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探究

2016-02-06高天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利培难治性休克

高天飞 张 雄 苑 杰

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探究

高天飞 张 雄 苑 杰

目的 研究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患者单一实施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联合使用利培酮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TE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联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较困难[1],因此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我院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 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选取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4~63岁,平均(39.05±10.53)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5.86±2.35)年。其中入组前10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例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2例合并用药。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4岁,平均(39.08±10.58)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病程(5.91±2.38)年。其中入组前12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7例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1例合并用药。

对照组和观察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单一用药治疗,治疗首周将目前使用的药物剂量减少一半,第2周停用。治疗开始第1 d服用利培酮1 mg/次,第2 d服用2 mg/次,第3 d服用3 mg/次,剂量维持在一次3 mg,均2次/d,疗程为12周。

观察组实施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利培酮的用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醒脉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降低1/2的用药剂量,治疗前禁食禁饮6 h以上,在平卧位下进行静脉推注,药品为阿托品1 mg和丙泊酚1.5 mg/kg,若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则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 mg/kg,于麻醉起效及肌肉颤动消失后,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进行连接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脉搏和血压等)进行观察,连续治疗84 d,治疗频率为3 d/次(前42 d)、7 d/次(后42 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通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定。

1.3.2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PANSS评分在治疗后降低率大于80%。

显效:在治疗后,PANSS评分降低率在50%~80%。

有效:PANSS评分在治疗后降低率在30%~49%。

无效:PANSS评分降低率小于30%。

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30例×100%。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TESS评分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ANSS评分和TESS评分,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PANSS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总分为(91.53±21.05)分,对照组为(91.38±21.09)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PANSS总分为(63.28±17.45)分,对照组为(74.52±23.43)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12周后,对照组的PANSS总分为(57.08±14.26)分,高于观察组的PANSS总分(49.58±11.97)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两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知,观察组中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2例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观察得知,观察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锥体外系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1例,体重增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中出现锥体外系反应4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3例,化验异常2例,体重增加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化学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患者会出现思维、感知、行为以及情感[2]等多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利培酮(单胺能拮抗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3-4],拮抗性较好,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进行改善,能够亲和多种受体(多巴胺的D2受体和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等),可降低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治疗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且通过口服见效快。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的优势在于可缓解患者的恐惧不安等情绪和减轻患者的疼痛[5],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由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6]较差,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机体受到损伤[7-8]。应用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进一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院将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

总而言之,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应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进行联合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的优势。

[1] 杨开仁,姜小琴,毛福荣,等.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J]. 浙江医学,2011,33(11):1602-1605.

[2] 苏邹,陈婷婷,丁凡,等. 拉莫三嗪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7-10.

[3] 饶世雄,谭伟. 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14,11(10):580-583.

[4] 李海涛.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9-60.

[5] 刘荣刚,李欢,李明,等.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69.

[6] 马文华,高晓林,石莎莎.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BPRS评分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10-12.

[7] 周海 ,吕丽娜.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 34 例临床探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99-100.

[8] 熊辉,刘红霞.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 四川精神卫生,2015,28(4):348-350.

Clinical Effects of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Electric Shock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GAO Tianfei ZHANG Xiong YUAN Ji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Inner Mongolia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Hulun Buir City,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0221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electric shock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Methods 60 cases of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30 cases in each group. Single implementation of risperidone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combined use of risperidone and modified electric shock therapy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dex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NSS score,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ES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odified electric shock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is safe and effective.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Risperidone,Modified electric shock

R749.3

A

1674-9316(2016)17-0098-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06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苑杰,E-mail:15049082387@126.com

猜你喜欢

利培难治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