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性创伤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6-02-06张大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运动性后遗症康复训练

张大伟

运动性创伤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探讨

张大伟

目的 探讨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运动性创伤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康复计划,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结果差异。结果 患者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巴氏指数(M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能有效提升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及生活能力。

运动性创伤后遗症;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equelae of sports. Methods Lottery sports trauma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25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trauma formulation rehabilitation plan,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e sco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ASIA motor score,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ore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orts and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injury.

【Key words】Sports injury sequelae,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rapeutic effect

体育锻炼对提升人体身体健康程度、建立个人良好形象以及改变生活方式态度、缓解各种生活压力等均有良好效果[1]。但人体在体育锻炼中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创伤并遗留后遗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本次研究将探讨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48岁,平均(28.7±6.5)岁,后遗症病程0.5~22个月,平均(8.2±2.4)个月,后遗症平均治疗时间20~120 d,平均(69.2±22.7)d。本组患者中外伤性损伤12例、非外伤性损伤13例;完全性损伤10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

1.2治疗方法

术者结合患者的实际运动性创伤平面以及创伤程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例如针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实施床上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轮椅训练等方法,针对能够正常起立的患者则实施转移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生能力训练等方法,有必要者还应该提前购置相应的辅助工具以及支具为患者进行肢体制动,方便患者更好的完成训练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在具体的训练频率、持续时间,术者也应该结合患者实际创伤情况决定,指导患者坚持定期训练并同时避免训练强度过高,对患者后遗症康复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术者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服用相应的康复药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作息,促使其快速康复。

以床上训练方法为例,术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剪式交叉法、蹬腿法以及两头起落法,再以剪式交差法为例,患者身体仰卧,躺平,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手心朝下,两腿同时直腿起45°,在此姿势下两腿进行上下或者是左右交叉。该动作主要目的为锻炼患者大腿前侧肌群和下腹肌。患者每次练习6组,上下、左右交叉各3组。每组30次交叉动作。

1.3观察指标[3-4]

(1)使用运动性创伤后遗症ASIA运动评分以及感觉评分评定患者身体各项重要肌群的肌肉运动能力以评估患者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运动能力评分范围0~100分,感觉能力评分范围0~112分。

(2)使用改良巴氏指数(MBI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范围0~100分。

(3)使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患者肌肉痉挛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种形式,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ASIA运动评分(60.2±20.2)分、ASIA感觉评分(72.8±21.5)分、MBI评分(31.8±20.2)分、神经功能评分(43.0±23.9)分;患者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70.2±18.5)分、ASIA感觉评分(76.1±21.2)分、MBI评分(61.2±22.5)分、神经功能评分(49.8±24.1)分。患者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M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行恢复相应的运动功能,但其自行恢复时间较为漫长,患者自行恢复后的肌肉、关节能力也无法达到较为良好的状态[5]。而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6-7],后遗症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肌肉能力、完成患者病情治疗等均有重要效果[8]。

本次研究正是以此为据,要求术者结合患者实际创伤平面以及创伤程度选择相应的康复锻炼方法,针对患者在床上、行走等多个方面的后遗症情况给予康复训练。以提升患者肌肉能力、提升患者身体素质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作为康复训练的目的,帮助患者重新恢复自主行走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治疗后多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能有效提升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及生活能力。

[1] 王森,程洪斌,王晓东,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后遗症35例临床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1):78-81.

[2] 周庆明,樊碧发,潘海鹏,等. 腰穿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创伤后头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19(4):244-246.

[3] 屈红林,彭瑞. 神经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5):4941-4944.

[4] 程明,屈红林,王艳琼. 成体干细胞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2):6361-6364.

[5] 桑孟新. 运动性创伤后遗症的治疗过程分析[J]. 科技通报,2015,31(3):34-37.

[6] 陈志新. 篮球职业运动员运动创伤的防治研究[D].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2.

[7] 徐小丽. 加压包扎后冰敷处理模拟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效果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4-5.

[8] 闫中杰. 人羊膜及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治疗潜力的生物学特性比较[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1-4.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 Sports Injuries

ZHANG Dawei Baishan City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Detachment Directly Under the Motor Team,Baishan Jilin 134300,China

R873

A

1674-9316(2016)17-005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037

白山市公安边防支队直属机动队卫生所,吉林 白山 134300

猜你喜欢

运动性后遗症康复训练
春天的“后遗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海军某部运动性中暑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