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油机地面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016-02-05李庆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8期
关键词:游梁抽油机皮带

李庆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抽油机地面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李庆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抽油机是油田主要耗能设备,因其结构可靠被广泛应用,约占机采设备的65%。目前油田常用抽油机类型主要为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对于游梁式抽油机的地面部分,影响地面效率的因素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电气部分,即变压器和电动机;第二类为传动部分,主要为皮带、减速箱;第三类为平衡部分,主要是平衡块的调节。根据变压器及电动机的效率曲线,合成电气系统的合理运行区间为负载率在30%以上;分析皮带、减速箱的运行特性,给出皮带调节的合理范围挠度在1.7 cm左右;给出了平衡度的合理调节范围在93%~97%之间。分析抽油机地面效率影响因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有利于节能减排,减少生产成本,并对油田实际生产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抽油机;地面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后置式的四连杆结构,由于本身结构上的不合理,导致平衡效果差,载荷低,能耗高[1-2],效率低。抽油机系统效率分为地面效率与井下效率两部分。影响地面效率的因素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电气部分,即变压器、配电箱及电动机;第二类为传动部分,主要为皮带、减速箱;第三类为平衡部分,主要是平衡块的调节。只有对地面效率进行分解分析,才能够使游梁式抽油机优化运行。通过对抽油机地面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减少生产成本,而且促使油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1 电气部分

游梁式抽油机电气部分主要为变压器、电动机,而不同变压器、电动机的效率也各不相同。图1是Y2系列电动机37 kW异步电动机,及其配套容量为50 kVA的S11变压器的效率、损耗、功率因数随负载率变化曲线。

如图1所示,变压器效率随负载率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空载损耗不随负载率变化而变化恒定不变,负载损耗与负载率平方成正比。

电动机额定负载内,效率与功率因数随着电动机负载率的增加而增加,负载率越低增加幅度越明显。

图1 变压器、电动机效率与负载率关系曲线

图2 变压器、电动机合成效率与负载率关系曲线

变压器、电动机作为抽油机井常用电气设备,是否合理匹配对现场抽油机电气部分效率影响较大,如图2所示。以现场常用变压器、电动机匹配(变压器50 kVA,电动机37 kW)计算,整体电气系统合成效率在电动机负载率为80%左右时最高。目前现场电动机负载率平均约为20%,合成效率为62.45%。其中,变压器效率为72.5%,电动机效率为86.12%。变压器与电动机的合理匹配,还需要考虑电动机的安全规范及其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现场无法直接测量电动机输出功率,只能给出电动机功率利用率,表1为某台异步电动机功率利用率与电动机负载率对应关系。

表1 异步电动机功率利用率与电动机负载率对应

如表1所示,电动机功率利用率为电动机输入功率额定功率的比值,电动机负载率为电动机输出功率与与额定功率的比值,所以功率利用率大于负载率。如某采油厂电动机功率利用率平均为26.41%,可以估算出负载率平均在20%左右,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节能潜力较大。针对负载特点进行合理的电动机匹配,真正有节能效果的控制箱是抽油机井拖动部分提高运行效率的主要手段。

2 传动部分

游梁式抽油机传动部分主要为皮带、减速箱。皮带的传动损失主要是弯曲损失和弹性滑动损失,可以提高皮带的预紧力来减少皮带的传动损失,但要考虑到皮带的使用寿命,不能一味拉紧。表2为皮带松紧度对抽油机系统效率的影响。

表2 皮带松紧度对抽油机系统效率影响

普通减速箱为滑动轴承与人字齿轮的的复合结构,需要定期保养换油,抽油机负载率对其传动效率影响不大。

3 平衡部分

平衡度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日常管理指标。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悬点承受的是不对称的脉动载荷,因此会造成电动机负载率不均衡。1个周期内某一时刻电动机负载率较高,而另一时刻做负功,即平衡块下落的速度快于电动机拖动的速度,这也是要极力避免的。

图3 喇6-3466、喇7-2701井平衡度与日耗电关系曲线

如图3所示,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随平衡率的变化,单井耗电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规律变化,曲线的最低点即日耗电最低点对应的平衡率,范围在93%~97%之间。

4 结论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合理匹配变压器、电动机或调节工作制来提高电气部分效率,通过及时调节皮带的松紧度及定时保养减速箱来提高传动部分效率,通过根据抽油机载荷及时调整平衡度来提高系统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是对抽油机日常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

[1]骆华峰,栾庆德.游梁式抽油机实体建模及仿真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8,37(12):22-24.

[2]张晓东,贾国超.关于我国抽油机发展的几点思考[J].石油矿场机械,2008,37(1):24-27.

book=13,ebook=16

10.3969/j.issn.2095-1493.2016.08.004

2016-06-22

(编辑 李珊梅)

李庆国,工程师,2003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E-mail:983973086@qq.com,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潭路,163000。

猜你喜欢

游梁抽油机皮带
抽油机井泵效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
悬重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研制
游梁式抽油机游梁的优化设计
抽油机游梁自动翻转焊接装置安全性的研究
1万多元的皮带
1万多元的皮带
松紧带和皮带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
基于MATLAB的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
煤矿井下自动化控制在皮带运输中的应用