼痛评分,了解患者当前的服药状况、镇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就患者对药物知识方面了解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并在微信群内分享病友好的经验,反馈患者存在的共性护理问题,解答患者间讨论的话题。

1.3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时及出院8周后,分别收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平均评分和疼痛治疗效果。

1.4评价指标

1.4.1疼痛强度评分 采用临床上常用的疼痛数字强度分级法(numeral rating scale,NR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数字0~10表示从无痛到剧烈疼痛。

1.4.2疼痛治疗效果评价 采用疼痛缓解的4级法,即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缓解消失;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疼痛有些减轻,但仍感有明显疼痛,睡眠生活受干扰;无效(NR):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加重[4]。疼痛控制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3服药依从性量表 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文版(MMAS-8)[5],量表由患者自评,共8个问题,患者单项选择作答。1~7题的备选答案为“是”“否”,答“否”计1分,答“是”计0分,其中第5题反向计分;第8题备选答案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所有时间”,分别计1.00、0.75、0.50、0.25和0分。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低,得分6~7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来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及疼痛治疗效果。

出院时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28±2.17)分,对照组(2.39±2.31)分,P=0.81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8周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09±2.10)分低于对照组(3.09±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实验组疼痛治疗效果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9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3例,控制有效率80.4%,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8例,轻度缓解14例,无效5例,控制有效率58.7%,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比较,χ2= 5.134,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通过8周的微信式护理干预,实验组依从性高为10例(21.7%),中28例(60.9%),低8例(17.4%),对照组依从性高为4例(8.7%),中23例(50.0%),低19例(41.3%),χ2=7.343,P=0.023<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延续护理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护理方式之一,是指在人文关怀及整体护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满足出院患者的需求而开展的延伸性护理服务,是由医院转移到家庭过程中的护理照顾,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的内涵,缩短了护患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对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在节省社会和家庭人力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6-7]。

运用微信行延续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和家属对癌痛知识的掌握和患者之间的交流。随着移动信息的发展,阅读微信已经成为人们从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在微信平台循环发布疼痛知识,运用图片、PPT、具体数据把复杂的专科知识转换为通俗易懂形象化的内容,发送给患者,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消除患者药物治疗的误区,使患者主动意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另外微信朋友圈的聊天交流,一对一的沟通,不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还分享成功控制癌痛圈友的心得体会,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运用微信行延续护理可以提高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在院期间通过规范化的止痛治疗和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大多能按时按量服药,配合治疗。有研究发现[8-9]患者出院后存在痛时服药,不痛停药的错误理念,害怕药物成瘾,以及止痛药物引起的副反应,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逐渐下降,出院后未遵照医嘱按时用药的占l1.88%,直接影响疼痛治疗效果。而本研究显示干预八周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我们每周两次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文字或者语音交流实时互动,动态了解患者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解决服药中出现的问题,反复介绍疼痛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作用和服用时间,出现副反应时的处理,强调正确用药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用药顾虑,避免患者自行减量和停药。

综上所述,微信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系统、即时、连续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出院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的控制疼痛,促进癌痛的规范化治疗,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全程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 李少林,周琦. 实用临床肿瘤学[M]. 北京:科学版社,2014:708.

[2] 智晓旭,王守慧,鲍婷婷,等. 居家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7):9-12.

[3] 胡竹芳,万承贤,徐璐,等. 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5-178.

[4] 赵继军,周玲君. 疼痛护理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

[5] Morisky DE,Ang A,Krousel-Wood M,et al.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edication adherence measure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J]. J Clin Hypertens,2008,10(5):348-354.

[6] 王世英,席淑华,吕一刚,等.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24-26.

[7] 覃桂荣.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8] 诸海燕,刘秋霞,赵建国,等. 双向随访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3,28(19):19-20.

[9] 张凤玲,陈风菊,刘美. 癌症疼痛患者院外疼痛管理现状调查及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4-7.

The Effectiveness of Wechat on Continuation of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ZHANG Ji Invasive Technology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Nantong Jiangsu 226001,China

R473

A

1674-9316(2016)17-019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130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南通 226001

猜你喜欢

癌痛服药出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